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水怪   0岁
  • 注册日期:2015-02-06
  • 最近登录:2024-04-18
  • 粉丝人数:12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格律诗刍议

水怪 发布于2016-11-12 07:30   点击:2984   评论:4  

格律诗刍议

 

 构成格律诗的三大要素是平仄、韵脚、对仗,缺一不可,下面我就试浅议这三点。

一、论平仄

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是指七绝和七律来说的。这对初学者是有指导意义的,但是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

因为,为了避免犯孤平、犯三连尾,有时三五也要论;另外,为了照顾某些固定词组和意境以及对仗等因素,有时二四六也可以出律。

有人说:三五出律叫小拗,小拗可以不救,所以“乱云飞渡仍从容”,是平起押韵句,以“平平仄仄仄平平”为准,现在变成“仄平平仄平平平”三五拗可以不救。这样就间接承认了三平尾、三仄尾的存在,如此说来犯孤平也在情理之中了。二四六出律叫大拗,大拗用救就可以了,也不必坚守二四六分明的定律,所以就有“昔人已乘黄鹤去”之句。

再看看唐诗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情况都有,只是极少数罢了。甚至韵脚有的也不是一韵到底。这就应了红楼梦香菱学诗:黛玉说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可见前人并没有把二四六分明定为铁打的、牢不可破的永恒定律。

三五要论也不是一定论。既然如此还要这句口决干什么?还要提醒人们勿犯孤平、三连尾干什么?要知道初学诗就象小学生一、二年级学写汉字一样,老师谆谆教导一笔一画不潦草,但是大人写字时却以草字为美,甚至狂草更美。这就应了古人说的“熟能生巧”。因此,建议初学者首先以遵守格律为好,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自然能生巧。

这里要特别指出,有人认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是约束初学者的。如你自己认为作诗词已经几十年很熟悉了,生巧了,可以不论平仄了,我认为不对。首先,要看你以前的作品有多少是符合格律的,如果很多都是守律的,偶尔有一两句出律,而且句子结构很巧妙,那是情有可原;如果大多数或者基本上都没守律,却说自己已经熟悉了巧用了,那就错了,那只能说明你不是巧用而是在狡辩了。毛主席在与陈毅论诗时说过:“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二、论韵

前人也有邻韵通用的。我们看一看红楼梦里香菱学诗,黛玉让她用十四寒韵写“咏月”,她不敢用十五删的“闲”字补上。但是史湘云作菊影时用一东韵,却用了个二冬的“重”字。我们且看如下的例子:

唐代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一东韵后用二冬的“宗”。

再看宋代杨亿的《无题·巫阳归梦融》:

巫阳归梦融千峰,辟恶香消翠被浓。

桂魄渐亏愁晓月,蕉心不展怨春风。

遥山黯黯眉长敛,一水盈盈语未通。

漫托鹍弦传恨意,云鬟日夕似飞蓬。

★一东二冬通用。

 

明朝黄夫人(杨慎续妻)的《寄外》: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鐶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韵脚用了两个“阳”,“何”字也重复,而且“三春花柳妾薄命”二六不明,三连仄等等。

 

再看毛主席的《长征》:难、闲、丸、寒、颜,“寒、删”两韵通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阳韵后面用“江”字,《七律·冬云》飞、稀、吹、罴、奇,四支五微两韵通用。郭沫若的《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也是邻韵通用。可见前人用韵也不是死守平水韵的。那还要强调一韵到底干什么?也是教导初学者不可混乱。

我们知道古人邻韵通用也只是在平时,在科举考试时必须一韵到底。某些限韵的征稿作品就必须遵守所限定的韵脚。我们再来看看前人邻韵通用也是有规律的,就是按照《词林正韵》的韵部来通用。

人们常说汉字的读音古今变化很大,按古韵读来总觉得拗口,所以人们就依据普通话又创造出新韵。新韵也好,古韵也好,我们写诗是让别人看的,让别人自己读的,如果我们已经按照韵书捡字,读起来感到拗口,那也是合律的。如果我们不按韵书捡字,读起来即使不拗口,人家看了总有理由说你是出律了。所以在用韵方面必须注意韵脚是否在同一韵部,若不在同一韵部的必须要调整。

三、论对仗

对仗分有工对、宽,细分还有反对、借对、借音对、就句对、掉字对、叠字对、双声叠韵对、错综对、虚词对虚词入对、扇面对、流水对等。初学者可先学会前两种。工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词类要相同。那么宽对呢,宽到什么程度?依我看应该是整个句子要求相对吧。借用黛玉说的话:“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话虽如此,仍以工对为佳。

在律诗当中,平仄与韵脚只是音律的要求,对仗才是对律诗艺术美的要求。工整的对仗能衬托出意境的美丽,失去对仗就失去律诗的美感。

再说大多数要写好格律诗词,平仄、韵脚正确是不成问题的,其难就难在对仗。我们知道古代教育从童蒙识字开始就学习对仗了。而现代教育在小学只要求句子通顺,用字词正确就行了,连中学阶段也很少学习对仗,只是在学习古文时接触一些罢了。所以要写好格律诗词必须首先练习对仗。要学好对仗必须多读古文,多读前人的诗词。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也。

说要多读古文有的人立即叫嚣一概使用文言文的句式,完全反对白话文的句子,认为白话文的句子是直白。要知道我们写诗词是让别人看得懂的,如果都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让人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什么内容来,又有何益?

我们来看前人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不是通俗易懂的吗?再往下看除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欲断魂”较难理解以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不是很通俗的吗?再看另外一首:“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难道这通俗易懂的句子不是很好吗?这是直白吗?

再说用典。有的人为了显出自己知识渊博,高人一等,写几行诗就用了大量的典故,让人看了原诗又看注释看了半天才整理出个头绪来。我说何必呢?看看唐诗宋词很多都是通俗易懂的,很多也是没用典故的。毛主席的《长征》写大渡河写乌江时,明摆着项羽石达开的典故他也没用上嘛。所以我提倡只要通俗易懂,让人读了知道其中的内容是什么就可以了。当然,用典恰到好处,蕴含哲理也大为增色。

再谈意境。凡写作都要有意境,诗词的意境更要站在高层次上。现在有的人为了意境完全甩掉格律。并叫嚣打破枷锁束缚,解放自由。有的初学者认为格律难学,格律害意。也跟着起哄,形成了废格律与守格律两大派。我说意境固然重要,格律也必须遵守。认为格律难学,格律害意的人是你功夫不到家,只要学会格律以格律约束全诗才能向高的意境发展。如果不受格律束缚即使有很高的意境也不能算是格律诗。

其实这些规则一旦弄懂,写诗填词是容易的。但真正写出一首好诗词,並非遵律就可以了。所以有人说“律诗只论平仄,终生不得入门”。在此我又补充一句“律诗不论平仄,门在哪也不知”。

鄙人学识肤浅,难免错误,敬希方家批评指正。

 

注释:

1、所谓孤平。除了首字和韵脚字外,一句诗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诗句叫孤平。

以七言的句子为例,平起句二六是平声,肯定不是孤平了;仄起句二六是仄,只有第四字规定是平声,如果一三五不论都变成仄声,那么第四字肯定是孤平了。毛主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但是人家又说这是特殊句法(前三仄、后三仄),不算孤平。如此看来孤平只有仄起平脚的句子了。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一三五不论”都是仄,第四字就是孤平。王力《诗词格律》孤平的避忌:“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因为如果用平了肯定不会犯孤平,并且与三平尾、三仄尾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要忌孤平最好是第三字,如果第三字也是仄了,那第五字就要用平声字补救成“仄仄仄平平仄平”句型。所以“一三五不论”只有七言句第一字是真正的不论,第三字要论只是为了救孤平,第五字要论除了救孤平还要救三连尾,这就是三五有时也要论的原因了。

2、所谓三平尾、三仄尾。写诗必须要忌讳的。以七言的句子为例,形成三平尾的诗句有:平起平脚第五字又是平声的;形成三仄尾的诗句有:仄起仄脚第五字又是仄声的。因为平起第六字是平声又加一个平脚已经两平了,再加第五字平就成三平尾了,三仄尾亦同理。

要避免只能从第五字论,就是后面两字同为平的第五字要用仄;后面两字同为仄的第五字要用平,这样就不犯三连尾了,常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现在第五也要论了。

3、所谓拗句。我们知道“二四六分明”是诗律的定理,凡写格律诗都要遵守。但是为了意境以及其他原因守不住,变成二四六不明,就成了拗句。拗句要补救,补救的方法有本句自救和下句补救等方法,此不赘述。由此看来“一三五不论”的说法,有时也要论;“二四六分明”,有时也不明了。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9) 查看   收藏(7)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