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霸王虞姬 男  41岁
  • 注册日期:2013-05-27
  • 最近登录:2024-04-16
  • 粉丝人数:388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从《冬夜读史》说开去

霸王虞姬 发布于2016-11-30 11:36   点击:1918   评论:1  
刚好这几天在看【中国通史】
算是有感而写吧。

                   冬夜读史 
                 文/诗树老申

三千信史演传奇,满卷机关说忘机。
狗盜鸡鸣赴生死,鸿儒雅士写降词。
树偏老大才何用,诗近生疏性更痴。
莫向梅花问春信,田边小草最先知。


赏读并引申:

【首联】
中国三千年来有史记载的历史就像演传奇,满卷都是机关,阴谋阳谋纷纷登场。“说忘机”三字其实是反讽语气。
各种兵法谋略之多,诸如:六韬、三略、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等等、甚至奇门遁甲也都用上了。纵观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或为国家或为个人私利斗个不停。李鸿章有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颔联】
历史上每每有一些名不见经传或平常不起眼的人,在国家危亡之时,民族有难之时,都能慷慨就义,以身赴死。反观那些平时满嘴仁义道德,道貌岸然的鸿儒雅士关键时刻都成了软骨头。
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 负心多是读书人”。
让我联想到了那个钱谦益,钱谦益的诗很推崇老杜的,他写的那首论诗,五排《古诗赠新城王贻上》颇有老杜几分神韵,在该诗中还力推老杜的那首五古《北征》。可惜只得架势未得神髓。

看钱谦益的这首诗也是写得很有“骨气”: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
“更无鱼腹捐躯地”想学陆秀夫他们跳海殉国?可惜了,一句“水太冷”成了历史笑柄,堂堂的大明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的气节不如一个青楼女子。更别说像文公那样“留取丹心照汗青”了。

说到文公,我最欣赏他的那首《过金陵驿》,每每读来总是感慨万千: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骨气这东西不是喊几句口号或写几句“很有骨气”的诗词你就真能成为很有骨气的样子,否则的话汪精卫也将是一位很有“骨气”的人嘛: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秋瑾的那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才真见骨气(虽然原作者非她,但这句却因她而流芳百世)


【颈联】
前两联写史,颈联转为读史后感写,树偏老大才何用,才是诗才,这句像是自嘲吧(作者网名诗树老申),于自嘲中反讽了那些道貌岸然的鸿儒雅士。诗近生疏因读史,于诗之外见诗之真谛,更显自己的诗性诗心,功夫在诗外,诗词源自生活之中。


【尾联】
莫向梅花问春信,田边小草最先知。唐人郑谷 有句“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都说问春先看梅,可大家都把身边最常见的小草给忘了。
写诗也是一样的道理啊,没必要只推崇老杜老李,而把老张老王都给忘了,要不然也不会有千家诗了。以唐诗三百首为例,里面收录的可是唐诗中的精华,老杜的1400多首也不见得比别人多收录多少。倒是王之涣仅存的六首就收录了三首。还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甚至是无名氏的诗作。(说个题外话,《诗经》中几乎都是无名氏)

擂台上我最欣赏的是这句“乾隆万卷谁曾记,崔护桃花今古香。”是啊,这首唐诗都唱成歌了。还有川普4岁的外孙女Arabella在视频中用很标准的普通话背了一首唐诗,是锄禾日当午那首。反观乾隆帝39000多首能有几人认识?我只记得他那首“一片两片三四片”,这首可真是一语成谶:五篇六篇四万篇,飞入诗海皆不见。。。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1)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