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与马姐谈诗摘录:写诗与态度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7-03-22 21:45   点击:2691   评论:17  
《七律•以诗代序》:
几日诗词吾爱网,游来暗问到何方。门庭若市家家好,宾客如潮户户忙。
不见人心皆自守,那知诗友不相帮。一番热闹图何也,驴粪球儿表面光。
——以下是我与诗友,我称马姐,的互动之一,拿来搁此,供众多好诗者和诸位诗友指摘。

空间留言看到,还是劝马姐要注意身体。关于诗,马姐高抬了,老弟从来只是有这么一个兴趣,并非多么爱好,因为这么说着也不太费劲,所以我说换着说话而已。诗我可以写,可以不写,一写就刹不住,不写也没什么缺憾,写诗跟写文章一样,都是属于时不时有闲人干的,干得来才干,干不来也就不干了。

但是老弟的习惯就是,干则必须干好,绝不管别人怎么想,但是这个干好也绝不应该是争、靠、要来的,更不是追着人、求人夸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自己的标准,而不是什么人的推崇,所以不跟风,却时刻关注自己几斤几两,别人几斤几两,因此这个标准就是钻研,而不是跟有些人屁股后头学,故而也就很少上当。

好多人写诗,却不爱看别人的诗,还都以为自己是个圈子,大雅之堂似的,一是酸,二是假能人太多,都把自己写的诗当宝贝似的,然后还要指点人,且相互间虚浮客套话太多,都为了自己给自己养人气,其实何必呢?事实上个别诗还是蛮好的,一让人折腾就成了洗烂了的酸黄瓜。这些人基本属于还算会诗,重视个平平仄仄,却不能诗,不能诗也就等于到不了灵感俯拾皆是,诗句信手拈来的自由王国,也就不可能真正给人带来切身的教益,我在写与柳妹互动的那篇长文时,脑海里晃悠的大体是这些人。

信手拈来不是不要格式,是让人读起来没有格式约束感,是把格式熟练地掩藏话语背后,而突出语言本来应有的意趣,和没有格式一样,让表情达意成为绝对第一位的东西,给人以美的清新感,艺术的熏陶感,情感的共鸣感,因为诗总是要有态度的,或蕴含,或袒露,所以还要给人以真实、坦诚,不事雕琢,不事忸怩,不自我扭曲的,从形式到内容的美感,有这样体会的人,才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给人以教益,否则便是昏昏昭昭了。

诗乃游艺而至艺术,非匠技止于匠气。这是一个关于庐山真面目的问题。诗就像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如果搞得不好,谁都唯恐避之不及,一旦好了起来,觊觎的人就排起了长队,就意味着什么人得挪个位置。这时,明白的人应该去听取什么人的意见或建议呢?其实不管怎么样,他首先不能因此而没有自知,不能没有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的自信,更不能稀里糊涂地失去判断力。

要知道,特别那些认为自己不会写诗的人,说起话来反倒是真正的读者,是最应该尊重的,因为他们眼里没有自己,只有感受,这种感受才是最有价值的。和他们一样,对写诗的人来说,其实在读诗方面,尤其站出来读诗,包括读任何东西,哪怕读说话,都比写诗本身更重要,这样才有助于写诗。

我在读诗方面和读其它文章、话语无异,以读视野,观念,心理活动,作者局限为重要,体验有否上口感,其实我把这当做灵感和互动的开口,至于格式非主要关切,如关切,则直接读唐诗诗词,从那里体会比跟今人较劲强,此习不改。

有些人总想让人家听他的,指摘也频频,诗论也繁繁,却很少会在人云亦云之外发言,不过看似多读了几本书,其实是蒙那些没有看到他读到的那些书的人,以别人观点,充己见地,实不可学,学则诓矣。

诗,最终还是要看写诗者的实际且具体的行动,能不能游刃有余而不拘泥,似无法而处处皆法,以智慧的高度而不是以亦步亦趋、缺识少知的僵化心态,去对待和支配形式与内容。

诗还要看,作者是否能够给人提供各种美的气质,如美的内涵与品质,美的视觉与声音,美的视野与关注,美的境界与胸怀,美的情调与观念,美的人格与生活,美的发现与新意,美的氛围与气场,美的感染与熏陶,美的享受与滋养,美的借鉴与提高,等等,等等,唐宋大家无不是这样的写诗者。

一个不能这样写诗的人,是没有资格对诗说三道四的,也没有资格大言不惭地来写诗论的,因为他不能以自己的诗,证明自己的言论。当然,他说什么,写什么,如果不是针对写诗的人,则无法说他有资格,还是没有资格。

至于有些本在窠臼里的人,说些窠臼的话,写一些窠臼的言论,或以窠臼论窠臼,都是无可厚非的,读者分辨不出来,宁可怪自己,也不要怪他。正如,因低头玩手机而撞到了一个盲人,却骂人家没长眼,这其中的问题是一样的。

诗,不是诗家定的,也不是什么人定的,只有普通的大众说好才是好,也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写诗本身,绝不是供什么人美得屁颠屁颠的东西。我个人写诗的方向就是这个,所以行内人讲什么,从不必以为然,合规律则听,窠臼之思就当放炮,强于我者则听,不强于我者慎听,即便他戴着什么盔头,相反,对行外的人说话,我倒在意得不得了。

其实,中国人对诗哪有行外,外行的?不过是写诗与不写诗的区别罢了。辩证看,不写诗反倒比写诗的人更明白,因为他们没有写诗的功利心,也没有这样的心理包袱,就更客观可贵。 

2017年3月17日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6)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