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与诗友谈诗:即兴、灵感与碰撞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7-03-27 21:31   点击:3385   评论:7  
《五绝•以诗代序》:
囫囵话语开,酒后不知哀。见友留诗在,岂能无礼哉。


与诗友谈诗:即兴、灵感与碰撞

   朋友诗很有即兴的味道,催人老矣,先致谢。既然朋友留诗,而且诗,包括真实有益的话,都能给我以启发,直至灵感,忽然就有了跟朋友互动,以及交流的冲动。也就随想随说了。

即兴在于不雕琢,信手拈来,读来有语风清新,语速扑面而至的感受,却内蕴深刻,意趣饱满,意理深具,态度鲜明,火花感浓厚,且颇具气场,是写诗内化的自然反映,而不像反复推敲出来的那样,留有创作时间痕迹,也就会因为在语言选择、遣词造句和运用格式上,显得过于轻松、上口,而不通过细嚼深会,便很容易被人忽视,乃至不识,这就是即兴的特点和妙处,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多人认识不到即兴的好处,不得不对即兴写诗敬而远之。

之所以这样,在我看来,不是他们一定没有这个能力,也不是因为他们怕出丑,而是因为他们不能沉下来,去把自己喜好的事干好,还处于半好不好之间,是缺乏耐心,缺乏冷静思考,缺乏自我认知,缺乏对生活的碰撞和顿悟,导致不自信,而让他们不情愿即兴写诗,甚至以为这会把不好的一面露出来。

其实,不这样,就能露出好的一面吗?非也。现在见到的很多人的诗,都是苦心经营出来的,他们以为是好的一面,毋宁说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还有一点,就是有些人,的确担心即兴写诗不能满足他们表达的需要,他们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来思考内容、组织语言和打磨格式,这倒是属于能力问题的。能力问题终究是好解决的,无非是学习和练习两样,时间可能有长有短,但能力问题一定是能够解决的。不好解决的,倒是在其它方面。

即兴写诗,表面上,我说是“唯手熟尔”,其实是生活的热情、感悟、静定、见解、心怀、作风、人格等的综合反映,因而诗不在吟写,而在生发,乃至爆发,是生活积淀到一定程度,而使作者的感悟厚重饱满到不得不喷发时,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举动。也因此,诗的灵感实际上存在于实际的现实生活当中,而不在别处。读诗、写诗虽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对诗虽看似关键,却对成诗,也就是写成什么品质的诗,毫无意义。诗的品质在人的内心,也就只能在具体的生活中深深地隐藏着,是映射在心灵最深处的东西,这取决于人的发现与否,以及认识程度如何。

读诗、互动、包括看书,或闲下来感悟,不过是给灵感以启发或碰出个开口,于诗本身,固然重要,却非关键,于写诗行为,固然关键,却非重要。这是辩证的关系。所以,简单通过读诗、写诗、阅读、互动,是得不到真正的生活的,也得不到写诗的真谛,不过这却是灵感得以成为现实的很好途径。

灵感在真实的生活中,开口则在碰撞的一刹那。生活中有诗,笔下则有诗,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本富于灵感,笔下则诗情流淌,诗如泉涌,否则写诗必然吭吭哧哧,颠来倒去,上下无着,左右不是。碰撞是一种心灵劳动,因而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也就是生活与生活的碰撞,却不是诗与诗的,这种浅层知识与智力的碰撞。

人与人的互动,如交流、研讨、评价、唱和、推介,不过是灵感碰撞的一种方式,除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互动,也是碰撞不可缺少的方式,比如,观察,采风,参与,采访,特别是思考、总结、反省,联想和想象,都是写诗不可或缺的碰撞。

碰撞的最终结果是顿悟,是发现,是觉醒,是提高,是转变,是美的感受、美的认识和美的再造。得不到这样结果的碰撞,是无意义的碰撞。为什么有人从来没有碰撞的热情?因为他们找不到这样的体验。如果没有这样的体验,却能写出诗来,鬼知道他自己是不是认为在写诗,至少明白人是一眼能够看穿的。

碰撞也是互为镜子的关系。以生活为镜,照出的是人生,是心灵,是境界、是品格,是取长补短的陶冶,熏陶,修养和提高,而以诗为镜,照出的则是复制,积习,浮躁,嫉妒,私欲,狭隘,是以所谓“舞文弄字”为核心的,囿于皮毛的表面劳动,其特点就是浮夸掩饰,投机取巧,自以为是,以及嫉贤妒能,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互拆墙脚。这样的碰撞,或相互恭维,或相互挤兑,总之都是以隐藏心灵为特征的,尽管什么诗都被作者视为心灵结晶,不过是盗有病呻吟之本质,取无病呻吟之相而已。

碰撞,是灵感产生火花的机缘,不意味着就一定是火花,还有可能是碎屑,甚至废屑。只有火花才是生活的精华,碎屑可能出于碰撞不成功,社会积淀或感悟不够所造成的,就好像喷泉涌出的不是清水,而是掺有杂质的泥浆。废屑则是火花的下脚料,因为心理扭曲而放走了火花,却把废物留了下来。很多人热衷以这为灵感,其实大错特错,根本不知道灵感为何物。

灵感,是因为生活的积淀作用于人的内心,而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心智凸起,尤其表现在情绪和能力上,是主观能动性的必然结果,所以人人都是有灵感的。灵感总是以一种冥冥中的感觉和感受而存在,使人不时地产生这样那样的萌动,而引发人有意无意的思考、想法、感悟和顿悟,进而导致人有所行动,比如有所发现,有所改变,有所提高,有所擅长,有所好恶,有所成就,因而灵感让人有创造力。

诗因篇幅相对短小,没有必要一句话用三年说,也就注定它更在乎偶发情感和即时能力,写诗也就更依赖于灵感。当然,因文字能力不够,或格式运用不熟练,阻碍了即时性,造成一定的对偶发情感的掣肘或扭曲,让一首诗写的时间拉长,或一再拉长,基本还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正是写诗要改进的地方,但绝不能因为可以理解,就以为天经地义了,这是缺知少识的表现,是极端狭隘的,当然也就不值得以此为能,自鸣得意了。

如果弄不清什么是灵感,就以为有“灵感”地去写诗,那么诗除了用来包裹火花之外的碎屑,乃至废屑,剩下的就只能是诗的皮壳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诗,要么警句堆积,要么辞藻罗列,要么拘谨死板,要么似诗非诗,要么非愁即苦,要么花草佳人,要么筝瑟鼓琴,要么拧腔弄调的主要原因,总之他们找不到与真正灵感之间的,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再想与真正的灵感发生了。其原因,还是在于他们认为的灵感,就是他们心中的现在进行时,这个进行时,也让他们从此脱离了真正的生活。

例如,这个网里,这么虚荣,套话充斥,各以为能,自以为是,与当今真实的社会现实毫无二致,却没有人站出来指出它,嘲讽它,批判它,况且这根本不需要什么锐利眼光,甚至这样做,正常得连勇气都不需要。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没有人站出来的局面呢?是人们除了个人利益以外对各种生活的麻木。

这完全可以,这里的诗,是怎么营造出来的吧。那么这里的诗,除了诗壳子,还能是什么呢?假如当年的鲁迅,看到这个网里是这样,他会无动于衷地去营造什么所谓的“诗”,而对此视而不见吗?历史上还会有鲁迅这个人物吗?至此,不但可以说明,什么是灵感,也同时说明了什么是诗。

人是有灵魂的,诗必然要有灵魂,灵感就是灵魂的灵魂。灵感如同诗的胎儿期,胎儿是畸形的,诗能逃出它的命运吗?

灵感来源于生活,诗必须担起对生活的责任。灵感不来源于生活,诗也就是虚浮的,诗不关心生活,灵感也就必然是所谓的“灵感”,自然也就不是生活的精华,也就称不上火花,而只能是碎屑、废屑之类。

尽管如此,灵感的碰撞也是无条件的。灵感不应该以主观的选择心态去看待生活,而是通过任何客观的碰撞,去发现和筛选、甄别、提炼生活的美,包括它的反面:丑。灵感就是作者的眼睛,这双眼睛所看到的事物,和所有人看到的事物没有什么两样,但这双眼睛的发现和带给作者心灵的感悟,却是独到的,是别人无法复制和重复的。写诗的秘密就在这里。

写到这里,我的灵感也告了一个段落,以诗作结,来表达一下对朋友留诗的敬意,以及引发思考和这次交流的再次感谢。

七律·灵感:

灵感火花尤可贵,只于生活见其根。寻常顿悟最无价,偶尔来思应有尊。

但欲磨成三寸艺,还须铸就一条魂。不经坎坷在人世,那得心声出撞痕。

 

赘语:一说话,就多了起来,和往常一样,忽然有了把这当做一篇诗论的想法,或许先保持这样,或许有所增减,这既是对在朋友的开思下,而引来灵感的记录,也是对朋友间交流沟通,这种友谊的留迹和鞭策,总之,谢谢朋友。

   (晚上出去喝了点酒,以上为酒后言来,如有不妥,待稍后再改吧,朋友见谅。一会先公开发出,期望朋友能更深入讨论。)

   此文原址留言处:http://www.52shici.com/works.php?mem_id=5584&works_id=1083335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1)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