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来胡说几句:
[稻花香,瓜果壮。玉米澄澄,今岁丰收望。]
稻花香,前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所以认为稻花香应该处在夏天,与后面的秋风起时间上有落差。
瓜果壮,壮字觉得用得不生美感,另外到此句也点名了秋天丰收之景象,后面又跟一句“玉米澄澄”,就像领导结束语讲完又凑到话筒再补充了一些话语。玉米应该也是“瓜果”丰收之物中一员的。
今岁丰收望,望见了今年丰收的景象。若前面结构能从“远近高低”去设计一下这个“望”字,会更好。
[往返流连陶醉赏。忽起秋风,身冷心惆怅。]
往返、流连、陶醉、赏,其实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个人觉得实在浪费。
忽起秋风,身冷心惆怅。 在此处就真如其语,这风起的很是突兀。虽说 悠然 诗友说道“赏心处看荒烟衰草亦是良辰好景,伤怀处良辰好景尽成虚设。”但是“良辰美景虚设”其前面的景可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人是很主观的,当你在秋风吹,心冷惆怅的时候,估计前面的景色会看成“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之凄凄状。
[草铺园,蛛结网。门内凄清,哪似从前亮?]
下阕作者走到了旧宅,一片凄凉。但是与上片却没有很好的衔接过渡,感觉“瞬移”过来的。“哪似从前亮?”用亮字来对比今昔之变很难会生凄凉之感。
[昔日恩情难再享。惟愿先严,天上恒无恙。]
昔日恩情难再享,对于恩情,有情之人必是“报之”非念其“享”。
惟愿先严,天上恒无恙。对于仙去的人,我们一般是“含笑九泉”“死而无憾”,非“无恙”,无恙应该是去形容在世之人的。
通篇读来,韵脚押得很生硬,语言过于直白无味,炼句炼意上颇有欠缺。
以上为个人感观,若有得罪,还请作者、版主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