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天华诗社 加入社团
630
成员
390
粉丝
1047746
人气

湘天华油茶花诗社诗词讲座第三期

莫雨涵 发布于 2017-06-13 10:02   点击:1316   评论:1
湘天华油茶花诗社诗词讲座第三期

授课人:大有同人

今天谈一点关于通感的操作技巧。在我们的印象中,通感,似乎是一种比较复杂、比较难以拿捏的修辞手法。其实如果我们用搞科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将其逐步分解,搞清楚了内在机制,它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容易掌握的操作办法来。

我的总体思路是:先从事例中归纳出规律,然后再用这个规律去量度另一些同类事例,如果它们可以相合,就说明我们归纳而来的规律是有用的,否则便无用。

好,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去探讨。我们可以把通感看做是比喻的延伸,它的作用是把不形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形象,有两个好处:让人易于感知理解所描述的事物、让人易于加深对所描述事物的印象。当然在这个形象化过程中,它必然要丧失一些准确性,这是因为再贴切的比拟,它也只是个近似值,而不是精确值。所以最准确的描述,一定是那些抽象、枯燥的专业术语,而不是形象、生动的比拟。当然这个是题外话了。

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你说了这么多话,那到底什么是“通感”?这里我们不对它下准确的定义,而看一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从常见的、简单的例子说起吧。我们形容某个人讲话动听时,便说他“甜言蜜语”,这是通感——它把味觉上的甜蜜感和动听的话语杂糅到了一起。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这句话是通感,它把嗅觉上清淡的香气和听觉上的飘渺感杂糅到了一起。钟子期听到俞伯牙弹琴,就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也是通感——它把音乐的凝重感和巍峨的泰山杂糅到了一起、又把音乐的流动感和广阔的江河杂糅到了一起。西方人有句名言“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个跟前面的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就不再将其分解了。

好,例子有了,也把它们分解开来了,下面我们再进一步的分析一下:第一个例子中,动听的话语和味觉的甜蜜,它们的相通之处是都会让人觉得开心。第二个例子中,清淡的香气和听觉的缥缈,它们的相通之处是朦胧、不真切。第三个例子中,音乐的凝重感和巍峨的泰山,它们的相通之处是厚重;而音乐的流动感和广阔的江河,它们的相通之处是活泼。第四个例子中,音乐和流动的建筑、建筑和凝固的音乐,相通之处是都需要严谨而灵动——音乐曲谱和建筑技术,都是要精密准确的,所谓“凝固”;音乐的听感和建筑的观感,都是要律动变化的,所谓“流动”。

对通感有了大体概念之后,现在我们又面临了另一个问题:似乎通感也不是随便拿来两种东西就能放在一起的,那么,如果我们面前放着一样事物,去选择另一个什么样目标事物去跟它“通”呢?

莫雨涵:两种东西必须有契合点。

从上面的例子里可以看出,一定是具有类似属性的事物才可以“通”,否则就不贴切、不稳妥了——把两个不具有类似、相通属性的事物硬放到一起,怎么可能稳妥呢?这跟比喻中的本体、喻体是一个道理。这个相通属性,也就是莫雨涵说的“契合点”。

但是光有契合点、光有相通属性,似乎还不行,因为我们不是为通感而通感的,它有目的,前面说了,通感的目的是为了形象。通感,所谓的感,无非就那么几种:喜怒哀恐惊等心理感受、视听触嗅味等生理感受。一般来说,心理感受总是不如生理感受形象的,而生理感受中又往往以视觉最为形象。所以我们运用通感时,大多是把心理感受通到生理感受,生理感受内部的通感,则以其他感觉通往视觉居多。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类型的,但只要记住从不形象的方向通往形象的方向就OK了。

现在问题明朗了,完全可以总结一下了:当我们要用通感去描述A事物时,要选择的那个B事物,要具有两个特点:它跟A事物具有相通属性,并且比A事物更易感知。所谓“相通属性”,涉及到稳妥;所谓“更易感知”,涉及到形象。打个比方,还是用“甜言蜜语”这个例子,你把令你开心的话说成具有类似糖块带来的甜蜜感,就是稳妥的,因为属性相通;你把令你开心的话说成具有类似青梅的酸涩感,就是不稳妥的,因为属性不相通。你把令你开心的话说成具有类似糖块带来的甜蜜感,就是形象的,因为更易感知;你反过来把甜蜜的糖块说成动听话语的开心感受,就是不形象的,因为不易感知。

前面提到,通感是比喻的延伸,为什么说是延伸?如果我们只是把一个事物说成是另一个事物,那就只是比喻了,没有延伸。而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比喻只是把本体说成喻体,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通感则更进一步,它涉及到本体、喻体带给人的感受,是事物与感受、感受与感受之间的关系。

到了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关于“通感”两个“W”了:What——什么是通感;Why——为什么要用通感。下面还有最后一个“W”:How——怎么使用通感。关于“how”,我们直接从前面所有的例子中总结出操作步骤好了: 似乎可以说,如果A事物不太容易描述的很形象,我们需要运用通感手法来把它讲的形象时,可以分为两步去作:第一步就是前面讲过的,找到一个和A事物具有相通属性、并且比它更易感知的B事物。第二步,把A事物或者A事物带来的感觉,与B事物带来的感觉或者B事物杂糅到一起。到了这,通感差不多就完成了。

知道了通感的三个“W”,下面我们往前走一步,找些例子看看通感在诗中是什么样的:王维有“色静深松里”句,是把视觉上澄澈的颜色和听觉上的安静感杂糅到了一起。否则色怎么会静呢?李煜有“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句,是把丝絮类事物的杂乱感和缠绵的离愁糅到了一起。否则愁怎么剪呢?

前面大家提供了几个例子,这里也稍微分析下:李白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句,是把笛曲的听觉和视觉上的梅花杂糅到一起了。宋祁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是把具有欣荣感的杏花和听觉上的喧闹感杂糅到一起了。长恨歌中的几个例子,我们就不分析了。大家看,这些诗例,是不是符合我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和步骤?

选择一个属性相通且比当前事物更易于感知的事物,然后把事物和感觉、感觉和感觉杂糅到一起。我的朋友的青牛先生,有回忆伤感往事的诗,末句说“一庭月色湿桐花”,这就是把视觉上带有湿润感的月色和触觉上的湿润感杂糅到了一起。其实我们可以想见,月光的湿润感可能是眼睛的湿润带来的。另一个朋友川东散人有对月色而思乡的句子,说“一树清辉应不重,三更压落紫桐花”,他先把思乡的心理沉重感和视觉上占满一树月光杂糅到了一起,再用反语讲紫桐花是月光太多、太沉重而压落的。安全东先生有“欲藉樽前半塘火,来温除夕一宵谭”的句子,这也是通感——他把塘火的温暖感和除夕家人的闲谈时的温馨感杂糅到了一起。

我们仔细看一下安老师这个句子,除了通感,它还用了什么手法?“欲藉樽前半塘火,来温除夕一宵谭。”流水对,是不是啊?流水对,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创作手法,大家有兴趣的话,找机会我可以再和大家谈一谈它。

湘天华油茶花诗社
2017年6月8日
礼物 打赏 赞(4) 收藏(3)
诗词吾爱网推出超级会员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