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木刀 男  72岁
  • 注册日期:2014-04-25
  • 最近登录:2024-04-25
  • 粉丝人数:269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张智中:汉语同异格与英语同源格:比较及翻译

木刀 发布于2017-06-17 10:11   点击:4012   评论:0  
看到此文论及诗的文采搭建,特转贴以供大家借鉴。

汉语同异格与英语同源格:比较及翻译

 

张智中

 

摘 要:汉语同异格与英语同源格,是常被人们所忽略的两种修辞格。本文对这两种修辞格进行探本求源与比较分析,并指出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若以这两种修辞格的角度来关照原文与译文,则不仅可以提高译文鉴赏的能力,还可以提高翻译实践的能力、甚至变不可译为可译。

关键词:同异格;同源格;分类;可译性

Chinese Tongyige vs English Paregmenon: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Abstract: Chinese tongyige and English paregmenon are two figures of speech that often evade our attention, and this paper is a detailed and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two means, whil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igures of speech is demonstrated. If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ranslated text are examined from the angle of tongyige and paregmenon, not only our appreciation of the translated text is sharpened, but also the translatability of the source text will be improved.

Key words: tongyige; paregmenon; classification; translatability

 

1.1               关于汉语同异修辞格

所谓同异格,就是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字面上同中有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互相对映出现。同异格在古典诗歌中运用很广,其词语安排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读来节奏分明,和谐上口。另外,在句式句法上,林林总总,变化多端,体现出汉语诗律独特的修辞美与韵律美。(谭汝为:1994: 184-189.

关于汉语语言当中存在的同异修辞格,修辞学界的论述并不多见。以上 谭汝为先生的定义,可能是比较详细的论述。

1.2               同异词语在汉诗当中的运用

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同异词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明·徐渭:《葡萄图》

在此题画诗当中,一个“闲”字,两处使用;置于其后的动词“抛”、“掷”同义,经常联用。“闲抛”、“闲掷”,作为两个词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此运用,强调之意凸显,正好渲染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宋·苏轼:《琴诗》

在此七言诗中,多有重言运用:“若言”、“何不”二用;“上”、“指头上”、“指上”,同中有异;“琴”、“琴声”、“声”,异中有同。在短短的七言诗中,词语重复兼同异格的使用,将诗歌语篇连缀得密不透风、浑成一体。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诗中,“一叫”、“一回”、“一断”,“三春”、“三月”、“三巴”分别形成汉语修辞之同异格。作者将这些同异词语用数字串起,“一”与“三”之间形成映照互文关系,再加上这两个数字虚指系统里面的联想功能,使得此二诗行变得越发耐品耐读,令人涵咏不尽、回味无穷。

再如:“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清·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其中的“深”字,不可做一般的叠字看待。包含“深”字的词语单位,应该有“一往情深”、“深”、“深山”、深秋”。这四个词语,或一字,或二字,或四字;或为成语习语,或为常用字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此一来,诗之意境、诗之情趣,大增矣。

同异词语在现代诗歌当中也发挥着很好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比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其中,“树梢”、“树枝”、“树根”,“亲山”、“亲水”、“亲人”分别形成同异词语。“是暮色吗昏昏?/是夜色吗沉沉?/是曙色吗耿耿?”(余光中:《天问》)其中,“暮色”、“夜色”、“曙色”形成同异词语。

诗歌之外,散文中如果有同异词语之运用,也往往透逸着新奇。如:“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其中,“春风”为名词,其后的“风”为动词;“夏雨”为名词,其后的“雨”为动词。将原本是名词的“风”、“雨”临时转品,用作动词;再加上句子给人带来的“春夏”、“风雨”之类互文联想,语言顿时变得可人起来、诗意起来。

总之,同异格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修辞格,它能够极大地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增进语言的表达效果:或盘缠交错,或强调渲染;或前呼后应,或连缀语篇;或推进深化,或衔接连贯;或摇曳生姿,或新奇斐然。古代和现当代的诗人或作家,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都在积极地运用着这种修辞格。

1.3               同异词语的分类

因为同异词语应用广泛,其实际语言运用情形也就非常复杂。根据对汉语同异词语的观察与研究,笔者将其做如下分类:

1    由两个汉字所组成的同异词语。汉字多由各种偏旁部首组成,当两个具有相同偏旁

部首的汉字组成一个词语时,这两个汉字便形成所谓同异词语。可以说,正是汉字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同异格,给汉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按其偏旁部首的不同位置,具体包括如下之八种情形:

       a 左偏旁相同的,如“汪洋”、“徘徊”。

       b 右偏旁相同的,如“鹦鹉”、“鹌鹑”。

c 上部首相同的,如“葱茏”、“窈窕”。

d 下部首相同的,如“煎熬”、“忐忑”。

e 半周围相同的,如“逶迤”、“遥远”。

f 全周围相同的,如“圆圈”、“围困”。

       g 原字加扩展的,如“山峰”、“骏马”。

       h 相异又有同的,如“蜜蜂”、“情感”

2    由相同词语所形成的同异词语。同一词语,两次使用,表面看来两个词语完全相同,

但其内在含义已经产生变化;此种情形不同于一般情况下表示强调的词语反复,因此,也当视为同异词语之一种情形。例如:“战争就是战争”;“你是你,我是我”;“孩子毕竟是孩子”,等等。在这些例句当中,实际上主语只是一种指称性的话题,而表语则是对这个事物属性、特点等加以说明的述题,这种表述带有强烈的情意色彩。在“战争就是战争”中,主语的“战争”表指称,表语的“战争”则指战争的残酷及战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种修辞格当中,表语的含义比主语的含义更加复杂一些,能引起听众或读者的深刻思考,因而句子耐人寻味。(彭增安:1998: 144.)虽然有人把这种修辞格叫做同语格,但既然词语相同而含义不同,在此我们不妨将之归入同异词语之列。

此类同异词语言简意赅,极具修辞作用,其荦荦大端如次:

a       用于对举,强调不同之处,不能混为一谈。如:他是他,你是你。

b      表示地道、不含糊,也可表示赞扬、羡慕等。如:他演得真好,眼神是眼神,身段是身段,做派是做派。

c      强调事实及事物的客观性。如:不行就不行吧,再找别的人!

d      表示理解或宽容。如:孩子毕竟是孩子!

e       表示评价一般,或不耐烦。如:

A: 晚会怎么样?

B: 晚会就是晚会呗!

其含义是晚会办得很一般,没有什么特色,或没有什么新鲜内容。

f       表示转让关系。如:来是来了,就是什么也没干。

g      表示坚定的态度或容忍的极限,此时多用否定式。如: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彭增安:1998: 145-146.

3    由同词异性所形成的同异词语。当代诗人韩作荣论及诗歌语言时说:诗之不符语法

规范,不仅是“通感”如此,有时候,名词、动词、形容词之互相替代,蒙太奇式的大幅度跳跃,远离喻体共同点的莫名其妙的比喻等等,却透着新奇和诗意。比如:

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处

第一个“帆”指的是船帆,是名词,第二个“帆”虽是名词,却当动词用了。(韩作荣:2001: 167.)韩作荣先生例举的两个“帆”字,正是同词异性所形成的同异词语,因而不乏“新奇和诗意”。再如:

我祈求/总有一天,再没有人/像我作这样的祈求!第一个“祈求”是动词,第二个“祈求”是名词。否定语气的使用,使得诗句具有了矛盾修辞格的妙处。

4    由半同半异的两个词语所形成的同异词语。此种情形的同异词语,构成汉语同异词

语的绝大部分。上述“同异修辞格的运用”中的例句,基本上都可归于此类。再如: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分田”、“分地”,不仅形成同异词语,还因“田地”经常联用而有互文效果。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红装”、“武装”形成同异词语,读来别有韵味、耐品耐嚼。

5    由一个词语及其派生词语所形成的同异词语。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

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与“卑鄙者”,“高尚”与“高尚者”,分别形成两组同异词语。

6    由两个专有名词所形成的同异词语。例如: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宁化”、“归化”为福建省的两个县名,但都含有“化”字,于是形成一对同异词语,具有了一定的情趣。再如: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为江西省的一座山的名字,其后分别缀以“头”、“下”二字,便形成所谓同异词语。

7    由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所形成的同异词语。如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中的诗句:

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其中,“武夷山”为专有名词,用作“武夷山下”之后,与其后的叠词“山下”形成同异词语。再如: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毛泽东:《七绝·五云山》)“五云山”是浙江杭州西湖群山之一的山名,与普通名词“五云”形成同异词语。于是,诗歌平添了不少韵味。

8    由一个汉字及其偏旁部首的拆开部分所形成的同异词语。此类同异词语往往由三个

或三个以上的汉字组成,而且大多具有文字游戏的性质。例如: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是婢,女又何妨成奴。其中,“人”与“曾”合并,即为“僧”字;“人”与“弗”合并,即为“佛”字;“女”与“卑”合并,即为“婢”字;“女”与“又”合并,即为“奴”字。它们分别组成四组同异词语。

2.1       关于英语同源修辞格

同源格(paregmenon)是英语修辞格的一种,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源词语在一起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换言之,同源格指的是这样一种语言情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来自同一词根、词源,或者与同一词根、词源有联系,并且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出现在同一个句子或相邻的句子里面。其实,同源词语在英语当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双词同源或多词同源的运用,能在译诗中“产生强调、叠加、回环、对照、精警、幽默、诙谐之美,常致韵律丰盈、婉转流走,时成俊语佳构。”(张智中:2004)并且,由于各同源词语之间的重复部分较多,词语之间往往能充分押韵,有时还起到押头韵之效果。因此,同源词语在英诗当中的运用,可从语义和语音两个方面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源词语若用在译诗中,则可极大地提高译诗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同源修辞格是作者风格表现的一种方式,它使读者或听者感到了类似的声音,如果译者忽视了这一点是不可原谅的。同源修辞格虽很重要,但在翻译中却时常被忽视,因而有加以提醒的必要。”(刘重德:2003: 45

2.2       同源词语的运用及其分类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重复,同源词语往往有重复强调、反衬对照的效果,因而在不同的英语文体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以诗歌为例,同源词语的运用情形,主要有如下之十九种。

1 由一个及物动词及其宾语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We who in this sequestered spot

Once lived a happy life!

——W. Wordsworth: The Waterfall and the Eglantine

2 由同一个词语的动词及其名词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As one great furnace flamed, yet from those flames

No light, but rather darkness visible.

——J. Milton: Paradise Lost

3 由一个原形词语及其派生词语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That detriment, if such it be to lose

Self-lost, and in a moment will create.

——J. Milton: Paradise Lost

4 由同一个动词的不同时态或形态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To make that calm contentment mine,

Which virtue knows, or seems to know.

——G. G. Byron: I Would I Were a Careless Child

5 由词根相同词性不同而形成的同源词语:

As imperceptibly as grief

The summer lapsed away 

Too imperceptible at last

To seem like perfidy.

——E. Dickinson: As Imperceptibly as Grief

6 由词根相同词性不同而形成同源词语,并且宾主互换,相映成趣:

These flowery water and these watery flowers

From snow that melted only yesterday.

              ——R. Frost: Spring Pools

7 由添加同一前缀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Be Yarrow stream unseen, unknown!

It must, or we shall rue it.

——W. Wordsworth: Yarrow Unvisited

8 由添加同一后缀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And the falchion by thy side

To thy heart thy hand shall guide:

Crownless, breathless, headless fall,

Son and sire, the house of Saul!

——G. G. Byron: Saul

9 由添加不同的前缀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Since our concern was speech, and speech impelled us

To purify the dialect of the tribe

And urge the mind to aftersight and foresight.

——T. S. Eliot: Little Gidding From Four Quartets

10 由添加不同的后缀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While here I stand, not only with the sense

Of present pleasure, but with pleasing thoughts.

——W. Wordsworth: Lines

11 由添加不同的前、后缀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And I have earn’d those tortures well,

Which unconsumed are still consuming!

——G. G. Byron: Herod’s Lament for Mariamne

12 由同一个名词的单、复数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Yet in my heart of hearts I feel your might;

I only have relinquished one delight.

——W. Wordsworth: Ode

13 由复合词与复合词的拆开部分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wears out the breast.

——G. G. Byron: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14 由专有词语与普通词语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Ave Maria! o’er the earth and sea,

That heavenliest hour of Heaven is worthiest thee.

——G. G. Byron: Sweet Hour of Twilight

15 具有习语或短语性质的同源词语:

The link of nature draw me: flesh of flesh,

Bone of my bone thou art, and from thy state.

——J. Milton: Paradise Lost

16 由三个词语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Nor will I mention by what death he died;

But now the Knight beholds him lying dead.

——W. Wordsworth: Hart-leap Well

17 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同源词语:

Teach me — too early taught by thee!

To bear, forgiving and forgiven.

             ——G. G. Byron: To Thyrza

18 由临时造词所形成的同源词语:

knotted thirty times  so

the bound twig that’s under-

gone and overgone, can’t stir.

——M. Moore: Nevertheless

19 诗歌标题与诗行之间形成同源词语:

But I hung on like death:

Such waltzing was not easy.

                   ——T. Roethke: My Papa’s Waltz

总之,英语同源词语在英诗当中的运用情形非常错综复杂,远比汉语同异词语在汉诗当中的运用更加多姿多彩。可以说,同源词语在英诗当中的运用,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同源词语的运用,给英诗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魅力。

3     同异格·同源格·翻译

通过以上关于汉语同异格与英语同源格的分类与比较研究,有一点已是显然可见:同异格与同源格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在同异词语与同源词语的各自分类中,存在诸多相通、暗合之处。比如,两者都包括由同词异性所形成的修辞格、由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所形成的修辞格、由三个词语所形成的修辞格,都有包含两组或两组以上同异词语或同源词语的修辞格,等等。另外,由两个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所组成的汉语同异词语,与由添加同一前缀或同一后缀所形成的英语同源词语,组成方式十分类似;由一个汉字及其偏旁部首的拆开部分所形成的汉语同异词语,与英语复合词与复合词的拆开部分所形成的英语同源词语,组成方式也完全一样。

汉语同异格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但绝不是简单的词语反复。而英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源词语,既然有着相同的来源,就不可能不存在着相同或相似之处;既然不是一般的词语重复,它们也就不可能不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之,可以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是汉语同异格和英语同源格的共同特征。极而言之,同异格也就是同源格,同源格也就是同异格。

两者的唯一区别,只是汉语同异词语分为八种情形,英语同源词语则分为十九种情形。虽然目前的划分仍然是不完善或不全面的,却可以得出一个有把握的结论:比之汉语的同异词语,英语同源词语的变化形态,要多一些。究其原因,这一不同还是由于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之差异所带来的。

汉语同异格与英语同源格之间所存在的这种相同相似之处,为我们的翻译鉴赏与翻译实践,带来一个崭新的视角或角度。例如,汉语中有这样一幅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有人翻译如下:

A large heart is tolerant; it tolerates what usually cannot be tolerated.

A kindly face lights up with smiles; it smiles at those to be smiled at.

汉语对联之妙,主要在于三个“容”字与三个“笑”字。“大肚能容”、“容”、“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可笑之人”,上下两联分别形成两组同异词语,因而情趣横生。反观英译,tolerant, tolerates, tolerated, 以及smiles, smiles, smiled, 上下两联分别形成两组同源词语,正好对应原文的三“容”三“笑”。英译文虽不及汉语对偶之工稳整饬,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译了原文之妙趣。

再看一幅拆字游戏性质的对联:

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

女卑是婢,女又何妨成奴。

著名翻译家钱歌川先生说:“人曾合为僧字,人弗合为佛字,女卑合为婢字,女又合为奴字,英文都无法译出。”(转引自许渊冲:1998: 287

有人做如此英译:

The man who has been a monk cannot become a Buddha.

The girl who is a bond maid may be called a slave.

应该说,该译文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句型结构也与原文大体对应。但是,原作者运用汉字独特的构字规律,匠心独具、精心编织的这幅对联的精妙回味之处,在译文中却根本无法体现。(包惠南:2001: 323-324

许渊冲先生却认为:“汉文的妙处无法完全译出,但并不是一点也不能曲尽其妙的。”并给出如下译文:

Buddhist cannot bud into a Buddha.

maiden may be made a house maid.

接着,许渊冲先生解释说:“budBuddhist, Buddha前半形似,maidmade, maiden前半音似,也就算差强人意了。”(许渊冲:1998: 287)许渊冲先生强调了译文的形似和音似。其实,形似与音似之外,BuddhistBuddha, maidenmaid, 不正是两对同源词语吗?而原文中的“人”、“曾”、“僧”,“人”、“弗”、“佛”,“女”、“卑”、“婢”,“女”、“又”、“奴”,不正是四组同异词语吗?

看来,汉语难译或不可译之时,常有同异词语之运用。此时,若以英语之同源词语译之,则往往效果立见。在中国译界,还有两副著名的被认为是不可译的对联。一副是: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这是一幅合字联。上联,合的是“柴”、“出”二字。“此”再加“木”,即为“柴”字;两个“山”字叠加,便成“出”字。下联,合的是“烟”和“多”字。“因”、“火”二字相联,便成“烟”字;两个“夕”字叠加,随成“多”字。

运用英语之同源词语,笔者试译如下:

译文一:

The wood is wooden and mounts the mountains;

The flame is flammable when darkness darkens.

译文二:

The wood is wooden and mounts the mountains;

The flame is flammable after the afternoon.

译文三:

The wood is wooden and mounts the mountains;

The flame is flammable when fall the nightfalls.

在以上三个译文当中,第一行的译文都一样:运用两对同源词语,其间隔一小词或虚词;而且,两对同源词语均通过添加后缀形成,前短后长,从而与原文“此木——柴;山山——出”的合字形式(前简后繁)相吻合。第二行译文的差异体现在后半句上面:若就合字形式或前简后繁的转存而言,则译文二和译文三较为可取。若进一步从词语前简后繁或“扩张式”而言,译文二合乎“正常顺序”,译文三则采取了“逆向顺序”。而从两组同源词语被均匀隔开的状况来看(像第一行译文那样),则译文三又占上风。总之,三个译文都是通过运用四组同源词语来实现的。除具有形美(前简后繁,上下对称)、音美(押头韵)之外,三个译文的“意美”也与原文铢两悉称,可大致回译如下:树木为木质,高耸山顶;火苗可点燃,黄昏之后。

       另一副对联如下: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仲伟合先生说:“这是一副‘绝对’。它是利用汉字的特点,把字形拆开来,译者能够译出它的意义,却无法译出它的艺术特点。”(仲伟合:1992)如果说上幅对联是合字联的话,此幅却是拆字联。细而察之,上联拆的是“冻”字和“洒”字。“冻”为“东”字加上“两点水”,此为“东两点”;“洒”字是“西”字加上“三点水”,此为“西三点”。下联拆的是“切”、“分”二字。前面的“切”字,由“七”(形似)加“刀”组成,此为“横七刀”;后面的“分”字,由“八”字和“刀”字组成,此为“竖八刀”。

显然,汉语对联的情趣,仍是由同异词语的巧妙组合所带来的。既如此,以英语同源修辞格的思路如法炮制,可得如下译文:

The falling raindrops fall against the window: two drops here, three drops there.

The sweet melon is cut to sweeten the guest: seven cuts hither, eight cuts thither.

       这里,fallingfall, raindrops与两个drops分别构成第一行的两组同源词语;sweetsweeten, 动词cut与两个名词cuts, 分别构成第二行的两组同源词语。若嫌此译不若上译“此木为柴山山出”译文三之工稳整饬的话,则此译仍有它补:

1    在译文采取的四组同源词语当中,有两组为“三位一体”(triad),且分置上下两行,

从而增进了译文两行之间的对称性,也增进了译文的摇曳感、情趣美。

2    译文上、下两联对英语习语here and therehither and thither的灵活运用、前后配

置,不仅使行内的herethere, hitherthither分别押上尾韵,还使herehither, therethither分别形成跨行头韵,译文随具“东、西、上、下”之动态感与律动感。

3    译文The falling raindrops fall against the window, 系从英国著名翻译家David

Hawkes《红楼梦·葬花辞》中一行诗句的英译文化用而来:While a chill rain against the window falls(冷雨敲窗被未温)。只是Hawkes译文采取倒装形式,“冻雨洒窗”译文则采取正常语序形式,以与下行译文在情趣上相互照应、上下绾合。译文的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不仅可为译文增光添彩,还为译文语言的“合法性”找到了根据。

       总之,以上讨论了四幅汉语对联的翻译及鉴赏。汉语的同异格与英语的同源格,都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忽略的修辞格;而对于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更是前人从未发觉或探讨过的。通过运用英语的同源词语,笔者尝试翻译了两个由汉语同异词语组成的所谓“不可译”的对联。但是,译文是否“差强人意”,是否“曲尽”原文“其妙”于“一点”了呢?这就有待于读者诸君的批评指正。不过,从这种尝试与努力当中,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同源格在汉语诗词对联英译当中的妙用呢——尤其是当汉语诗词对联当中有同异格运用的时候?我想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这也是本文的重点之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 韩作荣. 诗的魅惑[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3] 刘重德. 西方译论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4] 彭增安. 语用·修辞·文化[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5] 谭汝为. 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6] 许渊冲. 文学翻译谈[M]. 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7] 张智中. 英语同源词语与翻译[J]. 语言与文学研究,2004, 2.

[8] 仲伟合. 谈谈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J]. 中国翻译,1992, 3.

 

    (原载《外语与翻译》2007年第2期)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0)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