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馆闲话 > 帖子
秣陵苏 女  0岁
  • 注册日期:2012-08-24
  • 最近登录:2024-02-25
  • 粉丝人数:13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六朝缘何皆命短?

秣陵苏 发布于2017-08-29 16:52   点击:1233   评论:2  

     
    近日看到某历史吧有帖子又在炒冷饭,意为南京是短命王朝不适合定都,大抵因为风水不好,龙脉被挖断云云。毕竟客居南京多年也是对这座城市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情,以前写过一篇关于金陵王气的文字,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再继续胡诌几句。

      南京不适合定都的原因真是因为风水不好吗?即使在封建王朝,都城的确定却从来不会只从风水上来考虑的,更重要的是要考量其政治和军事作用。一般习惯上把南京叫做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些朝代绝大多数都有一个特点,属于割据或过渡苟安政权。中国古代史上强大的外族政权大多居于北方,一旦入侵,处于东南一角的南京,显然鞭长莫及,只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而将领权力过大对于中央政权的威胁又不言而喻,哪朝帝王都不希望出现几个安禄山。再从地势上看,长江以北是广袤的江淮平原和华北平原,在这一马平川的地方,敌军几乎可以毫不费力长驱直入,不消多时就能打到长江边。从南京反攻是否可能呢?不说战线得拉多长吧,无论是之前的五胡十六国还是后来的金元女真,都处于山高地险地理环境中,易守难攻。400多米的钟山,前后左右皆是一马平川水网密布,一道不算很宽的长江天堑就能挡住从高原俯冲下来的胡人铁骑么?何况江南之地民风本不彪悍,乡绅富户众多,江南的富庶是很容易让人纸醉金迷的。南京这座城池注定只能是防御型城市。长江也只是一道并不太牢固的防线。历代的渡江战役都反复证实了这道天堑的脆弱不堪。

      说一个例外,定都南京进而一统天下的朱明王朝。为什么最初没有把都城安在更合适的西安、洛阳、北京呢?我认为这是这也是因缘际会。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起兵造事,本来离南京并不远,他的一群谋士好汉兄弟们也多故土难离,南京怎么说还有六朝皇都的光环罩着,龙盘虎踞东南形胜,南京是兵家必争之地,打都打下来了,这么好的地方难道就扔掉北上?不说跟着朱元璋混的那些凤阳老乡们不答应,即使以当时百废俱兴的国力也确实无力北上建都。都城是定下了,但南京有山不够险,有江不够宽,四周无遮无挡的,又偏安一隅,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游牧民族,老朱心里终归是忐忑不安。朱元璋自己也说:“朕今新造国家,建邦设都于江左,然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虽早萌生迁都之意,但明初的财力不足以短时间内再建一个皇城。这个心病终于让他儿子给解决了。所以明成祖毅然迁都北京并不只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北京而已,作为一个君主胸怀天下的这份气度还是要有的。不然,大明王朝可能提前两百年就完了。

      那么既然如此易攻又不易守,为何还是有很多王朝愿意在此偏安一隅呢?问题是你还能找到比南京更适合过渡政权在此喘息休整的城池么?历代全国大一统的王朝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不会一开始就定都南京(朱元璋是个例外),这里实在太危险了。然而一旦都城被攻,首先想到的退守之地也必定是南京。从战略上看,南京身处江南,有长江天堑,三面环山,东接湖熟,西通荆楚,北达中原,要粮食有粮食,要交通有交通,可守可攻,确实是作为都城的极佳位置……即使天堑不够牢固吧,那也不是纸糊的啊,长江之北还有淮河,江淮平原作为缓冲地段,足以消耗入侵者的战斗力。倘若自身实力足够强大,入主中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曾经有多少名将良臣在这里闻鸡起舞北望中原啊。只是但凡南渡的政权都是在元气大伤的情况下,不得已在南京苟延残喘,底子本来就不好,你能指望它短期内就满血复活?统治者们休养生息后再被江南的暖风一熏更不愿意动弹了。

         六朝皆命短,这个锅还真不能让南京来背,说到底南京只是个王朝的备胎,她已经尽力了,一直致力于收拾前朝的残局,人家容易吗?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能接收更苦命的过渡政权的地儿,怕是也成就不了今天繁华多姿的江南了。
(一家之言,看官们姑妄看之)2017.8.29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0)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