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湖边小镇   0岁
  • 注册日期:2010-08-16
  • 最近登录:2023-05-01
  • 粉丝人数:448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华词:从【竹枝词】谈起“倚声填词”(2-2A)

湖边小镇 发布于2017-10-31 01:16   点击:1334   评论:1  
《云翔词谱》认为,当今时代新创作的格律词作品,既不能称之为“宋词”,也不能称之为“古词”,虽然可以称之为“格律词”,但无法与“宋词”区分,所以,应该有自己时代的名称,《云翔词谱》建议,应该冠以凸显我们这个时代意义的名称——【华词】。

《云翔词谱》关于【华词】的定义:

【华词】是当今一切格律词作品的总称;其格式,比传统的“宋词”理念涵盖的更为广泛,不仅仅只是传统意义上,某单一词牌的平韵格式、仄韵格式或者混韵格式,应该包括《云翔词谱》依据新概念【立体格律】理念,所推出的【对称韵】、【同尾韵】、【异尾韵】、【混搭韵】等诸多格式,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词牌,都应该有完整的“全律构”平韵、仄韵及平仄混韵格式,即多元化的“六面体”词构。
同时,还包括新概念的【复句词】、【中华十四行词】等等新格律体裁。

华词:拓展全律构时代之领航楷模


从【竹枝词】谈起“倚声填词”(2-2A


 《云翔词谱》认为,传统理论的“倚声填词”,是一道愚弄人们的“紧箍咒”,不仅严重阻碍完善词构的进程,而且误导当代词人,创作出大量“胎记”的瑕疵词构作品,虽然其中不乏有一部分较好的上乘作品,但倘若词律上也无瑕疵,那么,不是更天衣无缝的完美吗?

目前创作出大量瑕疵词构的“高仿词”,还有一个潜在的隐患,我们现在回看历史作品,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出词构或者说词构完善的历史脉络;然而,倘若现在大量的“胎记”词构作品流传后世,是否会出现积重难返的状况?当今的网络快餐式的文化,表面看百花争艳,似乎一派繁荣,但实质,对于词构的认知,应该不夸张地说:每况愈下!

因而,《云翔词谱》认为,应该首先解开“倚声填词”的这道“紧箍咒”,使之中华古典格律词的词构,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求得完善。

有理论家断言,用以“倚声填词”的古乐谱,是在元代之后“被遗失”了;然而,如果仔细比较唐代一些词牌的作品,又怎样圆说呢?唐代的时期,不会就“遗失”乐谱吧?他们为什么没有所谓的“倚声填词”呢?以【竹枝词】为例,请看:


一,唐词是可以“同曲异构”的,而非“倚声填词”!



      【竹枝词】应该说是史上七字【齐言词】最火爆的词牌,历代古词作品大约一千三百多首,洋洋大观!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七字【齐言词】或者【齐言诗】,【诗格】与【词格】之间混沌不明,是【竹枝词】的明显特征

     《云翔词谱》还是从《钦定词谱》提及的“按刘、白《竹枝》词俱拗体七言绝句”开始,一探究竟。

      先分析刘禹锡的【竹枝词】,共十一首,其中:



一,【词格】三平韵(八首)


1.杂曲歌辞 其五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五

并引: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人名出律无妨)

2.杂曲歌辞 其七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八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巫峡苍苍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烟”宜仄)

3.杂曲歌辞 其九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九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山上层层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桃”宜仄)

      以上两首的平仄安排,与刘禹锡【杨柳枝】其中之一,完全一样,请比较:



      杂曲歌辞 其一十二 【杨柳枝】(唐·刘禹锡)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巫峡巫山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杨”宜仄)


4.杂曲歌辞 其一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一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白帝城头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5.杂曲歌辞 其三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三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江上朱楼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桥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6.杂曲歌辞 其六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七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7.杂曲歌辞 其八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六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8.杂曲歌辞 其二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二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江流。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二,【古特体】三平韵(一首)



杂曲歌辞 (并引)其四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四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日出三竿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凭”一作欲)


三,【诗格】三平韵(两首)



杂曲歌辞 其十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一(七绝仄起平收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杨柳青青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有情。

杂曲歌辞 其一十一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二(七绝仄起平收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楚水巴山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绿罗。(拗句)


      通观刘禹锡的十一首【竹枝词】,《钦定词谱》所言“俱拗体”倒是一点不假,除了“昭君”的人名可以勉强接受“出律”外,其余每首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瑕疵;但《钦定词谱》称“七言绝句”其言差矣,严格意义上讲,十一首中有八首是【词格】,只有两首属于真正的【诗格】七绝,另一首是“古风”(古特体),倘若将“凭寄狂夫书一纸”替换“中平中仄平平仄”句型,那就是七绝的仄起平收了。

      另外从其序来看“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即原歌之音是“中黄钟之羽”,而他所配词,则有【词格】又有【诗格】的七绝。

    《云翔词谱》认为,对于七字【齐言词】,绝不能将【诗格】与【词格】混为一谈,应严格加以区别!古词谱,必须以【词格】的平仄规范

我们继续分析白居易的【竹枝词】,一共五首,其中:


一,【词格】三平韵(一首)



杂曲歌辞 其二 竹枝(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二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


二,【诗格】三平韵(四首)



杂曲歌辞 其一 竹枝(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一(七绝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杂曲歌辞 其三 竹枝(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三(七绝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听竹枝赠李侍御(唐·白居易)(七绝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杂曲歌辞 其四 竹枝(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四(七绝仄起平收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马诗。(司宜平,人名无妨)


      通观白居易的五首【竹枝词】,《钦定词谱》所言“按刘、白《竹枝》词俱拗体七言绝句,”更为偏颇。无论从【句构】角度还是【律构】,乃至【词构】,看得出白居易是“一丝不苟”的,只有“司马”的“司”,从句构看应仄,但人名无妨。也就是说,全部合律,平仄结构上没有半点瑕疵,绝非拗体。

      不过从词构学来讲,不得不说稍微有些遗憾,因为只有一首是真正的【词格】,其余四首都是标准的【诗格】七绝。其实这种现象也很好理解,因为“词之初,诗为本”,格律体的“混沌不明”也属于正常,特别是七字的【齐言词】。纵观唐宋两代【竹枝词】其他先贤作品,以【诗格】的平起平收和仄起平收的七绝居多,占了很大的比例。虽然如此,《云翔词谱》还是认为,既然是词牌,那么就应以【词格】示人,如果所有古词作品中没有【词格】作品,那将另当别论。如果有,哪管少、比例小,但也无妨,“提纯获精华”规范其正谱



二,【竹枝词】的词构究竟应该如何?



              《云翔词谱》 标准体【竹枝词】词牌格律——国标体



               范词欣赏:标准体【竹枝词】唐•刘禹锡(28字)

     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第一【意群】双平入韵,单平促韵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 第二【意群】双平入韵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人名出律无妨

  注:1.标准体【主韵律】统一,是【律句】4的“仄仄平平”双平入韵。

      2.第一句是【主格律】的单平促韵,逗号结尾。

      3.此结构与【八拍蛮】的标准体相同此结构也与【浪淘沙】的增韵体相同

      4.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三,新概念的国标体【竹枝词】一定要“倚声填词”的!



    有了国标体的【竹枝词】的标准体词构,《云翔词谱》认为,【竹枝词】是需要“倚声填词”的!但不是依乐谱填词,而是依标准格律谱的平仄来填,两者有本质区别!



四,当代人,应该提高对于【词格】结构的认知!



    究竟怎样区分【格律词】与【格律诗】的结构呢?其实很简单,【格律词】的【主韵律】统一;而【格律诗】,则无统一【主韵律】,一定是双尾与单尾间隔间隔转换入韵,即“马蹄韵”,请看:



杂曲歌辞 其一 竹枝(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一(七绝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一【意群】单平入韵,双平促韵

瞿塘峡口冷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第二【意群】双平入韵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晴鸟一时啼。

杂曲歌辞 其三 竹枝(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三(七绝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一【意群】单平入韵,双平促韵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第二【意群】双平入韵

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

听竹枝赠李侍御(唐·白居易)(七绝平起平收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一【意群】单平入韵,双平促韵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第二【意群】双平入韵

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杂曲歌辞 其四 竹枝(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四(七绝仄起平收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第一【意群】双平入韵,单平促韵

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二【意群】单平入韵

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司宜平,人名无妨)

杂曲歌辞 其十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一(七绝仄起平收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第一【意群】双平入韵,单平促韵

杨柳青青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二【意群】单平入韵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有情。

杂曲歌辞 其一十一 竹枝(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二(七绝仄起平收

中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第一【意群】双平入韵,单平促韵

楚水巴山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第二【意群】单平入韵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绿罗。(拗句)

 

通过分析,如果有人还是继续用【诗格】来代替【词格】,即明明用的是【七绝】格式,却闭着眼睛“硬说”是【竹枝词】,再洋洋得意的说;“【竹枝词】不拘平仄”,《云翔词谱》也只能暗自哀叹了

有些人,实在不愿意醒,谁也没有办法,那正是:“自欺又欺人”!

还有一些人,跟在《钦定词谱》的后面,只会“鹦鹉学舌”!对于刘禹锡的八首【词格】作品,硬说是“诗”!唉,该扬不扬,该抑不抑,中华古典格律词的词构,何时才能真正完善?漫漫之路,遥遥无期,何谈发扬光大……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3)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