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评:诗意、形式与内在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7-12-15 23:02   点击:2369   评论:4  
折腰五绝 以诗代序
言语行于口,心居忐忑中。不起惶惶意,与人难不蒙。
下面内容转搁于此,意在对拙复听取批评,不起龃龉,不该不有批评。写诗之道,在于鉴赏,互无评价,写诗图甚?

诗评:诗意、形式与内在

    ——与二位诗友的互动记录

凌云竹诗友在拙作《五律•喜宴》下留言留诗说:“附拙作请赐教”。诗如下:

仲冬郊游

仲冬结伴近郊游,直走城东大漠洲。且喜铁桥通两岸,还忧河道起千沟。

江心款款飞霜鹭,潭口徐徐棹扁舟。原本清佳随处在,好教山水镜相收。

 

【拙复】欢迎朋友,尤喜留诗,赐教不敢,说说感想。不过,迟复见谅。

诗中紧扣“游”字,且走且行,信而拾景,并“直走”透出心情,故下“喜”字准确。接下诗句,从意境看也好理解,将转折置于第七句,入情入理,这也给前面描物状景留出了空间,突出了手法开合之美。

挑剔处,从第四句开始骤感被格律牵制,诗句便不如前三句流畅。恐怕是被对仗所累,真情实感不够。如“还忧”想来并不合作者本意,颈联“江心”、“潭口”对仗痕迹明显,故使得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让人怀疑,“霜鹭”、“扁舟”也受牵连,“款款”、“徐徐”便无法起到相应描状作用。

第七句很好,对句却不足以接住,导致全诗立意漂浮不定,未收到掷地有声,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效果。

总体看,这首诗是宝贵的,贵在作者的诗意和眼中有景,以及向往恬适淡雅的意趣情调,给修改润色提 供了丰富的可能。

谢朋友留诗。说这些感想,也是体验美的过程,有不妥,还请海涵,希望多多交往。

为表诗谊,和几句。借本人搞教育,住校区,有运河、潮白河二水相望,顺此一道我怀。

问我寒居愁未愁,我居宝地半高楼。京畿重镇由来久,直隶古城传统牛。

远接运河漕运桨,近收潮水白潮头。隔墙有目人长在,不见书声不写优。

 

凌云竹】谢谢老师点拨!拙作乃是上周末在近郊澧水河边所见所感。诗中大漠洲多年前为市民休憩游玩之地,近年因修建铁路和挖河沙被毁,已是沟坑处处,面目全非。所以有还忧之说。颈联所写乃为当日实见。江心白鹭飞翔。潭口,为澧水一渡口,远远见得一叶扁舟徐徐划来。也许是功力所欠,整诗难以一气呵成。老师所言,正是在下欠缺之处!

凌云竹】受老师点拨启发,拟将拙作修改如下(作者三个修改稿见原址)。
   原址:http://www.52shici.com/works.php?mem_id=5584&works_id=1128577 

 

【拙复】朋友是真诚的,很感动,介绍的这些信息很重要,可以帮助理解。这说明,写诗时,如有必要,注意加上题记就好了,否则读者不会给谁以特殊待遇,也拿不出这样的待遇。于是,诗的特定环境,具体意思,主要内涵和作者句法结构方式、习惯等方面的局限,就显现出来了,诗的美也就不会被人充分领略到,这种伤耗是一种浪费,却是一个题记就能解决的,多可惜。

但是,写诗要尽量想着便于吟咏,而后有利于传咏,而传咏又是不会带着题记的,这便需要作者为读者考虑。就是说,诗毕竟是概括性很强的一种文字,写诗要首先想着读者能否理解透彻,会否产生歧义,会否降低美感,有否作者想拓展的双关意和余趣,期望读者向哪一方向关注,等等。

诗要拿给人看的,凡拿给人看就必须有这般周到的想法,所谓“字斟句酌”。字斟句酌也并非现实怎样就怎样,一是尽量用通语,一是从构建完整的意境出发,让读者感受到,或者至少能联 系到,一个完整的画面,又所谓“身临其境”。不然,还不是徒用脑力?

朋友提 供的三个修改稿,依我看,都还没有真正集中于“真的要说什么”,总有诗意和格式较劲的感受。朋友要相信自己当时一刹那的第一感觉,毕竟灵感是不复得的。所以,认为还是原稿更自然,更有美感,不揣冒昧,就从这首开始好了。

比如,“仲冬结伴”在诗里闲着,徒占四字。“直走”说明兴致起来了,不能当做平常话“一直走下去”来简单理解,诗中的字都是诗意化了的字,有诗的特殊解释,所以下面要有呼应。接下来当看到场景或景色,要以作者的慧眼赋予事物个性气息,有所谓“死的说成活的,活的说成死的”这般逢源之效。

有了个性气息,写景状物才能准确感人。因为写景状物多用虚实转换,如比喻,拟人,夸张、联想,通感,象征等手法,气息的个性铺垫就很重要。比如,诗中没有交待出具体时辰,读者就无法联想意象的真实美感,这种美感就只能在作者脑中,而不在读者脑中。意象与环境、气候、时令、时刻,包括它们自己的个性、习性有分不开的联 系。

同样,诗中的转折必须有所升华,或出人意料又自自然然,故“原本清佳随处在”很好,概括有力,很沉实,那么接住它的就应该是有所递进,延伸,从而达到回扣的目的。“好教”一词能看出作者的努力,但“镜相收”因奥涩而致全诗有头无尾。试着改动几字,如:

近郊澧水岸边游,直走城东大漠洲。喜见铁桥通两岸,忘忧河道起千沟。

江心款款飞霜鹭,潭口徐徐棹渡舟。原本清佳随处在,不期山水竞相收

这样改动,应该说作者诗意里的东西依然不减,对仗依然有秩,可是什么发生改变了?是内在的条理变了,如逻辑关系自然了,情调和谐了,意思顺了,首尾呼应了。

至于对仗,不是求“对上了”,而是求“对得不留踪影,对出弦外之美”。“忘忧”是连动用法,“喜见”是偏正用法,属工对,没必要苛求形对形,副对副,动对动这样的死板,况且汉语很多字的词性是可以转换的。此外因“喜”而“忘”是人之常情,并非因为“忘”而事情不存在,“且喜”与“还忧”则是两件事,是主观关联,读者并不一定认可。

颈联如果用“渡口”,因为有自然联 系,读者对上下句的关系就好明白,“潭口”因还可以用于特指,易发生岐解。“扁”字用与此,当为借声,可惜这样借来,有被人当做作者误读之嫌(实际也是),影响诗的美。

最后一句改动,是根据第七句的立意自然而来的,接稳后归于平正,以保证这两句转入自然而然的抒怀和感慨,从而收结并回顾全诗。

先就认识到到朋友诗意的宝贵,再有了朋友添加的这些必要信息,便生出了这些新的感想。说的不对,仍请海涵。

饶诗一首,说说写诗体会,以续诗谊。

诗从一气成,要惜点丝情。笔下将言语,胸中已纵横。

文收条理顺,字得意思清。用律无痕迹,归篇意趣生。

凌云竹】有劳先生费神尽心,改得更为准确传神,在下受益多多,不胜感激之至!


凌云竹诗友在拙作《此前至444首》下留言说:

我朋友有诗一首,求老师指点。文/彭彭(2017.10.29

溪口平潭游 

溪囗潭渊卧彩虹,澧江水竭露峥嵘。鹭鸶入湫叼鱼鲜,驴友开锅乐绿丛。

杉木立屏防骇浪,砾石淤淀利蓬茸。牧牛村嫂山歌醉,踏赏韶娘动玉容。

注:刚游花海,又去溪口。饱揽了渡坦,长潭的川野风光。

 

【拙复】谢谢朋友信任。总的看作者心中有诗意,眼中有景,语言组织不错,对仗虽颔联不工,亦可,颈联对得很好。不过,这仅是诗的准备工作,且是形式上的。

诗和说话一样,首先要讲明白,不单靠形式就可化成诗。要有内在,首先要像文章,再化成诗的格式。这首基本一句一景,缺少联 系,这样就给结句带来很大压力,不好串联起来,实际“踏赏韶娘动玉容”也未做到,全诗也就不知作者要说什么。

况且,诗中意境也要和诗的情调有机关联,把死的句子变成活的诗句,这会反映为作者的态度,可惜这首诗也不知道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注脚说:“刚游花海,又去溪口。饱揽了渡坦,长潭的川野风光”,这是写诗遇到的常见情况,这种情况里,人会怎样?诗是要产生态度的,要有情感起伏才是,少了这两点,是不行的。

所以,写诗仅仅有内容是不够的,内容唯一的作用是当素材,不能抽出作者想要的内涵,是没有价值的。直言道来,还请见谅。

诗兮何者干,吟咏吐心言。寄景多先虑,托怀须次跟。

亦从情处始,更自意时原。条理如生命,死于中失魂。

凌云竹】:太谢谢了!朋友定会从老师的点评中受益!

 

雄匈2017诗友在拙文《杂议写诗的情感、三观和觉醒》下留言说:

老师好,这是去年中秋节时,看到杨改兰、雷洋、及各国首脑到杭州开会的一些事情,第一次尝这种方式写诗,请老师点拨指教。

今天是中秋节,又遇民主日,碰在一起,真是不易。有感时事,成韵一首。

仲秋吟

中秋民主共时稀,呐喊团圆两相违。杭城巨头多聚首,甘南农妇空巢飞。

也怜男子嫖娼去,子哭娘望不得归。见惯垂眉微闭目,月光隐隐拂单衣。

 

【拙复】看出朋友的语言功底还是不错的,有齐言诗的概括能力,格式上还待进一步学习,包括对仗。

在条理上,意思贯穿还不够顺畅,诗句中尽管出现了表达态度的词语,却因为结尾两句不足以概括,而未形成整体意涵,读者也就不清楚作者到底要说什么

“见惯处说明,朋友想努力这么做,由于意象还只是作者眼中的意象,未从读者的感受考虑,也就不能被读者充分领会,这让最后一句也就无着了,无法回扣全诗。

以上直言,莫怪。不过,初次尝试,便能如此,堪我学习,日久可见完善。
 

雄匈201706】老师说的是,我是用检查平仄的,能改的就改过来,感觉到改了不好也就不改。三四句的对仗有一些,五六句就随他去了。如老师所说,以后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可能是不懂诗理的缘故,也就是不能站在读者的角度看问题,我自己倒是对最后两句很喜欢。前面的六句意思都很明显,后面两句就想总结隐意在环境里。

中秋团圆的夜晚,雷洋和其亲人阴阳相隔,杨改兰一家倒是团圆了,在地府里。在明知道没有穿衣服而不能说你是的时代,能说什么呢?为雷、杨呐喊有什么用呢?这时候的读者会看到,作者孤零零的立于旷野里,周围一片寂静,唯有一轮明月,反衬在单薄的衣衫上,忽明忽暗。

自己的局限使然,总感觉隐而微发比干净利落的把意思表达出来更有味道,所以在微信朋友圈发完这首诗后,自认见惯两个字还是太显了,是不是把:见惯垂眉微闭目,改成:风掠眉心微闭目,更融情于景。请老师指教。

 

【拙复】既然朋友提 供了新的信息,先给上面补首诗,再说下去。诗曰:

我观万物本为诗,不向书中借一词。抬首便收千里外,关眸难养片言迟。

繁花原是心头有,诸事尽为身上思。开口吟成三个字,真情假意已先知。

我对写诗的看法,基本在这首诗里了,其实这也是我的切实体会。朋友说去检验了平仄,说明朋友在有意写作律诗。这样,对格律就要严格对待,不能时松时紧,态度游离。既然想进入这个阶段,写律诗就是写律诗,不能再律诗写不成,就归入古风,不去讲究格律了,不然恐怕律诗就写不来了。

初学律诗,没有格式灵活运用的问题。尽管我不赞成死在定式上,但上来就想灵活是不好的,只有起步坚实,以后才会好。正如大树,根扎得牢,日后怎么摇晃都不倒,而且入情入理。

不仅如此,最大好处就是培养写诗的笔力。好的笔力不管遇到什么格式,什么特殊情况,选词择字都能随机应变,而不觉困难。觉得困难,或有吝惜感,就是笔力不够,也证明功夫的欠缺。这时,如果还欲找借口而不想解决,就意味生出了不好的心理问题,进而形成不好的写诗心态。长期在这样的情况里,即便天才,也走到了尽头。

我的感受,写诗能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是刚好正常的事,说不好就不正常,所以谈不上得意感,也就说不来喜欢写出的哪一个句子。不是说没有过这样的感觉,是说一有这样的感觉,就被反思压下去了。我坚持认为,写诗要不折不扣地投入,不可有飘然的想法。人一旦飘然就会囿于自我,就不好再自知,就不可能完全站在读者角度考虑问题。要知道,当你不确定读者怎么理解的时候,也就飘然不起来了。

当然,人是一样的,对一些特别的句子,我也有难舍的感觉,不过只是一瞬间,因为毕竟不是为句子写诗的,不合整体,该舍还得舍,不舍就是败笔,是出于乐不得的愚昧和荒谬。

朋友说“总感觉隐而微发比干净利落的把意思表达出来更有味道”,这是一种选择,却不可刻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把该直白的故意引向“隐而微发”,也不可在该含蓄的地方,弄得索然无味而以为“干净利落”,这是写诗的辩证法,不能因窄化创作空间而自断前路。

朋友提 供关于诗的内容方面的信息,也是对这首诗的诠释,说明作者在见到素材时能够立马萌发诗意和诗兴,这种意识是灵感的发动机,是极其宝贵的。但是,成诗绝不是就素材而素材,而是要使素材向作者想说的意思靠拢,然后抽象出具体的,且集中于一点的一个意涵,而非多个意涵,之后再去形成贯穿于此的写诗思路。

否则,有个素材就想表达一个意思,最后全诗就成了各说各话,没了中心思想,也就都没了意思,因为意思一多就变成了只有作者知道的原始思维,即便形成文字,也不是读者需要的。读者只要一个意思,所谓“一事一道”,其它意思,如果作者也想让读者知道,别无办法,只能交给读者去联想。

另外,如何选择和概括素材?怎样形成素材间的联 系?以什么手法把它们串联起来?这些是比平仄更重要的事。也就是说,条理是诗的命脉,作者集中要表达的那一点意思,因寄寓着作者全部情感和思想,便是诗的魂。

这首诗,首句从题记看,尽管勉强能够理解,“中秋”与“民主”却不好并列来说。对句“呐喊”、“团圆”是作者概括的两件事,不能代表读者也这样概括,也就只能是作者的认识。遇到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地接下来的句子要围绕这展开,可是作者却转说别事去了。

撇开这两句来看,下面颔联“杭城巨头多聚首,甘南农妇空巢飞”,虽对比强烈,却没有直接联 系,有意思却不知说甚。那么颈联就要跟上来。可惜的是,“也怜男子嫖娼去,子哭娘望不得归”又跑到别的意思上去了,也是似关联似不关联的两个句子、两件事。

到此意味着,不管作者用尾联的两个句子怎么挽救,都是无济于事的。那么朋友说“我自己倒是对最后两句很喜欢”,又有什么意义?况且“垂眉微闭目”,除了作者自知,也不能给读者带来特定情感的特定意象感受,末句“月光隐隐拂单衣”也就跟着失去了踩石留痕,启迪人心的意义。朋友“风掠眉心微闭目”的说法,虽减少了突兀感,仍未解决一首诗情调要一致的问题。

试着换一下表达方法,以供思考:

月圆月缺共时稀,天隔地分多乱违。一户坟茔人哭泣,两家尸首泪奔飞。

瑶池团聚何堪急,阳世别离终不归。今日寡头杭市走,可知冷月照单衣。

可见,为了扣住“中秋”和“共时稀”这两个开篇则立的作者主要意旨,只须选择素材的一部分,并摘取信息的主要内容,就能达到目的,同时舍去了其它为了迎合诗的格式而凑来的素材,以及造成主题分散且关联不大的意思,围绕“一事一说”,通过层层相扣的串联手法,在保持起承转合条理不受干扰的基础上,完成了这样的改动。

是不是变化很大?为什么如此变化之大?其实还是没有离开作者的根本诗意,照样能满足作者的诗兴,不外乎换了一种表达手法,而作者想要说的深层里的意思并没有变化,只是不再面面俱到。

只要把中心意思说出来,且令读者能够自自然然接受,至于素材多少是无关紧要的。如果非要把多种情况摆出来才痛快,结句不仅要看文笔的功底,更要看作者的思想功底,往往是得不偿失的,“见惯垂眉微闭目,月光隐隐拂单衣”就可证明。

言无不尽,说得不到或不妥,请多包涵。又诗一首,说说自己的学诗体验:

初学写诗应重删,表情达意最攸关。不求事事心能到,但保层层语必还。

眼实感真思有序,文通理顺句无艰。每临结尾开人悟,不似纤溪不绕弯。

雄匈201706】老师好,您直接说到了我不足的地方。词汇不多,应对平仄的能力就差,就会对自认为好的句子洋洋得意。表现方式逻辑性不强,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原始思维里,还感觉读者也能和自己一样理解。

如,我现在还认为:三四句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写照,颔联颈联都是当时的新闻热点,应该一看就知道,尾联不言而明。所以今年的中秋在微信群里重发时又写了下面模拟鲁迅的话。去年的今天,我写下上面一些文字,以表示对杨改兰雷阳们的关注,今年的今日,却不知道写些什么。虽说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月亮总还会出来的,然夜正长,路也正长,阴阳异路,还是不说的好吧。但我知道,即使我不说,总会有人说,总会有人记得她们,将来再说他们的时候。

全诗就成了各说各话,没了中心思想,也就都没了意思。能理解老师这句话,但结合到自己写的东西身上,又感触不深。学习的时候就怕这样,老师说了这么多,自己逻辑表达不清的核心问题,还是没有深刻认识。但我也知道,这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像老师一样,多年的强化训练,举手投足间就有神来之句在逻辑之间。

自己有时候感觉有个好句子,得意的时候却不能成一首完整的诗篇。如看到雷洋案件的宣判,马上就得句:遮天雾霾伤肠肺 信口雌黄毁胆肝。和朋友聚餐,感触时忽来:岂有新朋催岁老,从来故旧各天涯。念念不忘,说明诗的词汇少的可怜。要完善自己做诗词方面的能力,就需要得到老师这样细致长期的指导,下面两首,还请老师多多点拨。

国庆颂

每年国庆前后几日,记忆中多是天冷衣单肤凉景况,今年尤甚。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包括贺卫方在内七位法学学者对夏霖一案的《法律意见书》夏霖律师曾邓玉娇案,值此张灯结彩之期,莺歌燕舞之时,取平水韵下平声七阳之旧味,也呈抑扬顿挫恭敬之颂音。

又逢生庆感天凉,风起添衣手脚忙。薄令徐周齐卸甲,陈刘夏考共男装。

庙堂巨鼠嫌粮短,笼里雄鹰恨日长。物致极盛红化紫,叶飘入泥稻花香。

注:陈刘夏考陈光诚、刘晓波、夏霖、赵威 考拉是赵网名)

这是前年国庆的时候写的,今年国庆的时候,在微信朋友圈里重发时补写下面这段话:一年时间过去了,刘先生竟已魂归大海,希望他在那边没有敌人。考拉姑娘现在生活还好吗?

前苏联轰然坍塌,怀旧者不无愤慨:四十万人同脱衣,没有一个是男儿。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发一篇旧文,也是国庆颂。

下面这篇是在看到江西赣州老农民明经国抗拆伤人命被抓时的照片写的。当看到他腰上围着的化肥袋子,我眼圈红了。要向死者的家属道声对不住,不知谁说过感情是分阶级的,哭天哭地,其实都是哭自己,假如没有亲人的照顾,老农民每月所谓的60元的生活费如何避免老无所依。

红旗漫卷赣江平,分地分田鬼神惊。晚唱渔舟成绝响,水天一色雁单行。

冲天一怒护巢穴,铁写契约难正名。可叹稻中耕耘客,犹在仆从瓮中烹。

老师辛苦了,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能表示自己的感谢之情。

 

【拙复】看来朋友对自己和平时写诗心路,还是有一定客观认识的。抛开写诗怎样不说,我对这样的朋友总是会肃然起敬。

写诗不能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就会不知不觉中把写诗看成一种单纯的才气行为,进而孤芳自赏,自鸣得意,自以为傲,这样难免把自己置于无本之木的境地,江郎才尽也就成了最终唯一的命运。这个网里,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才气”、“才情”这样的词,却不能与人随时随地唱和,并讲出具体而有实际价值的感想而与人有益,可见一斑。

朋友虽然对自身有一定客观认识,但从行为看,并没有把这种认识上升为对写诗才气的正确认知。就这个跟朋友多说一些,属直言快语,莫多心。

写诗是赖有一定的才气的,然而这种才气,却要根植于正确的自我定位和在日常涵养中的自我修为,否则才气永远是浮躁的,虚荣的,空洞的,长久看是不堪有用的。为什么这样讲?

例如,朋友说:“自己有时候感觉有个好句子,得意的时候却不能成一首完整的诗篇。如看到雷洋案件的宣判,马上就得句:遮天雾霾伤肠肺 信口雌黄毁胆肝。和朋友聚餐,感触时忽来:岂有新朋催岁老,从来故旧各天涯。念念不忘,说明诗的词汇少的可怜。”

朋友能够用诗的语句形式,把一件事概括下来,且有这样的冲动,这首先就是“才气”的表现,其次是诗意和诗兴使然,但为什么形不成完整的一首诗?朋友把这归结为“诗的词汇少的可怜”,还是出现了“认知”方面的问题。

朋友并没有把我上面的回复看仔细,没有及时把关注度放在如何写诗,如何修改和完善一首诗上来,也没有继续进行这样的交流,反而转向了自己写的另外的作品,这就是浮躁的暗示。这种表现,达不到在一个问题上反复总结经验教训,直至有所顿悟和提高。其结果是,在一件事、一个问题上反反复复,原地踏步似的重复固有的认知,不断出现同样的问题。比如,朋友完全可以拿这两首的原稿和修改稿一同给我看,或者就与我围绕上一首诗,谈一谈作者自己修改后的意见,毕竟我的修改建议和修改样式是提出来了。这将是一个在具体问题上,促进具体提高的过程,为什么朋友不这样?

写诗不存在救命稻草,也就不能着急,还是要回到硬功夫上来。上面回复,我说道:“毕竟不是为句子写诗的”,朋友应该有所想法。朋友在看到事情时所得之句,都还只是简单的才气之为,即便内存感悟,也是靠不住的。这种感悟,因为缺少完整的思维支撑,便形成不了相对科学和系统的思想、理念、观点、情感等的实际反思,也就不可能实现与社会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般,在精神灵魂方面的实质性碰撞,也就不是真实生活的反映,更别提满足写诗这种具有艺术创作性质的需要。

写诗着眼的生活,不是对眼前生活的表面认知和简单个人认知,不是自己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悟到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以符合社会广泛认同的道德视角和具有相应美好心理保障的价值观念,融于个人内在深层品质和日常具体修函,并由此拔丝般抽出的、经过自我内心反复鞭笞,有期待社会考验的一种认知,这种认知才是写诗的真生活。不知这样说,朋友理解否?

所以,“遮天雾霾伤肠肺 信口雌黄毁胆肝”、“岂有新朋催岁老,从来故旧各天涯”这样的句子都还只是才气的火花,尽管朋友以为来自生活,并因此而得意,终无法使其进入具有某种深刻内涵的诗的生活场里,飘在外面虽让人无法理解,却是可以解释的。这时,即便通过文字手段,把这些句子拉到诗里去,或为此而攒成一首诗,也许能够满足作者,却满足不了读者。

写诗毕竟是要谋篇布局的,不是摆弄一个个孤零零的字词或诗句,内在的联 系单靠才气和一两个句子是支撑不住的。表面看,支撑它的是写诗的技巧,其实是深层蕴含的作者的生活积淀,包括生活本身和具体的思想、观点、信念、性格、修为、习惯、胸怀,以及好恶等美感和价值取向。

朋友如果理解这些,就不会再得意某个句子,也不会刻意用一两个句子来解释生活,反而能够把对所闻所见的关注,有意地放到普遍的生活规律上来思考,形成大思考意识。大思考意识,能够有效的促成思维的系统性,合理性,完整性,缜密性,警惕性和深刻性。在这样的思考里,人总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参与和观察意识,并养成足够的敏感力和洞察力,其最终的归处又统统是人的悟性。一个有高度悟性的人,不仅会轻而易举的得出令朋友得意的句子,同时也能探囊取物般的得出一首首完整的诗,且诗与句子互不可分割。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人可以代作者而修改。

这时再看朋友提 供的这两首诗,朋友又会有什么判断?我期待朋友自己的修改稿。

说几句不关内容,不关诗句意义方面的建议,那么就是格式。前首“薄令徐周齐卸甲”格式运用很好,对句“共男装”则与之对不上。颈联声调很好,“庙堂”“笼里”,宽对也未达到。次首颔联、颈联的出句与对句,则完全不顾对仗。既然初学律诗,尽管要意思与格式兼顾,在保证意思让人明白的前提下,迁就格式是第一位的。这在上次的回复里,也是开篇就重点说到的。

以诗道来便是:

文成在自然,语出靠心田。不恃才中气,方知诗里天。

探囊能有取,信手岂无牵。有意三千次,莫如凭一缘。


雄匈201706】“写诗依才情,犹如树叶落。秋季还未到,风来空招摇。偶尔雷阵雨,树下丫两薪。待到秋风起,叶落果满枝。”这是我第一次在十分钟内写的快诗,假如这也算诗的话,不管韵和平仄。实际上是对老师的能不能与人随时随地唱和说法的内心认同,也希望多年后能像老师一样,不仅能轻而易举的得出令人得意的句子,同时也能探囊取物般的得出一首首完整的诗。

不能在一个问题上反复总结经验教训,直至有所顿悟和提高。其结果是,在一件事、一个问题上反反复复,原地踏步似的重复固有的认知,不断出现同样的问题。老师这段话是对症之药,提醒我不要好高骛远,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透,做透了就容易举一反三。

又逢生庆感天凉,风起添衣手脚忙。薄令徐周齐卸甲,陈刘夏考共男装。

庙堂巨鼠嫌粮短,笼里雄鹰恨日长。物致极盛红化紫,叶飘入泥稻花香。

共男装改成共戎装。

红旗漫卷赣江平,分地分田鬼神惊。晚唱渔舟成绝响,水天共色雁孤行。

冲冠一怒护巢穴,俯首就擒难正名。可怜稻中耕耘客。犹在仆从瓮中烹。

就改这几个字,自己不满意,却不知道如何改,这就是思维不开阔的具体表现。写的时候凭的就是一股气,肯定不是才气,怒气和怨气的结合体而已。故气过后,想改也难。还请老师点拨。

 

【拙复】谢谢朋友信任和认同。敢于道出困惑,且能够保持对“好高骛远”的警醒,说明朋友具有很好的意识品质。从开头即兴诗看,朋友的诗才诗气和对诗的这份钟爱,都是值得认可的,不认可就是不客观。

即兴诗对所有写诗的人,都是一种考验。即兴诗除了要求迅速组织大脑思维,快速捕捉对象的特点和精髓,以及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字词句篇的系统支配能力外,很多情况下还是对一个人潜意识的调动和自觉不自觉的人格流露或暴露,所以它既是对写诗基本素质绝对真实的考验,也是对一个人内心世界和第一行为,包括精神维度、思想境界、深层涵养、下意识为人、个人日常直觉表现等相对现实的考验。也因此,抛开具体能力是否允许不说,并非一个个能写诗的人会轻易对即兴诗产生意愿的。

朋友敢大胆一试的勇气,本人是佩服的。首先这方面的才气是不容否定的,其次也暴露了作者思维的信马由缰,不能否认日常生活里也有这样的一面。

人的正常思维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成合理的复杂网状结构而非简单的线性结构,但思维过程却是从某个点开始的,大脑的全部思维都是这个点的基础性支撑,故一个人的思维状况,直接决定了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形成什么样的语言逻辑。

例如,“写诗依才情,犹如树叶落”这个比喻很好,“才情”与“树叶”的确有可比之处,特征算抓住了,也有通俗易懂的美感,接下来就要紧扣“才情”与“树叶”的比喻关系,抓住“落”或不落的联 系,层层深入,进而得出作者带有深刻哲理的结论。可是,朋友从第二联起便脱绳而去,最终弄得为什么“犹如树叶落”也没搞清楚。试比较这样说来:

写诗靠才情,犹如树叶落。春来爱登枝,秋来好傍果。

偶尔雷阵雨,招摇在颜色。不沐三冬雪,安知地上货。

应该思考的是,写诗不是围绕偶尔一两句的才气进行的,而是围绕作者的整个精神世界展开的,只有在这个足够大的空间,作者的才气才可生根。哪怕作者真想炫耀一下才气,不生根也是得不到读者的。

这就说明,写诗不要先从抓住某个诗句开始,也不要因对某个句子恋恋不舍而降低思维空间,影响思路的完整。写诗最主要的是诗前立意,即说什么,怎么说,说到哪里,主要意思是什么。有了明确的立意,思路才能清晰,思维也好展开,所谓“意在笔先”。也正因为有了这个保证,思维才能提 供足够作者一用的物质基础,并形成始终受控于作者的合理的平台,诗才好写下去,才不会信马由缰。

立意有了,接下来才可进入用语言表达的过程。语言不过是思维的外壳,没有合理的思维,要外壳何用?这就是说话,包括写诗、写文章等在语言运用上的规律。就写一首诗讲,整个过程是不允许“摸着石头过河”的。

一旦到了真正运用语言的过程,当然就是如何支配语言的问题了。首先是选择运用语言的方式,其次是形式,再后才是遣词造句、字斟句酌的过程。从人说话的经验看来,方式决定形式,形式决定选择词语,比如日常说话要用日常语言,做学术报告要讲学术语言,其中日常语言有日常语言的形式结构,学术语言有学术语言的形式结构。自然,诗的语言也有诗的语言形式结构,如新诗体,古风体,格律体等。形式决定了怎样具体选择词语,也决定了某种语言形式本身固有的风格特色,这是规律,不好打破。打破,就意味着不伦不类,俗语言:“驴屎掺马屎,不是东西,还比着臭”。辩证讲,即便如此,也要有相应的本领。

本领是对规律的把握。对诗的各种形式尚处于一知半解阶段,就想来个“活学活用”,是什么诗都写不好的。比如对待一首诗,有意学写律诗,因为写不好,或以为得到了天赐妙句,就返回古风,甚至什么都不管,换言之,写古风时忽然又有了炫律的想法,这些都是不好的举动,日久就成了恶习。只有到了一定本领,人才会知道这里面也有融会贯通的规律,缺少这个本领方面的认知是不行的。

上面的即兴诗,朋友可以问一问自己的潜意识,并非像朋友说的“不管韵和平仄”,而是一时没有了这样的办法。原因在于朋友即兴时,没能让自己踏实下来,也就不能及时分神给韵脚的选择,其实要相信朋友是有这个能力的。以上说了这么多,或许可供朋友参考。

来看朋友对两首诗的修改。恕我直言,朋友的问题是一如既往的,并没有把我们的这两次交流,打碎了,揉破了似的细细咀嚼,更没有不折不扣地用于捶问写诗行为。比如前首,句句朋友都以为不可复得,故不愿做大的改动,次首亦自觉诗意独佳,改的地方也是肤皮之痒。

看来我前次回复中提 供的修改样式及其原由,还未引起朋友的醒悟。朋友依旧在自己的天地里徜徉,是不是让我改一改,然后简单比较罢了?我其实感觉到,朋友并非这样的想法,是潜意识让朋友并不了解自己。

之所以以上要从朋友的即兴说起,到此朋友应该是要深思再深思的了,不是因为我说的话多么有价值,而是为了朋友写诗的未来。

首先,这两首诗立意都不明确。“国庆颂”是一个立场鲜明的主题,一切要以此为核心,即便当日“天凉”,也要有所提炼,其它亦如是。次首以农民为主题,要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并时刻以健康的视角去洞悉农民问题,不能摸着啥是啥,否则就不是写诗,而是白白磨嘴皮子。磨得好算无妨,磨不好则百害而无一利。

要知道,语言说出口就是证据,不会听的可能看嘴,会听的则直逼说者的心灵。想一想“红旗漫卷赣江平,分地分田鬼神惊”,最终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这个时代某种现象的写照,还是根本性质的反映,作者有思考过吗?诗是一个特定环境,又怎么看待这个特定环境?

要认真对待诗的修改。一个字的改动,就可能是一首诗的(内涵)真谬之分,境界天壤之别,艺术百年之距,(往往涉及听读畅塞,情感虚实,意理晦明,条理顺滞,逻辑正反,手法慧愚,欣赏向背,思想对错,灵魂有无,美感高下等方方面面的表现,)不善于从改诗有所发现,有所悟,有所提高,是极其可惜的。

再从格律看,因不愿改动自以为难得的东西,就宁舍格律,也要保住句子,这正是初学写诗的大忌,是对“不因律害意”的误解和扭曲。关于“不因律害意”,或言“取义为上”,懂者,是对格律的熟练掌控,一知半解则是对格律草率心理的反映。试比较这样说:

其一

问谁国庆感天凉,风起操衣手脚忙。薄令徐周齐卸甲,陈刘夏考共添装。

殿堂巨鼠嫌粮短,笼圈雄鹰恨日长。遍地繁秋红化紫,风流一去不重香。

其二

红旗灿灿赣江平,分地分田何又惊。晚唱渔舟成绝响,朝飞赤雁落单行。

冲冠一怒护巢穴,俯首就擒捞恶名。面土耕耘可怜客。反遭公仆瓮中烹。

这就是我写到这里粗略改后的结果,是严格的格律诗,从立意到章法,再到格式都是兼顾了的,且未破坏原有作者所置客观意境,然主观意境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因而诗的内涵也随之天翻地覆。

如果从一开始,在我们的互动中,朋友就注意观察,用心考量,这样的修改,朋友自己也是能够做到的,可惜朋友忽视了学习本身也是要讲究效率的。自然,这是一种高要求,就学习讲,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惯性和规律,是顺应还是突破,总需要一定的过程和契机。顺道几句:

为人观做事,说话见思维。合则如双翼,分焉似个谁。

行文常此念,运字岂它追。腹内无虚想,开腔都是诗。


 

雄匈201706】不能及时回复老师,有点不好意思。

师问心灵事,惶惶不敢言。天凉惊神鬼,公论在人间。

对于不看cctv很多年的自己,从《通往奴役之路》中理解到计划经济所承诺的天堂,它必然路径导向的是绝大多数人之地狱;从《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间看到封闭社会的统治者以降低民众的智商来维持其所谓的稳定,表现出的狡诈与愚昧;从《论法的精神》里知道运动式、朱元璋式反腐是多么的荒诞可笑。不论历史的发展是复杂还是曲折,从人类共有的文明来看现实中国,只要抱有唯实的态度,总能看到一些事物的本质。出于免祸的心理,自己是不太愿谈政治的,写诗词的时候关联到一些社会现实,语言有点含糊不清,请老师担待。价值观或许各异,老师的真善美我是心向往之的。

写诗依才情,犹如树叶落。秋季还未到,风来空招摇。偶尔雷阵雨,树下丫两薪。待到秋风起,叶落果满枝。我写上面文字的时候,思路逻辑是这样的:写诗靠才情是不行的,就像落叶一样,想要它落的时候,时候不到,风再大,叶也是左右摇晃不掉下来,就如写诗词,没有整体思维,再如何用力,也是写不成的。偶尔来了狂风暴雨,也就是掉下一二个树丫而已,偶尔来了灵感得到自认的一二好句,也可能就是那大而无当的树叉叉。唯有到了秋季,水到渠成,叶落果熟,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沉淀,才有希望写出好诗。

写诗像落叶一样是不行的,写诗词要手到擒来,而落叶不是像让它落就落的。因此,不行这两个字,应该就是我写即兴诗时老师说的那个点,所有的文字都围绕这两个字做文章。

自认自己是有逻辑的,所以不很能理解老师说的信马由缰,我生活上倒还真有这一点。这也就是我的瓶颈,都不知道逻辑出了问题,如何能改好。对老师的春来爱登枝,秋来好傍果句中的爱与好字,包括招摇在颜色这句,如我理解的不错,对自诩才情含贬意讽刺在内。写的真好。

物致极盛红化紫。写物致极盛四个字时,总感到有些不对劲,是书面语太重呢,还是意思太显呢,把握不住也就将就。老师的遍地繁秋红化紫,我感觉到了红化紫是融于遍地繁秋的景色中,比说理的物致极盛和谐,也更有味道。

晚唱渔舟成绝响,水天一色雁单行。这两句来自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水天一色雁单行不对仗,一直在天水一色四个字打转转,怎么改也改不过来,从没有像老师一样,做雁字放在第四字的思考,这也说明自己思路的不开阔。问老师好。

 

【拙复】读朋友这段文字,感受朋友真诚的同时,我也是一边笑着思考的。虽然不知道朋友年龄,代差还是清晰的。我这一代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是改革开放后承上启下,第一批创业的人,因为这样那样的联 系和关系,乐于接近和谈论年轻人,反是年轻人跟这代人有代沟,却也离不开这代人,因为很多问题还是需要这代人来解释的。不能否认,与我们若即若离,恩怨交加,疑信纠缠,毁恐掺半,是朋友这一辈人成长的现状。

日前就有学生跟我说:搁以前学生报答老师天经地义,现在学生不糊弄老师才不正常,得先生存啊,生存好了才有能力报答老师。我相信这是真话,也能够理解。这是一个围绕生存、价值、幸福而各种观念并行的时代,如同一个个闸门打开,却不让各种各样的支流汇入江河且相互撞击是不现实的,唯忽视疏浚诱导才是不好的现象。

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内生于政治腐败,外生于列强侵略,彻底击碎了古国千年相对保守的信仰,随之而去的便是精神上的自信。在激烈的民族存亡斗争中,救国图外是上个世纪初普遍的诉求,其中怀疑自身文化,质问自身的底气和能力,始从是无法抹去的民族心理阴影,这就造成了各种观念都有市场的局面。

好里说,这促成了马克思在中国的成功和成为人民历史的选择。坏里说,这是贻害无穷的根源,如抗日时多过日本人几倍的汉奸现象,建国初期在外国资本主义残酷封锁下急于求成的大炼钢铁、大跃进、浮夸风的激进做法,文革时被“四人帮”、“三种人”绑架了的如火如荼的红卫兵运动,乃至“割资本主义尾巴”、“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唯生产力论”等胡乱认识、胡乱定性的泛滥。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后由于缺乏对历史的反思和高瞻远瞩,导致事实上推翻了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精神信仰,连这一点点民族梦想中的自信也荡然无存了,又导致大面积的“去毛化”,导致唯利是图的肆无忌惮,导致腐败彻底癌变并进而催生了见腐不怪,人人思腐的荒诞现象。

穷,是落后的祸根,经济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哪怕是重要的一部分,也不能因此而怀疑乃至否定整个民族文化,更不能成为抛弃自身定力和信念的理由。在传统文化中,中国固有的文化体系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世界唯一的不断史在中国,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新兴文化中,新中国善于反思经验教训,不齿糖衣炮弹,拒腐蚀永不沾,拉革命车不松套,小车不倒只管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向英雄人物学习,争做无名英雄,舍小家为大家之公大于私,等新兴社会主义文化观念,更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人人维护的。当时城市各个街道,农村各个大队部,都存有大量枪 支用于民兵打靶训练,看管的仅仅是一把小铁锁,偌大国家却没有发生过恶性事件,也可见新中国这种新兴文化的合理性。

这些事实、现象,是无法用国外任何书本、理论、思想等来解释的,连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解释过。能够解释这些的,只有毛泽东本人和他的思想,如果读过并切实研究过他的著作的话,也包括在党、国家和人民的抉择过程中,他所经历的被怀疑、排挤、斗争,直至倍受拥戴的历史事实。可是,当这些一旦离今人远去,世人就有理由重新寻找替代,以填补思想和观念等方面的精神空缺。其实这不是开放,是又一次自信的迷失。

人在什么环境下成长,就必然受什么样的成长所制约。我们这一代是同时生长在两个时代里的,对意识形态的变迁比较敏感,对不合理的置换也多少眼明心亮,故依然热衷于谈政治,以为与之息息相关,因为有些现象或问题我们还是解释得通的。年轻人则大不一样,现在的很多东西是无法解释的。所以,尽管朋友说“从人类共有的文明来看现实中国,只要抱有唯实的态度,总能看到一些事物的本质”,但还是成了“出于免祸的心理,自己是不太愿谈政治的”这样的状况。这就是矛盾的地方。

朋友说到的几本书虽然著说很早,也依然受制于作者的成长及其社会制度和所在国情,也就无法到中国来解释问题,当时不能,现在也不能。纵然有些现象可以搬来对比,其实质和内在成因,以及必然走向,包括其中的观点和论证,可否当做用于解释中国问题的理论依据,不仅值得怀疑,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予以否定的,但从开卷有益的心态讲,借鉴其合理的部分以丰富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知,对不合理的判断引以为戒以防止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些方面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直接解释中国的问题,是在毛泽东独一无二地解释了中国的问题之后,才把科学社会主义构想从理论变成了事实。当今有些唱着马克思主义高调的人,不代表已经绑架了社会主义实质,尽管长期以来因为忙着“接轨”而给人们造成了这样的假象,他们也不代表,实际上也无从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的前进方向。经济不能解释一切,也不是挡箭牌,我想前面的路很长,朋友会看到的,即使我确信自己定是看不到了。

我不是单纯的唯物论者,而是历史唯物论者,也不是单纯的现实论者,而是辩证的现实论者,更尊重的是未来验证,因此属于乐观派,对没有经过历史沉淀的东西,或者我预见不到的东西,是不会下结论的。

以上是与朋友在认识方面的沟通,不期认同,只算交流。这些都是诗外的东西,不管一个作者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都会进入诗的内涵的,况且本人特别重视“功夫在诗外”这个观点,这里的好多拙作也是基于此而得来的,故才与朋友这般敞谈。说的不合所想,还请多多包容。

再说说朋友的即兴诗。所谓“写诗为读者想”,在于运用读者客观约定俗成且合理的认知习惯和理解倾向,以此来引导读者欣赏和共鸣,这是创作与欣赏间的自然而然的逻辑,除此怎样写诗都是自说自话。

“落叶”通常是“凋零”的意思,具有悲剧色彩,“才情”、“才气”这些,如果无根也定然具有同样的悲剧色彩,这是它们可以用来打这个比方的特点基础。朋友恰恰违背了这个基础,把“落叶”这一客观自然现象变成了主观人为现象,这种改变是作者的特殊创造,就必然依赖某种特殊或特定的环境。

“犹如树叶落”,指向的是这一悲剧的教训,那么就应通过揭示教训进而引发反思和反省,让读者从中感悟到诗的美。如果把这一句改成“犹让树叶落”,则情景大变,才是作者对特定意境的营造。

其实通过“叶落果满枝”一句,知道朋友实际想说“瓜熟蒂落”的意思,为什么不从这里打比方呢?“叶落瓜熟”尚属词不达意。“叶落”与“果满枝”没有必然联 系,况且掺有“牺牲”与“得到”的意味,不符合“才情”与“成果”之间的实际情形。才情是成果的基础,成果是才情的显示,是相辅相成关系,不是矛盾关系。

另外,在“待到秋风起”一句中,“秋风”是“机遇”的意思,“才情”与“机遇”、“成果”间固然有关联,但把“才情”建立在“机遇”上,或以为“机遇”才是“才情”和“成果”间的必然媒介,这显然是认识错误。尽管整个中国都在抓“机遇”,亦毋宁说是在“投机”,如果混淆必然与偶然的关系的话。叶的生命根基在地下,而非表面的树上,所谓“根深叶茂”,“秋风”不过是叶子顺应的环境罢了。这是现实的逻辑关系,反映到诗里也是一样的,诗不能违反,违反了,读者就不愿意。

写诗和说话一样,要知道“信马由缰”了,谁还会不改?是深层思考的有无及其品质,把持着认识问题和说话的逻辑命脉,关系着言语条理和行文的质量,推而广之则左右了一个人的实际行为。(到诗里,这必然会涉及到意象的选择和营造什么意境,过于主观,“信马由缰”总是难免的,尤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要完成一首即兴诗的时候,更会被不经意的自然流露牵着走。)

这又牵出另一个逻辑问题。比如,现实生活中很多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可以将知识学问攥成谋生,履职的工具,却无法文而化之地用于深度思考,形成相应人格,上升为可以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洞察力,分辨力和预见力,进而养成科学的定力。我常举的例子,就是那些被李洪 志忽悠的知识分子们,当然还有知识分子在别的方面的表现。(这个例子,可是关乎诗的内涵倾向,时代感和作者赋予一首诗什么思想性的问题的。)

看得出,朋友和我身边的年轻人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尽管带着这样那样对社会的困惑和不解,却从未失去对人生的关注,期待和追求,这都是到了我这个年纪不可多得的宝库。

对朋友开头的四句诗,还是蛮认可和喜欢的,诗如清风,读来痛快。不过,无奈感的流露似乎强了点。有年人没有错误,有也是失误,故无须过早在乎“公论”,唯选准方向,自信且坚持地走下去,况无心灵不诡,诗怎样亦如何?日久方见短长。

谢谢朋友这么交心,已经视朋友如我身边的年轻人,只有爱惜。跟朋友道个心怀。

回首教书四十年,风风雨雨已如烟。几多寒夜和衣睡,唯少空灯对月眠。

乌发一头浑不见,青丝两鬓亦难悬。乐观派里寻常者,好有后生来侃天。


雄匈201706】老师好,能得到您这么细致的指导,不知说些什么,感激两个字显得太无力了。

在学识上,我是您所说的后生。在年龄上,虽不能和育人四十载的您相比,但也远远不是刚走上社会的青年,还是有点人生阅历。所以对老师所处的位置说的一些诗外的话题,能充分理解。

犹如与犹让,一字转诗篇。客观变主观,偶然成必然。牺牲没有谱,得到也可怜。瓜果枝上立,树下藤万年。

老师把我即兴写的文字剖析的很透彻。我是想表达强行落叶的意思,所以老师说的犹让树叶落更准确,而我没有想到这,又没有在老师说的特殊创造,就必然依赖某种特殊或特定的环境下展开阐述,此为自己逻辑不清之明证。开头一错,后面的所有问题都出来了。

老师所说的哪些逻辑对应关系,我还没有完全理顺,多看几遍后,再向老师请教。看到老师后面自道心怀的诗词,心里不由得起了一种感动。老师要保重身体。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6)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