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童诗 男  0岁
  • 注册日期:2012-05-04
  • 最近登录:2024-04-07
  • 粉丝人数:2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歌读写一点通(通用版)前言

童诗 发布于2017-12-17 21:16   点击:1413   评论:0  

今天和大家谈谈诗歌。

关于诗歌,有许多方面可以说,例如诗歌选、诗歌赏析、诗歌评论、诗歌史。而这一切,已经有许多学者为我们做了。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说,诗歌的规则是什么?大家学诗歌,通常地,是希望做个读诗的明白人,很多朋友还希望学着自己写诗歌。那么,最起码地,总要知道诗歌的押韵吧?至于那些格律诗歌,什么平仄、押韵、对仗、词谱等等,规矩就更多了。不知道这些规矩,起码就不是诗歌的明白人。无论读诗还是写诗,就很难进步。

因此我们这本书,就是讲诗歌的规则。至于诗歌的其他方面,例如诗歌选、诗歌赏析、诗歌评论、诗歌史等等,本书一概不涉及。

应该指出,今天喜欢诗歌的朋友固然很多,但很多爱诗友却是诗歌基础薄弱。非但如此,这些基础薄弱的爱诗友中,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兴趣、或者没有精力、没有时间去刻苦学习诗歌知识和锻炼诗歌能力。他们希望 “趣读趣学”地学习,简单轻松、茶余饭后地成为诗歌的明白人,最好能够自己会写诗。大家别忘了,像这样“喜欢诗歌、基础薄弱、希望轻松学习”的爱诗友可不仅限于社会大众。就连那些大学生、公司白领、高级知识分子一类人群,这样的爱诗友也不少呢。

因此我们这本书,不仅是讲诗歌的规则,而且是为了诗词基础薄弱、甚至是0基础的爱诗友讲解规则。

不但如此,我们很强调“趣读趣学、轻松学习”。“诗歌知识0基础”的读者,只须茶余饭后休闲地读完本书,就可以写出大体合格的诗歌,包括“绝句、律诗、词”一类古典诗歌了。

可惜的是,至少“五四”至今近百年社会中,像我们这样,比较系统地讲解“诗歌规则”的书还真的很少,只有王力先生《诗词格律》等极少的一些。

非但如此,这些极少的诗歌规则读物,还有如下几个问题:

1、不是以“诗歌基础薄弱”的社会大众为读者。这些关于诗歌规则的读物,是以“已经有一定诗歌写作基础”的作者为目标读者。这些读物没有例如“押韵、字数、分段”等最基础的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既是很多“诗歌基础十分薄弱”读者深感欠缺,也是他们进一步学习格律等等知识所必须。

2、引用的例诗都是古人和近代前辈的作品,没有“今天语言、今天生活”的诗歌,更没有作者自己创作的诗歌。

3、这些读物,理论深奥、引征繁琐,很多知识实际上对初学真的没有必要。对广大初学者来说,这些读物达不到“趣读趣学、简单轻松、茶余饭后”的期望。

4、今天文化市场,是“读者细分”的时代。很显然,对“诗歌知识0基础”的大众爱诗友来说,少年儿童、年轻的父母、中学生、大学生、部队基层官兵、社区初学的老人……,他们对讲解的深浅、内容的多少、语言风格、引用例诗、读物的衍生品、支付的数量和方法等等,肯定有不同的要求。而当今这些读物,实在无法满足这些“市场细分”的要求。

正因如此,我们这本关于“诗歌规则”的书,就有如下特点:

1、以“喜欢诗歌、诗歌知识0基础、希望趣读趣学”的爱诗友为目标读者。

2、以这些爱诗友“写出大体合格的诗”为结果。和这个结果有关的知识点(哪怕是最初级的知识点)一律讲清;和这个结果无关的知识点一律不讲。

3、少做讲解,多读例诗。我们引用了大量的例诗。每个知识点都稍作讲解。几十字、百多字,讲清即可。然后读者可以通过相关的例诗来体会所做的讲解。

4、例诗结构是“古人和近代前辈作品+当今诗坛普通作者比较优秀的作品+我们自己创作的作品”的“三位一体”。当然,古人和近代的经典作品还是为主。

5、在本书通用教材的基础上,依“少年儿童和年轻的父母、部队基层官兵、中学生、少女”等不同的读者,分别编写专向的教材。

我们的指导思想如下:

1、写诗是能力,不是知识。初学的爱诗友只要知道读诗和写诗的基本规则,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多读、多想、多写、多改”的诗歌写作实践。

2、我们的课程讲解和选择例诗,以“通俗易懂”为第一标准。对“诗歌0基础”和“希望趣读趣学”的爱诗友来说,如果不是通俗易懂,那么哪怕是名篇(例如杜甫《北征》),也不选用。

3、提倡现代语言,以汉语拼音和主要字典的读音为标准。

对新旧韵,原则是“新旧共存,提倡新韵,大众选择,历史检验”。特别是,对广大青少年提倡新韵。

此外,今天对新旧韵的所谓“大众选择,历史检验”,说到底是市场检验。

4、如前说,本教材的目的,是使“诗歌0基础”和“趣读趣学”的爱诗友“写出大体合格的诗”为结果。那么换言之,不是以这些爱诗友“写出优秀的诗”为结果。因此我们只说诗歌的基本规则,而没有例如诗歌的“情怀、意境”等等。对基本的规则来说,从打格律诗词定型,古人和我们这些初学者的规则就是一样。我们水平不如李白杜甫,但是规则却和李白杜甫(特别是从杜甫开始的古人诗歌)相同。就像初学乒乓球和乒乓球奥运冠军“水平相差天壤、规则完全相同”一样。

最后说几个编辑上的技术问题。

1、截至第00章(不含),所有的例诗都是每个作者只选一篇。而从第00章起,则不受此限。

2、对“每个作者只选一篇”的限制仅仅指诗词。如果该作者除了诗词被选,还选了其他体裁的作品,则不受此限。例如范仲淹的作品,我们既选了他的散文《岳阳楼记》,同时也选了他的《渔家傲·秋思》。

3、各章节的例诗,只要不止一首,就尽量配一首当今社会无名作者的作品。如果涉及知识产权,请作者尽早和我们。

4、所引用的例诗,均仅仅是为了说明写作的规则。对其中的极少数作品,并非意味着我们赞成作品所表述的意见。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