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常文居士 男  40岁
  • 注册日期:2012-05-12
  • 最近登录:2024-03-15
  • 粉丝人数:16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清诗几首赏析

常文居士 发布于2017-12-24 11:29   点击:2756   评论:5  




闻鹧鸪①
   .尤侗   


鹧鸪声里夕阳西,     
陌上征人首尽低②。   
遍地关山行不得③,   
为谁辛苦尽情啼。
  
 
[
简注]     ①鹧鸪:鸟名,其鸣声凄切,如言“行不得也哥哥”,古代诗文中因常用它作为劝阻出行的象征。②陌:田间道路。征人:出门旅行的人。③关山:泛指关隘山川。古乐府《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赏析]     这首诗题为《闻鹧鸪》,借旅人听到鹧鸪啼鸣声起兴,托意深远。前两句写景。夕阳西下,暮霭渐沉,已是傍晚时分,路旁树丛中传来鹧鸪一声声凄楚的啼鸣,那声音似乎在呼喊着:“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这时候,在田间道路上,辛劳跋涉了一天的旅行者已经感觉疲乏,步履艰难了,偏偏耳中又传来鹧鸪的声声呼唤,心里怎能不更加感觉难受哩!“首尽低”三字,状写了出门人共有的旅途悲苦之情和无可奈何的乡思。这两句诗,景中含情,渲染出一种愁闷怅惘的氛围,也为后两句直接抒情议论起了陪衬作用。借鹧鸪声表惜别劝阻之意的诗,前人已写过不少。如果这首诗仍沿此思路立意,那就未脱前人窠臼,没有多高的审美价值。可贵的是,诗人却独辟蹊径,运用异向思维选择了新的角度,表达了新颖深刻的意旨。末两句以反问的语气将意思更翻进一层:如今世途险恶,好比遍地皆是关隘险境,如果说“行不得”的话,那么无论往何处都行不得,可是人们为了生计,又不得不在外奔波,在这种情况下,鹧鸪整日不辞辛苦地叫唤“行不得也哥哥”是为了谁,而且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就由感叹旅途的艰难愁苦更深一层地推进到感叹世途的险恶崎岖,使这首诗立意更加深刻,故沈德潜评曰:“‘行不得’意,人所共知;此更翻进了一层,便觉百感交集。”“遍地关山行不得”一句,是诗中片言居要的关键句,它含蓄地反映了清王朝封建统治下政治专横、文网森严、庶民百姓处世艰危的黑暗现实,在诗中又起了转折生波的作用。

 

煎盐绝句  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①,

六月煎盐烈火傍。

走出门前炎日里,

偷闲一刻是乘凉。

 [简注]

①灶户:旧时称熬盐为业的人家为灶户。每户熬得的盐须向官府缴纳,折合充赋税。

低草房:灶户居处。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盐民苦难生活的诗。诗人家住东淘,地处海滨,因家境贫苦,青少年时曾在盐场劳动,以后同下层人民也有着密切,因此,这首反映盐民疾苦的诗尤为真实动人。前两句诗直接描述了灶户生活的艰辛。

农历六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大地在火辣辣的太阳的曝晒下,本已闷热得令人窒息,但灶户们此时却不得不守在低矮简陋的破草房里,忍受着熊熊烈火的炙烤,在熬盐的锅灶旁加柴、添水、搅拌、取盐,劳累不息,大汗淋漓。这种非人的生活条件连年轻力壮者都难以忍受,更何况这位盐民还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哩!

末句诗中,诗人又透过一层去写,更加典型地概括了灶户劳动生活的苦难辛酸。盛夏之时,常人都到阴凉处避暑,而这位年迈的盐民却被困在炙人的灶火旁,备受熬煎,好不容易在繁忙中偷得一点空闲走出草房站在烈日下喘口气,对于他来说,居然算是“乘凉”了!可见赤日炎炎下,竟然比草房内盐灶前的高温还要凉快得多!

这就更加衬托出灶户们处境的极端困苦悲惨,令人感到怵目惊心。实质上,不正是罪恶的封建制度,剥夺了灶户们的劳动果实和生活福利吗?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由于其内容的惊人的真实性,加之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进层和反衬的手法,故而显得格外沉痛感人。

 

书壁绝句   .黄宗羲   

倦钩帘幕昼沉沉①,       
难向庸医话病深。   
不信诗人容易瘦,       
 
一春花鸟总关心。 
  

[
简注]   ①沉沉:犹深沉。令狐楚《宫中乐》诗:“银台门已闭,仙漏夜沉沉。“   
[
赏析]    这首书写在墙壁上的绝句抒发了诗人的故国之悲。首句就渲染出一种沉闷的气氛,以烘托诗人的苦恼。一个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诗人,处于异族的黑暗统治之下,该是何等压抑痛苦啊!在忧思积郁的心境中,诗人神情疲倦地钩起窗帘,本想见一线光明,然而,“倦钩帘幕”的结果,见到的却是“昼沉沉”的境况,这怎不令人更加苦闷哩!“沉沉”一词,通常是形容夜色深沉的,诗人却用以描状白昼,这就暗示清初社会的暗无天日,也反过来可见诗人的“倦”乃是由于长期以来忧国忧民所致,是对清朝统治者愤恨不满的情绪流露。显然,诗人患的是心病,心病还得心药医。那些只关心区区小我的平庸之辈,诗人是不屑与之作推心置腹的交谈的,他们的明哲保身的规劝,岂能治好诗人深切长久的心病!换言之,只有反清复明的大业成功,诗人的心病才能消除。所以,诗人才感到“难向庸医话病深”了。一个“难”字,也表现了抗清复国的大势已去、难遂人愿的遗憾。但尽管情势如此,诗人却决不甘心消沉屈服。“不信诗人容易瘦”一句,又宕开一笔,从反面立意。表面上说不相信自己容易消瘦,实则意味着自己为国事忧愤已消瘦了许多,而尽管肉体消瘦,诗人仍铁骨铮铮,对祖国忠心不减,壮志未磨。结句借物抒怀,进一步显示出诗人的襟抱。古人诗中,“花开花落,便是兴亡景象。”(《李义山诗笺注》)黄宗羲的诗,也是“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情不可分”的(《景州诗集序》)。“一春花鸟总关心”,正表明了诗人永不沉沦屈服、时刻将国家兴亡萦怀于心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怀。这首诗,语浅意蕴,情思宛转,把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十分深挚动人。

上巳将过金陵①   .龚鼎孳   

倚槛春风玉树飘②,        
空江铁锁野烟消③。   
兴怀无限兰亭感④,        
流水青山送六朝⑤。  

 
[
简注] ①上巳:古代以阴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魏晋后为三月初三)为“上巳”。旧俗此日在水边洗涤污垢,祭祀祖先,称“修禊”。②玉树:六朝时陈后主建都金陵,沉迷声色,不理政事,曾作《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时人以为亡国之音。③空江铁锁:晋武帝命王浚伐吴,吴以铁链锁江截之。王浚作大筏,用火炬烧毁铁锁,战船直抵石头城下,吴主孙皓降,吴亡。④兰亭:在今浙江绍兴。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谢安等41人于三日在此集会“修禊”。⑤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
赏析]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由广东北返于上巳日将要经过金陵时的感怀。前两句写金陵史迹。阳春三月赏春的日子,靠着栏杆,沐浴着骀荡东风,观赏明媚春色,本该何等欢快!可是,诗人却依稀听到《玉树后庭花》的曲调余音袅袅。“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于是不禁联想起陈后主迷于声色,终至亡国的故事。诗人凝望空阔浩渺的长江,又不禁想起当年晋武帝命王浚伐吴,“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史实。于今,当年的拦江铁锁却如郊野荒烟般消散了。这两句诗正面对仗,写景与用典水乳交融,首句暗示南明福王朱由崧荒淫误国,次句指清兵渡江、福王被俘、南明覆亡的结局则更明显,同时还将诗人的故国之思和伤感情绪融汇其中。第三句宕开一笔,写的不是金陵旧事,但与前两句也有内在气脉相通。东晋永和九年(353)上巳日,王羲之在与友人聚会时乘兴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此刻,诗人想起序文中“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为之兴怀”的慨叹,更是感慨无限,倍添兴亡之感了。在这句诗垫衬蓄势的基础上,末句又回到金陵旧事上,并将全诗推向了高潮。“江山依旧,人事全非。”金陵一带亘古长存的流水青山,送走了孙吴往后的六个朝代,不也同样送走了曾建都金陵的朱明王朝么?往事如今成追忆,但毕竟一去不复返了。被迫屈节仕清的诗人通过这首诗婉曲地表达了对故国无可奈何的痛惜怀念之情,也显示出他的诗歌典雅婉丽的风格。

 

 至南旺①    .施闰章   


客倦南来路,河分向北流。 明朝望乡泪, 流不到江头。
   
[
简注]    ①南旺:湖名。在山东省汶上县西途三十里运河东岸。汶水西南流注于此,分为南北二流,为运河的分水口。 
  
[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由江西赴北京上任途经南旺时所作。首句写自己的行踪是由南向北,客是诗人自称。一个“倦”字,不光指自己因旅途劳顿而感觉疲倦,还流露出作者因离开南方的家乡愈来愈远而变得愈来愈浓的愁绪。次句写至南旺后河水的流向。由于汶水在南旺分为南北二流,而诗人为赴京又不得不继续沿着向北的支流航行,所以说“河分向北流”。这两句诗表明河流的流向与诗人望乡的方向恰恰相反,为后两句即景生情作了铺垫。人在思乡难归时,每每移情外物,企望鸿雁传书,清风送情。诗人也是如此,在思归不得时,则期盼自己思乡的热泪能随河水流向故乡的土地。然而,明早起航后,河水又偏偏分流向北,自己的望乡泪竟也流不到故乡的方向,欲求这一点点安慰亦不可得,这是怎样加倍地令人痛苦啊!唐人诗中也有借趋向相反的事物来反衬羁旅之愁,乡国之思的。如杜审言曾被贬到南方偏远的峰州,当他渡湘江南下时,曾写下“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的诗句,表达了对京城的留恋。“明朝望乡泪,流不到江头”两句,显然是反其义而用之,更深切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故沈德潜评此诗曰:“此言过南旺分水,水俱向北,泪滴水中,不复到江也。宛似唐人声口”。然而,比起前人来,这两句更显得设意新巧,因为前人纯是写水,而此处望乡泪滴落水中,则更见形象生动,使水更加情感化了,故而此诗更显得深挚沉痛,动人心弦。

 

晒旧衣   清·周寿昌   
卅载绨袍检尚存①,
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逢不忍轻移拆,
上有慈母旧线痕。
  

[
简注]①卅(sà):三十。绨袍:粗绨所制造的袍子。绨tì:丝织物类名。   

[
赏析]
   
这首诗逐层深入,真挚动人地表达了人类至善至纯的天伦情感——母子之情。诗人翻检旧物时,发现母亲三十年前为他缝制的一件粗绨面料的长袍还保存在箱柜里。一件旧衣居然保存了这么多年,可见主人对它的爱惜。由于年深月久,又曾穿著过,绨袍的领子和襟袖已经破旧,虽然如此,诗人并无将它抛弃之意,如今睹物思人,诗人还依稀感觉绨袍上残留着母亲的余温。“余温”二字,乍看起来不符合生活的真实,然而,母亲逝世后,诗人一直思深念切,如今,母亲缝制的这件绨袍自然更强烈地激起他对母亲的回忆,母亲生前的慈颜与厚爱,霎时间又浮现于脑海,诗人情热中肠,以至移情于物,产生“却余温”的错觉,却又是十分自然,合乎常情的。诗人有意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传达了情感的真实。
末两句诗,紧承上面而来,更将这种感情转进了一层。由于领襟已破,诗人将绨袍晾晒之后,自然想缝补一下,可是转念一想,又不忍轻易拆开旧衣,移换旧布料的位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当年,母亲曾将对儿子的爱倾注于针针线线之中,缝进了这件绨袍里。如今,这件旧衣上一针一线对儿子而言,都包含着母亲的爱心,为人子者怎能忍心拆断这爱的丝线呢?诗人的不忍拆移,正表明了对母亲的无比珍重和深情怀念。这首诗,以小见大,托物抒情,一波三折,婉转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而感人肺腑,能令读者掩卷长思。

  
     .函可         
不因贫病不思乡,        
愁绪弥天恨夕阳①   
自顾一身如此小,        
千峰犹恨莫能藏②   

[
简注]     ①弥天:满天,极言其大。②千峰:指千山,为作者流放地,在今辽宁鞍山市东二十公里,辽阳三十公里处。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峰峦九百九十九座,以其近千,故名千山。  
 
[
赏析]    这首诗是释函可流放期间所作。首句“不因贫病不思乡”,不可拘泥于字面去理解,并非说诗人富裕健康时从未生过思乡之情。人在异乡,总难免思念故乡的,不过在富裕健康时这种乡愁较易排遣罢了。诗人乃明代高官之子,青少年时代,锦衣玉食,风华正茂,自然与贫病无缘。而当中年之后,国破家亡,长期遭受清王朝政治迫害,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举目无亲,思乡之情就必然倍加强烈而无法排遣了。诗人明白,自己苦难的根源在于满清的入侵,而明王朝的衰亡,其自身的腐败也是重要原因。所以,此刻,当诗人在流放地见到夕阳西下,暮霭渐沉,不禁移情于景,感到“愁绪弥天恨夕阳”了。“弥天”二字,可见其忧思深广;“夕阳”一语,则是势如日薄西山的晚明王朝的象征。“恨夕阳”含有“恨铁不成钢”之意,是怨恨晚明王朝的统治者不争气,才导致了国破家亡。末两句诗中,诗人又进一步寓情于景,抒发了对满清统治者的愤恨。诗人环顾自己的流放地,这儿千峰耸峙,万壑幽深,他是多么想隐迹山中,摆脱清王朝加在他身上的桎梏啊!然而,尽管与这一带的峰峦相比,自己的身躯显得如此渺小,诗人还是痛恨无法找到藏身之处,因为清王朝统治森严,无孔不入,特别是对他这样的名门后裔,更会严密监视辖制,他怎能脱得了身呢?“千峰犹恨莫能藏”这一结尾,力透纸背,是诗中点睛之笔,它与上一句形成了强烈反衬,深刻揭露了清王朝封建专制主义的实质,也进一层表达了诗人仇恨愤懑的心情。这首诗,诗眼乃一个“恨”字。诗人明明对满清统治者怀着深仇大恨,却以“恨夕阳”、“恨千峰”的移情句式委婉地表达出来,遂使全诗含滋蓄味,更耐咀嚼,“如含橄榄,真味久愈在”(欧阳修《六一诗话》

 

    舸①   .吴伟业   
霸越亡吴计已行,     
论功何物赏倾城②?   
西施亦有弓藏惧③,    
不独鸱夷变姓名④。   

[
简注]     ①此诗顺治十年癸巳(1653)作,为《戏题仕女图》十一首中第一首。诗题取自杜牧诗句“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咏西施随范蠡乘船隐居事。舸(ge):船。②倾城:始见于《诗经.大雅.瞻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言女色之害足以倾城覆邦国。后多用“倾城”二字称誉美人。此称西施。③弓藏:比喻功臣受害。《史记.勾践世家》载越王胜利后,诸侯毕贺,号称大王。范蠡遂去(离开),自齐遗大夫(文)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不听劝,终为越王害死。④鸱(chi)夷:原意为皮制的袋。此处指范蠡的别号。《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 
 

 
[
赏析]    
历代咏西施的诗,或将她视为以色媚主,使吴王招致亡国杀身之祸的“尤物”,或将她视为灭吴的第一功臣。这首诗却别出新意,揭露了统治者擅权负义的丑恶行径,称颂了西施的远见卓识。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被俘后,范蠡用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让吴王放越王回国,并使吴王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得以灭吴,重建霸业。首句“计已行”三字,肯定了这一策略已获成功。毫无疑问,西施在实现“霸越亡吴”的谋略方面功不可没,越国对她本该论功行赏。第二句诗也肯定了西施的功绩,同时又故意设问启人深思:她究竟该得到何种奖赏呢?这一问,使诗显出了曲折,也在读者脑海中掀起了波澜。第三、四两句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也点了题。“西施为越苎萝村西鬻薪之女”,传说勾践携西施归越后,越王夫人暗中派人将她沉尸江底,一说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诗人更相信后说。为什么呢?“西施亦有弓藏惧”一句,可谓独具慧眼,一语破的。“亦有”与下句的“不独”互文对照,更说明在诗人看来,西施是一位聪慧过人的女子,当她牺牲自身拯救了沦亡的祖国后,必然会像范蠡一样具有先见之明,洞察越王的奸恶,也必然会怀着与范蠡一样的“弓藏惧”作出变名易姓、浪迹江湖的抉择,以免功高震主,成为统治者权力私欲的受害者。这首诗突破了封建统治阶级女人误国的“祸水”观,史识深刻,感慨深婉,行文曲折,体现出“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赵翼)的艺术特色。

 

舟中见猎犬有感二首(其一)   . 
        
秋水芦花一片明,        
难与鹰隼共功名①。       
樯边饱饭垂头睡②,        
也似英雄髀肉生③。      

[
简注]    ①隼(sun):鹰类之最小者。猎者多蓄之,以逐禽兔。②樯:桅杆。③髀肉生:语本《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九州春秋》曰:“备往荆州数年,尝于(刘)表坐起入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因用“髀肉复生”为自叹久处安逸,思图有所作为之辞。髀bi:股部,大腿。
   
[
赏析]   这首诗触物感怀,借偶然见到的舟中猎犬形象,抒发了怀才不遇,英雄生不逢时的感慨。首句点明舟中猎犬所处节候和环境,并对下句起了乐景写衰的反衬作用。金风送爽的时节,秋水经霜白,芦花浑如雪,“一片明”三字,显现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澄澈空明的境界。这只载着猎犬的帆船就停在“枝枝摇浪花”的芦苇荡里。秋天,正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季节,“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刘禹锡),飞禽走兽膘肥体胖,正适合狩猎了。猎人们豢养的鹰隼纷纷展翅凌空,下攫狐兔,为主人立下功劳。这只猎犬倘在山林原野,本来也可追捕猎物,大显身手,效犬马之劳的。不幸的是,它却被困舟中,英雄无用武之地,难与鹰隼同建功名了。第三句正面描写猎犬,并对末句抒情起了铺垫作用:它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只得怏怏地蜷在桅杆边垂头昏睡,显得那么孤寂失意。饱食昏睡的结果,必然会日渐虚胖,失去瘦劲矫健的体型。诗人遂借此作譬,巧用当年刘备寄人篱下,“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才能消磨,郁郁不得志的苦闷。这首诗一、三句写景物,二、四句抒情志,情景相生,虚实结合,笔墨貌似风趣,实则寄慨遥深,以凄清激宕之音将英豪被抑之气抒发得淋漓尽致。邓之诚曰:“琬才名早著,顾一官累踬,顺治七年康熙元年两为人诬告,系狱困顿。十年再起蜀臬,三番变遂以入觐卒于京师。一生遭遇,丰少屯多,故其诗多悲苦之音。”王文澜在此诗末批曰:“借题发挥,固知此老胸中大有块垒。”皆是颇有见地的。

连遇大风,舟行甚迟,戏为二绝(其二)   . 

怊怅篙师色似灰,数重雪浪竞欢豗。   
老夫别有伤心处,新自风波宦海回。  

 
[
简注]    ①怊chao:悲伤、紧张的样子。篙师:船工。②欢豗hui:喧腾作响。③老夫:老年男子,作者自称。④宦海:喻官场。 
  

[
赏析]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感时伤怀之作。诗人在旅途中接连遇到狂风恶浪,船速大减,不禁喟然生慨,借题发挥,对封建时代的官场进行了犀利冷隽的讽刺,也流露出自己仕途失意之情。按理,船工们在江河行船,当是久经风浪,遇险不惊了。可是这位船工却显出异常悲伤、紧张的神情,强烈的内心恐惧竟使他平日黝红的面庞变得色如死灰了。可见这次所遇风浪确实迥异于寻常,惊心动魄。次句诗就具体描写了大风大浪的景象:狂风呼啸,白浪滔天,一重重如山雪浪汹涌澎湃,竞相喧腾咆哮,如猛兽般向这只船扑来,在狂暴无情的自然力面前,这一叶轻舟显得如此渺小脆弱,随时有船毁人亡、葬身鱼腹的危险,无怪乎连久经风浪的船工也大惊失色了!这两句诗,本来风浪逞威于前,船工变色于后,诗人却有意用逆挽法,意在突出所遇险境的异乎寻常,同时也便于后两句诗类比起兴,对后者起到更好的垫衬作用。第三句语气由急转缓,使全篇摇曳生姿,读者也不免心生疑窦:诗人究竟另外有何伤心之处呢?原来诗人“新自风波宦海回”。一个“回”字,分明是过来人口吻。封建时代的官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成风,官场中人随时可能遭受无妄之灾:轻则革职谪迁,重则坐牢杀头,甚至株连九族,满门抄斩。前清时期,封建王朝为加强对汉族民众的思想禁锢,大兴文字狱,更牵连到不少官场中人枉丢了性命。诗人深味世态炎凉,仕途险恶,上句“伤心”二字来看,他很可能仕途失意,吃过不少苦头,故而发出了婉而多讽的喟叹。虽然他并未具体渲染宦海风波险恶之状,但结合前两句的铺垫及当时的现实,读者也不难想象封建专制时代官场中钩心斗角、波诡浪谲的险恶情势,反而更觉结句有余不尽之意。刘熙载曰“绝句取径多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诗概》)这首诗正是一首寄寓深曲、从旁铺垫、使读者睹影知竿的优秀政治讽刺诗

 

 
中秋夜无月  清·樊增祥

 

亘古清光彻九州①,
只因烟雾锁琼楼②。

莫愁遮断山河影,
照出山河影更愁。

【简注】

 亘古:终古。即从远古到现在。亘(gèn),从此端到彼端之意。②琼楼:玉楼。这里借指月宫。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中秋。前两句叙事写景。自古以来,每逢中秋之夜,月光总是分外明朗,皎洁的圆月悬挂中天,将它清朗的光辉照遍中国大地。我国人民素有中秋赏月的习俗,一家人团聚一处,边吃月饼边赏月,其乐融融。可是这年中秋夜天空却不见月亮,层层烟云迷雾笼罩月宫,大地一片黯淡,这是多么令人遗憾!一个“锁”字,更加重了令人压抑愁闷的气氛。按说,如此令人扫兴的中秋夜景,很难激起人们的诗意了。可是,诗人却偏偏独辟蹊径,从这里翻出了一层新意。末两句诗就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诗人告诉人们,不要为天上的月光被遮蔽,致使人们看不到地面的景象而惆怅忧愁,即使天公作美,今夜明月朗朗,人们看到祖国残破的山河和民不聊生的境况,将会更加悲愁。字战争以来的六十多年间,中国外患频仍,我们可爱的国土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侵占,中国人民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人民。面对祖国积贫积弱、岌岌可危的情势,任何一个具有民族自尊心的爱国者怎能不深为扼腕、忧心如焚?诗人对祖国的危局早已怀着深沉的隐忧,如今又逢中秋夜天阴无月,更是缘境生情,遂从反面立意,抒发了山河破碎、不堪入目的愁思和感慨。这首诗立意别开生面,语言清新自然,前两句以对比手法突出了中秋无月的惨淡愁闷气氛,为后文作陪衬,末两句以进层写法,透过一层去写,更见诗人对国势的沉痛忧思之情。“照出山河影更愁”的尾句,含蓄蕴藉,沉如九鼎而诗味醇厚,尤其发人深思。

 

 

沪渎感事诗    清·狄葆贤

江干何处立斜晖①,碧草清阴与梦违。

燕子不知巡警例②,随风犹得自由飞。

【简注】①江干:江边。②巡警例:时上海外国租界的巡警规定不准中国人出入租界,居民很不自由。

【赏析】这首诗抒写了一位炎黄子孙在帝国主义租界中无限压抑愤懑的心情。头两句诗,乐景写哀,表现出诗人心中的压抑和苦闷。夕阳西斜,诗人独立黄浦江边,沐浴在金色的余晖中,江面浮光跃金,江畔绿草如茵,林荫道旁的树木投下一片阴凉,黄昏的景色显得如此幽美清静,然而,诗人的心情并不宁静。“何处”二字,暗示出诗人的不得自由,以至想在黄浦江边找一块立足之处也得费一番踌躇,而“与梦违”三字,则进一步显露出诗人屈心抑志的苦闷。虽然诗人并未明言他的梦是什么,但中国曾几度雄屹于世的辉煌历史,当时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现状,读者不难明白,诗人之梦乃是渴望中国复兴的“强国梦”。然而,眼前的现实与诗人的理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击碎了诗人的梦想:上海,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尤其在黄浦江畔,租界林立,俨然成了国中之国,帝国主义巡警们制订了繁琐苛严的各种条例,剥夺了中国人民的一切自由,有的租界门口居然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肆意凌辱中国人民。而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为了封建王朝的私利,却不惜丧权辱国。面对屈辱的现实,诗人怎能不感到一切均与梦违呢?末两句诗中,诗人又运用反衬手法,进一步抒发了胸中的愤懑。在黄浦江畔租界区,中国人民不能自由出入,而那些不谙人事的燕子反倒自由得多,它们不受诸多巡警条例的约束,正随着傍晚的微风自由自在地在租界内外出入飞舞。在中国的国土上,中国人竟然连天空的飞禽也不如,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诗人怀着愤愤不平的民族自尊心,记载了近代史上这惨痛的一页,激励国人发愤图强,也告诫后人慎之勿忘!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①。

四百万人同一哭②,去年今日割台湾③。

【简注】①潸:流泪的样子。②四百万人:指台湾当时总人口。③去年今日:指 1895417日,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赏析】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围炉诗话》)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春愁难遣,看山落泪,正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和故乡山水的热爱。末两句诗中,诗人又用逆挽句式描述了去年今日台湾被割让时,四百万台湾人民同声痛哭,俯地悲泣的情景。这一催人泪下的情景生动地表明了全体台湾人民是热爱祖国的,台湾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一角度讲,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主要是由于诗人与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爱憎,泪洒在一起。“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有感一章    清·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①,合向苍冥一哭休②。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③?

【简注】①抵:抵消。②合:应当。苍冥:苍天。③天涯:边远的地方,此处指沿海边疆。神州:指中国。

【赏析】此诗作于1896年。1895年春天,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给日本。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讲,再也没有比眼看祖国遭受外敌欺侮宰割更令人伤心和忧愤的事了。诗人写作此诗时,又情不自禁地想起祖国头年春天蒙受的耻辱。因此,诗的首句写道,世间没有什么事物能抵消得了这种春愁。诗中的“春愁”已不是一般封建时代文人感时伤春的情绪,而是包孕着强烈的忧国之情。正因为忧愤如此深广,而又受到腐朽的清政府的高压,所以,诗人只能向苍天“一哭休”了。这两句诗,直抒胸臆,真挚表现了诗人忧思郁结、悲愤难抑的爱国之情,也把读者带进了这种感情氛围中。接着,诗人视通万里,又进一步渲染扩大了这一感情氛围,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的悲愤心情。《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对华侵略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长此以往,国不将国。面对衰弱的国势、残缺的国土和沦亡的危险,四亿多中华儿女怎么能不为神州悲泣!“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就生动反映了这种举世恸伤、普天垂泪的情景及全国人民对祖国前途的深切忧虑。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生长自社会和历史的深处,因为他是社会、时代和人类的和代表。”(《别林斯基选集》)这首风格直率的诗之所以至今仍感人至深,正是因为诗人在当时代表着民族的良心,充当了人民的代言人。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5)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