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缘浅情深 女  80岁
  • 注册日期:2017-05-13
  • 最近登录:2024-03-31
  • 粉丝人数:151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浅谈用典作者:狡童

缘浅情深 发布于2018-02-19 08:42   点击:1697   评论:6  
原创】浅谈用典      作者:狡童  
    典故,或称用事、用典。是指引用古人的故事成语或古代的事物来说明当前的问题,以表达作者的心声,进而丰富诗篇的内容,增加读者的联想,产生艺术的美感。《文心雕龙》事类篇曾对此有一段说明。
 
    
所谓用典,可包括事典和语典两部分。 事典是指引用古人故事或者古代事物,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此诗之“绿绮”系引用古代事物。《博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琴名也。李白诗中这位和尚琴师是弹琴高手,所以引用司马相如的名琴陪衬,表达了琴师高超的技艺和他对琴师的倾慕。

    
   语典是指将古人的常用成语或者经史子集中语裁剪入诗。如李义山的“巧笑知堪敌万机”,“巧笑”系诗经中“巧笑倩兮”之词,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又如:“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的这句诗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楚灵王喜欢腰围纤细的美女,这个故事《韩非子》《管子》和《淮南子》等书中都有记载。“掌中轻”是赵飞燕故事。这两个典故意在夸赞美女腰细体轻,能歌善舞,给人以美的联想。

   
   由此看来,任何一个诗词作者都会自然地用典。诗词要求精炼,恰当地应用典故,通过暗示唤起读者的联想,避免平凡单调,可减少很多没必要的叙述和说明,使诗词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产生艺术美感,以表达作者心声。典故用得好,可以增加诗的气氛,耐人寻思,蕴含深厚。当然,用典也反对抄袭和掉书袋,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情感寄托在这个典故上,进行再创造。


  用典的方法很多但不外乎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四种。姜白石曾有句用典口诀“僻事实用,熟事虚用”,可谓一言以道之。

  
  
下面说说《知音》这首诗:

  “哪得人心同我心,未经弦动便知音。春前谁识寒梅意,和寡难珍伯雅琴。赤壁风流骚客去,西湖空响醉翁吟。朝云渐远人将老,一曲高山弹到今。 ”


  此第一联,弦未动而“我”心已动,视之为知音矣,此为投之以琼瑶。对句暗含伯牙子期之典。此人心为有所指,可谓伊人也。

  
  第二联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寒梅的情意呢,从而感叹自己曲高和寡,真想效仿伯牙摔琴而去,有幽怨之感。这句暗含情意,读来让人为之心神摇曳。“伯雅琴”之典明用(伯牙,亦称为伯雅),此句给人以暗示和联想。若不用此典,直说恐怕就没有此效果了。

  
  第三联:“赤壁风流”我觉得具体指苏轼,因为苏轼曾经写过《赤壁赋》,并且和下联的朝云也暗合。上句的意思是说,虽然生不同时,写过《赤壁赋》的才子苏轼已经很遥远了,但是“我”还是把他当作“我”的知音的。读一个人的书,如同和一个人交谈,虽生不同时,却胜似同时。这可能大多数读书人都能有此体会。
 下句的“醉翁”是指欧阳修。欧阳修写过《醉翁亭记》,也写过一组描写颍州西湖(此西湖非杭州西湖)的《采桑子》,《大清一统志》云:“颍州西湖闻名天下,亭台之胜,觞咏之繁,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欧阳修有诗云;“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不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苏轼曾在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颍州西湖当时之美。后来由于黄河泛滥,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复存在。欧阳修的采桑子有句“谁识当年旧主人”,可谓孤寂之语。所以作者才有“西湖空响醉翁吟”,意思是说,若有“我”在,尔岂能空吟。此亦视欧阳修为知音矣。以欧阳修之才,都有天下之人不识之感,更何况“我”呢?此也暗含自勉之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诗人以此二人作为知己,实言世上已经没有相知之人,更加深入地叙述诗人之孤寂和曲高和寡,从而和第一联相呼应。

  
  诗之尾联,朝云渐远,此“朝云”是暗指心想的知己,还是“早上的云彩”,未可知,但我觉得暗指知己的可能性大。人生在世,有一个想把他当成“朝云”般的知己又有何不可?可惜,朝云沒有停留,而是腳步渐远,而诗人也将要老去,只能是“一曲高山弹到今”了。这结尾读来让人感叹不已,蕴藉之感顿生。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这首《知音》的用典可谓独具匠心,且都是普通常见之典故,没有丝毫晦涩难懂之感。且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人生就是孤独的,一个有理想的人,那注定要以孤独为伴。这首诗若不用典故平铺直叙,恐怕要写一篇文章才行。此用典的好处。

 
   梅骨先生曾对这首诗的用典有个简单点评,现在摘录於下:

“此诗用典过多,几乎句句用典。不仅致使诗作苍无血肉、筋骨外露,而且影响了读者的欣赏。更遗憾的是,有的典故意象游离于诗作的意境之外,与“寻觅知音”立意毫无关系。如颈联的赤壁典故,即使西湖典故,亦非恰如其分,贴切诗意。”

   
   对于梅骨的评论,我不再妄评。我想说的是,这首诗表达的不是“寻觅知音”,而是感叹“无知音之孤寂”,望博学的朋友们能审问之、慎思之从而明辨之,已达到欣赏和学习之目的。
 
                    
     注:此文的理论部分摘自许清云的《近体诗创作理论》(台湾洪葉文化國立編譯館主編),在此感谢。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