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详情
衣篱水民 男  30岁
  • 注册日期:2013-05-27
  • 最近登录:2024-03-26
  • 粉丝人数:1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散话诗词(我和诗词的故事征文)

衣篱水民 发布于2018-05-07 08:05   点击:677   评论:0  
引子:在大多数人眼里,诗词是高不可攀的。只有喜欢的人才知道,诗词源自民间,植根泥土,如家长里短,温暖亲近,是地地道道的草根文学。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中国诗词浩如烟海,喜欢诗词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而我便是其中一员。



    从上高中时开始,我便十分喜欢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并尝试创作,然随写随丢,已记不起写的第一首诗是何内容,写了几行,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囿于条件限制,高中时代的可爱作品竟一件也找不到了,只依稀记得誊抄在一个小笔记本上,其中一首诗是写给一位女同学的,还托其他同学代为传递过,但小笔记本早就遗失,之外再无印象,故而只好从大学谈起。


    大学是一段浪漫记忆时光,大学是一本青春修炼手册。是的,这些形容一点没错。但作为寒门学子,更多的体验却是对比和回忆。大学的各种美好让我重新审视生活,新旧对比,一旦检出某些丑来,便会直接进入对家乡、对童年的回忆。这时,我写下《龙潭边上的石子》组诗,赞美家乡龙潭村的干净和宁静,在美好童年的回忆里表达对父母别样的爱。


    弹弓无心,舔伤了麻雀。草尖上秋千的倒影,青春摇摆不定的尾巴以及被撞折了腰,如一条滑不溜秋的鱼,短了时间的长度,浅了岁月的深度。诸如这样的一些表述难免幼稚,却让诗友十分喜欢。我把此诗放到师兄亲力打造的诗歌网站(瀑布,已关闭)上,点击阅读和给好评好赞的诗友不在少数,由此激发了我极大的创作热情。


    我陆续在网站上发表了很多乡村题材的诗歌,干净纯朴的泥土气息让“老诗”们刮目相看。有人推荐我做网站诗歌编辑,有人拉我入伙社团文学杂志。最终,我跟着师兄复刊了他在高中时创办的《新世纪》文学报。我的一首《在诗歌的第二行等你》迷死了一干校园美眉,我们东拉西凑印发的200份报纸根本就不够抢。


    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重印,勉强抢到报纸的几个女生后来成了我的忠实粉丝,直到现在她们仍时时关注我的博客和空间。师兄毕业后,我进了学校校报编辑部当记者,非典特殊时期,人人自危,“校长从北京开会回来\被遣往红枫湖\隔离\这一个周,他只负责\沉默”这是我发表在校报上的《非典》组诗中的一首,用白描的笔触记下了这一恐慌的历史时刻。


    系里搞现场创作大赛,我十分钟敲定的一首诗歌获得了二等奖,获得一等奖的是睡我上铺的兄弟,他足足写了一个半小时(散文)。但我并不服气,和评奖的老师理论,最后的结果是保持原判,而我当年颇引以为傲的现代汉语险些挂科,给我打60分的正是我去理论的那位评奖老师,后来我创办系刊,她才拿正眼看我。


    系刊的创办,就好比给我的诗歌安了家,给我们系我们班那一干文学分子安了家。有了这块自留地,我们得以同耕耘之苦共收获之甘。作为第一任执行编辑,我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这份单薄而沉重的系刊上,每一个标点,每一张插图,每一种板式……都是我加班加点用“一指禅”神功(当时刚学打字,对键盘不熟,只能看着键盘一个一个输入)敲出来的。


    在第三期的封面上,我发表了《九月,任一份坚持的美写在风中》,用诗歌的笔触抒发对九月对幽兰对诗歌的坚持与坚守。此诗在校园慢慢扩散,我因此成了继师兄之后又一位小负盛名的校园诗人。几大高校学生会联合举办大学生原创诗歌朗诵比赛,我竟忝列特邀嘉宾和评委,荣幸之至。


    师兄毕业后就近在贵阳的几家报社徘徊,他和他的几位老乡联手,创办了《大开发诗刊》,该诗刊算得上当时贵州省最大的一本网络民刊,信息承载量十分大,里面的很多栏目别出心裁,一下子聚集了整个西南地区的大部分成名诗人,以北京地区为中心的北方诗人也常来此亮相。师兄看我平时事少,便邀我帮忙发行,我十分乐意。


    所以,每逢周末,我会和另外两三位诗友身挎大包,内装十余本诗刊,游走于省城各大公司企业,和他们的文化部总监或老总交流,递上诗刊和名片。后来才知道,这哪里是发行,这分明就是拉赞助。主编十分精明,将我们收集的信息加以筛选汇总,以诗社的名义发函邀请参加年度座谈会和诗歌讨论会,让这些公司和企业掏钱出来维持诗社的运作。

十一
    作为民刊,在当时的境况之下,只能如此。即便如此,也十分艰难,第三期就开始减少印量,到第五期时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网刊”了,之后不再“发行”,一说是因证照不齐,被封杀了。那时正撞着我们实习(贵阳尚义路小学),加之我又在新华社贵州分社上临时班(考进去的,也算是实习),两边跑,分身乏术,便再不管。

十二
    但诗刊社的诗歌讨论会总还是要去,一次正逢着香港著名诗人孙重贵回国交流,他带来的十多本诗词集《东方之珠》被一抢而空,在谈及诗歌民刊的生存时,大家都红着眼,表示委屈,而孙老师则说香港那边民刊办得很火,可以为诗刊另谋出路,大家觉得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但诗人的话毕竟飘忽,后来谁也没有过问此事,贵州最大的一本网络民刊昙花一现,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十三
    没有“诗”事的日子总觉无趣,一夜在寝室看书,不知不觉便到了熄灯时刻(23:30),遂顺手从桌箱里抽出一根蜡烛,左右点它不燃,当时同寝(在外面上网)未归,寝室里就我一人,空荡荡的,忽然感觉到有几分恐怖。仔细察看,这根蜡烛居然没有灯心。故自嘲说,没有灯心的蜡烛,如何能点燃呢?继而突发灵感,给生活下了一定义:生活,点燃一根没有灯心的蜡烛。这句话以后成了我空间的签名档。

十四
    我大学的毕业论文竟由此而获得启发,标题为《浅谈“五四”时期现代诗歌中的黑夜意识》。五四时期的广大青年,生活在一片漆黑的漫漫长夜里,他们手中本来持有蜡烛之类的照明工具,然光亮微弱,甚至有些蜡烛居然是没有灯心的。于是他们只能摸索前行,这正应了朦胧诗人顾城的那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十五
    所以说诗歌并不像想象的那般高不可攀,它就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的只是我们真诚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活细心的体验。在这里,我敢下这样一个结论:为人处世虚虚浮浮、不切实际的,对人对己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的,虽然诗歌就在他们身边,但他们看不见,抓不着,无缘牵手,无缘对话,甚至无缘相见。

十六
    有了真诚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细心的体验,便具备了诗歌入门的先决条件。其次就是表达。表达的第一步,嘴巴说出来;第二步,白纸黑字写下来。有足够阅历的,说出来的和写下来的基本一致;初入门者则需要加工,但中心意思基本不变。最后是分享与交流。诗歌要真正成为诗歌,最后一步是关键。没有分享和交流的诗歌是不能成为作品的,顶多是个人的抽屉意见。

十七
    分享和交流让诗歌变得余味无穷。我的一首《打捞三月》,发表在“散文诗”上,最后一句是“当三月被打捞上来,就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玩”。我原本要表达的是春天三月在一年四季中沉甸甸的价值,结果很多诗家解析为人生之中无比珍贵的童年以及童年那些清晰而模糊的记忆。我们把诗歌之外的其他评述称为再创作,再创作让诗歌成为作品,成为观点,成为思想。

十八
    其实写诗就是一场感悟和文字的恋爱,两者之间在成为诗歌之前关系微妙,诗歌是这场恋爱的结晶,创作者本身不过是媒介而已。打个简单的比方,我看到一棵树,于是我把它介绍给孤独,两者之间若有缘,便会开始各种对话,包括对方的“生辰八字”“家庭背景”等,对话内容取决于媒介本身独特的生活体验。对话内容一经双方认可,便是感悟,感悟为文字表达,即是这场恋爱的结晶——诗歌。

十九
    人在恋爱中时更能促成感悟和文字的恋爱,我的《不归之恋》就是明证:“不归山有座不归亭/不归亭旁徘徊不归人/不归海里长满不归草/不归草啊/是海永生依恋的萍”。这段刻苦铭心的“不归之恋”很快被诗友破译,解读为史上最浪漫的“萍水之恋”。而我也默认,我写给她的诗歌中,这首最短,最直接,最具代表性。

二十
    其实,在她之前,我也有用诗歌向其他女生含蓄地表白过,然缘分浅淡,最终未能形成共鸣。我的那些诗歌就好比没有走完分享和交流的最后一步一样,只好委屈地搁置于抽屉一角了。但我并不为此感到惋惜,相反,我却感到十分幸运和幸福,因为终有一个她读懂了我的诗,唯一一个她收了我的心。我们在不归之恋的旅途中相互欣赏,彼此成为对方眼里最美的风景。

二十一
    大学毕业后,我依然狂热地喜欢诗歌。工作生活之余,先后在“子归”、“扫花”等原创纯文学网站注册并发表作品,十之八九是诗歌。所创作的200多首诗歌或组诗,约有20余万字。我在子归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圣经里的月亮或报告九月》,上榜两天后就被推荐阅读,点击量和评论帖在诗歌板块中居高不下。一位诗友评述说“受海子诗歌的影响,有海子的一点味道。……”

二十二
    是的,我特别喜欢海子,因为我的真名中有海,很多诗友亦习惯称呼我为海子。但我知道我不是海子,我没有海子疯狂,我的诗歌确实受过他的影响,有一点他的味道,但同时还受到北岛、舒婷、顾城、食指等海子同时代诗人的影响,也有他们的味道,但更多的是我自己的味道,是“龙潭边上的石子”的淳朴无华的家乡味道,是在“诗歌的第二行等你”的大学时代浪漫的爱情味道……

二十三
但这些味道在参加工作和结婚后渐渐变淡。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赶跑了我二十多年辛苦积累的浪漫情怀,我开始放弃矫情的歌唱,转而写实,试图揭示生活的事实以及事实背后不为人知的真实。
《献诗:给灾区亲人——写在汶川地震第七天》(组诗)便是这样,著名诗歌评论家求风专门撰文评论,他说:这组诗显示了作者对生命的珍惜与渴望,特别是第一首《水》一诗。水,乃生命之源。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将无法生存。人在七天之内可以不吃食物,但不可以不喝水。于是,作者在诗中写道:“从身体上流泻而出/水,我的80%/七天之内/100%流走……//水浸湿了32年的长梦/水让唐山复活/水说/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面对生命的渴望,生命意志的顽强,七天无水同样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于是,作者又继续写道:“水浩荡了七天七夜/水在168小时之后仍继续缔造奇迹/……”
另外,组诗中的那首《手》一诗用了一连串的“刨得”,让诗的情绪一次次高涨起来,由浅而深,最后升华该诗的主题:“刨得八个字:/逝者安息/生者奋发”。该诗歌长短句以及断句都比较有特色。组诗中《祖国》一诗则用了对比的排比手法,语言简洁明了,颂歌式的风格能激发出读者的阅读情绪以及鼓舞人们的斗志。
二十四
    而另一首《海子之死》则正式宣判了浪漫时代的终结,如“你把诗歌还给文字/我把文字还给墨水/你把庄稼还给农民/我把农民还给泥土“这般直白干脆的表述。到了《12.26罗甸4.0级地震纪实或戊子冬末记忆(组诗26首) 》,已将写实推向了无以复加的境地,网友评价说是“历史的记忆,永远保存。”今日翻检,当时情形犹在,历历在目。

二十五
    如此,我的新诗无可避免地进入了创作瓶颈,生活瞬间陷入了零诗意状态,整个人精神恍惚,怅然若失。只好暂时写一些散文或短篇,借此沉淀一段时间。散文《再别京都》和短篇小说《我的父母也是农民》便是这段时间的过渡作品,没过多久,我的诗歌再一次卷土重来,在《我是这样成为诗人的》里,我痛快地喊出“无须笔墨纸砚/无须苦思冥想/只要一根香烟/我铺开的灯光自然断句分行”这样干净利索的句子。

二十六
    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海子”奇迹般复活,我在《谷雨种诗(组章)》的第一首《在麦田里怀念海子》里写道:“挑旗的麦 怀胎的麦/打苞的麦/从秋分赶来的麦/海子 告诉我们/你在哪里//因为成熟 我们低下了高贵的头/因为爱透了这个世界/我们扬起了绿色的帆/海子 透露一下/你为何要匆匆离去//你说你被我妁伤/我已经责罚了芒/你说你站在我的面前很痛苦/我已经状告了土地//海子 回来/我们想你 麦田想你/你若执意不归/我们将拒绝生长”。

二十七
紧接着是《叶脉边上的故乡》:“把瘦瘦的春天拉长/将文字的触须/延长到荷叶的肥里”“花箭挺起一撮词语/踮起足尖遥望/那叶脉边上的故乡”。海子的复活和故乡的回归,让我重新找回了失去的自己。于是有《山村花开的声音》划过耳畔,有《一抹明媚的忧伤》掠过心田,更有《闭上耳朵听雨》的闲情雅趣以及《看两岁的女儿跳舞》后瞬间沉重的双肩。

二十八
接下来的诗歌愈发沉稳,不再像先前追求数量,而是在不得不发的时候痛快地发声。每次写完,都十分惬意,基本没有改动。与此同时,我还在新浪开博,将“子归”和“扫花”中发表的作品部分挪移过来,和博友们分享交流。之后“子归”和“扫花”网页出现了一些问题,新浪博客成为我创作的主战场。除了诗歌,我的抒情纪实散文和短篇小说也开始了愉快的旅程。

二十九
我常常在散文和小说的创作中加入诗歌的元素,读过的朋友们称赞我的散文为散文诗,评价我的小说是诗化的小说。但我的散文和小说作品确实少得可怜。散文感觉不错的有《纸槽秋色》、《水墨丹青千岛湖》、《烟雨朦胧掌布河》、《无限风光仙人洞》及《回乡札记》;小说则只有一篇,即《我的自行车情结》。

三十
回到家乡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我很少创作新诗,转而写古体诗,填词,和一群“老学究”研究韵律。有了新诗的创作基础,古体诗便来得快。一开始主要写古风,接着便痴迷地爱上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和各种词牌。于是在“诗词吾爱网”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诗词创作空间,发表古体诗词三百余件。

三十一
后经诗友介绍,我加入了新成立的水西诗词沙龙。如今还推为沙龙交流刊物《水西诗词》的副主编,平时主要负责财务管理。一年多来,沙龙已成功举办了两次笔会。在首席的带领下,我们成功入驻中华诗词论坛, 在论坛的诗社展台里开辟了水西诗词沙龙发帖专区,集结了乌蒙地区广大的民间诗词爱好者。

三十二
沙龙秉承怡情养趣之宗旨,以诗会友,但凡喜好诗词者均可加入。一年多来,大家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笔会中不断成长,在发扬传统古典诗词上作出了特别的贡献,在黔西北乃至贵州均有一定影响。沙龙正逐步壮大,朝着最有时代性,最具地域特色的黔贵民间诗歌高地进发。

三十三
以上便是我大学以来的一段诗歌历程。在这十五年间,有很多事才刚刚开始,有很多事早已作结,有很多事无始亦无终,唯有诗歌延续不断,一直催促着我不断赶路,无论阴晴,不关风雨,总是给予我最大的精神鼓励,让我的血液始终温热地流淌,让我的品格持续健全完善。

后记
    在《陌上花开》(诗集)即将付梓之际,我要再一次轻轻握住诗歌的手,感激她的鞭策、陪伴,感恩她的随和、美丽。我坚信:每一个喜欢她的人都能获得幸福。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