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擂台赛及其他
踏浪僧发现了诗词吾爱网的《格律在线检测》工具后,开始习作仿古诗词,三年左右,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却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自己古诗词写作的能力。
诗词吾爱网有一个“诗词擂台”栏目,高兴了的时候,自己也试着参与了几次擂台赛事。
说实话,凡参与擂台赛的人,有几个不是奔着状元、榜眼、探花而去的?至于能否得到这个荣耀,那绝对不是个人造化的运气,而是需要看参赛者的真才实学。自己的能力如何,当然有自知之明。再加之自己狂放不羁的天性,总喜欢搞点与众不同的另类花活,参赛的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自己虽然屡屡名落孙山,却能从与获奖作品的对比中,找到差距,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的古诗词创作大有裨益。
对擂台赛的过往就此打住,下面仅摘录本人在本次以《满庭芳•夏曲》为题的擂台赛中,对其中一首参赛作品发表了自己有史以来第一条评论后,与作者的互动。
参与评论的第一首参赛作品(编号和作品暂保密):
这是本人在“诗词擂台”栏目发表的第一条评论,此前,从来不发言(因为自知人微言轻的道理)。之所以作此发言,是因为该词作者和评论者坚持了几轮的各抒己见。只感觉这样下去不会有结果,所以,以一种玩世不恭的语调发表了破天荒的第一条评论:
“呵呵,有点意思!不是指词填的优劣,而是指评论和回应的心态。
想必二位都是文人(或是诗人、词作者、评论家),故而需要坚持,深感钦佩!
踏浪僧认为:文人对待扬抑褒贬,关键在于心态,在于回应的立场和文采。
笑侃世事,偶有所得,不再赘言。”
本以为这样一段评论别人看过之后,会觉得无厘头,不会搭理我,没想到作者回应了:
作者:踏浪僧2平:“首先申明我不你所说的文人。习作诗词也只是休闲的消遣,不争名图利。因于我的现实生活已毫无意义。此次参予擂台也是想得一点指导意见,以便增添兴趣。关于你所指心态、立场和文采的问题 ,上面已有清楚记录。一开始,完全报以虚心学问的态度在认真解释,并且是再一、再二, 之后不知什么原因,黄先生好象在无法说明为什么“不合”的情况下,突然发飙贬侮鄙人(如果我从中得到只言片语教诲,倒可拜师须忍侮)。一般常人都懂得尊重人,何况你所谓文人连这起码的知识都不俱备, 难道不有侮斯文、不是诗道的悲哀?对此,一般都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地以牙还牙,但我却顾其尊严,只是就其“教诲”作了质疑和说明,难道这也错了?”
作者在这段给我的回应中,其对批评者的态度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1.批评者指出了其遣词造句的不当之处,完全是对一个诗词爱好者的关爱;2.批评者对其只有循循善诱,绝无“发飙贬侮”的丝毫迹象;3.侈谈“斯文”的作者本人,一点也不斯文;:4.这样的人,竟然在我面前高谈“诗道”,真让我忍俊不禁。
自己虽然有这样的感觉,但不想卷入这桩公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吧!何况自己与两位当事人素昧平生,无冤无仇。所以,做了如下回复:
踏浪僧2:@作者 “对于您的作品和黄先生的评论,不作置评,仅就您和本圈子里“现实生活已无意义者”的作者们,分析有如下两种情态:
一为生活无忧,闲得无聊,又自认为还有一些文字功底,愿意附庸风雅,打发时间,此种人群在本圈子里大有人在,占据绝对多数,至于诗道如何,不足为道,只要作者自我感觉不错,那就好,毕竟不是拿诗词当饭吃。
二为心死如灰,人生、事业、情感诸多方面多有不顺,对当下世态不甚满意,为排遣块垒,难免文字犀利如刀,让圈子内太多熟谙人情世故的人视为异类,至于其作品如何,在于能否引起众人的同情和反思。当然,对于这类失意者,极少有人当回事。
在这两种情态中生活的人,都有权利写诗填词,谁也没有权力以自己的意志强求别人如何如何。至于作者的技巧和功力,当下宜容许作者自我提高。
古人云:“诗言志”,诗乃作者心声。
当今,环顾圈子内外,用心写诗者能有几人?否则,如何解释诗坛大衰?
科班出身的诗评者,点到为止,不必认真。
写诗自娱的人,别气馁,感觉好就好------
大家千万别假装正经,怪累的。”
这条评论,借用作者所指的一种人生状况,分析了在这样的人生状态下坚持诗词爱好的两种人,招谁惹谁了?至于踏浪僧分析的对与不对,大家可以辩论,踏浪僧愿与所有置身于这两种状态下坚持诗词爱好的朋友一起,掰开揉碎,细细品尝个中况味。
想不到,该作者竟然莫名其妙地对踏浪僧踏浪僧发动了攻击——
作者:@踏浪僧2 ------(前面与本人无关 略)“你却仿佛抓到了刷存在感的自我标榜机会。其理由(也是上面记录明摆着的事):
一、开始就以“笑侃世事”的世外高人姿态粉墨登场,装出一付大牌露头的架式,这难道不比假正经还假;
二、再上场就杀气腾腾,首先将我说的两句话截头去尾加中删歪曲成你的“论点”,这样“高尚高明”的水平估计没人敢恭维;
三、再就是标榜自已是“科班出身的诗评者”,巩人不知而被忽视或是唬一唬没见过科班的人。但那曾想到当今社会专家、教授多了去,一个纯科班(那个层次备考)屈才就不算啥,只是这擂台评委席位都无份就太不那个了。
四、观通篇所言,好象不是在分析别人的心态而是在表白自的心态,所以你除装做十分老道地主观臆断和强加以外,剩余的信息就是你拿诗词当饭吃,视其他爱好者为夺食之人加以仇恨。诗词是言志抒情的文化产物。历史上诗词名家有几个是靠作诗赋词吃饭的,又有几个是纯靠诗词成名的。大多数都是从政从文或其他立足成名,然后是名人、名作、名家,而少有纯因诗词立足成名的。所以诗词即不能维生,更难是钓誉之捷径。
最后,我能为你“刷存在感”而作陪衬,稍感倦意!
愿“科班出身的诗评者”千方百计地摆脱被埋没的命运!”
踏浪僧遭人痛贬至此,也是醉了!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这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那么简单就可以解释的吗?这难道不是社会戾气被活灵活现地搬到诗坛来的明证吗?对这样狂乱缺德的所谓“诗人”,你我有评论他的兴趣吗?
通过该作者的言行,踏浪僧看懂了诗坛衰败的缘由。
对他的所有指责,踏浪僧认了,继续坚持不予理睬的态度。仅仅告诉了他如下的基本常识。
“擂台赛,必然有三类参与者:
1.登台打擂的人:千万别不自量力,否则,保不准会鼻青脸肿。
2.裁判:评判打擂者的优劣,择优而宠用,若有偏袒,看台难免嘘声四起。
3.观众:支持某一方打擂者也好,看热闹也罢,无论是叫好或臭骂,都属于捧场。
踏浪僧来此,捧场而已,本也懒得评论,只想看热闹,不想身陷泥淖。
既然脱不了干系,那就作如下评判:
评论参赛作品(质量)的四个字:不堪卒读!
评论参赛作者(气量)的四个字:鼠肚鸡肠!”
注:因顾忌作者的面子,对其参赛作品和作品编号予以保密。
经历得多了,或者看得多了,也就会见怪不怪了。这个诗词圈子,也是个江湖,跟社会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其实,这个圈子,与社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看圈子如何,主要看其中的人员构成。本圈子的人员构成中,多是退休之后有点文字功底的老人家,所以,文人的酸腐和官场的一本正经气氛就浓厚了一些,与社会现实相去甚远。当然需要说明的事,确实有高手,也确实有佳作,只不过至多十万分之几十而已。
社会是复杂多面的,诗友说的也有道理。我的意思是,人性的一些根本的丑陋的东西,无论什么圈子都会有,只是程度和表现方式不一样。
阿弥陀佛~~
其实我感觉是没分清文学批评与人身攻击,扯词扯文字就好,千万别扯上什么水平、教授等。一切只以说文字,应该矛盾会少些,也乐趣多些。
問題從這段話開始 "請大家不要看不起52這個擂台賽,多少自詡為詩壇大咖的,什麼某省詩詞協會主席,什麼某大學中文系教授,什麼幾十年如一日詩詞研究專家……都折戟沉沙在52擂台賽上,秀才都沒撈到一個,只能勉為其難當一輩子的“老童生”!就如有的詩友說的:“這裡專治不服! ”
回应黃仲平:这话只当屁放了一样的,可以不必理会
我就什么也不是,我也就不服那什么什么的,又咋的?
回应一泓清水:說來說去,是一部分人很在意擂台賽的名次,就這樣吵起來了.
其实吧,你估计认为是赌气的说法,但真不是。我想,文字欣赏是很私人的,各有各的喜欢,那获奖的未必是我喜欢的,这是很正常的。很牛是吗?牛过老杜吗,对不起,老杜我也真心不喜欢,也不买账,我喜欢李白、小杜的。
回应黃仲平:吵呗,不忙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我都喜欢看吵架的看得高兴了,也亲自上场
回应一泓清水:我要好好地提升修養才是
踏浪僧2回复: 踏浪僧与一泓清水先生不熟悉,前天晚上才在别人的文章里有过简单互动。 读了二位先生在此处的互动,感觉一泓清水先生对黄先生真的很爱护。 黄先生做学问认真,这很让人敬佩,但在这个环境中太认真,容易受伤。
回应黃仲平:呃呃呃,你这么说搞得我不好意思了。其实就是随意说,修养么,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需要自己不断去修养倒是真的。
回应黃仲平:难道这段话不对吗?当然也有不对的地方。就说唐伯虎,名气大不大?科举路途怎么样?结局过的怎么样?最后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然而,上街卖画的是不是他?科举他咋就过不了?所有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有才华,可以说在当时已经是凌绝顶了,但那又怎么样?作为封建社会,一个读书人,功名利禄尽在科举中取,考不上就是考不上,讲那么多,没用。当然现在我们擂台赛和封建社会科举那是不一样的。现在你赢了擂台赛,52网估计也不给你一分钱,现在倒是有了一个电子奖状,但不管时代的变迁,人类的竞争意识还是存在的吧,所以参加擂台赛,目的,咱们大多数人还是为了获取认同感,取得名次,对不对?
回应风轻如画:過去,封建時代,寫律詩為了科舉需要;如今,參加擂台,為了得名.但是,一個不同之處,就在氣質問題.雖然,如今是"江湖派詩社",但是如果缺了文人氣,那詩社成了柳永寄生的歌樓,妓院了.
由于,我就是当事人,所以,表示一下意见. 首先,我一直有助理帮我做一些杂事,所以,对电脑使用很生疏,这个事情,则是我到现在,也不清楚对方是谁. 从一开始看比赛作品,我就是:觉得该给个提醒建议,才给建议;觉得好的,就给佳作. 我常觉得:一个人如果自满了,或是,只想听好听的,就直接爽快的表白,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我想,我从小接触到的传统中华文化,那种温,良,恭,俭,让.和中国大陆如今的"霸气文化",是格格不入. 在台湾,不习惯用"贬低别人,来自抬身价."同时,就算有任何的不快,你也会很礼貌的回答对方,让对方由你的表现中,看出你的不以为然,而自知无趣,不再表示高论.
我去过台湾,见识过台湾人对洋人、大陆人不折不扣的狗的态度,同胞?炎黄子孙?对谁温良恭俭让?当然大陆人的素质也堪忧,暴发户心理、仇富心理共存。
踏浪僧2回复: 可爱先生见过台湾人对普通游客的态度,不知是否知道台湾人对“总统”的态度? 一位老太太都敢对总统说:干不好就别干了,让别人上来嘛! 这是什么态度?怎样才是主人,什么才是奴才?
回应可爱多001:兩岸,1988年開放至今,台灣的社會,沒經過文革十年洗禮,就一般素質而言,當然較接近中國傳統文化. 以這個詩社的社員來說:中文系的教授,我呸!就是個領微薄薪水的教書匠,一種職業而已. "天地君親師",在中國大陸,還存在什麼?
回应黃仲平:更糟糕的是为师者素质也是让人不敢恭维,世风日下。
回应可爱多001:踏浪过海你去当吧。台湾事实上衰落了。对于大陆,政治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不要太幼稚。
踏浪僧2回复: 风马牛不相及,打住好吗?什么狗屁政治,谁比谁聪明多少?
由於,我就是當事人,所以,表示一下意見. 首先,我一直有助理幫我做一些雜事,所以,對電腦使用很生疏,這個事情,則是我到現在,也不清楚對方是誰. 從一開始看比賽作品,我就是:覺得該給個提醒建議,才給建議;覺得好的,就給佳作. 我常覺得:一個人如果自滿了,或是,只想聽好聽的,就直接爽快的表白,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 我想,我從小接觸到的傳統中華文化,那種溫,良,恭,儉,讓.和中國大陸如今的"霸氣文化",是格格不入. 在台灣,不習慣用"貶低別人,來自抬身價."同時,就算有任何的不快,你也會很禮貌的回答對方,讓對方由你的表現中,看出你的不以為然,而自知無趣,不再表示高論.
呵呵,兄弟弄差了,这一部分,是闲话,是在另一首作品里的互怼,与您没有丝毫关系。 有我们互对内容的部分,我将在有关诗论的栏目发表,敬请期待!
呵呵,对不起黄先生,我把您当成了“法力高强”,弄混了。
当时,本人对先生也不了解,但能够感觉到先生为了对作者能够有所助益,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其情可嘉。 作为作者,可以对批评者的问题提出质疑,但是那种醉死不认那壶酒钱,以为别人是在跟他过不去的心态,真的太龌龊。 刚开始不知道先生是台湾学者,还有些纳闷,心想:此人不计名利,不厌其烦地指出某些作者的不足,得罪人,何苦呢? 现在想来,才顿悟:原来这就是中华民族本应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而在现在的大陆文化中,被普遍认为是“缺心眼”。
回应踏浪僧2:哎呀!你想,有一群人開始跳腳了.因為,我這樣,變成是將他們的作品拉下來了.如果,經過我質疑的作品,將來還得前面名次,那評審臉往哪裡擺.
踏浪僧2回复: 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虽然统称中华文化,却在人际关系、处世心态等方面有天壤之别,社会上假话、套话、谎话、屁话随处可闻。特别是在某些圈子里,一语不慎就可能遭遇无妄之灾,象先生这样儒雅之士,会很难适应。所以,踏浪僧建议先生千万别太认真,在大陆人际关系中,谁认真谁就错了(会很难受)。
回应黃仲平:我才幾天就被亂刀砍了
有意思。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