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5-10-05
  • 最近登录:2024-04-25
  • 粉丝人数:8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佛家和儒家的生死观对话

larryguo 发布于2018-08-06 22:57   点击:1241   评论:0  
讀袁枚的文章《答彭尺木进士书》有感。

佛家和儒家的生死观对话


 
近日读清朝文人袁枚的文章《答彭尺木进士书》。

 
袁枚(1716---1797),清乾隆三年进士,著名文人,笃信儒家。彭尺木(1740--1796,清乾隆进士,经研佛学。
 
彭尺木给袁枚写有一封信,信中劝袁枚信佛参禅。袁枚回信写下《答彭尺木进士书》。站在儒家立场,对彭的观点一一反驳。
 
这封信,就是一篇佛家和儒家生死观的对话。
 
彭的信中,首先谈到南宋丞相文天祥在大都(北京)监狱,因为遇到楚黄道人,接受出世之说,最后“脱然于生死之际”,慷慨走上刑场。彭还引用文天祥在狱中一首诗“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敛手即神仙”。
 
袁枚对此反驳说,似乎文天祥不遇楚黄道人,就不能了生死,此说不对。“古豪杰视死如归,不胜屈指." 佛教进入中国是公元一世纪。早在此之前,中国就有夏朝的龙逢,商代的比干等不怕死的忠臣。他们都是犯颜极谏,先后被暴君夏桀,商纣杀死。
 
儒家信奉的是”有生有死,天之道也。养生送死,人之道也“。 佛教却说”生本无生,死本无死“。又说”生有所来,死有所往“。袁枚认为这是由于贪生畏死的念头萦绕心际,无法解脱,于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编出了这一套理论。
 
彭的信中又说:生死去来,不可置之度外。
袁枚反驳说,实在太荒谬。
”天下事有不可不置之度内者“,即人生在世,心中必须考虑的,是修养道德,讲习学问。
”有不可不置之度外者“,心中无需考虑的,就是生死,因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如果整日考虑生死,是非分之想,徒劳也。
 
袁枚进一步说,他不信佛教真能够出死入生。两千年来,为何那位佛祖,”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祷之而不应“?如来,释迦是徒有虚名,并无实效,所以智者是不信的。
 
袁枚反问彭生,你参禅二十年,深知佛法了。请问,你知道生之所以来,能够不生吗?知道死后到哪去,能不死吗?像我们这些佛门外人,不知生之所以来,难道就不活了吗?不知死后到哪去,难道就赶快去寻死吗?所以,生死去来,知不知道无所谓也。不如听任自生自死,自去自来。
 
袁枚说,《易经》上说,天地也有生死。《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大山。陵谷也有来去。
这样一来,”生死去来,天地不能自主,而况于人?“
 
袁枚说,彭生你宁静寡欲,为佛教禅宗诱惑。你相信佛,就不知儒家的生死观。
 
你不知孟子的生死观吗:”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不管短命或长寿,修身养性等待天命的抉择)
陶渊明论生死时也说过:“浮沉大化中,不恋亦不惧。”(沉浮在宇宙中,不恋眷生命,也不畏惧死亡)
 
身为君子纵不能学孟子,也可效法陶渊明。我们儒家的生死境界一目了然,何必要背叛儒家去投异教呢 .
 
袁枚这篇文章,就”生死“这个主题展开,对彭生的观点逐条辩驳,有破有立,浑然一气,值得反复读诵。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0)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