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8-02-14
  • 最近登录:2024-04-20
  • 粉丝人数:12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怎样解读“胡瓶落膊紫薄汗”?

真老实人 发布于2018-08-22 11:42   点击:5633   评论:1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以上诗篇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著名组诗《从军行七首》。《从军行》由七首七绝组成。这是其中第六首。这首诗的后三句,解读基本无歧义,只是对于该诗首句“胡瓶落膊紫薄汗”作如何解读,各种说法不一。

       解读一:胳膊上挎着胡瓶驾马飞驰。

       解读二: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

       解读三:胡瓶:西域出产的一种储水器。落膊:挎在胳膊上。落,通络。薄汗:健马名。

       解读四:胡瓶落在胳膊上。紫薄汗是瓷器的一种彩釉,指胡瓶的釉色,像雨过天青那种。

      解读五:带好水壶(胡瓶)、包好干粮(落,通络。作网兜解。膊,干肉片),备好战马。

      粗略地查了一下,对“胡瓶落膊紫薄汗”有如此不同的解读。真有点让人无所适从的感觉。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读呢?本人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结合其他解读,冒昧做下自己的思考解读。抛砖引玉,恳请大家指教。

      首先,我们要确认的是,“胡瓶”,在本句中指酒器,不是水壶。胡瓶是胡人使用的来自胡地的金银质地器皿。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国,在唐朝突然兴盛。其突然兴盛起来的原因是唐朝人特别喜欢喝酒,而胡瓶的形制恰恰符合了贮酒、倒酒方便、准确的要求,加上唐代陶工的陶瓷仿制,价格便宜,一时间流行于全国,并演变为至今还在使用的酒壶。军人出征,一般都要饮酒壮行,以增豪迈之气。所以,为渲染将军的雄伟气概,应当将“胡瓶”作酒器来解。


      其次,说说“落膊”。落,绝对不能做“落下”解。胡瓶落在胳膊上,显然不合常理。落,古文中同络。络,用网状物兜住头; 包罗; 缠绕。《庄子·秋水》;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落的意思是说,把胡瓶缠绕住了。缠绕在那里呢?缠绕在“膊”上。膊,有人简单理解为胳膊。这应该是错误的。试想,把胡瓶绑在胳膊上,行军打仗该是多么别扭啊。所以,膊,一定不是胳膊。那么,膊,又作何解呢?“膊”,本读作pò,本意是将肉切成薄片在房顶上晒干,引申指成块的干肉。于是,也有人把“落膊”解读为:把征战要用的干肉(也包括干粮)绑好。

       然而,众所周知,本诗篇的主题是塑造一个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将军形象。仅仅把干粮包裹好,对塑造形象毫无意义。我的理解是,把胡瓶斜着缠绕在肩膀处了。因为,膊,除了上面的本意解释外,也指胳膊上臂靠近肩的部分,除此还有多种解释。有解为胸脯的,如赤膊,就是指光着上身。也有指肩部的,膊,肩膊也。《仪礼·乡饮酒礼·介俎脊胁胳肺注》后胫骨二,膊胳也。我们不妨脑补一下,一个飒爽英姿的将军斜背着灌满美酒的胡瓶,在荒野大漠上策马驰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美的画面。

       最后,说说“紫薄汗”。紫薄汗是什么?有说紫薄汗指瓷瓶釉色的,肯定不对。唐代虽然有陶瓷胡瓶,但是,行军打仗所携带的胡瓶绝不能是易碎的陶瓷制品。即便不是金银质地的,也必须是其他金属质地。所以,紫薄汗不是指釉色。多数人解读,紫薄汗是指战马。也有比较详细的解读说,“紫薄汗”是西域名马的爱称,就是汗血宝马——紫薄汗血马——的简称。紫薄是形容宝马出的汗血为薄薄的紫色的。或者指此马毛色偏紫,也就是小说中常有的“紫骝马”之称。


       所谓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拉丁学名:Akhal-teke horses),原产于土库曼斯坦。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但是,根据中国《史记》中记载,汗血马并不在土库曼斯坦。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今费尔干纳盆地),曾经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不但能日行千里,更会从肩膀附近位置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在本句中,紫薄汗,解读为汗血马,似乎有道理。但是,紫薄汗就是一个名词,不具动感,似乎不符合诗歌创作的规律。我的解读是:紫薄汗,紫色的骏马在将军鞭策疾驰后,薄薄的汗液湿透了全身。紫色的骏马,在史书上多有记载。三国 魏曹植《献文帝马表》:“臣於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一疋,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梁书·张率传》:“怀夏后之九代,想陈王之紫骍。”唐李德裕《寒食日三殿侍宴》诗:“鸣笳朱鹭起,叠鼓紫骍豪。”都说到了“紫骍”的汗血马。可见,紫色宝马比较常见。

        最著名的紫色宝马,当属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据《旧唐书.丘行恭传》卷59记载,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邙山的一次交战中,和随从将士失散,只有将军丘行恭一人紧随其后。突然,一条长堤横在面前,王世充骑兵又一箭射中围追堵截的战马“飒露紫”,在这危急关头,大将军丘行恭急转马头,向敌兵连射几箭,随即翻身下马,把自己的坐骑让与李世民,自己一手牵着受伤的“飒露紫”,一手持刀和李世民一起 “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回到营地,丘行恭为 “飒露紫”拔出胸前的箭之后,“飒露紫”就倒下去了。李世民为了表彰丘行恭拼死护驾的战功,特命将拔箭的情形刻于石屏上。李世民题赞文日:“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昭陵六骏之“飒露紫” 

       关于“飒露紫”的含义,人们一般依据唐太宗所题的赞语“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来描绘这匹坐骑像一只轻健飞奔的纯紫色燕子。专家认为,“飒露”一词来源于突厥语,将“飒露” 的读音还原为唐代域外的非汉语词汇时,对应汉译为“沙钵略”、 “始波罗”。在《通典》卷197所载突厥十等官号、《隋书》纪传等文献及突厥碑铭中,“沙钵略”和“始波罗”常被突厥人用作为领袖的荣誉性称号,并将其“勇健者”称为“沙钵略”和“始波罗”,是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用突厥汗国的荣誉性称号和高级官号来称唐太宗的坐骑,既符合对突厥汗国“勇健者”的赞颂,又能表达唐太宗李世民初唐征战疆场的丰功伟绩,体现了唐太宗对突厥“沙钵略”、“始波罗”者的敬佩之情。所以,“飒露紫”的含义应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从上面的这些记载来推断,“紫薄汗”中的紫,应该指为紫色骏马,指“紫骍”,或者直接借指为“飒露紫”。薄汗,指马快速奔跑之后沁出的薄汗。

        综合上文,对于“胡瓶落膊紫薄汗”一句,我的解读是:将军斜背着灌满美酒的胡瓶,豪情万丈。紫色骏马虽已沁出薄薄汗水,依然疾速驰骋在荒野大漠上,直向碎叶城飞奔。由此,将军急于建功立业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揣谫陋,妄提拙见,恳请指教。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