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南门月   0岁
  • 注册日期:2011-03-24
  • 最近登录:2023-02-24
  • 粉丝人数:459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质疑的质疑,一句唐诗引发的争论

南门月 发布于2018-11-02 21:01   点击:2071   评论:8  
(作者:李子卿)

卢纶,大历十才子之一,留有诗作五卷,多为唱和赠答之作,其边塞诗却有“盛唐遗响”之誉。《塞下曲》六首是他边塞诗的代表作,其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一首最有名,“独此可参盛唐”(明,钟惺),许多选本只选这一首或起码也要有这一首。按照“定论”,这一首诗可以说是卢诗代表作中的代表了。

八十年代,许多人指出这首诗有“硬伤”,华罗庚先生还用诗的形式对该诗质疑: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郭沫若先生又对华的诗质疑:

“深秋雁南飞,懒雁慢未随。忽闻寒流至,奋翅连连追。”

这三首诗在当时广为流传,许多人议论、争论,观点很多。

近日偶翻唐诗,又想起此事。觉得“质疑”更多地使用了“科学”的态度对待诗歌。 “月黑雁飞高”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以现实结合想象创造的背景或意象,有实有虚。如用纯理性的眼光来“质疑”,许多诗是讲不通的,如华罗庚的诗句“呼伦贝尔骏马,珠穆朗玛雄鹰”,现实中,呼伦贝尔骏马是有的,八千多米高的珠峰上有没有鹰,就可以“质疑”了,但作为诗来看,这个句子是“对”的。

“月黑雁飞高”在这首诗中很重要,有的字换了,只影响一句,或者说是用字不好,有的字换了,则影响整体。“月黑雁飞高”若去掉或换掉,哪怕是其中的一个字一共才五个字,整体的诗意和境界就可能减弱、变化甚至“解体”。

单从“科学”的角度看,雪、黑夜和雁同时出现在现实中也不是没有可能。古人好像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古人的解释之一为“奔逃之尘,上冲于天,则月为之蔽黑,塞雁惊飞,高翔乎空中矣”(清,章燮)。有专家说大雁在夜晚飞得比白天高,通过雁叫声也可以大概判断它们飞的高低和方向。

郭沫若的诗说的是一种情况,还有大雁留在北方或起飞时下雨的季节下雪或下雨加雪等多种情况。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因地形或海拔高度,夏天也下雪,如李白诗“五月天山雪”;古语,“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 有学者说,“北寒早雪尚有雁,雪光映天雁可见”;李欣诗,“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 高适诗“霜天雁飞急”,“北风吹雁雪纷纷”……古诗文里类似的句子很多,曹雪芹还把黛玉的一个丫鬟命名为雪雁,可见,雨雪、黑夜和大雁既可以出现在艺术作品里,也可以(同时)出现在边塞不同季节的现实中。

有专家考证说,卢纶等没有到过边塞,(假如此说成立)这就增加了诗人想象的可能性,即,意中之象为主眼中实景次之。其他“实写”的句子,也不一定全是“现场拍摄”,也许是作者在其他地方的体验挪到了边塞,也许是虚与实、“眼”与“意”的结合,也许多个“原型”组合等等,很复杂,有时作者自己都说不清楚。《塞下曲》第二首可能就是源于第二手材料《史记.李将军列传》,而非作者在边塞的“实地创作”。(古代边塞范围很大,各个朝代所指不同。)有的作品,必须到过或见过;有的作品,不一定非到过不可。

范仲淹写出《岳阳楼记》之前就没见过岳阳楼(一说,他起码看过岳阳楼的相关资料,见过《洞庭晚秋图》和鄱阳湖之类),但他(们)的人格特征、读书和阅历的积累、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等等,这些“到过”更重要。

题外话: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顶峰。周汝昌老先生曾引用北大一教授的话说,《全唐诗》五万多首,是诗的仅一千多首,极品也就几十首。其他的都不是诗,没有诗的素和质,只是采用了诗的形式……此话有道理。
卢纶的这首代表作能不能“排”在唐诗前一千首里呢?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