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详情
记忆馨篮 男  
  • 注册日期:2018-02-28
  • 最近登录:2024-04-24
  • 粉丝人数:19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伊犁,一路向西(二篇)

记忆馨篮 发布于2018-11-12 22:34   点击:1446   评论:4  
八卦城俯视图来自网络,其余照片为作者旅行中所摄。

伊犁河大桥远眺
 



                                            

风 情 伊 宁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盛夏的新疆是干热的,不似传说的那样凉爽。逃离了炮土狼烟的乌鲁木齐,一路往西,我们来到了西部边陲的伊犁州首府伊宁市。

    下午四点多的伊宁,刚过正午,蓝蓝的天上没有一丝云彩,空气也比乌市清新了许多。这里有心仪已久的赛里木湖,还有那拉提草原和巴音布鲁克。安排好住*宿和第二天的行程,用过晚餐已近八点了,正赶上去几公里外观赏伊犁河的日落。

    公交车上,从司机到乘客几乎清一色的哈萨克人,绝大多数是妇女。这是略显孤单的我们所没有想到的。比起一路所见的维族人,她们长得更像“毛子”,年轻姑娘的脸庞精巧细致、秀色可餐。窗外,沿路的房屋渐渐变得稀疏低矮。说不出风格的民族建筑,和车厢里听不懂的切切低语,让人恍若身处异国他乡。

    直到伊犁河大桥,见到成群结队的游客,才感受到自己仍在祖国的怀抱里。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这里殊途同归。河滩大片的卵石上,大人孩子们涉水、嬉戏,等待着暮色的降临。极目远望,伊犁河水奔流不息,清碧浩渺。这条发源于天山,向西流入哈萨克斯坦的大河,世世代代养育了伊犁河谷的各族儿女。当年林则徐发配新疆,兴水利、倡屯耕,罪身未敢忘忧国;晚清时沙俄染指此地,左宗棠临危受命、扶棺进疆,终使其完璧归赵。至今,时而可见的“林公井”和“左公柳”,仿佛铭记着先辈们的不朽伟绩。

    日落时分,残阳如血,把伊犁河谷渲染的酡红如醉。远处,沙洲灌木丛中奔驰而出的骏马,扬起浮尘,为这里凭添了几分如梦如幻的色彩。听东北的朋友说,佳木斯的凌晨四点钟,可以见到最早的日出。而在极西的伊犁河谷,这一天的晚上十点,我们见证了照耀中国大地的最后一抹阳光。直到暮色收尽了余晖,才和它依依而别,临走不忘拣拾一枚伊犁河的石子,作为永久的纪念。

    第二天的赛里木湖之旅,惊艳于“大西洋最后一滴泪”的魅力,也领略了大自然神奇而巨大的力量。傍晚归来,我们才能用旅游者的目光,细品伊宁的特有风情。

    如果没有时而走过的少数民族面孔的人,这里与内地的城市没有太大区别。整洁有序、绿树成荫,与乌鲁木齐全城“拆迁、改造”,道边堆满建材形成鲜明的对比。马肉和各式各样的馕算是这里的特色,饭馆里卖的最多居然是“兰州拉面”。来自内地的北方人很多,宾馆的小老板就是这样一位。三十岁不到,白白净净、沉溺于网游。他的媳妇似乎是本地人,不知道其中有怎样的一段故事。客运站的文先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头发虽已花白,但估计年纪未必有我大。热情和蔼、爽朗干练,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看见广告牌上的“伊犁特”,我仿佛“醐醍灌顶”。那烈性名酒的记忆,和它“炙人心肺”的遥远感受,一刹那涌入了脑海。好像它的产地“近在咫尺”,实际还远在二百多公里外的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酒厂。所谓新疆之大,区区距离不足挂齿。

    伊宁的夏夜,少有蚊虫,格外凉爽。我们在憧憬着下一个目的地。每一个明天都是新的一天,都会有新的跋涉和惊喜。伊犁之美,还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去发现和探索。

 


注:赛里木湖的旅行另有现代诗《相约赛里木湖》。
                                                                               赛里木湖


                                                        伊犁河河滩

                       

进出“八卦城”
 


    放弃那拉提之行,而改向喀拉峻草原的决定,是在当地人的建议下做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久闻大名的“八卦城”——特克斯县。

    路边高耸的白杨树,就像新疆民歌里唱的那样,构成了干旱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常见“某师”、“某团”的标志,即是当年生产建设兵团的驻地。驻地所在,郁郁葱葱;驻地之外,一片荒芜。

    特克斯县位于一盆地中,因街道呈放射状、空中俯瞰似八卦图而得名“八卦城”。这里是古乌孙国的故地,巍峨起伏的乌孙山下,带水环回的特克斯河奔腾激涌,最后汇入了伊犁河。

    到达特克斯时,已值午后。县城里似乎正在大兴土木,我们艰难地找到住处后,走进一家哈萨克人的面馆。

    馆子里的人似乎没有说汉话的,主人既不显得热情也谈不上冷淡,经过再三比划才算点了餐。谁知上来的拉条子却是凉面,端面的是一个戴着小花帽的十来岁少年,面对我们不知所措。经过一位懂汉语的小伙子沟通,才换了热面。面和卤子做的还不错,对于一路劳顿的我们,充饥才是当务之急。想不到的是:末了,少年又端来了小碗的面,用汉语说:“加面”。黑红的脸庞上,两颗小虎牙特别显眼,对着我们露出了憨厚的一笑。

    我想起在火车上遇到的一大家子维吾尔人,都很和善,除一个少年外都不会汉语,沟通起来很是尴尬。据少年说,不久以前汉语还是作为选修课。他们在校说汉语,回家说维语。我不排斥民族语言。如果不会作为国语的汉语,各民族如何交流和融合呢?       

    饭后,徜徉在八卦城的大街,却并没有八卦的感觉。也许,身在此城中,不识真面目吧!除一环附近有一些现代化的建筑,其余的地方都是新楼旧房相杂,甚至不伦不类。到了三四环,干脆就是一座座农家小院,牛羊随便在大街上溜达。相传,这里没有红绿灯、从不堵车。其实红绿灯还是有的,不堵车是真的,因为车本来就很少。给人的印象是:发展很盲目,缺少规划、任意而为。

    何止是公共建设,这里的旅游事业也处于野蛮的生长中。不得已,第二天我们只好包车去了喀拉峻草原。

    喀拉峻之游,是一次阳光暴晒下的艰苦行军。没有我喜欢的青山秀水,却有别样的原始地貌和粗犷风情,但这里的博大和旷远却足以震撼所有人的心灵。也许出于对走不到尽头的绝望,下午不到四点,我们就结束了旅行,准备当天就赶回伊宁。

    回去的路上,安检比来时更严格,共停了四次车。上车的武警对我们这样的“良民”是不屑一顾的,专挑一些“大鼻深目”者下车检查。自从来到新疆,各种安检就层出不穷,尤其在车站。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被关注的对象往往是打火机和防晒霜。不过,满大街持盾把棍的巡警还是给人以十足的安全感。我们包车的的哥是个汉人,听他说过:外部把关很严,内部抓的更紧。特克斯县十多万人,就有一万多人在“教育—转换—中心”学习,管吃管住,考试合格才能出来。毕竟是在新疆,维稳第一、经济只能排第二。

    回到伊宁已晚上九点多,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回想起来,有些许的失望也有小小的满足。所谓旅行,就是把一心念想变成永久回忆的过程。每一次拎起背包,就开始了一次悲喜交加、苦中作乐的还愿之旅。不身临其境,难以尘埃落定。就像那座“八卦城”,因“八卦”慕名而来,只有真正走进“八卦”,才能彻底走出“八卦”。

 

 

注:喀拉峻的旅行另有现代诗《秋到喀拉峻》。
                                                                           喀拉峻草原
                                                                                八卦城中心

       
                          
                 

(WILIIAN LV  2018.10.30)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2)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