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8-02-14
  • 最近登录:2024-04-20
  • 粉丝人数:12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硬读《随园诗话》(22)

真老实人 发布于2018-11-16 08:15   点击:1168   评论:1  
袁枚之意:写诗作赋,叙事述物,不可太拘泥于事物的必真、必准,根据诗境要求,取用其意就可以了。
对于袁枚之说,或许不可盲从。过去,资讯条件不发达,诗人的知识也受限于时代条件,未必能够完全准确正确。而在现代条件下,某一事实,某一典故,某一风俗,某一实物,都可以迅速准确查明。一诗之中,倘若有某事实、某实物叙述描绘不准确,甚至是望文生义离奇错误的,读者马上就可以知晓。该诗的文学价值、鉴赏价值立即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当该事实、该典故、该实物为该诗立意之发轫处的话,则作品立即报废,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现代条件下,凡是用史、用典、用事、用物于诗作之中,须得准确无误,不可掉以轻心。
        一七

     《随园诗话》原文

       《三余编》言:“诗家使事,不可太泥。”白傅《长恨歌》:“峨嵋山下少人行。”明皇幸蜀,不过峨嵋。谢宣城诗:“澄江净如”,宣城去江百余里,县治左右无江。相如《上林赋》:“八川分流。”长安无八川。严冬友曰:“西汉时,长安原有八川,谓泾、渭、灞、沪、沣、漓、潦、涌也;至宋时则无矣。”

      王撰,1623-1709,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娄东十子之一。字异公,一字大年,号随庵、随訚、随老人、揖山居士、随叟,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王时敏第三子。工隶书、山水,笔墨超逸,峰峦树石,无不肖似时敏。年逾八旬,所作画犹苍厚腴润。但气局颇微,不能若原祁之沉雄恣肆,另辟畦境耳。卒年八十七。著《三余集》。




释文:三餘堂為奉常公讀書之處,丁巳(1677年)三月與錫鬯(朱彝尊)放棹婁東,隨菴三兄索刻是印,蓬窗作兩面印以應之。  丁元公記   *奉常公:清初著名畫家王時敏;   *隨菴、隨菴三兄:王時敏第三子——王撰,其號隨菴;   *錫鬯:即朱彝尊,錫鬯為其字,清代極負盛名的學者、文學家;   *丁元公:清代篆刻名家,字原躬,晚年出家為僧,法號淨尹,字願庵,專畫佛像。
       
         董遇“三余”读书,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靠朋友将军段煨。董遇和哥哥收集捡拾野稻子卖钱维持生计,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儒家的书籍,一有空闲,就拿出来学习诵读,他哥哥嘲笑他,但董遇还是依旧读书。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学习之前把书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随时有多余。”

        白傅即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文学家,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作品影响极大。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峨眉,指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幸,古指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得幸。幸臣。也指封建帝王到某地去:辛卯,帝(汉文帝)幸太原。

        谢朓(朓,tiǎo),(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澄江,又名苏苇水。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红水河段支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内大兴乡九顿村,自北向南流经大兴乡、澄江乡、安阳镇,于澄江乡红渡村龙颈汇入红水河,全长42公里,流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因河水含泥沙量少,河水清沏,蓝里透绿,如同湖水一般,故名。(与本文无关)

        宣城,简称宣,古称宛陵、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安徽省地级市。宣城地处江南,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宣城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郡成都人 ,祖籍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上林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此赋先写子虚、乌有二人之论不确来引出天子上林之事,再依次夸饰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势、水产、草木、走兽、台观、树木、猿类之胜,然后写天子猎余庆功,最后写天子悔过反思。全赋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

          严长明,(1731~1787),清藏书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冬友,一字道甫,号用晦。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宗南巡时,被召试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旋入值军机处7年。大学士刘统勋推荐他任《通鉴辑览》、《一统志》、《热河志》、《平定准噶尔方略》纂修官。乾隆三十六年(1771)乞归,遂不复出。在毕沅门下数年,后又主讲庐阳书院并任山长。家中藏书颇富,辞官归后,筑书楼三楹,名“归求草堂”,藏书3万卷,金石文字3000卷,终日吟咏其中。尝言:“士不周览古今载籍,不遍交海内俊贤,不通知当代典章,遽欲握笔撰述,纵使信今,亦难传后”。著有《毛诗地理书证》、《五经算书补正》、《三经三史答问》、《石经考异》、《汉金石例》、《征献余录》、《文选课读》、《尊闻录》、《归求草堂文集》等。

        八川,指汉朝时的八水绕长安。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长安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 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与沣河的交汇。(与严冬有语有别。)

       本人翻译:

      《三余编》上说:“诗家使用事实,不可太拘泥于真实准确。”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写道:“峨眉山下行人少。”其实,唐明皇到四川去,并没有路过峨眉山。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实际上,他主政的宣城离长江有百余里,县城周围也没有江。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有写:“八川分流。”长安城边就没有八条何啊。严冬友说:“西汉时期,长安城边有八条河,分别是泾河、渭河、灞河、沪河、沣河、漓河、潦河、涌河;至宋朝时则没有了。”

      真老实人言

      袁枚之意:写诗作赋,叙事述物,不可太拘泥于事物的必真、必准,根据诗境要求,取用其意就可以了。
       对于袁枚之说,或许不可盲从。过去,资讯条件不发达,诗人的知识也受限于时代条件,未必能够完全准确正确。而在现代条件下,某一事实,某一典故,某一风俗,某一实物,都可以迅速准确查明。一诗之中,倘若有某事实、某实物叙述描绘不准确,甚至是望文生义离奇错误的,读者马上就可以知晓。该诗的文学价值、鉴赏价值立即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当该事实、该典故、该实物为该诗立意之发轫处的话,则作品立即报废,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现代条件下,凡是用史、用典、用事、用物于诗作之中,须得准确无误,不可掉以轻心。

      本条指误:

     1、澄江静如练。原诗“澄江”意思是指澄澈的江水,并非具体指那条江河。

     2、八川分流。汉朝时,长安城是水美草丰、沃土千里的鱼米之乡。时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八水具体名称:渭、泾、沣、涝、潏、滈、浐、灞。目前尚有渭河、泾河、浐河、灞河等。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