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黄河吾爱   0岁
  • 注册日期:2015-02-23
  • 最近登录:2024-04-22
  • 粉丝人数:4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元曲衬字浅析

黄河吾爱 发布于2018-11-17 11:33   点击:8446   评论:0  

2018年山东词学理论研讨会征文

元曲衬字浅析
撰稿 黄希庆
  元曲自然、辽阔、活泼;有着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征;其形式上的显著特点是,在正格之外添加衬字。元曲衬字的添加,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拓宽了作者思路表达的空间;衬字还有助于淋漓酣畅地抒发情怀,渲染强烈的气氛,激溅起读者心灵浪花。也从侧面反映了元代文学审美风尚质朴的特点。
  第一,元曲衬字的由来。元曲最早提出“衬字”说的,是元代文学家周德清。他在《中原音韵》中说:“博学工于文词......有遵音调作者,有增衬字作者......”并举例说:“【塞鸿秋】末句本七字,有云:‘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却十四字矣。”从本来应该是七个字的句子,变成十四字,也就是说,加入了七个“衬字”。衬字不拘平仄,字数多寡不限,一般情况是:小令衬字少,套数衬字多,散曲衬字少,剧曲衬字多。
  第二,元曲衬字的组成。元曲中的衬字或附于句首(有人称为虚字或领字),或置于句中,放在句末的较少。如尚仲贤《王魁负桂英》:“殿阶空立正直牌”,“前”和“着”是衬字。有时衬字是一个句子,如白朴《梧桐雨》“寡人亲捧一盏儿玉露春寒”, “玉”字前的“寡人亲捧一盏儿”都是衬字。衬字有时可多至十至二十个字。
衬字多由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代词、数量词和形容词来充当。不同词性的衬字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或加强语气,或描摹情态,或使曲中词语更易上口,或使情感更加生动饱满。实际上,各类衬字往往穿插使用,珠联璧合,相互辉映,构成丰富多彩、韵味盎然的曲词。
  第三,元曲衬字的作用与特点。衬字的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生动,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衬字的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口语化、俚语化,能使曲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使散曲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句更为自由,这表明散曲的句法相当自由和富于变化。以一首无名氏的《【塞鸿秋】·村夫饮》为例: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管甚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打的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曲中主人翁,是何等的无拘无束,何等的豪放潇洒!没有任何顾忌;感情的渲泄,达到极至。作者将难以在正统诗词中出现的口语词,信手拈来,作为衬字入曲,写出了隐士们超然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使曲词充满了民间语言的特殊风味和浓郁的生活情调。这是因为曲是着重应筹下里巴人,使之雅俗共赏。
元曲大家深得个中三味;他们往往精心撷取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俚语俗字作衬字,从而一改诗词含蓄委婉的艺术风格而为质朴直爽、活泼洒脱。
  第四,衬字在元曲中的具体应用。元散曲有时借用衬字构成流水对,有时借用衬字调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用衬字调节平仄等。但这种衬字借用历来为人所忽视。其实掌握衬字借用情况,对我们了解句式、区分正衬、考察对仗,科学地整理、校勘和深入研究元曲作品,建立曲的格律学等,都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借衬字构成流水对。流水对又叫“串对”,使上下句的意境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等关系;是特殊的对仗类型。例如:
  ①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王实甫《西厢记》。
  似这等鲲鹏掩翅,都只为狼虎磨牙。(王子一《误入桃源》。
  ③若得他一人定国,也不枉万代名留。(无名氏《连环计》。
  ④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王实甫《西厢记》。
  上述各例,去掉衬字,其正字均为一般对仗,两句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他们的地位甚至可以互换,把出句换为对句,对句换为出句,意思不变。两句不管孰前孰后,总是互相对待,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这种普通对仗,内容均衡,或“事异义同”,或“理殊趣合”,互相衬托,互相比照。
可是加上衬字,普通对仗马上就变成了流水对,原来两句间的关系起了很大变化。
  例①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加了句首衬字“将人的……都做了……”,把平列的两小句变成了意思连贯的一大句,原来两小句间的并列关系,变成了顺承关系。
    例②似这等鲲鹏掩翅,都只为狼虎磨牙。两句间变成因果关系。
    例③若得他一人定国,也不枉万代名留。两句间变成假设关系。
    例④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两句间变成取舍关系。
    加了衬字变成流水对后,出句和对句位置稳定,不能颠倒,两句一意相承,连贯而下,成相继的“鱼贯式”排列。这些特有的对仗,内容贯通协谐;形式灵活、自然;如云飞动,如水川流,富于动律感。
  上述例子属句首衬字,基本上可看做虚字,很类似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去掉它,分句间是一种关系,加上它,就可以变成另外种种关系。普通对仗所以能够成为流水对,就是因为这些句首衬字起了关联作用,改变了原来两句间的关系。
二是借衬字调节句与句的关系,句与句之间意思要关联。关联有深有浅,有密有疏。在曲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就基本字看,句与句相关联,连衬字一起看,句与句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疏密,深浅,轻重,与原来不同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借衬字调节句与句的关系。
  这种现象在“三句对”中看得最分明。“三句对”包括“鼎足对”和“救尾对”,三句彼此相对,甲与乙,乙与丙,丙与甲,关系平衡,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但连句首衬字一起看,则失去均衡,三句间的关系有了疏与密的差别,其中两句或修旧好,或结新盟,总之关系密切,而另一句则关系淡化,疏远,孤单,独立,从“三句对”中游离或跳了出来。例如:
  则见他愁眉泪眼,带锁披枷,莫不是竞土争桑。(孟汉卿《魔合罗》。
  ②则为俺半生花酒,耽搁尽一世前程,枉受了十载驱驰。(无名氏《百花亭》。
  ③我这里一双手到,半壁身挨,可早两扇门开。(马致远《黄粱梦》。
  例①基本字“愁眉泪眼,带锁披枷,竞土争桑”,三句都是联合结构,三句间彼此互相平等并列,构成救尾对。但连衬字一起看,前两句是见到的两种情形,后一句是由此做出的猜想,显然前两句关系紧密,打破了鼎足之势。
  例②基本字“半生花酒,—世前程,十载驱驰”,三句都是偏正结构,三句间彼此互相平等并列,构成救尾对。但连句首衬字一起看,前面一句说原因,后面两句是其结果,显然后两句关系紧密。
  例③基本字“一双手到,半壁身挨,两扇门开”,三句都是主谓结构,三句间的关系平等并列,构成救尾对。但连句首衬字一起看,前面两句是开门的两种准备动作,后面一句是两种动作的结果,显然前两句关系紧密。
如果我们把大量的三句对分成带句首衬字和不带句首衬字两类,就会发现:后者句与句的关系彼此平等并列,保持均衡,而前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则畸轻畸重,失去了均衡。这一有趣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句首衬字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中颇有调节作用。
   三是跨衬。句子中间加衬。加衬的目的和作用是为了确保整个句子意境的完整性和流畅性。使用衬字时,不一定非用诗家语,口语和俗语皆可。《【正宫】醉太平•失题》跨衬:
“长街告人,破窑安身,捱的是一年春尽一年春,谁承望眷姻? 红鸾来照孤辰运,白身合有姻缘分,绣球落处便成亲,因此上忍著疼撞门。”
加衬的目的和作用是为了确保整句意思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四是脱衬。

脱衬

准确无误地把句中的衬字确认后并摘出来的过程,叫脱衬。脱衬是曲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脱衬过程也是还原本貌的过程,通常,许多过程显得很容易,但难度高的脱衬并非易事。连许多专家都无从辩识和下手。

为何要脱衬?

我们知道,写北曲小令要有曲谱。当然这是针对初、中级别的作者而言。高级者有例作一样可以写。想编撰曲谱,既要准确无误,又要与实际作品相适合,并不容易。收集同曲牌作品先不说,每个曲牌下的作品中必须找出无衬小令。有些曲牌很好找,但有些曲牌根本找不到。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进行脱衬处理,逼出无衬小令,否则,曲谱肯定泡汤。

脱衬对象作品选择原则有二:

1.必须是词化作品。以免增加过多的负担。同时,多数词化作品比较规范,加衬较少,更容易处理。

2.选择字数最少的作品。便于先确认无衬句,减轻一部分负担。然后集中力量,攻克有衬句。少走弯路。

单句处理法实际操作过程中,只选一首作品往往是不够的。对于个别单句,还需参考其它作品。并注意该句的最少字数句并最终确认。例如【醉太平】尾句四字是最少字数。虽然有许多是五字情况,甚至更多,也不要被其干扰或迷惑。这里需要一些词学和律格基础知识。
    1.单句脱衬单句脱衬是脱衬的基础,也是基本功。没有这个基础,想做到整个作品脱衬是不可能的。
    2.普通脱衬指的是难度小的脱衬,许多人都可以做到。应用例1【醉太平】首二句

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

首先要知道,这两句的根字数都是四个。其次,要知道根字数是哪四个。这样,才能确定两字属于衬字。再看下两句: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刘九儿宗枝。按着前面的思路来辩识。第一句的根字,“悲田下司,第二句的根字是刘九宗枝。所以,两句的衬字分别为俺是。。。院俺是。。。儿。属于跨衬型。

   如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单就此曲上片而言,共六句,每句前脱衬三字。“遥山隐隐,远水粼粼。飞绵滚滚,醉脸醺醺。香风阵阵,暮雨纷纷。”即把所有各句的衬字都挑出来,这一过程,叫做脱衬。
  衬字不可任意滥加。尤其是小令,连不宜加衬处也衬了,只能画蛇添足、适得其反;不讲声律、难免拗口,所加衬字却逆转为添乱了。因此,衬字入曲绝非加衬必然生妙,而是妙衬方可生辉,衬字慎衬,应是小令创作的秘诀。尽力少用衬字,在正字上下些工夫,惜墨如金,炼字炼句,定会推敲出精美佳作。
    黄希庆,笔名黄河。山东济宁人。大学文化,公务员。语言功底好,文化底蕴深厚,擅长诗词写作。著有《黄河古诗集》,《生命的颤音》《黄河吾爱》等诗集。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辞赋会员,中华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