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与大多数人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8-12-18 16:12   点击:1528   评论:6  
五绝 以诗代序
片时思所至,拍键捉成文。记录先居一,次为添气氛。
——下面文字可能让有些人不适,意不在此,而在维护教化,本来是要写给拙文《近体诗格律探究与试解五(诗句构成)》的序,写着写着,发现长了些,于是就半途于彼,而将整片另搁于此。

写诗与大多数人(暂题)

 

与日常语言相比,诗是另一种通用语言。用日常语言说话,可以习惯使然,这与写诗没有多大关系。

要让用日常语言说话就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条理清晰等很强的表达能力,则需要有很深的语言造诣,此其一,且还能言中有物、情绪饱满、富于感召力,又需要有很强的做人能力和相应的经历和修养,此其二,这时的一切才与写诗有关。

写诗就是在这种基础上的换着说话,即通过换成诗的形式上升为艺术的表达美,绝不能因为换个形式,或以追求“美”为借口,便连本来的基础都不要了。

语言上的功夫,就是这基础的一部分。任何想跨过这个基础而寻找所谓写诗的“捷径”,都是徒劳与妄想,是盲人摸象的。比如,抛开这些去谈所谓凭“立意”、凭“意境”、凭“练语”等就能写出“好诗”的做法。

这种做法,是对欣赏与实践的混淆,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是不能定北就敢定向的“小聪明”,实际就是蒙人的。

然而,又为什么大多数人反不以为蒙?是因为文字的迎合性。当一个人想学写诗,如果没有正确引领的话,他很难首先想到,也不可能首先想到,这会对他平时实际能力有什么要求,总以为想干什么就是什么上的事,也就以为他所缺的是这个,于是他想知道的总是他正欲知道的,越这样留心,就越想看的是这样的文字,反过来提 供给他的很多文字不恰恰是这样的吗?自然就更加重了他这种意识。

欣赏是站出来看创作,基本是以获得美的知识以及营养为目的,特别是以用于泛泛的熏陶为主,如果用于指导创作实践,则尚需要进一步的挤榨,而这也不是仅仅靠从创作的外部就能完成的,必须有相应切身的实践经验。

可以说,一个人想写诗,仅凭欣赏的经历,哪怕书富五车,哪怕多么有见地,也是学不会写诗的,即便以为会了,也是从这个东西到那个东西的搬家,真的算不上会写诗。

写诗实践是在长期接受欣赏熏陶的过程中,一开始就瞄准亲身创作独有的规律进行的,既为欣赏提 供食粮并相互服务,也是对欣赏的创造,欣赏虽决定写诗却只能以反馈方式进行,不可盲目套用欣赏来写诗而让水倒流。这个没有抓住,走什么样的路就都是弯路。弯路不一定就比正路远,有可能就是所谓“捷径”,问题是由于放弃了很多脚踏实地的东西,让人即使能够浮起来看得到远方,实际却走不到。

其实,一个人只要知道凡需要专攻之术最终如鱼得水的一定是少数人,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一个人之所以常常自知不自知地路漫漫而枉求索,就是因为他还在大多数人里头,和大多数人想的做的毫无二致。

大多数人就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人中,他可能有幸成为圣人的三千弟子之一,却永远成为不了七十之一。毕竟只有少数人才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追求不一样,走的路子也不一样,这是破 解任何术有专攻的锁钥。

这里没有贬低大多数人的意思。大多数人永远是某种专门营养的吮吸者,哪怕是间接贡献者,绝对不是直接贡献者和创造者,只有少数人才可能最终掌握某一专门技术或艺术,否则“专”这个字就说不上。

从理想角度讲,正是各种各样有专门能力和技艺的少数人,才最终构成了大多数人,人与人之间是互为相对的大多数人和少数人。即便如此,一个人只有从一种少数人走进另一少数人中,他才可能获得又一相应的技艺和能力。

可惜,实际情形远非这般,总有相当多的人是绝对的大多数人。如果他们也想走进某一少数人,就更没有所谓“捷径”可走,也没有权利走所谓“捷径”。

说到底,是这样的人欠账太多,身下垫脚的连一个成功实践的技能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以最短的路径跳到另一个“专”字之上并游刃有余?天上掉馅饼,能否吃到嘴里,也得有个概率不是?

尽管当今急功近利之风满天下地刮,幻想一夜成仙成神的不在少数,恰恰又可谓大多数人,但写诗是宁能靠上一点天赋也靠不上运气的事,又哪来的所谓“捷径”?

当然,干什么事都一样,并非真的没有捷径,但不是常人理解的“捷径”,所谓投机取巧,搞得总是欲速不达,而是把一件事干到少数人出类拔萃的程度才有的“捷径”。这就是,通过比别人看得更远,做得更多,想得更透彻,理解更充分,努力更彻底,才最终走出来的路。

这样的路的的确确是捷径,因为在这个路上怎么做都是合理的,也就对写诗怎么来、怎么说都成,无不是近道,不过这对大多数人还是不起作用。大多数人之所以是大多数人,是很难超越自己的缘故,受自身局限制约,局限越多越缺少向这条路走过来和就在这个路上的积淀,即使把这个路像所有知识一样,从什么地方趸过来,满脑子背得滚瓜烂熟,哪怕消化得明明白白,实际行动上也进入不了自由王国。

比如,就说“立意高远”,就说“树境于美”,就说“练字练语”,这些本不是新东西,早已是人云亦云烂了的,但分写几天诗,有几个人不知道这些?到头来还不是可遇不可求?真的把不可求的变成可求了,又怎样?还不是空中造屋、人诗两层皮,给人有的欣赏否?

况且,写诗的人持这点浅表知学是可悲的,也绝对写不好诗。事实上,知学总在诗里头打转转的,看看他写的所谓“诗”便一清二楚,除了凑成几个句子算有点诗样儿,便很难再有说道,例如那些貌似心血来潮而没话找话的东西,其实是不写不缺、越描越黑的东西,尽管作者自己常常当宝贝似的自诩如何如何,甚至还以此心态和拙劣本领当做经验广而告之。

写出来的东西,要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语言背后有积淀,内容背后有生活,意思背后有不尽之语,形式背后有灵魂,于是才有内涵,才有的欣赏,才有写出来的必要和作用,也因此这样写出来的才是诗,才有诗的味道和色彩,才有捉式而为逞写诗之能的乐趣和价值。

常有人用“大道至简”给急功近利找借口,无非是用偷换概念的方式来否定过程。想写诗还是要老老实实地从两方面做起,一是积极锤炼做人修养,一是主动耐心深入学习。用学习弥补不足和修身养性,用锤炼做人修养来开启写诗的闸门。

这之中,锤炼做人修养对写诗当然是最重要的,是源泉,也是支撑,更是立意高远、树境于美的根本基础,而语言学习正是把这些表达出来的唯一修养,也只有这个修养里才有表达的媒介和工具,是这个媒介和工具才让练字练语成为了可能。

这虽是个诗网,却什么人都可以过来写诗说诗,这于做为大多数人或许是好事,于想进入少数人则百分百不一定是好事。写这片文字,也是与人为善地期望一些刚起步的写诗者,或不无踟蹰的诗友,有所知己知彼。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7) 查看   收藏(3)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