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怎样基于生活写诗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8-12-25 21:28   点击:1347   评论:2  
五绝 以诗代序
船行大海中,浪岂陆来风。生活人之本,入诗何不同。
——后来知道,下面是一篇张冠李戴了的文字,好在对诗友已有所了解,此文也并无坏处,转来搁此。

怎样基于生活写诗

——转自对诗友留诗的回复

树阴照水在拙文《怎样的认识对写诗更有益》下留诗2018-12-24 18:14

最近忙碌,多有不便。有一小诗还未发表,贴在这里觉得颇合适。《刀功》:

无论菜蔬与肉禽,切之又快又均匀。问君几日能如此,只要削平一木墩。

树阴照水跟评:2018-12-24 18:19

最后一句,词不达意。之前的是,且看木墩身上痕。

 

huge回复:2018-12-24 23:24

谢谢朋友有诗。四句诗,前两句“无论菜蔬与肉禽,切之又快又均匀”这是以比喻起兴,进而植入象征,后两句转“问君几日能如此,只要削平一木墩”,朋友这是自问自答啊,感觉全诗总的意思和想法还不错。

不过,有这方面生活吗?菜墩要分木质木种,既要无味无害,又要柔硬适度,且掉屑少,过去通常选用柳木,吃刀合适也不吵人,竹制适宜切菜而不宜剁刀,其它材料则多有缺点。

刀工则离不开练习、学习和用心这三个方面,且非熟能生巧便谈不上刀工。而且刀工花样较多,有传统也有创造,仅熟能生巧也只是基本功,真正的刀工是一辈子的事。

现在的年轻人不做家务又非专业的话,用这种生活入诗也只能谈观赏和感想,而无法下结论,更不宜下结论。

以一般家庭来说,过去生活困窘,一个菜板可以传辈,改革开放以后,渐渐地几年就可让一个菜板不再能用,甚至等不到凹陷多少,或者不卫生了,就需要换一个,所以“只要削平一木墩”,本身就很难有机会,况且“削平”不确,用这个来比喻功夫的深浅,显然有做作之嫌,是文人想象出来的外行话。

就跟朋友说些料不到的,才好明白。我这个人干过农活,也做过工,玩得转车铣钻刨,会瓦工木工电工、修过柴油机电机,脱坯打墙挖河摔砖烧窑,还拿得起针线,数不清都干过什么,厨艺是在这个过程中磨练的,菜活面活灶上灶下也算登得堂室。这就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总体特征,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些,朋友在这个时代很难想象。这就是生活,就是写诗的人生根基,没有这就只能在诗的外边写,或说见闻,或说感受,就是不能当真事似的往里边写。当然,往里边不是不能写,而是一写就露,露了就是搬石头砸脚,就是不如不写。

这种情形,即使诗意再好,构思再妙,也不能手里痒痒,痒痒也得忍着,谁让没有生活呢?若非要写不可,就得先深入生活,把生活弄懂弄精,差一点也不行,然后才能写,这是生活与写诗的关系这个大规律决定的,扭曲着来不好使。

这也说明,写诗上的一点“门道”恰恰是算不了什么的。没有生活,诗上这点“门道”怎么用怎么错,就等于枪炮再好使,找不着鬼子也打不了鬼子,能不错吗?

现实是,哪个网上都充斥着用想象代替生活的所谓“诗”,其实有相当部分还不算虚构,也不能说百分百的瞎编,而完全是自觉不自觉的脱离现实的意识造成的。好像不写诗就有生活,一写诗就没了生活,其实是生活不深入、不扎实、更不会养成平时细致思考和系统积累的习惯造成的。

这样的生活即使再多,因为过分处于自然状态而倾向极度盲目和散漫,让想写诗的人和那些“与诗无关”的生活总是两层皮,导致让人生活里有写诗,却没有诗,这种奇怪现象对写诗用处不大,毕竟写诗不是拣生活来用,而是生活积累通过人脑变得足够系统和强大,最终催生了诗。

这也说明,写诗虽需要生活,却不需要绝对的量和绝对的经历,唯需要的是对生活的深入程度和细致入微的思考程度,并由此成就了人的悟性,进而萌发了写诗的冲动,这才有了诗,也才谓写诗。

我说的“要写诗,人首先是诗”,也是这个道理。至于从诗的浅处来看,朋友这首诗把“刀工”这个比喻,境界定义为“切之又快又均匀”,这个小结论完全是跟着诗的格子跑,也就是想这么写诗才这么做。这里虽有生活上的局限,却由于指向过浅、过泛,而透露出对写诗的理解也是这般浅表,小结论都这样,大结论“只要削平一木墩”,也就更无法象征写诗的真功夫,哪怕是有点意思的真功夫的边缘。

“又快又均匀”,这只是刀工的表象,凡拿得起刀都能达到,炫耀两下子还行,是否真能把刀活做得怎么样,远非这般,甚至除此便一窍不通也是十有八九,屡见不鲜。

由此便可知,“问君几日能如此”这一问,“如此”二字太肤浅,太没出息,而且还自问自答,就更显得轻浮。

如果懂得一些诗的文学性,即生活的真情实感与艺术表达技巧的关系,那么末句如果改用反问或许好些。如,把“只要”改为“是否”或“莫不”。这样,主观意味就会降下来,态度也变得谦虚和诚恳了不少,表达上也就相对转为了合理。

不要小看一两个字的改动。一两个字看似简单,没有生活,一辈子也可能没有这一两个字,即便知道了,也绝对用不好,哪怕这一两个字明白了,哪怕有了机巧,还会有下一两个字,再下一两个字。所以,尽管我说到了“文学性”,这未必就能为朋友所用。

想一想,朋友为什么要用“只要”二字,包括说之前想用“且看”,其实还是换汤未换药,非“词不达意”便能了事。唯可惜的是,朋友还在囿于固有的认知和心态里,这就是我说的“无法自救”。

比如,前些日曾指出过朋友某些自负和好下结论方面的主观习惯意识,以及朋友在学习和阅读方面客观能力的欠缺,这些都是在写诗上阻碍朋友的因素,别看朋友写的仅有28个字,这些因素已经表现得足够充分和明显了。

是这些因素,足以让朋友看不到自己,也抓不住生活,却还以为什么都可以拿来一用,甚至没有不知的,乃至有足够这么坚持的理由,且自我陶醉得很。这样说,不论朋友同意不同意,理解不理解,接受得了接受不了,事实是,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包装,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那一层是无法包装的。

相反,朋友不知道的是,一个人之所以这样,是他的不自信也不得法造成的,是他内心的孤傲、怕它和懒惰造成的,是他合则用不合则弃的选择态度造成的,更是他无法自拔,宁可把一切不足压进潜意识里也不肯改正,最终连自己都不认为有这些不足的主观局限造成的,而这一切的一切,又最终一股脑地成了实在不能再实在、客观不能再客观的掣肘一个人发展的绝对障碍。

可以确信的是,除了我这个人,没人会跟朋友说这些,什么地方也不会有,更没有人能够说出我这样的话,这就是生活。

推开来讲,什么人都可以有学问,这和写诗一个道理,学问可以滔滔不绝,甚至对学问怎么搬家、怎么使唤都行,唯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就足以让他抓耳挠腮十年二十年。这是为什么?也是生活。

朋友这首诗有好的一面,不足之处却不是诗上的,而是人上的,生活上的,反过来这才是写诗最要命的地方。

相信朋友年轻就是财富,不存在达不到的境界。还是那句话,跟朋友说这么多,要是学习和阅读能力足够的话,就吸干它。亦有几句,---

一表身躯凭直立,面天对地岂衣冠。不教苟且花双目,只让长怀无限宽。

(原址:http://www.52shici.com/posts.php?id=210530#cm-507605

下一篇:
《怎样展示自己的诗作才更好》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1)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