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季风过境 男  42岁
  • 注册日期:2018-06-20
  • 最近登录:2024-03-10
  • 粉丝人数:27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由句读想起

季风过境 发布于2019-04-16 17:07   点击:1257   评论:0  

由句读想起

 

句读( dòu),俗称‘断句’。在古文中,用作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也就等同于我们现在的标点符号。《师说》中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来说明其重要性。《三字经》中也有“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读古文,为什么都看不见标点符号,难道都得靠自己悟来断句?答案是否定的。

很简单来说,苏轼当年‘上神宗万言书’中,洋洋洒洒过万字,让皇帝自己去断句??不杀头纯属偶然。古代自有规矩,先人在行字造句利用虚词完成停顿和转换,虚字实用,起到了标点符号的作用。因此要善于抓住这些视觉上的显著外部标志,就能帮助我们断句。如虚词“夫、惟、盖、故、粤、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则”常常置于句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它们前面点断句子。而“也、耳、焉、乎、哉、耶、欤”等,也就是我们所比喻的“之乎者也”则多置于句尾,所以我们可以在它们的后面点断句子。古代诵读文章, 分句和读, 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亦把“读”写成“逗”,这就是逗号的由来。

举例摘取《醉翁亭记》古籍原文一段,“…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乍看头大,其实按照上面的方法,很容易断句。“…山水之间也(有“也”,初步判断此处可断。再看句意完整,可断)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断)若夫(注意,这是另起一段,或另一场景、事件等开始叙述的典型标志)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可断)山间之(不尽意,不可断)朝暮也(意思完整,可断)野芳发而幽香…”

那么,我们初断后再读一遍,“…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显然,中间还存在标点符号。这时,就需要根据上下句的意思,来作断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从后面意思翻译为,寄托于酒,再看前面作者将什么东西寄托酒?山水之乐得之心…那么我们很容易断开,山水美景的乐趣得到在心上寄托于酒中。“而”在此处作连词,不可断。这样就断为,…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即参观山水美景的乐趣,看在眼里,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中。接下来“若夫”什么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暝晦”这两个字意重复,完全不须用两个字表达,说明此处可断,也是显著提示的特征之一。接下来我们看到这句中有两个“而”作为连词,那么中间肯定需要断开。再根据意思日出山林里雾气渐渐散开,前后句意完整,可断。那么,我们再来完整看一遍,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前后语句通顺,意思完整,这样就算完成断句。

当然,在这样反复过程中,我们的记忆也会更深。好的文章,通过断句可以让我们更加与作者心气相合,也可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自从出现标点符号,让我们读书变得简单,也匆忙了。试问几人能过目不忘?在中国,这事开始于“新文化运动”。

1919年4月,北京大学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六教授,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大会议决通过。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这一议案。训令指出,议案内容“远仿古昔之成规,近采世界之通则,足资文字上辨析义蕴、辅助理解之用”,并转发所属各校“傅备采用”。以后的事,大家都开始忙碌,片刻闲暇,偶会想起从前的日子,感慨还是慢点好。若干年后,弥留之际,我们会思考忙碌的结果,人生到底一场空。我们给子孙后代还会留下点什么呢?除了匆忙。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的时候,有人故意利用句读,甚至可以改变文章的原有表述用意。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留下许多笑谈,有的借此混口饭吃,有的借此救了性命。而诗词的创作,虽以抒情为主,但都会或多或少的借物景,来传达自己的思想。这就需要层次感、带入感更加巧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猛乍乍出来个词语,或自创一个词语,会让人莫名其妙。如果连断句、或读别人的文章都不甚清楚意思表达,就匆忙所谓创作,造出来的就是千篇一律的“僵尸”。僵尸是没有灵魂的。

然则是否能创作好的诗词作品,说到底,是知识的积累储备,以及文字修养决定。我们常说,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者一首诗就是讲述一个故事。因为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只有在某个事件、景物等,触发到灵魂深处那根神经线时,一切皆有所指、所起。笔尖流露出的文字,才会引起共鸣。强迫自己枯竭的井里,溢出甘泉,除非你有神灵庇佑。有些事,神灵也没办法,因为他违背自然规律。

中国古代诗词流传至今的名篇中,大都有很巧妙的比拟手法。也有通过自然规律,说明一件事不可违背、或水到渠成等的道理,这是因为自然规律不可随意更改。现在我们有些人,坐在电脑前天马行空,一通柳絮乱飞,然后美其名曰作品。不要说读者,我敢说他自己也不明白想要表达什么。如果当初,利用这些无谓浪费的时间,多读几篇古籍,仔细品味、断句,就会将先贤的思想,转换为自己的意愿表达。

从古代没有几本书可读的情况下,一本“书”用不同的思维理解,作不同的断句,改变、分解原意,成为另外几本“书”。所以到现在,我们有了很多本“书”可读。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4)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