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孤岛湘 男  0岁
  • 注册日期:2018-11-19
  • 最近登录:2023-03-14
  • 粉丝人数:15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诗情词趣诗论第40期】转载:当代诗词名家、诗词评论家〈薛维敏诗词园圃(诗/文纪

孤岛湘 发布于2019-06-25 02:04   点击:1656   评论:2  
薛维敏: 1950年11月生,安徽舒城人。新疆教育学院中文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新疆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人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人100家》第五卷、第六卷主编。近年来在《中华诗词》 、中华《诗词月刊》、《当代诗词》、《东坡赤壁诗词》、《心潮诗词》、《马邑诗词曲》、《江海诗词》、《重庆艺苑》、《中州诗词》等省内外100余家专业诗词刊物上发表作品八百余首。为新疆博尔塔拉州电大客座教师,讲授《大学语文》、《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作品选讲》等课程。
薛维敏诗词园圃(诗/文纪行之二十一)
江苏篇(中)
01
秦淮河怀古
龙脉绵延五百春,始皇东幸驻华轮。
六朝歌舞随流水,十里秦淮空向人。
金粉楼中感离乱,桃花扇底落风尘。
谁将国耻镌明月,轻棹微澜泛古津。

 暮投镇江西津渡
帆犁鲸浪大江东,一片烟波入暮中。
夕照浑浑钟麓阻,蟾光脉脉海门通。
瓜洲渡浸漫漫水,北固亭招淡淡风。
百态炎凉皆若梦,兴衰阅处已朦胧。

念奴娇·秦淮河畔秋晚抒怀   
        大江声远,正钟山浮桂,秦淮沉玦。岸柳拂风藏妙谛,犁浪轻舟摩雪。急管繁弦,流光荡尽,一并黄金阙。晚风无力,六朝谁个翻阅?  
       芳草脉脉含情,此间容我,羽化翔澄澈。不借稗官供笑语,只把玉章披阅。身处江湖,心游物外,九域驰神鬣。不捎云去,一词留别江月。
02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秦淮河,中国长江下游右岸支流。古称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  唐杜牧《泊秦淮》诗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
        秦淮河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以夫子庙古建筑群为中心、十里秦淮为轴线、明城墙为纽带,串联起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集自然风光、山水园林、庙宇学堂、街市民居、乡土人情、美食购物、科普教育、节庆文化于一体,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内历史人文丰厚,夫子庙小吃位列中国四大小吃之首,每年春节至元宵节间举行的夫子庙灯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吸引着无数友人赏灯,共度佳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
        2014年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法联合发行,南京秦淮河和巴黎塞纳河纪念邮票,表现两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以及两座城市的文明起源与文化特质,共同见证中法友谊。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有六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长期占据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负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江南贡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科举考场。南京夫子庙,江南古代文化枢纽,金陵人文荟萃之地。建于东晋公元337年。在六朝至明清,世家大族多居于这里,故有“六朝金粉”的说法。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王昌龄等数百位名家巨擘在这里创造了辉煌业绩,写下了千古名篇。

03
        镇江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
        三国时期,这里曾驻有孙权的东吴水师,唐代以后这里更是专门派有兵丁守卫巡逻。宋熙宁元年 1068 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扬舟北去,舟次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 · 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见,至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陆游途径西津渡时,曾对渡口每日运送上千的兵源感叹不已。清代诗人于树滋所写的诗更道出了西津渡口人来舟往的繁忙景观:
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
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
        历史上镇江的江面是非常开阔的。老百姓有一句俗话说,“长江无风三尺浪”,一是说它的气势,二是指它潜藏的危险性。传说,有一天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脚踩祥云途经镇江,亲眼目睹了江面上船毁人亡的惨烈一幕,于是伸出援手,将挣扎在波涛中的遇难者救上了岸。人们感念于观世音菩萨的恩德,在昭关石塔旁的山体上凿成了观音洞,表达了人们祈祷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观音洞始建于宋朝,清咸丰九年1859重新作了修葺。观音洞的洞门外有一个三层的铜鼎,洞口上方有一块石额,上面刻有“观音洞”三个字,为宜兴陈任旸所书。石额两侧悬挂着已故茗山法师题写的对联:
        位于西津渡古街的最西端,附近的玉山为当时的大码头。唐代大诗人李白、孟浩然,宋代王安石、陆游等人都曾在这里候船等待过江,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其中脍炙人口的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那首《题金陵津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这是一首题壁诗,是作者亲笔题写在西津渡某座小楼墙壁上的。这首诗意境凄美,画面感极强,与唐张继写的《枫桥夜泊》同写“客愁”,各臻妙境。当年康熙皇帝南巡,登上西津渡码头后也曾在这里驻足休憩。
        千年老街”的沧桑。走在这条被车轮磨砺出深深印辙的青石板路上,耳边传来了千年的历史回声,这一切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激发出无限的遐想和思古之幽情。就连见多识广的英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置身西津渡古街时,也不由发自内心地连声赞叹说:“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这里才是镇江旅游的真正金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更是把这里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
        西津渡街是古老的、历史的,但同时它又是年轻的、现代的。古街的居民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沉浸在往事的回忆里,悠闲自得地生活着。也许他们的眼前是骑着毛驴上金山的游客的身影,耳畔交织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和笙箫管笛如泣如诉的旋律。他们咀嚼着历史,如同咀嚼着回卤豆腐干和麦芽糖的滋味。
         昨天已经成为历史,西津渡古街如今已注入了时代的内涵,赋予时代的活力。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古迹,古朴的生态,淳厚的民风,传统的商业,一切的一切都焕发出一种令人难以言喻的活力。西津渡古街正以它独有的魅力强烈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和考古工作者的目光。这就是令人回味无穷的西津渡。这就是蜚声中外的西津渡。
诗/文作者:薛维敏
2019----3----17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6)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