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钱塘孤客 男  
  • 注册日期:2019-04-28
  • 最近登录:2024-04-25
  • 粉丝人数:258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从古诗看荷花之美

钱塘孤客 发布于2019-07-22 22:20   点击:3126   评论:5  
从古诗看荷花之美

人们一直将荷花与莲花,视为同一种花。荷花还有一个别称,叫芙蓉;荷花尚未开张的花苞,叫菡萏。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因荷花之惊艳,而留下许多传世之佳作。因为荷花象征含义广泛,也使得写荷花的诗词具有丰富多彩的内涵。归纳起来,或描荷花之美艳,或咏荷花之高洁,或赞少女之可爱纯洁,不一而足。

第一类:描荷花之美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杨万里的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一句点明时间:六月;地点:西湖。第二句边叙边议,观点鲜明,是说此时西湖的风光别具一格。第三、四句极尽描摹之能事,碧的是莲叶,与一望无垠的碧空相接,青碧无限;红的是荷花,与日光辉映,格外红艳。从艺术手法上看,后两句对仗工整,深有意境,莲叶与荷花之美栩栩如生,令人怦然心动。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这首小诗出自唐代卢照邻的《曲池荷》。第一、二句把荷花的香韵、荷花的风姿描摹的异常生动。第三、四句写作者的心理活动,因为特别爱荷花,生怕随秋风而飘零去。

第二类:咏荷花之高洁。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这首诗出自李商隐的《赠荷花》。第一、二句写世人皆重花而轻叶;第三、四句,写荷花之花叶卷舒开合、自在天真,这是荷花之自由灵性、超凡脱尘之境界;与第一、二句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诗人的隐忧,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句的意思是: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喻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赞美了韦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与此类似,人们通常引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荷花的品质。

第三类:赞少女之可爱纯洁。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采莲曲》。第一句的意思是,在碧水荡漾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第二句的意思是,在荷花的茂盛、广阔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第三、四句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同时,更显得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第一句,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第二句,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即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前两句浑然天成,不仅让人联想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第三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景与人浑然一体的感觉。第四句是写听到采莲歌曲时,才发觉有人来,于是,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当然,除了上述笔者所列举的三种咏荷的类别外,还有许多情形,比如: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出自宋朝杨万里的《小池》。经典之句在后两句,如第三句是说这露出尖尖角的荷花小骨朵,不仅仅是花朵,也是崭露头角的才华;第四句与之相辉映,是说活泼可爱的蜻蜓早就立在才露头角的尖尖荷叶之上了。如今,世人都用“小荷尖尖角”鼓励人们崭露头角,奋发有为。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2) 查看   收藏(8)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