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卧龙老乐 男  60岁
  • 注册日期:2019-05-30
  • 最近登录:2023-02-14
  • 粉丝人数:2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律诗写作点滴谈(12)

卧龙老乐 发布于2019-08-08 07:11   点击:849   评论:1  
第十二讲 梅月谈读诗

第一节 读诗与作诗
“燕园三老”之一张中行曾说:“诗,想欣赏,要读;想作,更要读。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我们要想写好诗必要先读诗,读古人诗,读古人经典诗。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老杜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反复读经典诗词,增加和丰富头脑中的词汇的库存量,当我们的情感触碰到外部世界的某个物象时,词汇库里储存的文字即可随手拈来,挥笔而就。无需过多的雕琢,一首好诗是带着诗人燃烧的情感和诗友碰撞、共振的。

第二节 读诗的“三感”
读诗不可浮光掠影,要反复读、熟读,熟读便深。与李白、杜甫同登山阅水,共推杯换盏,发千古忧思。这样读诗便可入诗人当时的情感,触摸诗人的灵魂,品味到诗之佳境。我们先从“三感”谈起,弄清楚读好一首诗的三个层次,以便我们在读三百首之前,先学会读懂一首诗。
1.直观感受
我们看见的外界景物就是一种感官上的感受。这样的律绝大都是用白描的手法记事描景抒情,就是看见啥写啥,不假以典故和联想。
例圩一: 二孙子两周庆生所见
一声爷爷叫过来,已见哥俩立窗台。
今日撒欢如雀跃,去年学走尚徘徊。
酥糖满捧交伙伴,积木拼堆见异才。
楼下遛弯谁带路?囡囡牵手步先开!
这首诗写感官之所及——到北京看见孙子们那一刹那的场景。先声夺人,不仅写出了祖孙相见的亲热,而且两个顽童的好动调皮、贪玩费事的“童性”也呼之欲出。这种富有情趣的白描,给人以美的享受;目之所及,这是人类审美过程中最初的一层感受。
2.触及感情
诗中不仅有铺陈白描,还应该饱含炽热的感情在作品中。
例圩二: 闲居长沙午睡梦醒后作
依枕抛书入梦乡,高层蚁室空调凉。
七分忘性惊间世,一缕离情满卧房。
往事如烟单下酒,心灯似簇亦开光。
亲朋不见传清泪,远望湘江向北方。
这首诗在首联白描叙事之后,就抒写了客居异乡的漂泊落寞的感情。梦中梦觉恍如隔世,南阳长沙流离两地,老友生面交织脑际——人老思旧,初心不改。尤其尾联直抒胸臆,思乡之情跃然纸上。“清泪”是吟者的真情流露,所以我说“诗是泪的结晶”。
2. 感想联翩
写五官能够感受到的东西,还要抒写触动内心的一腔感情。这两个层次之上,还有一层要写感动以后给你兴发和引申,引发很多的联想。
例圩三: 无名吟者
无名吟者意澜澜,万里江山入墨翰。
花甲初逢彭祖笑,青春一晌小儿欢。
闲愁聊寄泸州窖,壮志难酬七里滩。
家国入诗权作檄,百年不禄砚投棺!
此诗写作者年近花甲而吟咏不辍的慷慨激情。其中有“意气风发不服老、壮怀激烈志于国”的雄心躁动而外,还有一种说不出来或者说不清楚的东西?给我们一种 “欲作不能,欲罢不忍” 的达观壮阔的感觉,这种情志并非见出消极颓废的因素。联想生发本来就是诗的灵魂所在,正如司空图说的,作诗要有“味外味”。

第三节 读诗的“五到”
《红楼梦》里林黛玉教丫鬟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曹雪芹是抄袭王渔洋以摩诘为诗佛、太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的说法,故特举此三人。这里教给我们一些博览百家的方法:
1.由点到面。如上面所述,先读一些有代表性的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要读;王维、孟浩然、刘禹锡要读;甚至《唐诗三百首》也要读。读过这些以后,才能一步步扩展视野,读历代浩如烟海的优秀诗作。
2.由史入门。有一些诗篇的积累后,可以读读中国文学史,尤其是诗词发展史。就如请了一个导游,带我们进入诗词王国:什么诗经离骚汉乐府,什么陶潜七子建安骨,什么边塞田园小李杜等等。采风十五国,上下三千年;想读什么有什么,喜欢读谁就读谁。
3.由篇及人。相信李义山的这两首诗大家都读过:一是《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是《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读过这些诗,会感到有味道,有嚼头,逐渐喜欢上了李义山的诗作,那就无妨再多读一些:读读《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读读《锦瑟》等等。相信你越读越丢不下,这时有必要把《李义山诗集》通读一遍,那就“窥见全豹”了,甚至会受到晚唐唯美诗风的熏染。
4.由读到赏。如上述李义山的律绝,有兴趣再读读当代诗家苏缨、毛晓雯的《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商隐诗传》,如此就能读出“所以然”了。读读朱熹《诗集传》,读读钟嵘《诗品》,读读袁枚的《随园诗话》,读读闻一多的《唐诗杂论》等。自己读往往一知半解,然而由名家指点迷津,那就能够读得诗的真谛了。一旦窥得门径,自己作诗水平就会提升许多。
5.由读到抄。俗话说:熟读十遍,不如手写一遍。我们读名家的诗作,可以有意选抄一些自己认为的佳作,一则加强记忆,反复诵读,反复品味;二则甄选鉴别的过程也是赏析的过程,不知不觉会鞭辟入里,会心领神会。古代诗抄多得很,清代曾国藩就有《十八家诗钞》,供子弟们诵读学习。功底要厚,否则总是蹩脚的诗人。

我们切不可把写诗的人多了、诗词作品多了就当作诗坛的繁荣。只有读诗的人多了,写诗的人才会渐入佳境,好诗会不尽源头滚滚来,那才是真正迎来了诗坛的春天。有新韵一律为证:
炎黄文化五千年,浩瀚华章锦绣篇。
荟萃群英珠玉缀,葳蕤秀色馔馐餐。
仁人喜水情溢水,智者登山意满山。
对酒当歌歌盛世,吟诗作乐乐皇天!


附注:写诗的12点体会到此发完了,谢谢诗友们的不离不弃。文中引用了专家及吟友们的观点,这里一并致谢。所谈多为皮毛,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7) 查看   收藏(1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