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四一九 男  
  • 注册日期:2019-01-17
  • 最近登录:2020-03-01
  • 粉丝人数:3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七律及其写作特点〈重排转发〉

四一九 发布于2019-08-11 23:24   点击:3090   评论:2  
转发,适合手机观看
七律是大美的诗体,是中国诗歌中最凝练精美的一种形式。属于近体诗范畴,它萌芽于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的诗人沈约,因其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王维、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炼,方使它在体制上达到纯熟;而崔颢、李白仍有骈散交杂、半古半律之作。
盛唐时的七言律诗虽亦有清圆秀朗的名篇,但内容上绝大多数属于奉和应制诗,(即臣下奉命而应和皇帝之作,所以思想内容多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诗歌作品)。虽兴起于五言律诗之后,但写作内容比之五言律诗更见狭窄。而此时的李白、王维、高适等诗人的七律,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
到了杜甫,七言律诗才展示其诗体潜力而打开艺术天地。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诸如时事政论、身世怀抱、风土人情、文物古迹,一概熔铸于精严的格律之中,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所以,杜甫对七律做出巨大的贡献,奠定了后来七律写作的基本规范。

一 七言律诗的诗构成要素
(一)七言律诗的概念
七言律诗又称七律,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律诗分为四联,并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

七言律诗,其长处是形式之精美,其难点在于束缚之严格。一首好的七律,一定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简言之:七律所谓合乎格律而言,就是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符合规定,每篇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二)律诗的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一首诗谋篇布局的方法。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
首联(即诗的前两句),
颔联(承接联,即诗的第三、第四句),
颈联(转折联,即诗的第五、第六句),
尾联(即诗的第七、第八句)。
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但颈联是一定要对仗的。
写一首诗,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写作的目的,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读来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这顺序不能乱。如果是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势必会造成文理的混乱。自己写不明白,别人就没办法阅读明白。有时作者写的东西,作者自身心里很清楚,可是读者却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其原因就是章法出了问题。可见,起、承、转、合是很关键的。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把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尤其是中间两联,出句与对句之间,要尽量说不同的方面,不要内容太近或相同。内容太近和相同就是合掌了。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要递进,避免说同一层面上的事情。只有递进一步,发展一步,结尾才好结出更有意义的思想或感受。
(三)七律诗的写作要点
古人作诗就是靠平仄的交替,来形成旋律美的,也叫做抑扬的美。就是指句内“平仄之和调”。为什么平仄能够形成旋律美呢?中古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康熙字典》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升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格律诗词中平仄的运用与四声有直接关系。作诗填词选用平仄声不同的汉字,错落相间,就会形成一种和谐的音乐美。因此平仄是形成近体诗词的最重要因素。正如语言学家王力所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格律。平仄是平声和仄声的合称。平仄主要是求其“异者相从”:一句中平仄交替,一联中平仄相反。诗律的“对”是平仄相反,“粘”是平仄相同。其实,“粘”是在同中异,因为只有“粘”,才能使前后两联的平仄相反。音步是诗歌中的基本节奏单位。汉语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不同数量的音节又构成音步。
七律诗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压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它是根据汉语一字一音,音讲声调的特点和诗歌对音乐美、形式美、精炼美的特殊要求而产生的,所以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而流转不息。
(1)七律的格式及韵脚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说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一种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二种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为第一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三种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韵◎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第四种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为第三种格式后半首的重叠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韵
以上七律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只是在基本格式基础上稍有变化而已。“首句平起”和“首句仄起”通俗地讲,是指首句第二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因为往往首句的第一个字是“中”,即可“平”可“仄”。所以从第二个字论“平起式”还是“仄起式”。
(2)押韵。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根椐七言律诗的要求,把同韵的几个字放在同一位置上。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
(3)平仄。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讲诗词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在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应该是相对的。这就是相对律。任何一首律诗,只要知道了首联的出句平仄,就可根据相对律,推出他的对句的平仄,再根据相沾律,推出颔联的出句的平仄,以此类推到第八句,整个是的平仄就出来了。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
这种“交错”包括:
①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
②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
例如: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4)粘对。“对”就是对立,“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试看毛主席的《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的。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5)对仗。诗歌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偶就是将同类概念或对立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实际上,名词还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对仗即体现整齐美,也是形成音韵上的抑扬顿挫,即音律美.一般说来,律诗除了首尾两联外,其余各联都要求对仗。但现实中,作者往往并不完全按照这个要求。总的来说,就是不以辞害意!

一是工对。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就更工整了。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时。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例如毛主席《送瘟神》其二: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红”对“清”,
“着意”对“随心”,
“翻作”对“化为”,
“天连”对“地动”,
“五岭”对“三河”,“银”对“铁”,“落”对“摇”,都非常工整;而“雨”对“山”,“浪”对“桥”,“锄”对“臂”,名词对名词,也还是工整的。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不是工整,而是纤巧。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同义词相对,似工而实拙。《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比一般正对自然更“劣”。像杜甫《客至》: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缺点。再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二是宽对。形式服从于内容,诗人不应该为了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同一诗人,在这一首诗中用工对,在另一首诗用宽对,那完全是看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字,等等。王维《使至塞上》: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这类情况是很多的。稍为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
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李白的“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就是这种情况。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本来就不像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就是这种情况。现在再举毛主席的诗为证:
毛泽东《赠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三是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
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
“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
“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
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
又如:杜甫《曲江》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四是流水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白居易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总之,律诗的对仗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在运用对仗时有更大的自由。艺术修养高的诗人常常能够成功地运用工整的对仗,来做到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遇必要时,也能够摆脱对仗的束缚来充分表现自己的意境。无原则地追求对仗的纤巧,那就是庸俗的作风了。
(6)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关于律诗的平仄,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
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的禁忌。至于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如七言律诗的特定句式之一:“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小拗救的特定句式被确定为是符合格律诗规范要求的,但用“二四六分明”这句话来衡量,其第二、第四两字是“分明”的,但第六字就不“分明”了,“三平尾”,而“三平尾”也是写作律诗之另一“大忌”。

(7)律诗的节奏。所谓节奏,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律诗中,则是指在吟诵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

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或者说,主要是根据其语义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其平仄要求上去看,或者说,是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问题。

一是节奏的划分。

①自然声律划分法。自然声律来缘于《诗经》的时代,当时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体现出整齐匀称、琅琅上口的韵律美。当时最典型的音节是两字节节奏,两字一顿,如平平或仄仄。这既是律诗句式中的短距离音节,又是声律结构标尺中的一个单位,所以称之为“节”。

由于“节”在诵读过程中具有声调距离短、中间轻停顿的特征,就像人们步行一样,两个跨步之间会有间隙,所以又被形象地叫做“音步”。细心的读者可能在一些古装影视里看到,诗人一边吟哦,一边踱步,步幅与吟哦紧密配合,其实这就是音节。音节是古典诗歌声律结构的基本单位,通常是两字为一节,所以又叫“两字节”,一般为平平或仄仄。
②七言的节奏:
(1)七言一般的节奏形式:是2.2.1.2节奏.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七言另一基本常见的节奏形式:是2.2.2.1节奏.如: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就是“楼船/夜雪/瓜洲/渡”2.2.2.1结构。
韵律划分法:通常读七言句式会自然地在第四个字处稍作停顿,再读后三个字,这样会有一种整齐划一的韵律美。仔细观察《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叫做4/3式。第一句为三个独立的意象,西沉的残月,凄唉的乌啼,霜华满天,读时可以运用四三式停顿“月落乌啼——霜满天”。这样读来,错落有致,把三个意象自然停顿。前两个意象为每两个字一个意象,最后一个意象为三个字,诗人在写诗时,本身就有意识将诗句做了相应的停顿。
因此,四三式朗读,契合诗人的节奏和意图,也有助于读者对诗意的理解。同样,后面三句也可以运用相同的读法“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二是划分节奏的要领:找到各句畸零的单音节。
① 个音节单独作为一个节拍。
②其他音节,只要不违背意思,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这样的方法,对于常见的两种结构形式都是可行的,如: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先找到诗中各句的畸零单音节:平、混、泽、城、无、耻、情。这样很快就可以给全诗标出节奏点: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221)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21)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212)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标好后,可以看到,第一句为二二一,第二句为二一二,这一联是散联。中间两联对仗,一联为二二一,一联为二一二,整齐中有变化。注意看中间两联,承联为二二一,转联为二一二,整齐中有变化。所以要记住,中二联的结构和词性不能犯雷同的毛病。

以上的例子属于两种常规意义结构。其实,打破了常规意义结构的诗句,也适用以上方法,如“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两字节是五言、七言律诗重要的音节单位,除句末(即句脚)是半节外,其余都是两字节,广泛适用于律诗之中。

  三是为什么律诗要“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律诗句子的结构形式,其实是同节奏紧紧的,常见的七律诗句,通常划分为四三式和二五式,即上四下三、上二下五的句子。这个四,就是我们诗句中的前两个音节,其实也就是二二的结构。一般是不能变的,要变,是在此句后面两字的音节和单字音节组成部分,分别有二一、一二、一一一或者三这样的句式。如崔灏的《黄鹤楼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四二一结构)
此地/空余/黄鹤楼。(四三结构)
黄鹤/一去/不/复返,(四一二结构)
白云/干载/空/悠悠。(四一二结构)
晴川/历历/汉阳树,(四三结构)
芳草/萋萋/鹦鹉洲。(四三结构})
日暮/乡关/何处/是,(四二一结构)
烟波/江上/使/人/愁。(四一一一结构)

格律诗的句子结构形式,不仅同节奏意念(即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基本一致,而且同意义单位(每两个音节构成的一个双音节词或词组)基本一致。所以格律诗的声律句读与意义句读,基本上也是一致的。律诗的节奏我们就介绍到这里,大家一定感觉很抽象,但这是基础,我们为下步写作扎马步,大家下来后认真领会。

二 七言律诗的写作技巧
所谓技巧,就是诗词写作时采用的手法、手段。比较常见的技巧:赋、比、兴、复沓、夸张、假设、对比、双关、反问、象征、暗示等等。这里只讲赋比兴最常见也是最常使用的技巧。
(一)赋:就是对客观的描写和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咏物诗也常常采用赋的手法。我们以杜甫的《登楼》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起联交代登楼时的心态,是叙述的方式。
颔联写作者站在楼上看到山、看到水,进而对对象进行具体的描写和议论,但也是采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
颈联作者抒发了一些想法和担心,还是叙述的方式。
结尾说的很含蓄,可叙述的方式依然没有改变。 在赋的过程中,有许多具体的办法,比如白描、摹状、议论等等。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感伤感喟(kuì)。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
再来看笔者的《快递小哥》:
脚踏三轮电掣驰,辛酸岁月众人知。
东西送货担心慢,街巷传书恐怕迟。
戴雨披风传喜讯,严寒酷暑递相思。
送完包裹归来晚,抖落征尘夜静时。
首句的“脚踏”,第二句的“辛酸”,在诗的构思上,起着递进的作用。“担心慢”、“恐怕迟”;“传喜讯”、“递相思”;这都是快递小哥的心理反映。尾联“送完包裹归来晚,抖落征尘夜静时”写出了快递小哥的艰苦生活,都是对客观的描写和叙述。即兼顾时间和空间,又增强了诗中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
(二)比:就是比喻,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的手法同样很常见。
比如笔者的《乡愁》:
花絮瞥然梦里香,朦胧岁月小孩王。
一群光腚留合影,满脸泥巴做彩妆。
牵手青梅官场客,绕栏竹马贾家娘。
老来还把旧情念,应笑眼前霜鬓郎。
乡愁,是一种心情,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这里首先把乡愁拉入梦境,在“朦胧岁月”中忆起了对“小孩王”的留恋。颌联、颈联叙述了儿时生活。最后“老来还把旧情念,应笑眼前霜鬓郎”,又回到了题目《乡愁》。在诗中,先把几十年来的生活,以乡愁为比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直接比喻、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使用比喻的技巧,处处在写乡愁,实际写的都是生活的经历。结尾在回到生活中来,进行总结。这种比喻手法,是用来抒发人生感慨。如果没有这样的比喻,就很难在这样短短的篇章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兴:就是兴起,或者叫起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说白了,就是触景生情和因物生情的手法。
例如笔者的《到访》:
躬身揖手问年尊,村长家宅哪里寻?
水岸衙前风摆柳,雕龙刻凤一豪门。
前两句是问,后两句是答,问的目的是起兴,是为下面抒发“水岸衙前风摆柳,雕龙刻凤一豪门”的做铺垫。诗意切中时代脉博,反映了现实生活。

三 律诗的的精美构思
诗要有精美的构思。诗人写诗,当然是先有了想要写诗的主观意向。因为被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所感动,要通过作品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写出来。但诗不能象流水帐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除了要巧妙的设计章法以外,还需要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来打动读者。
律诗由于篇幅相对较长,对构思的要求相对绝句要宽一些,章法比较好把握,波澜不需要太大,精彩之处一般体现在中间两联上,大开大阖,主要以铺陈为主。
比如温庭筠的《苏武庙》: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比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比如杜甫的《登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都是如此。这些构思不一定都以气势取胜,但却以气韵取胜。出句和对句之间的开合、跳荡,或绵绵荡荡、或惊心动魄。

(一)律诗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词是文体之一,自然也应该象文章一样,忌平铺直叙,要有波澜。古风和词因为较长,需要波澜,这个道理好理解些。格律诗也需要波澜,下面我们分别举例来介绍一下格律诗和绝句的波澜。我们来看看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起联感情颇强烈,直接把感情推向高潮。】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细腻的笔触,使强烈的感情推向最高点。】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具体叙述自己的遭际,感情趋于平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感情稍稍走高,但已经不是最高,较颈联略高而已。留下余味。】

像这样以表达思想感情为主的诗歌,是最应该体现波澜之美的。这里说的波澜,其实就是蕴涵于诗人笔下的一种气韵。这种气韵是要不断推高的,但不能高了再高。如果一味地高下去,最终是要绷破的。俗话说:
气可鼓,不可泄。但也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说法。诗的气不能如串串惊雷响之不停,要舒缓有致。所谓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上面这首诗采用的是:高、再高、渐低、稍高这样的感情强弱高低的安排。
也有与此相反的,比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一开始的遥想,带有感情的波动,但不是很强烈,有些平缓的味道。】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此联一出,感情开始逐渐强烈起来。】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继续是写想象中的景象,但深情有加,情绪开始趋于平缓。】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结尾依然是想象中的情景,但双泪的场面,终于把感情推向最高处。】

这首诗感情变化的特点是:错落有致,极具感染力。律诗如此,绝句也是一样,甚至绝句因为篇章短小,更要求有起伏和变化,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二)律诗的诗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对理解全篇的结构脉络或者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昭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有人说诗眼就是炼字,某句话里的某个字炼的好,使得全句增色,这个字就是诗眼,比如王安石的诗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但我以为,这不是诗眼,这只是眼字。

诗眼,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诗的结构过于复杂,因此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示,以帮助读者理清作品的思路。有个时候,是作者的思想或者诗的主题不好明确交代,需要在某个地方加以提醒或暗示。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诗眼。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那就是并不是每一首诗都需要诗眼。大多数诗是没有也不需要诗眼的。诗眼只根据需要而使用,不需要特意安排。

一首诗的诗眼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加以安置。以律诗为例,分四联,因此,诗眼可以安排在诗的任何一联里。
以笔者的《惦念》为例:

夫行千里外,冷暖伴心驰。
整夜能休息?三餐可按时?
相思托作梦,惦念化成诗。
鸿雁传书去,归期切勿迟!

最后“归期切勿迟”就是诗眼。前三联都是叙述惦念的过程,尾联笔锋蒙然为“归期”转了过来。如果不盼望“归期”,“惦念”就没有着落。题目《惦念》是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代内容了的需要,加入了某些信息。
诗眼,有的时候与警句相同。比如“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这一千古名句不仅是警句,还是诗眼。但警句不一定都是诗眼,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就不能说是诗眼。
我们了解了诗眼的特点和用途,一是为了章法和脉络更加清晰,一是可以在含蓄的基础上揭示主题。
(三)“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就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要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如“仄仄仄平仄仄平”句型,第五字就要用平声字来救,变成“仄仄仄平平仄平”句型。第三字仄为拗,第五字平为救。“拗救”的具体方式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须一一了解。
四、 七言律诗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雷同:除了避免意义上的雷同之外,力求避免对仗句法雷同,显得非常重要。这里,必须捋清“避免句法雷同”的内涵和适用范围。
(1)避免对仗雷同。近体诗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对,还要求上下句由词组成的句子结构相一致,即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介)宾词组对动(介)宾词组,动(形)补词组对动(形)补词组。
以杜甫《登高》首联的对仗句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都是主谓结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分别是联合结构;“啸哀”“飞回”均是动补结构;“猿啸哀”“鸟飞回”又分别是主谓结构;“风急天高”与“猿啸哀”,“渚清沙白”与“鸟飞回”,又分别组成联合结构。
可以看出,上述每联出句与对句的语言结构形式完全相同。可以说,欲写任何一联对仗,若语言结构形式不相同,就不可能造成对偶句。
如“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句,
“新秋”和“欲雨”就不能属对。这正是个语言结构问题。“新秋”是偏正结构,名词性词组;而“欲雨”是动宾结构,谓词性词组,二者当然不能相对。若将“新秋”改为“宜秋”,也是动宾结构,就可以跟“欲雨”相对了。这就是说,一个对仗句的上下句,要求结构形式相同,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但是,还需要特别注意:两联对仗句连用时,双双的语言结构形式又不能雷同,而要有所变化,体现参差美。
(2)避免句法雷同:两联之间要避免句法雷同,比如前联动词在第一字,后联就应换在其它位置;前联第三字是实词,后联第三字就不妨用虚词;间或使用名词句,有时会有奇妙的效果。
笔者再次强调,不论五言七言,中二联对仗均要注意两联的首两字和尾三字富有变化,忌同头同尾,避免两联的前二字和后三字结构相同,避免两联的动词都落在倒数第三字上。再看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他乡”“旧国”“晓月”“繁星”,典型的四平头;“生—白发”“见—青山”“过—残垒”“宿—故关”典型的四同尾;倒数第三字都是动词;首尾各词一律的偏正结构;八个名词各带一个形容词;结构完全一样。这必然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诗者当深避之。
总之,颔联、颈联之间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都要力避雷同,特别要注意避免常被忽视的句法雷同。若两联对仗句的语言结构雷同,两联四句都成一个模式,同一句法节奏,像老和尚敲木鱼,没有变化,必然使得音节滞涩,形式呆板,难免乏味。
(二)正确认识律诗中的“重字”。
(1)诗歌里的重字:分为修辞性重字和非修辞性重字。所谓修辞性重字就是为了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韵感和艺术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出现的重字,而除此意义之外的就是非修辞性重字。修辞性重字由来已久,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已经出现了,几乎是伴着诗歌的产生而产生,特别是在唐代格律诗形成后得到广泛运用,并随之出现了文字“避同”之说,即在一首诗中避免同字重复。当然,这种重字指的是非修辞性重字而不是修辞性重字,也就是说修辞性重字不在“避同”之中。之所以要避免非修辞性重字,是因为诗的字数本来就不多,每个字都承载着重要的艺术信息,若有重字,就会严重减少艺术信息量。格律诗中,常见的修辞性文字重复主要有叠字、顶针、复沓等情况。
(2)诗歌里的叠字:是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紧密相连组成的词,叠字在传统诗歌中使用十分广泛,尤其是格律诗形成后,无论五言还是七言都采用叠字来突出律诗的音韵感和节奏感,强化摹状抒情的效果,具有传情达意的形象性,可以增强律诗的艺术魅力和特定的表达效果。叠字诗句除前文列举的还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以及: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诗歌里的顶针:
指的是上句末尾字、词与下句开头字、词相同,构成一种回环相扣的表达效果。如元稹的“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即顶针格的应用。
(4)复沓,是指重复的字、词不是相连的,而是被其它文字隔开来,它可以在同句中,也可以在不同的句子中,有句内重复也有句外重复。句内重复的如:
楼外青山楼外楼、云想衣裳花想容
还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句外重复的如:
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因此,对律诗创作者来说,首先要分清修辞性重字和非修辞性重字,对修辞性重字可以多加运用,以增强律诗的艺术性。而对非修辞性重字,则要反复推敲,千锤百炼,尽力避免。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这些诗句背后的故事,正是古人反复推敲文字、千锤百炼诗句的真实写照。而一代伟人尚且能够虚心接受建议修改重字,我们后辈更应如此。
(三)律诗写作十忌。律诗是一种十分精致的文学架构,它有中国式的平衡对称美,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和谐。整体架构又具有整齐中见差异,参差中见整齐的美。它利用音、形、义的配合,构成了多维性的对称和变化。正如明代诗人胡应麟所说:律诗是“綦组锦绣,相鲜以为色;宫商角徵羽,互合以成声”。我们学习写作律诗要掌握其基本规律,练好基本功。八句诗,何以名律也?一为法律之律,有一定之法,不可不遵也;一为律吕之律,有一定之音,不可不合也”;故而,写律诗要遵守基本规则,勿违犯禁忌。
一忌:立意不明,或散或庸。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一首诗意绪纷乱,等于无意。比如宋《西昆酬唱集中的《泪》:
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苦怨新知。
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掩袂时。
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
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

北宋西昆派追求形式美,堆砌词藻典故。此篇将八种不同的悲苦之泪并列排出----思妇、弃妇、征夫、纤夫、皇后、壮士、悲秋、伤春等多以典故出之,犹如散珠一片,漫散浮泛。虽然诗中有意象,但立意不明。
二忌:少形象、缺意象、多政治术语。
诗是形象的语言艺术,它不同于政论,必须有诗味,有意境。意象是意境的基础,有情有景产生意象。意境,则是比意象高越一级的美学范畴。只讲道理,有了“意”,但没有“象”,就谈不上诗味,更难表现“意境”了。
三忌:失粘、失对、出律。
律诗的平仄格律,是运用汉语中的四声交换、对应规律,在音调上起到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的作用。律诗应严守平仄格律的粘对规律。有些诗友写诗注意内容,忽视格律要求,造成失粘失对,多处出律,应特别注意。
四忌:对仗不工,偏枯。
对仗对偶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已存在了,它体现了诗歌均衡美的特色。对仗是律诗中有别于绝句的重要标志,它要求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对仗,要使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要平仄相反。诗友们写律诗时,对仗不工不严的情况较多:
①词性不同。如:“游荡华街逛超市、追寻时尚不惜钞。”“逛”是动词,“不”是副词词性不同。“超市”名词,“惜钞”动宾词组,词性不同。
②平仄未相反。如:“披荆斩棘奔四化,国强民富业绩宏。”新声此联上句“披荆斩棘”是平平仄仄,下句“国强民富”是平平平仄,未能相反。“奔”是双音字。
③对仗出现偏枯。何谓偏枯?指对偶句中的两物对一物,或以一意对两意,或种事物对属事物,显得不工整。

“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
杜甫)
“骏骨”为一物,“熊罴”为两物。“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橘柚”为两物,“梧桐”为一物。“往昔悲唱阳关曲。今日欢歌西部篇”“阳关”是属类,“西部”是种类,“西部”包括“阳关”,故是偏枯。
五忌:合掌、四平头。
①何谓合掌:指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的意思相同或相似,犹如两掌相合。律诗字少意丰,必须惜墨如金,以有限的字词表达更多的情景意蕴。故“合掌”乃作诗之大忌。合掌有三种情况:
其一,一联内用同义字、同一字相对。
其二,对偶句中出句与对句部分词语意思相同,也是合掌。
其三,“事异意同”即对偶句中的出句与对句所用辞藻典故虽不同,但两句含义一样或相近。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曰:“两句不可一意”。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虽写两种动物,两种神态,而含义均是思乡。
②何谓四平头?即律诗中间对仗的四句皆用一类字起头。
如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中间二联: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纪昀曰:“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
又如:赵昌父《梅花》中间两联:
未至腊时须访问,已过春月尚跻攀。
直从开后至落后,不问山间与水间。

两联各句开头“未至、已过、直从、不问”均为偏正词组的副词语,亦为“四平头”。再如一诗中间两联:
冬日炉前能取暖,夏天树下可乘凉。
春来花绽院中艳,秋至果熟树上香。

两联中各句开头“冬日、夏天、春来、秋至”均以季节词开头,是为“四平头”。总之,变化多可以扩展诗意,丰富内涵,增强诗的表现力。
六忌:音步应谐不谐,应变不变。
何谓音步?音步即是词或词组间因表达语意而拖长语音形成的间隔。它具有节奏美。齐梁以后,随诗歌律化的深入,音乐感的加强。如: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杜甫《蜀相》: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对于音步问题,写诗者时有忽略,出现应同不同,应异不异的现象。均为2、2、1音步。
七忌:出韵。
诗歌押韵,早在先秦以前就已存在,基本定式是偶句句尾押韵,称韵脚。
袁枚说:“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唐以后写律诗,用《平水韵》,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用同一韵部的韵,首句如为平收时,必须入韵,可押邻韵。
今人写律诗,中华诗词学会提倡用新声新韵,也可用平水韵,允许双轨制。但一首诗中不能混用。用新声韵写律诗,也必须在二、四、六、八句句尾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如为平声收,亦应押平声韵。
八忌:诗中词语多处犯复,或犯题。梁章钜《退庵随笔》云:“作近体诗前后复字须避”。诗要求词语精炼而意丰,诗友们写诗时往往忽略。如:
游荡华街逛超市,追寻时尚不惜钞。
高档商品来买俏,大把银钱尽情销。

“不惜钞”与“大把银钱尽情销”意思重复。如:《甘肃行》:
驼铃阵阵走祁连,座座碉搂立漠间。
旧日阳关沙场在。今朝烽燧已无烟。
雄关远望昆仑雪,石窟仍偎半月泉。
大漠流沙难锁住,春风已度玉门关。

此诗立意不错,但犯复多处,“阳关、雄关、玉门关”“立漠、大漠、流沙”等。
九忌:章法欠周。
何谓章法?章法又称结构,律诗的结构,有两方面涵义:
①外在结构,指诗之材料安排的规范,比如开头、结尾,中间两联对仗。它按句式的规划排列,属于结构的外部要求。
②内在结构,指感情的萌发、深化、结束,有人把它的进展过程,简称为起、承、转、合。在创作中处理结构问题,就是如何把外部范式和内在的感情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主旨,起承转合是诗歌抒情的进展过程(内部结构)常与律诗的外部结构一致,因此将章法简括为“起承转合”是有道理的,但不能死定为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这一模式,因为诗人创作时,抒情进展过程并不一定与外部结构一致。
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主旨是寄托高洁情怀,抒发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首联,起,就题而起,写出山居的季节、时间、特点。
颔联,承,紧承首联写山中秋季新雨后的夜景——清新、幽静、明净,景中有情,寄托了高洁情怀。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承上,依然写景。但两联对仗有变化。
其一,颔联,是自然,静景;颈联侧重写人与自然的活动,是动景。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两联又互为补充,清泉、苍松、翠竹、青莲、明月,都是诗人高洁情怀的写照。
其二,音步有变化,颔联是二、二、一式,颈联是二、一、二式,形成节奏旋律美,没有“截腰”之病,为尾联的转合作好铺垫。尾联,亦转亦合。化《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典,反用之。以抒发隐逸之情。
由此可见,起承转合是律诗创作时感情萌发、深化、结束的进展过程,与外部结构相一致,但定而不死。有些诗友写诗忽略了起承转合,而是平铺直叙,八句并列,没有主次,缺少深入与结束。
如《春归》:
清澈天空伴暖阳,春光明媚染家乡。
青松枝顶出新绿,垂柳周冠露浅黄。
紫燕寻宅巢穴筑,游鱼破浪觅食香。
草坪展体抬头展,花卉伸腰笑脸扬。

此诗写春回大地的景象,有色彩、有形象,有动有静,用拟人法生动感人,但因八句并列,没有深入、结束,使人有未作完之感。
总之,律诗创作是继承、发展传统诗歌艺术不可或缺的诗体,它体现了音乐美、和谐美。我们掌握了基本规律,就能创作出表现时代的新篇章。
十忌:孤平。
孤平是律诗格律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都注意避免孤平。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形成“仄仄仄平仄仄平”句型,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2) 查看   收藏(1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