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8-02-14
  • 最近登录:2024-04-22
  • 粉丝人数:12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硬读《随园诗话》(293)

真老实人 发布于2019-08-27 08:18   点击:704   评论:0  
沈德潜来信的本意是规劝袁枚写诗不要离经叛道。收到袁枚回信后,见其大动干戈,作为一个在职高官、诗坛前辈,他懒得与一个辞任官员与后生争论。与名人争论、争执乃至争讼,都是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袁枚是否有此心?不妄测。

卷九(七) 【原书卷九·一七】

沈归愚尚书,晚年受上知遇之隆,从古诗人所未有。作秀才时,《七夕悼亡》云:“但有生离无死别,果然天上胜人间。”《落第咏昭君》云:“无金赠延寿,妾自误平生。”深婉有味,皆集中最出色诗。六十七岁,与余同入词林。《纪恩》诗云:“许随香案称仙吏,望见红云识圣人。”


沈德潜,(1673—1769),字碻(què)士,号归愚,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大臣、诗人、著名学者。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年)以六十七岁高龄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乾隆帝喜其诗才,称其“江南老名士”。历任侍读、内阁学士、上书房行走,乾隆十四年(1749年)升礼部侍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加礼部尚书衔,乾隆三十年(1765年),封光禄大夫、太子太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病逝,年九十七,赠太子太师,祀贤良祠,谥文悫(què)。后因卷入徐述夔案,遭罢祠夺官。

词林,汉语词汇。释义:1、指汇集在一处的文词。2、词坛。3、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沈德潜与袁枚同一年考上进士,当时,沈已经67岁,而袁枚仅31岁,但两人的仕途走向则大相径庭。沈官至礼部尚书,而袁官至知县。“沈归愚尚书,晚年受上知遇之隆,从古诗人所未有。”袁枚的这句话里,不难品出一点酸酸的味道。乾隆诗坛前期的盟主为沈德潜,而沈之后,为袁枚所取代。二人虽然是忘年好友,但在诗学观点上却是针锋相对。沈为“格调派”,袁为“性灵派”。大约在乾隆二十六年至三十年(1761—1764年)之间,双方通过书信进行了一场诗学观点论争。目前只见袁枚的回信内容,未见沈之原信及对袁枚回信的反应。有学者说,沈被袁驳斥而败,无言以对。而我觉得,沈德潜来信的本意是规劝袁枚写诗不要离经叛道。收到袁枚回信后,见其大动干戈,作为一个在职高官、诗坛前辈,他懒得与一个辞任官员与后生争论。与名人争论、争执乃至争讼,都是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袁枚是否有此心?不妄测。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