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胜达 男  
  • 注册日期:2019-01-22
  • 最近登录:2024-04-13
  • 粉丝人数:29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欧阳修词选讲

胜达 发布于2019-09-14 15:36   点击:888   评论:2  
欧阳修词选讲 刘斯翰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作词,诚如李清照说“学际天人,偶为小词”。他当时关注的是改变宋初文风,以其才大学博,虽随意做词,亦自成风格。欧词脱离花间,少用比兴,写景写情皆直书,又内容多就宴席即兴,浅近不避口语,宜于歌唱,又作节令词,使人喜唱之,(东坡“佳人犹唱醉翁词”、叶梦得“犹有邦人,争唱醉翁词”)使士大夫词接地气。

欧词平易清丽,无论写景抒情皆不喜深曲,此盖与其文风主张一致也。欧公为地方长官时间长,为政尚宽简,故行乐时多。欧公上继花间、南唐,借运会推移,格局亦一变,从容宽缓,不避流俗,浅近随和,逐渐见出北宋词风,(盛世之文风应该是博大清新宽容隽美)以其文坛盟主地位,影响北宋士人词创作,实较晏氏更大。

晏词刻意于理趣,欧词无意为之,而学养亦自然融汇其间。晏词高雅,欧词宽容。由晏、欧两公,遂促成北宋文人词一代风流之形成。

临江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注:帘旌,帘端所缀之布帛。亦泛指帘幕。簟,竹席。水精枕,用水晶石作内囊的枕头,夏天使用,凉爽。

欣赏  这是欧阳修早年(二十五六岁,初入仕途),有明确记载本事的作品。钱世昭《钱氏私志》
“欧阳文忠公任河南推官,亲一妓。时先文僖(钱惟演,谥文僖)罢政为西京留守,梅圣俞、谢希深、尹师鲁同在幕下,惜欧有才无行,共白于公,屡微讽之而不恤。一日,宴于后园,客集而欧与妓俱不至,移时方来,在坐相视以目。公责妓云:‘未至,何也?’妓云:‘中暑往凉堂睡着,觉而失金钗,犹未见。’公曰:‘若得欧阳推官一词,当为汝偿。’欧即席云(此词),坐皆称善。遂命妓满酌赏饮,而令公库偿钗,戒欧当少戢。”
注:钱惟演是"西昆体"的骨干诗人,当时与杨亿、刘筠齐名。 后由杨亿汇辑成《西昆酬唱集》2卷,辑入其近体诗五十四首,共收十七人、二百四十八首诗,形成宋初一大诗派。
这首词上片描写夏天常见的一场骤雨,和雨后的风景。以轻雷、荷声、断虹,把这场雨绘声绘色地展现出来,然后写到雨后新晴,直到晚霞收尽,月华升起,通过骤雨驱除暑热带来清凉的全过程刻画,给读者以很强的审美感染力。
下片,借燕子,由室外风景,转入室中情景描写。因为要下雨,帘幕早先已经从钩子放垂下来,因为这时人已经走出房间之外,去观赏雨后的风景,房间里就剩得空荡荡的竹簟、水精枕头和一支从鬓发滑落的金钗……
全首词,除了“倚阑干处,待得月华生”写到了人,此外全是景物描写,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很浓厚的花间词气息,甚至连“画栋”、“玉钩”、“水精双枕”这些色彩艳丽的用词,都如此熟悉。它显示出欧阳修早年对花间词的喜爱、学习和娴熟地掌握。但我们仍然感觉到词家宽松自然的风格取向,与唐五代词受诗影响,比较拘束、喜欢含蓄的偏雅的审美风格有所不同。比如开头“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两个“雨”、两个“声”的重叠处理,就不是花间词能见到的,它带有欧阳修个人的创造色彩。这两句词仿如高手在键盘随意弹奏的一小段钢琴旋律,令人耳根为之一振。早年欧阳的过人才气,一下便透露出来,也就难怪当时文坛宗师钱惟演对他如此厚爱!这叫做出手不凡。第三句转出“断虹”,不动声色地把那场骤雨收拾干净,第五句“待得月华生”,则交代那场雨发生在午后,“轻雷”把午睡的人催醒,清凉又逗引她走出室外,呼吸雨后的清新,于是久久地观赏,直到月亮不知不觉升了起来,等等情节。而人物的感受、动作、心情,全都是通过风景暗示出来的——这也正是花间词的特色。
下片写室中景的手法,也带有明确无误的花间印记。不同之处,一个是借“燕子”作道具,这种拟人手法,别出心裁,是欧阳修自创的。还有一个是“水晶双枕,傍有堕钗横”的结尾。我们先来看看以下一首诗: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这是晚唐诗人韩偓的诗,题作《已凉》。这首诗前三句全是描写景物,最后一句则是交代时令秋天。这首诗颇受后人关注,是韩偓的名作之一。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发明了独特的写作方式:这首诗内容是狭妓,写两人在床上缱绻,但却不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景物的暗示,由读者去想象、意会,因而避免了直接描写的不雅。这其实是“比兴”传统的一种创造,所以被人们赞赏。欧阳修在这里便借用了韩氏笔法,“水精双枕”也如同“八尺龙须”,提示了两个人的存在。而“堕钗”则让人联想两人缱绻过程中不经意间金钗掉落。和韩偓诗不同之处,是欧阳修用它回应了歌妓找钗的托词,十分巧妙。如此丝丝入扣,当然也会得到在座人们的击节叹赏。

欧阳修书法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注:画眉,《汉书·张敞传》:“(敞)为京兆,无威仪。时罢朝会,走马过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责备也。”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欣赏  这是欧阳修新婚生活的实录,也是他早年的作品之一。
上片起二句写妻子的头饰,浓墨重彩,完全是“花间”派笔调。但以下便转为口语化的描述:走来、笑、相扶,人物的动态轻松活泼。试想一个十五六岁女孩儿,嫁得一个才华出众的如意郎君,心里眼里那份高兴。同时,由此也反衬出欧阳修平日在家还是率性任情,不好摆架子。爱道,是常常会问,每天梳妆打扮之后总是要来问一问:我这妆化得好不好看啊?还赶得上潮流吧?给我看看这脸匀得怎样?这眉毛画得漂亮吗?可以想象她就象一只天刚亮就开始吱吱喳喳叫个不停的黄莺儿。词人听着很受用,诗兴大发,随手就把她描画出来了。
下片换了另一个场景。本来,女红做刺绣,是古代家庭妇女的日常劳作,妻子也一样,但新婚的她,还是忍不住要撒撒娇。你看,她偎依在丈夫怀里,手里玩弄着描花的笔,久久不动,终于起来,让他看着,她怎么描刺绣的花样子,琢磨半晌,忽又笑起来,问道:这鸳鸯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呢?下片承接上片口语化风格,写来一气呵成,笔调甚为轻松,想得出词家除了开头刻意雕琢一下,之后便一挥而就,真是才情艳发啊!
《年谱》记载,天圣五年春,因为被随州举荐,欧阳修到礼部应试,未中。次年,他带着文章到汉阳谒见了胥偃,结果受到胥偃激赏,把他留于门下,冬天一同至京师,胥偃为之“游誉于诸公之间”。天圣七年春应国子监试,考第一,秋应国学解试,又第一。天圣八年,再试礼部,又第一。殿试,中甲科第十四名,授秘书省校书郎、充西都留守推官。天圣九年三月到洛阳赴任,胥偃把女儿许配给他,这时欧阳修25岁,妻子15岁。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候馆,旅馆。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欣赏  这首词应该也是为胥氏女而作,而不是寻常感触。这也许即是他第一次离别妻子时有感而作。全词是向妻子诉说口吻,也可以看做一封家书。
说起来,李商隐也喜欢给妻子写诗,著名的《夜雨寄北》,就是他由四川返京,途中遇雨季发大水,被困江驿,写寄住在长安的妻子倾吐心情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是人在归途,欧阳修却是人在旅途:
上片起句,向妻子描写了从驿馆晨起上路的情景,梅花已经凋谢,柳枝刚抽出绿条,该是早春才过。天气向暖,“草薰风暖”四字,表面看是顺势写来,不过我们知道,这四字却有来历,就是从江淹《别赋》里“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抽取得来的。可不要说词家只是顺手拈来,古人写作善用比兴,四个字的来历,不但暗示了“离别之意”,还隐藏了“闺中”(妻子)和“陌上”(词人)这么一种很特定的人物关系。我们一再强调说,欧阳修是大文豪,可不是浪得虚名,他的写作用心,绝不能简单粗糙去理解的。有了这层铺垫,下面的“离愁”才是有根的,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但词人并未直接抒写离愁,他转而拿眼前的小河(注意“溪桥”也是一个铺垫)作比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清代著名词论家陈廷焯对这两句批点说:“后主‘离恨恰如芳草’二语,更绵远有致。”我觉得这样比较,其实并不合适。因为后主是抒写亡国被俘之痛,欧阳修是写少年夫妻新婚别离,两种离愁,相差可谓十万八千里。我们曾经分析过后主词中对芳草意象的运用,是借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来指喻自己从此再不能回归故国。所以,正如后主词中既不能换成“春水”,同样,欧阳词中也不能换成“芳草”。道理就在这里。
上片说过了自己的情形,下片,转向对妻子的思念:词人想象,妻子一定也被离愁压倒;“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这不仅是想象,当日离别时她就哭得不行。过后怕是更加伤心,于是他叮咛道:你可不要天天爬到楼上去望。思妇想念行人,登楼望远,已经成为一种古人诗词的定式,宋词中更多得数不过来。词家此处也未能免俗,不过,“楼高莫近危阑倚”的表达还是有其特色:一个“高”、一个“危”,透露着词家的关切。“莫近”看似无理,既然说“倚(阑)”,又说莫近,前人说这是“无理而妙”,因为它表达了对妻子的疼爱之情。
最后的发挥则有如“铁骑突出刀枪鸣”,令人眼前一亮。历代评家对之赞誉有加,几成无可争议的名句。且来作一分析:“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本来,意思并不复杂,说的是从高楼远望,一片青青的原野,原野尽处,是一脉春意盎然的山林,而我此刻却已经越过这道山梁,走到更远的、你望不到的地方了。平芜、春山、行人,是一个平面,一道曲线,和一个小小的点,它们构成了一种不断延伸,又愈变愈小,终于消失在天边的情景。这就把词人和妻子的连系,绷得越来越紧,而终于无法维系。这么一种无奈,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表面看是劝说妻子(实际也有劝说成份),表达的却是自己的无奈和悲伤(也包含了妻子的悲伤)。这样的处理手法,很诡异,是欧阳独创。以致于后人误读误解,举一例:
上片写行人忆家,下片写闺人忆外。起三句,写郊景如画,于梅残柳细、草薰风暖之时,信马随行,一何自在。“离愁”两句,因见春水之不断,遂忆及离愁之无穷。下片,言闺人之怅望。“楼高”一句唤起,“平芜”两句拍合。平芜已远,春山则更远矣,而行人又在春山之外,则人去之远,不能目睹,惟存想象而已。(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7)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