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谈论诗与忽悠人一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9-09-22 07:55   点击:1234   评论:5  
七绝 以诗代序
皇帝新衣谁可穿,虚荣炫耀两招全。自持大棒频挥舞,忘了依据要置先


谈论诗与忽悠人

一、题 引

这个话题,期望是一篇论诗的人与论诗的人之间的讨论,由诗友木刀的观点和见解引来了一些思考,因这次不便以回复的方式贴于留言下面,似乎适合另辟成文,故这般。

在拙文一首小词的答评》下,诗友木刀留言:

‘意诚格物的忆秦娥只能算是优秀的文艺式样的宣传作品,而不能算作文艺作品,甚至连老干体也不是。诗词是要比兴的,无比兴何以谈诗词。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比”。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这是“兴”。’

因发现其中对“兴”的理解有误,故为了与诗友深入探讨,写了一篇八千字的长复,后题为《究一究赋比兴》

回复后,诗友木刀继续在拙文一首小词的答评》下留言说:

‘谢谢。君言之如饴,须深加踅摸,方可回味。年少之时,早晚均浸淫于政治、哲理语言环境,所以,不喜欢这种政治性忒强的诗词。这样的诗词年轻时写过很多,拿一篇报告、社论、报导,摘出其中的关键字,再找些能押韵字一凑,马上就能齐活儿。过后再看,惨不忍睹。这样作出的不是文学作品,这是宣传品。

在此留言,是恐怕其他人,尤其是年轻人,不知深浅地被君“忽悠”,以为这是作诗词的捷径,不禁趋之若鹜,岂不误人子弟。不过,也许君之意在提携,当然应以表扬为主,也许另当别论。再次谢谢教诲,因为愚仍然是个探路诗词的新手。’

本想就此写下回复,以尽不复不礼之德,忽发现诗友说了两个观点,且有冲突,是两个性质,便不宜以回答的方式聚焦,只好以题引形式换个方法来讨论。

因为诗友木刀在反馈中,说到了“忽悠”一词,且联 系到了“误人子弟”,又说“恐怕其他人,尤其是年轻人,不知深浅”,由于这是个严重且严肃的问题,是个需要论辩以正视听的问题,也就不能不有此文。

要说明的是,以下文中所言,只针对现象,不针对人。

二、何为误人子弟

误人子弟,是专门用来概括教育者不称职的一个成语,也是教育者要时刻引以为戒的一种低头教书而不问路的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

误人子弟有两个特征,一是不知教中有误,二是不懂教育规律。前者的根子是不求甚解,也有两个特征,一是以不知为有知,一是知中有差。

其二不懂教育规律的根子,是不具教育者资格,特征也有两个,一是干不来还要干,一是不在其行还要鸠占鹊巢。

因此,要想不误人子弟,首先要的就是自知之明。一是,要明白在不在其行,这是懂规律的前提,因为用行外实践来懂行内规律,从哪个角度说都是偷换概念,是不可能有正轨可循的。

其次,要做到知而在先,且对所教内容做到精研深究,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专于书本而旁无学习,旁无所能。

由此想到当今的普遍重视分数的学校教育现象,这会让人联想到什么?专于分数,必然导致照本宣科而囿于课本知识。这可以用当今教师普遍缺乏课本以外的学习和几乎没有这样的时间来证 明。

教育为什么总是讲不能死教书?就在于知识总是在更新变化中的,仅仅课本的变化还不足以满足广泛知识变化的需求,况且社会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生活要求的变化,教育对象的变化,个体差异的变化,这些都需要新的研究和互相学习跟上来。

事实已然证 明,分数教育的结果是广泛误人子弟的。这用社会道德风尚普遍下滑和大量用知识违法现象就可以解释,尤其用普遍说的“任性”一词,也可以解释。

由此又可以联想到什么?受这种教育走出来的人,会怎么样?从分数教育中已经走出了几代人。试问,这几代人中,如果一个个一旦发起言来,会有什么影响?是不是同样会误人子弟,且一定是不自知的?更何况还要有相当多的人要做起教师来,继续不断地培养这样的人。这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样的教育和育出来的人,无疑是不在教育规律上的,也就是不懂教育规律的,那么不论他们是不是加入了教师队伍,只要他们拿起笔,张开嘴,来说三道四,想想看,他们会有不误人的时候吗?

三、误人子弟的危害

当今,“误人子弟”这个词,已不只教育口在说,但凡有说三道四的场合也都在说。说到底,当今真正有时间且具有专门性特点地,还有机会关注一下教育规律的,就仅剩下了教育口,哪怕教育口也不尽如人意。

尽管什么人都在说别人误人子弟,而不说自己误人子弟,最起码不在教育口,必然已经离教育规律越来越远,也没有这样的具体实践机会,何况是被分数教育教出来的人?

不知诗友木刀是不是个教育工作者,但知道的是也和本人一样在说这个词。这就说明,会有好多的人都在想着一个同样的问题。

教育规律不仅仅在于教什么内容和以什么方式来教,还关系着为谁服务,走什么路,以什么为方向,是否全面发展,有没有这样的策略、手段、规划和方法等一系列重大而具有决定作用的问题。

这个问题,既是现实问题,也是智慧问题,在这上面不可犯糊涂,不应该也无法急功近利。那么,当今的现实情况是什么样的?生活和社会事实就摆在跟前,人人都在其中,都是见证者。

然而,一个人作为恶性循环的结果,又在恶性循环的环境中,试问,这个人是否还能够在各个方面做出合理的判断?这是值得怀疑的。这就是误人子弟的最大危害。

诗友木刀,以‘“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这是“兴。”’来断言一个古来诗法,进而说“诗词是要比兴的,无比兴何以谈诗词。”,又有了“意诚格物的忆秦娥只能算是优秀的文艺式样的宣传作品,而不能算作文艺作品,甚至连老干体也不是。”这样的结论,应该说,这个逻辑推理过程是不存在问题的。

那么问题在哪里?在因推理的前提错误而导出了步步错。由此可见,把逻辑推理当做知识和技能来用,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逻辑推理本身是科学的,但也仅是个方法论,是发现规律的工具,却不等于一拿起这个工具就找到了规律。逻辑推理还仅仅是个可应用的过程,仅有过程而不问其它,就不代表出发点和结果是正确的。

方法论是用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能正确认识问题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什么方法论,也不管表面上运用如何,都意味毫无用处。

然而在恶性循环中,教育由于严重脱离实践,恰恰不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而只问学习的分数结果,也就不得不总是对出发点和过程的正确与否忽略不计。

换言之,或认为有所计,也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问题,而少与课本外的纷纭复杂的实践中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相关。这无疑是误人子弟长期危害下,既缺乏合理的认识和观念,又严重缺乏智慧的结果。


本文系列:

1《谈论诗与忽悠人一》

2《谈论诗与忽悠人二》

3《谈论诗与忽悠人三》

4《谈论诗与忽悠人四》

5《谈论诗与忽悠人五》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