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羽佳蒙汜 男  
  • 注册日期:2017-03-06
  • 最近登录:2024-02-11
  • 粉丝人数:17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诗词漫谈—北京一同书院

羽佳蒙汜 发布于2019-10-12 10:27   点击:1039   评论:0  

  《题黄金湖黄冈村蓝城农家乐》

刘修珍
四时春绕竹篱笆,日事农工夜课娃。
客至何需问名姓,门前一树紫薇花。
            
            修改后:
四时春绕竹篱笆,日事农娃。
不用杏帘招客饮,门前一树紫薇花。
           注:
           “不用杏帘招客饮”:曹雪芹: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如石点评:

“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首诗就是最好的体现。源于生活,这个道理就不用多说了。高于生活是指什么呢?我觉得不要一说“高于生活”,一下子就“高大上”了,就拔高到艺术啊、思想啊、境界啊等等这上面去了。其实简单点儿说,就是能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并把它们呈现出来。你用诗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诗,用画儿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画儿,用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就是音乐,等等,以此类推。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为什么缺少发现,最多的说法是因为缺少热爱。因为热爱生活,自然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但其实这种说法过于笼统和空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美终究是一种精神的产物,尽管他源自于物质并还原于物质上。

但有时候我们往往把美和快乐混淆为一体,混淆的原因也正是因为美终究是一种精神产物,但它同时又表现并作用在物质上。所以,有的人就把在物质上得到的快乐当成了美,把对物质的不断追求和获取当成了美。当然,我不是说不能或不该追求物质文明,因为没有物质文明,也不会有精神文明、包括美的提升,那也许我们今天还在挥着红bǎo书、跳zhōng字舞呢。

所以我这里说的美,是生活之中的美,不是游离在生活之外的。但为什么很多热爱生活的人缺少发现美的能力,似乎物质越发达,人的兴趣点、热爱点,快乐点越多,美的感受反而越来越少了呢?我以为恰恰是忽略了美的精神产物中最本质的一点——悲悯之心。就是如刚才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为什么缺少发现,因为缺少悲悯之心。

为什么缺少悲悯之心,因为有时候人的进步和提升也仿佛一道随之增高的无形的墙,让你渐渐疏离和隔阂了高墙之外的那些众生,尽管也许你也是从他们中间一步一步跋涉出来的。“人往高处走”,你的眼里越来越多的是高处的繁盛和美好,以及得到和将要得到的喜悦和激动。“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只是还能有几人“在灯火阑珊处”?!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这大概也是人生吧,一点点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并燃烧,“火萎了,也该走了”。真正的美,正是这些被撕碎的、被燃烧的、灯火阑珊时含泪的微笑。

当我们越来越可以享受丰富精美的物质生活,当我们越来越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而且越来越能为自己这些所得所想找到越来越多似乎无比正确的理由,当我们每天目的性、功利性越来越强地精心妆扮好自己的容颜、搭配好自己的服饰、选择好自己的食物甚至是读书内容,以便越来越亮丽、越来越上流、越来越精致地将自己置身周旋于朋友、职场和社会中。其实,不过是我们人生的道具越来越多、人生的负累越来越重罢了。

“艺术的方法是减法”,把多余的东西去掉,剩下的反而更简洁有力。我总说中国画的留白,总说德彪西说的“真正的音乐在乐章与乐章的停顿之间”,意思就是轰轰烈烈、浓墨重彩之中的静寂和空无,是真正的蕴藉所在,也是真正美的所在。比如说宋代,不光是宋词水平可以说达到了顶峰。从我们一直说的简洁之美,静寂之美,那种圆润、素色、质感的单纯,也可以说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

宋朝人用墨画画儿、烧单色釉的瓷器。画画儿敢不用颜色,墨分五彩,淡雅反而更高贵,这就是极简。懂印刷的都知道,单色是最难的。宋汝窑,我们都知道是我国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首,唐三彩都是花花绿绿的,但宋敢在花花绿绿中提出素朴风格。像水仙盆,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做到那么素,雾面不带亮,却很美,没有一点儿花边、没一点儿火气。

全世界至今还在仿宋瓷。冰裂纹也是,本来是烧坏了,但宋人觉得里面有种沧桑美,经历时间后,叫开片,他们用不同火温去烧出开片。本来是败笔、损坏,最后歪打正着变成独一无二的美。包括其他如残花、枯木、乱石等等都可以构成美。而且表现含蓄内敛包容,尊重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价值,把缺陷变美,把极简变得极美,这是很特别的宋代美学,至今对我们的文化、生活影响巨大。比如我们着装方面常说的:要想俏一身孝(白),要想飘一身皂(黑),还比如对宜家家居风格的喜好等,都是这种极简文化的体现。

这种文化体现,不只是反应在生活方面,更主要还作用在观念、思想上。比如宋代大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国绘画史上一座丰碑),一座大山,人只是走在大山大水里一个小小的存在,只是大自然的一分子,这其实就是很了不起的天人合一观点。宋朝人知道,人不能自大到认为可以征服宇宙,人只是“天地一过客”,所以,用“行旅”,不是“旅行”。人要尊敬自然,要留下谦卑,这不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环保理念嘛。

我觉得宋代文化中“自然”、“极简”、“柔和”这三点是非常鲜明和独特的,而且渗透到政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宋徽宗,书法瘦金体的创立者,而且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位大收藏家,他编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编辑整理了历代大家的书法和绘画。他输了帝国,却赢了美,他建立统治者的另一种品格,从不会蛮横粗暴,不炫耀权力和财富。当时西夏辽金这三个国家军事上都比宋强,但他们都比宋朝灭亡得早,南北宋三百多年,比唐朝的二百六十年还长。

如果我们把宋代文化的“自然”、“极简”、“柔和”中的“柔和”换成“含蓄”,就非常契合古诗词的意趣。其实“柔和”与“含蓄”,本就是一脉相通的,“含蓄”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柔和”。你看,这就是文化互融相通、无所不在的缘故,也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只不过不同的学养有不同的感觉和喜好罢了。

黑格尔说:“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出处”。平凡的日子,不需要那么多深刻,简单就好。而久而久之的简单,就是一种节奏,就是一种韵律,自然也就是一种美。就像修珍写的这首诗,虽然“日事农工夜课娃”,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依然可以“四时春绕竹篱笆”、“门前一树紫薇花”。这种美,就是沉静在生活中的美,盛开在生活中的美,陪伴在生活中的美。

有一句很鸡汤的话一一“生活不光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觉得更现实、更准确一点儿的话应该这样说一一“生活就是要把眼前的苟且,活成诗和远方”。就像修珍用勤勤恳恳、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生活谱写出来的这首美好的诗。让我们以此共勉!

此诗值得商榷处有二:一是将“日事农工夜课娃”改成“日事农桑夜教娃”,农桑比农工涵盖更广,“教”比“课”音顺意切;二是三句“客至何需问名姓”,有失直白平淡,故改以“不用杏帘招客饮”。请参考。

另外,无论修改前还是修改后,如果不看题目,单就四句诗来说,前后两句总有些脱节之感,也就是说三句的转承不是那么明显。这种情况,一方面继续斟酌修改;另一方面诗题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因为诗题是一篇之首、一篇之旨,是提纲挈领的。此诗诗题为《题黄金湖黄冈村蓝城农家乐》,其中的农家乐,已开宗明义,这样就会多少抵消、弥补了一些前后两句的脱节之感。所以,切勿小看诗题,须审慎取之。

 
《聚散感吟》
冰月
阴阳常相伴,聚散且如云。
卷起千山小,铺开万梦深。
只谈缘内事,不做画中人。
花落春秋在,江湖任浮沉。
 
               修改后:
阴阳常相伴,聚散且如云。
卷起千山小,铺开一梦深。
只谈缘内事,不做画中人。
花落清香在,江湖任浮沉。
 
如石点评:

冰月总是很自谦地说自己是诗友里水平相对差的,我们看看这首,包括之前的一些,有差吗?!相信我们大家的所见略同,非但不差,且相当不错。

冰月就请这样写下去,抛开那些平仄格式等清规戒律,用最真切最直接的字句,表达自己所感所想。坚持这样写上三五年,到时候那些平仄格式,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瓜熟蒂落了。 

也就是说,写诗先要有诗根、诗魂。诗根是生活,诗魂是情感。没有生活,出不来诗;没有情感,写不好诗。怎样看待生活、情感、诗三者的关系呢?我们不妨拆解一下“诗”这个字,言字旁,言为心声,这是指情感而言。然后是“寺庙”的“寺”,这是指生活而言,就是说对待生活要像寺庙敬佛一样虔诚。真诚以言,虔诚以行,诚言诚行,持之以恒,就像刚才说的修珍那样,用勤勤恳恳、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的生活来谱写、来创作,这就是诗,真正的诗。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和“行”二字里面都饱含着“诚”意,即“诚知”、“诚行”,要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知”和“行”。“诚”则不虚,不虚则无妄,无妄则如《易经》中所言:“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摈除了虚妄的东西,就可以存蓄很多,所以就可以为《大畜》了)”。

现在虚妄掺假的人和事物太多了,看着似乎都很“高大上”,其实就像又白又大又宣的馒头,攥攥之后才知道有几斤几两。就和有些人写出来的诗一样,都是一些辞藻的堆砌,真要删繁就简,就不成其为诗了。像这样的诗,一日可写百首,百首如同一首,连练笔的意义也没有。因为这样的诗写多了,形成了思维定式,再随着年龄增长,想改都难,我们要引以为诫。无论写诗还是做人,都要摈除虚妄,“诚知诚行”。

此诗每联皆具意韵,尤以颔、颈二联为最。“卷起千山小,铺开万梦深”,具象宏阔;“只谈缘内事,不做画中人”,意会通达。

此诗最大的特点在其况味十足:“阴阳常相伴,聚散且如云”有况邈之味;“卷起千山小,铺开万梦深”有况邈之味;“只谈缘内事,不做画中人”有况邈之味;“花落春秋在,江湖任浮沉”有况邈之味。

《孙子兵法》中说:“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用在这里就是指无所不多,则无所不少,处处况味,则处处无味。我们看张大千的大泼墨画儿,往往有小的点睛之笔,要能“于细微处见精神”。就像刚才说着装:要想俏一身孝(白),要想飘一身皂(黑),但还须用小饰物来恰当的跳缀点睛。

对此,我们再举两个典型例子:

先看看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视角、气韵多么寥廓旷远,最后收落在一个小小的“酒杯”上。

再看看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也是如此,最后收落在一只小小的沙鸥上,而且收落得都那么自然贴切而又蕴意生动。我总说我们平时要研读经典、要研读那些大家的作品,就是要在这些细微的地方下功夫,最终要能够收放自如。

商榷处:“铺开万梦深”的“万”,可改成“一”。“万梦”不是“深”,准确的说是“多”,“千山”亦“小”,“一梦”也“深”,这才有味道且对仗工稳,也稍微收拢一下况味。尾联“花落春秋在”,把“春秋”改成“清香”,也是同理,稍微更具象一下,更平实一些。请参考。

 
《己亥遣怀之三》
刘军
几度荷香远,空庭不见君。
诗从愁处觅,琴自静中闻。
迢递星相望,嘤鸣鹊失群。
缘随银汉浪,聚散且如云。
 
               修改后:
几度荷香远,空庭不见君。
诗从愁处觅,琴自静中闻。
杳杳星相望,嘤嘤鹊失群。
缘随银汉,聚散且如云。
 
如石点评:

这首诗也是以《聚散且如云》为题写的,应题之诗,容易框柱作者的思维情感,一般难出佳作。不过就这首诗而言,首联、颔联,尤其首联还是相当不错的。

“几度荷香远,空庭不见君”。没有直写思“君”之情,而以“几度”代之;没有直写与“君”之距,而以“香远”代之;没有直写美“君”之仪,而以“荷香”代之;没有直写无“君”之寞,而以“空庭”代之。甚具诗之妙趣。

“诗从愁处觅,琴自静中闻”,直朴可赏。“琴自静中闻”与中国画的留白、与德彪西的那句“真正的音乐在乐章与乐章的停顿之间”颇为契合,也与“明月松间照”、“鸟鸣林更幽”、“临风听暮蝉”等这样的场景和意境异曲同工。

商榷处在颈、尾二联。虽然“迢递”与“杳杳”、“嘤鸣”与“嘤嘤”,句意上没有什么不同。但一般作为诗词后半段的比兴,情绪情感方面的侧重,总得通过字句将作者内心脉络的起伏跌宕表现出来。如此,“杳杳”、“嘤嘤”此时的叠字效应,就可以更充分淋漓地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这种起伏变化,以达到更聚焦、更明确的一种情感指向。“浪”字有些随笔,直白无味,是以“转”代之。请参考。

 
《卜算子·秋思》
净莲
篱畔菊花肥,塘里残荷瘦。
又上高楼望远山。家在重山后。
无事倚黄昏,独自斟清酒。
头上闲云笑我癫。露重君知否。
 
              修改后:
篱畔菊花肥,塘里荷花瘦。
又上高楼望远山。家在重山后。
无事倚黄昏,独自斟清酒。
一任闲云笑我癫。欲醉君知否。
 
如石点评:

看到这首词,很为诗友的进步高兴。一是为词好本身;再有就是敢用复字—“山”。为了避免复字,把“家在重山后”的“山”改成“峦”字,是很容易想到做到的。但同样我们也能感觉到,把“山”改成“峦”后,“又上高楼望远山。家在重山后”这句,无论在音节上还是情感上,都钝弱了许多,大为减色。

关于复字。之前已经说过,这里再说明一下。有无复字,复字多寡,不要单独看,而要放置在全篇并推敲于吟诵中,比如黄庭坚的《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多少复字呢,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全篇的流畅和气蕴,一点儿也不影响它成为传世之作。当然,如果细加解析的话,这首词的上阙要好于下阙。这一点倒是和净莲这首相似,净莲的也是上阙好于下阙。

这就像我之前说的,一般来说,人的创作激情是递减的。开始动笔都是“其兴也勃焉”,前面感觉、感慨、情绪释放、宣泄得越痛快、越充分、越淋漓,那越到后面,就越容易“其亡也忽焉”,越容易出现虚弱、迟钝、滞缓,以致搜索枯肠、强拼硬凑。

如何避免这种情形呢?这还是因人而异。比如李白,他的激情足以让他的诗篇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昂扬四射之势,所以有“谪仙”之谓。还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然长,但意韵纷扬,几乎句句有境。王勃的《滕王阁序》,虽然不是诗,但那么长的一篇赋,从头到尾,神完气足。我想我们就不必以这类的大天才人物来做说明了。

还是就诗的本身来说,简而言之,就是把握“含蓄”二字。刚才不是说了吗?如果我们把宋代文化的“自然”、“极简”、“柔和”中的“柔和”换成“含蓄”,就非常契合古诗词的意趣。护持“含蓄”,就是不张扬、不夸张、不做作,就是引而不发、发而不露、露而不显,就可以“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作诗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

回到这首词,我还想再强调一下的是,创作诗词时,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朗读。一定要读出声来,而且要尽可能大声读出来。一定还要读全,就是有一句读一句,有几句读几句,写到哪读到哪,改到哪读到哪,不能偷懒。这样才可以自查音节音韵是否和谐流畅,选词造句是否精准得当,是不是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像这首是“重山”好还是“重峦”好,朗读几遍,就不难感觉还是“重山”爽利。

商榷处:“残荷瘦”,“残荷”便瘦,直用荷花即可。云就是在头上,故“头上”二字可免,代以“一任”。“一任”前呼“斟”,后衬“癫”和“欲醉”。“露重”虽与题目《秋思》相吻,且与首句“菊花”相应,但却与前一句乃至下阙都没有关联,显得突兀。舍近求远,非为不可,但要避免上下前后之间的撕裂和游离,以使全篇紧凑完整。

 
《减字木兰花》
远影
花朝月夕。微雨落花人独立。
夜半新晴。倚断栏杆数众星。
时光一去。露重风凉谁复顾。
回首茫然。远影孤帆一片天。
 
              修改后:
花朝月夕。微雨落花人独立。
夜半新晴。倚断栏杆数星。
时光一去。露重风凉谁顾。
回首茫然。远影孤帆一片天。
 
如石点评:

此词从“花朝月夕”到“夜半新晴”,待“时光一去”便“回首茫然”,脉络清晰,层层递进。

从“微雨落花人独立”到“倚断栏杆数众星”,却“露重风凉谁复顾”叹“远影孤帆一片天”,取象分明,情景交融。

凡借景抒情之诗,所借之景,或忽现于眼前,或久存于心中。而诗之难者,在于如何表现以及协调这二者。既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又能形散而神不散,若即若离,相互衬应。这是真正体现功力的地方。

此词商榷处,一是整体仿古味道有点儿浓,作者或许是无意而为,但让读者生出是有意之举。如“微雨落花人独立”,化取于“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像“倚断栏杆”、“远影孤帆”这类句子,在古诗词中也很多见。

再有就是将“倚断栏杆数众星”的“众”字,改为“黯”为宜,数星至黯,时空和情感上与前面的“夜半新晴”、“倚断栏杆”皆有衔应。且“新晴”与“黯”的反差,更能表达心境。“露重风凉谁复顾”的“复”字,有点儿拗口,可用“再”代之,这样读来相对会顺畅些。请参考。

远影做得风生水起,这行大家都知道,是勤行,也是非常讲究细节的。难得远影在如此繁碌之中,还能秉持并执着于诗词情趣,一方面当然是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她的品味。

在商言商,干一行爱一行,这无需赘言,但还要有干什么不像什么的内涵和气质。现在到处都能见到听到所谓“儒商”,“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儒”。一些大小商人纷纷用钱把自己包装成既有钱又有品味之人甚至学者模样,但一露面、一张口、一举手、一投足,便足以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说人不可相貌,其实有意无意我们都在以貌取人。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总之是开始于“颜值”,但也仅仅只是开始而已。接着就是“才华”,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一个人经过长时间文化的熏陶、积淀,从内在自然散发出来的一种书香气息、一种儒雅气质。这种气息、气质,这种底蕴,是包装不出来、化妆不出来的,更不是短时间能一蹴而就的。

短时间你可以看很多书、背很多诗词,就像诗词大会上的那些获奖者。但那至多也就是知识,不代表学识,更不意味着见识。从知识到学识,既有一个量的积累,更有一个悟的过程。而从学识到见识,既要有悟的积累,还有更重要的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行”,即一个人从书生之稚、进步到儒雅之气、提升到君子之风的砥砺之“行”。希望远影和像远影一样在商的诗友,沿着这条路,坚韧地走下去。

有些人认为写古诗词是小众群体,我对此是不以为然的。我一直以为:诗,是有韵有格式的日记,就是把一天的所思所感按照一定的格式韵脚记述下来。所以,他每时每刻就闪烁在我们的生活里,只要你有一颗诗心。记得之前在一位朋友的公司讲课时曾说过,听这些历史文化、包括诗词易经等,不是一定要记住什么、写出什么,就是让你们知道而已,就是左耳进右耳出,也能净化一下耳朵,养养耳朵。

不过时间长了,一些你认为有趣的、有意思的,自然就记住了、就沉淀下来了。沉淀多了、久了,自然就会发酵,就会发生“物理、化学”之类的变化。进而作用影响你的言行、你的身心、你的气质。我觉得这才是“文化”二字应有的涵义和效用。不是“教而化之”,而是“文而化之”,“文”通“纹”,水纹的纹,就是涟漪般一点点、一层层地去浸润、去渗透、去潜移默化。就像刚才说的,让一个人逐渐从书生之稚到儒雅之气,直至“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

 
《救雀》
李姝谕
小雀落埃尘,查伤理羽頻。
无需衔结报,谨慎入青旻。
 
灵子点评:

《救雀》表达的是一种动人的爱与善。我常常觉得,人是最需要修行的动物,每个人都有他需要修行的部分。修行难吗?难,也不难。每一种修行的最后,无非是回到爱与善。再好的道理,如果它不是落在爱和善里,就都是空理。所以,修行并不是去懂得很多道理,而是心里怀着真爱与真善,没有分别心。“小雀落埃尘,查伤理羽頻。”我感受到了“查伤理羽頻”里的怜爱与怜惜。“救雀”之爱、“救雀”之善,即是没有分别心的一种——受伤的小雀,和受伤的人得到的关爱是一样的。

诗人怜惜一只受伤的小雀,读者呢?读者怜惜这样一颗被爱柔软的心。尘世辛酸,惟爱使人柔软。这是这首小诗给我们带来的礼物。

这首诗在写作上的问题:一是转得有些突兀。第二句才写了给小雀疗伤,接下就叮嘱小雀“无需衔结报,谨慎入青旻。”感觉还少了一个环节,就是小雀伤好之后,重新放飞回去的环节。其实,后边这两句话,就是要在放飞的环节里说才自然的。怎么补呢?因为绝的篇幅太小,如果按这个构思来写,只有把它写成五律才能补得上来。二是人称不统一,就有上下隔断的感觉。前两句“小雀落埃尘,查伤理羽頻。”用的是第三人称,而后两句“无需衔结报,谨慎入青旻。”感觉是“我”对小雀的“叮嘱”: “你呀,无需衔结报,你呀,要谨慎入青旻”语气是第二人称。前后人称感觉不统一,读起来,就有文脉的断离之感。

 
《随感》
流水
云闲三五朵,雁去一行秋。
坐看斜阳没,心安境自幽。
 
灵子点评:

《随感》写的是一个人的独处时光。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这样的“独处时光”。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的看,即是观照,你的想,即是思想。

陶渊明的饮酒(五)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尾句,“心安境自幽”,可与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来参读。“心安境自幽”有真意,有禅机,这也是作者在她的“随感“所要表达的一种省悟。怎么才是心安?心清则静、心静则安。佛家常言清、静、空,但我觉得心安绝不是心空,相反,它是一种饱满,是被生命的真挚和美好所充盈的饱满,只有饱满了,真和美才会自然流溢。“云闲三五朵,雁去一行秋。坐看斜阳没,心安境自幽。”景,境,情都很调和,这种调和之静之美,即是内心饱满的自然流露。相反,名利欲望则是洞,会把人的天然情趣吞吸的空洞、大洞,所以从那样的洞里生长出来的诗文,乃至言语,一定不会有这样的调和之美、自然之气。

一点小小的问题:最后一句“心安境自幽”,虽然表达的意思和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差不多的,但感受和效果却又有所不同,原因何在?陶渊明的饮酒(五)篇幅长,有前铺有后垫,“心远地自偏”就显得极其自然。流水这首《随感》作为五绝,篇幅太小,所以铺垫不足,出来就有些刻意。另外,“心安境自幽”也有自我提醒之嫌,有提醒,就有着力之感。再就是,以理入诗,总有平直之嫌。所以,相对于前面三句,“心安境自幽“就不如融情入景那样情味悠长了。

 
《晒棉胎》
明月清风
庭院平铺绿草茵,艳阳高挂好风频。
乘闲挥动摩天手,摘下苍穹一片云。
 
灵子点评:

《晒棉胎》,一看标题即充满喜感,小诗表达的即是一种日常生活里自我慧达的可爱和幽默。可爱和幽默其实也是一种不易抵达的智慧和通透。所以,包括我自己,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常常都是绷得很紧,压得很沉,没有弹性,苦就是苦,累就是累。懂得幽默和自我调侃呢?就像旗袍上开的那一点衩,顿使风情曼妙起来。几尺长的手即是摩天手,看棉胎,就是苍穹的一片云。这种可爱和幽默,不只他自己得欢喜,旁人看着也是欢喜的。

“乘闲挥动摩天手,摘下苍穹一片云。”幽默洒然,飘逸高致的想象,有李白的气象,非常可爱。就“乘闲”两字有点平俗,和全诗的飘逸氛围不谐。改用“我今挥动摩天手”觉得会更潇洒俏皮一些,与全诗的气质更契和一些。

修改后如下:

庭院平铺绿草茵,艳阳高挂好风频。

我今挥动摩天手,摘下苍穹一片云。

 
《秋吟》
星星过月
一入秋来风渐凉,稀疏枝叶惹愁肠。
不堪眺望征鸿远,空拾离尘丹桂香。
无悔繁华弹若指,哪知发鬓宛如霜。
人生起伏谁能定,应许自然随律纲。
 
灵子点评:

伤春悲秋,《秋吟》吟的是一种岁月流逝,物人两非的感伤与无奈,主题、意象都缺少新意。其实,这样的感伤每个人都会有,每一天都会有,它是人生共同的礼物。所以,人与人最大的区别还在于,你如何承担和面对人生的悲伤与无奈。非常喜欢一句话:“世上一切不幸,来自对自己的爱”,一个人的这种爱越深,他的人生就越苦,越难,越容易自悲、自伤。“人生起伏谁能定,应许自然随律纲。”还好,《秋吟》在感伤之后,终于有些开悟,在沉闷里开出一条缝,闪出一点光来。

“一入秋来风渐凉”起句如顺手拈来,自然平和,悠然上口。“空拾离尘丹桂香”此句造语清新灵动,堪称佳句。

“无悔繁华弹若指,哪知发鬓宛如霜。”,“无悔”和“哪知”相对相接均不恰;“发鬓宛如霜”表达不够精炼,若不拘泥于平仄,可改为“十载繁华弹若指,两鬓斑白恍如霜。”

修改后如下:

一入秋来风渐凉,稀疏枝叶惹愁肠。

不堪眺望征鸿远,空拾离尘丹桂香。

十载繁华弹若指,两鬓斑白恍如霜。

人生起伏谁能定,应许自然随律纲。

 

《浣溪沙·假日》
蕾蕾
云透朝阳小雀欢,携壶持帚理庭园。
卿浇月季我移兰。
泥染额头相谑笑,递茶消却薄轻汗。
竹扶瓜蔓共攀牵。
 
灵子点评:

《浣溪沙·假日》,写的是烟火夫妻的小假日,小清新,小温暖。烟火入诗,生机勃勃,动人心怀。烟火味,烟火味,一样人间烟火,加点诗味便不同。

小词画面亲切,形象朴实,又不乏清新灵秀之美,温馨烂漫之情。取象也“别有用心”:朝阳小雀,氛围谐美,欢愉灵动;月季兰花,浓淡皆好,妍雅相宜;“泥染额头相谑笑”亲密无间,活泼俏皮;“递茶消却薄轻汗”,珍爱怡心,温暖怡人。尤其尾句“竹扶瓜蔓共攀牵”画面情致都极美!竹扶,可比夫妻相扶;瓜蔓共攀牵,可喻夫妻恩爱,愈攀愈高,愈牵愈紧,如此情投意合,人生方有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动力。结句,真可谓神思美蕴,回味柔绵……



 
——诗友漫谈——
 
《随感》
流水
云闲三五朵,雁去一行秋。
坐看斜阳没,心安境自幽。
 
深谷幽兰:

初看本次众多的作品,这首五言绝句跃然眼前,令我眼前一亮。初读这首诗不由得让我想起明代洪应明的一副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或许正是诗歌简洁、明了的语言;诗歌清新、闲适的画面;诗人淡淡一笔白描的勾勒手法;诗人豁达、通透的心境深深打动了我,总之,只看了一眼,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也深深的映在我的脑海里了。

首先是诗人简洁、明了的语言。本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读起来语言流畅、清新自然,如同口语。简洁,我觉得是一种境界,是和诗中描写的景物和更多作者意识相关,只有作者娴熟的表达技巧,才能将纷繁的思绪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次,诗歌清新、闲适的画面跃然纸上。读完这首诗,一副在天高云淡的秋天,一个人独自闲坐看着晚霞直到落幕,心情悠然、闲适的画面呈现在眼前。诗中没有用浓墨重彩,只选取了三五朵白云映衬在蓝天之上,一行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的大雁在自由缓慢的飞翔,一轮火红的斜阳在徐徐落下,一个在天底下看着这宁静的秋天落霞的悠闲的身影,或许还有金辉勾勒出他身影的轮廓,显得整个画面色彩清新,意境幽静而又安详。

再次,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淡淡勾勒出"一云、一雁、一人、一心境"的场景,取材虽然简单,但组合在一起却给人以空旷、豁达的深远意境之感。诗中从上到下将动静结合,首联“云闲三五朵”是一静,颔联“雁去一行秋”为一动,颈联“坐看斜阳没”即有静也有动,尾联“心安境自幽”一静更是衬托出境静心幽的特点。作者寄情与景,情景交融,淡淡笔墨随意勾勒,意象却很深远,耐人寻思。

最后,最打动人心的就是这种“心安境自幽”的豁达、通透的心境了。现实生活中一颗心时常要承载许多压力,快节奏的工作或者生活很难让一颗心真正的放下一切,心静或者心安下来,有时难免会心浮气躁。而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说的是“心”一旦做了“形”的仆人,自我便被外人外物所奴役。苏东坡也写过一句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说的是只有一颗清静的心,才能懂得万物变化的义理;把自己的心腾空,才能收纳万种境界。而“心安”不是避开车马喧嚣修篱种菊,而是要懂得放下,只有真正懂得放下,让心“归来”,才能回到自我。而一个自我,一个自然,内在与外在真正融一份豁达自在,才完成了社会角色的穿越,真正抵达心灵的自由,才能看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作者这种“心安境自幽”的豁达、通透的心境正是经过了这样的历练才呈现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状态。也只有尝遍了世情风霜百味,才真正悟透人间有味是清欢。

第一次为诗友人评诗,诚惶诚恐,若有言语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己亥遣怀之三》
刘军
几度荷香远,空庭不见君。
诗从愁处觅,琴自静中闻。
迢递星相望,嘤鸣鹊失群。
缘随银汉浪,聚散且如云。
 
注:
空庭:幽寂的庭院。
迢递:遥远貌。
嘤鸣:鸟叫;鸟相和鸣,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银汉:天河,银河。
 
明月清风:

这首诗是按照王老师的“聚散且如云”的意象,以“聚散”为主题的诗,是一首思念之诗。诗题是遣怀,排遣思念之情怀。思念谁呢?朋友?亲人?爱人?恋人?诗中给出了答案。杜甫说:“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抒发情怀,最好是吟诗作赋了。

首联:起句“几度荷香远,空庭不见君”。给出时间地点,花开几度,人去有年。夏去秋来,景色萧森,寓情于景,引领全篇。分别已经有好几年了。自从你走了以后,家里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一个人。荷香已散,所爱分离。孤独寂寞可想而知,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可以想见作者徘徊于空庭之中,寂寞于秋月之下,孤身池畔,数载堂前,残荷寥落,只影蹉跎,好不令人伤感。

颔联:诗从愁处觅,琴自静中闻。悲愤出诗人。当然,快乐也能出诗人。喜怒哀乐,皆可成诗。诗言志。这首诗的作者,在思念之悲愁中,找到了这首诗,用以诉说离别之苦。琴自静中闻,作者在寂静的庭院中,弹起心爱的瑶琴,排解思念之情。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静能生慧。远离白昼的喧闹,在寂静中窥视自己的内心。也许是作者,在静夜中仿佛又听到了往日的琴声。琴瑟和鸣,佳会难期。离别之苦,另读者动容。

颈联:迢递星相望,嘤鸣鹊失群。隔着遥远的银河,怎么能望得的见你。失群的喜鹊,鸣叫声也显得凄苦。何时才能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还是个未知数。

尾联:缘随银汉浪,聚散且如云。缘分随着银河的波浪,上下沉浮。人生的聚散呐,白云苍狗,变幻莫测,实难把握。尾联,卒章显志,揭示主题。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波折,为“聚散且如云”这个意象,做了很好的注解。对“聚散”这个主题,做了很好的表达。可以说是为意象更造意象。为了阐明“聚散且如云”这个道理,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加以说明。这样就耐人寻味,令人信服。作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脉络清晰,一气呵成。总的说来,这首诗情景交融,符合“通过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要求。

不足之处,我觉得,白璧微瑕,是第七句“银汉浪”三字,感觉不是很好,和整首诗不太协调。如何修改?一时还没有想好。

诗无达诂。文本完成之后,便不再属于作者。说句玩笑话:这时候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了。呵呵呵~~~

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各人有各人的解读。不知道我的解读,是否与作者本意有几分相合。请各位老师,各位诗友,批评指正。谢谢!


《浣溪沙·假日》

蕾蕾

云透朝阳小雀欢,携壶持帚理庭园。

卿浇月季我移兰。

泥染额头相谑笑,递茶消却薄轻汗。

竹扶瓜蔓共攀牵。

 

星星过月:

初读这首词时,脑海中就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 :在一个阳光明媚、雀儿欢唱的假日里,一对夫妇打扫庭园、浇花、移花,相互嬉戏,和谐共处的情景,好不惬意,好不令人羡慕,这不正是人们经常追求的美好时光吗?特别是尾句,看似写竹扶瓜蔓,实际另有含义,暗指夫妻之间相互扶持,共度余生!这大概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真是让人越读越喜欢,越读越爱不释手,真乃佳作也!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