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十三(阅读方法)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9-11-11 08:50   点击:862   评论:2  
五绝 以诗代序
做事问良方,其中有短长。读书修是本,失此别无偿。

 

二、阅读的一些具体方法

细节上的阅读是方法问题,看看能不能也凑个整,归纳出十个方面。

1、顺藤摸瓜,读而有乐。书即文章,文章即书,也包括把文字形象化纯视觉的图片和画册。任何书都有信息,也都是信息。信息没有抽象具象之别,是一切能发现和可感知的东西。如书的作者、内容、风格、情趣、目的、可读性、是非感和具体的“三观”,书里的语言、知识、道理、观点、思想、手法、经验、认识程度、可信程度,等等,哪些地方无不是信息。

阅读中既要获取专门信息,也不应错过非专门的信息,这样才能让读书既有用,又能让自己各方面都有修养和提高。这些信息都有各自的脉络,不然就无法阅读,也成不了书。

阅读中只要能捕捉到一定信息,就能顺着这些信息脉络分别读下去,所以阅读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阅读中有多条直至无数条脉络在同时进行,顺着这些脉络就能把各种信息读完整,乃至读出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一是读书发现的脉络越多就越有收获,越表明会读书。一是读书不仅有自己的发现,还能有别人没有,甚至不可能有的发现,这又是最会阅读的表现。

一个人总能这样地读书,他就不会累,也感觉不到累,反而爱不释手,废寝忘食,总想读下去,读完也想再读。这就是乐趣。这个乐趣要来自于自己,不能靠书怎么样,靠书怎么样而得来的乐趣是被动的乐趣。

2、前后联 系,读而能知。这个好明白,也就是不能“狗熊掰棒子”,这既需要把读过的东西弄懂,又要把所读到的一切形成有效联 系,形成互相支撑,互为问答,这对建立知识系统和建立系统思维结构大有好处。

好多人读完书,之所以形成的各种概念都是支离破碎的,甚至相互打架,就是因为缺乏边阅读边建立有效联 系的习惯,造成思维和思考也就不能形成一套套完整的逻辑关系。

读书虽然是为了知道一些东西,或得到知识、道理,以及接受观念、观点、思想等的影响,但这些不是拿起书来马上就能实现的,也不是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就会自然带来的。

读书是个过程,这个过程重要,但不能经过人脑有效活动,这个过程就没有意义,这样的读书就什么都得不到。表面看在这个过程里,似乎知道了什么,其实一切支离破碎的东西都等同于垃圾,不算有知。

3、相互对照,读而有辨。阅读不仅要在一本书、一篇文章里学会前后联 系,还要把读过的所有书和文章,都能形成相互间的有效联 系,这就需要在具体阅读过程中或读完以后,把前后读过的所有书和文章有相互对照似的思考,让所有读过的东西相互挂起钩来,或者就直接通过查阅和比对来进行。

在书与书之间,在自己与书之间,甚至在自己与别人之间,也包括别人与别人、别人与书之间,都会因为读书和阅读发生这样那样的联 系,其中既有同也有异,既有统一也有矛盾,这些都是需要对照之处。只有通过对照才能让自己懂得和理清各种各样的联 系和关系,才能学会去伪存真的思辨本领,才能达到学了有用并有切实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阅读中为什么会出现“狗熊掰棒子”?大多是因为这一方法用不好或不会用。

这个方法是在阅读和思考中训练出来的,不是靠阅读就自然产生的,故不会举一反三,也就无法形成各种前后左右的纵横联 系,也就屡不清这些脉络相互间的关系。

举一反三是把读过的东西,通过一个便联想到另一个或更多的一种思维方式。联想是智力因素,通过运用联想不仅能做到举一反三,还可以锻炼其它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特别是思维本身的能力。

这方面要注意一下有效联想和非有效联想的区别。走神,开小差,也是联想引起的,这些就是非有效联想。有效联想是在一定范围内可控而有用的联想。

有了举一反三,就不怕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就能做到一会而百会,让阅读有神奇效果,这就是融会贯通。

不过,阅读上的融会贯通总是初步的,只有通过这一步进而形成同样的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长此以往实践的检 验和矫正,才会形成较成熟的融会贯通。成熟的融会贯通是智慧性质,远高于阅读上的智力水平。

5、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阅读和对照的过程中,有时也不一定立即有去伪存真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求同存异的意识,而首先就要做到兼收并蓄。

兼收并蓄不意味囫囵吞枣。囫囵吞枣是瞎读书,没有实际意义,等于白白浪费时间,可能对打发时光有作用,对真正求知和学习一无所有,属于无效阅读。

兼收并蓄是不受个人好恶左右和不受客观干扰下的,一种有序而无排斥心理的阅读。其好处就是不会因一时的个人局限而放过好多可能有用的东西,等于提前储备了阅读量和相应自己都无法料到的积累。

同时,这种阅读因少有武断的取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把所学的用上,也就等于不经意间做到了博采众长。

博采众长是丰富自身素质的切实途径,没有博采众长,自身素质也不可能得到丰富。博采众长最有益于增强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取长补短,扬长避短的自知能力,以及面对环境压力的适用性、自信和应变能力。

6、镜鉴意识,读而成学。阅读不是市侩,且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事,没有止境,所以主要还是本着强化自身修涵,培养作为人的厚度,增加认识世界的深度,以及提高为人处世的胸怀、视野、眼光,也包括借鉴好的方法、策略等经验教训上的智慧。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读书不一定有什么目的的原因。其实没有目的,对阅读而言就已经是最大的目的,也就是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熏陶,便达到了修身养性的效果。也只有这样,修身养性才是自然而自觉的。

阅读没法急功近利,一急功近利就得的少失的多,就看不到全面,所以读书总要抱着全面的镜鉴意识,像镜子一样照着自己,防止市侩化,避免扔掉一些有用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叫有学。

那些抱有特殊目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挑三拣四的拿来主义似的学习,怎么都算不上真的有学。这是所谓的“有学”,即使书读五车也是蒙人的,糊弄得了学浅的人,糊弄不了明眼人。

7、问题意识,读而益智。问题意识也是思考意识,这个意识不是在阅读中随便提问题,不是指摘所读到的东西,而是把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阅读中自然而然发现的问题,共同带给阅读,随时通过思考、探索、辨析,以求找到新的或前所未有的答案。

这之中,问题和思考始从陪伴着阅读进行,因而阅读的效率和效果都会随之水涨船高,甚至几何级增长。表面看,这是在运用阅读的智力能力,其实深层里增加的是人的智慧。

读书读不出智慧来,犹如匠人做活,倒是一种繁重乏味的劳动。这样的阅读,在好读书的人中往往是大部分。好读书是兴趣爱好使然,全凭这些就是盲目读书,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对解决实际问题和增加个人实际修养作用不大,弄不好就变成了单纯的打发时光。

读书如果和问题加思考联 系起来,读书才有了针对性,即使一时读书没有目的,这种针对性也是时刻存在的,读书也就变成了随时读随时有用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和有了这样的效果,这就是读书对智慧的好处。

8、实践意识,读而能悟。读书最怕读出来个纸上谈兵的人,这既不是读书所要的结果,也对人没有多少修身养性的作用,反而给人群里增加的是一个口若悬河的空谈客。

读书虽然不一定有目的,但读了就要想着用,所以在读书的时候要时刻有实践意识,一边读一边想着能不能用,这时就会有一道神仙之门打开,这个门就是悟性之门。

悟性是人的突然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潜意识和现成素质上的一个天赋。悟性有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一般的悟性都是量变性质,特殊的悟性是指发生质变了的顿悟。顿悟是高级悟性,也是在一般悟性积累上产生的。

所以只有多读书多实践,才会用大脑把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思维才可能有足够的悟性,并逐渐养成有充分顿悟的能力。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个意思。“灵犀”就指悟性,特别是指顿悟。

如果读书仅仅满足于知道,不能说其中没有悟性发生,至少这种读书是低层次的,用于显摆、炫耀、千百次的重复和复制或许很合适,用于创造和解决问题则不可能。

在生活实际中,这样读书的人因往往自以为有识,反而倾向成为除了添乱就是添乱的人,一弄不好就成了汤锅里的老鼠屎。

由此就明白了,阅读带着实践意识的好处。又可见,读书读不出悟性,老形不成顿悟,有多么白搭和吃亏。

9、反思意识,读而明己。反思意识是镜鉴意识的孪生姊妹,二者互为因果,会反思就能镜鉴,能镜鉴就懂得反思,不过二者也有区别。

从实际观察,镜鉴意识往往被人搞成了攀比意识,生活中如此,阅读也有这种情况。例如,觉得比自己写得好就扒,不如自己就拍,合自己意就吹,不合自己意就黑,等等,造成了所谓“羡慕嫉妒恨”。

这是扭曲的镜鉴而不是好的镜鉴,这样的镜鉴是把别人当镜子来抬高自己或贬低别人,最终导致的是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气急败坏。

反思也叫反省,不仅包括对错误和教训的反思,也包括对成功和经验的反思。反思说白了就是回头看,实际就是总结经验教训。

最重要的反思不是反思别人做过的事,走过的路,虽然这是可以的,但也不能老是手电筒照人,而是反思自身,特别是找出自己有想法不好和做事不好的地方,找出这次成功而下次不一定成功的地方。

这种反思的目的,是不留余地地真正弄明白自己是谁,从而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定位和头脑清醒的评价,进而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并在人际关系中建立良好形象、尊严和威望。

没有好的反思意识,怎么与周围世界镜鉴都不可能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时就必然会用不合理的东西来维护自己的形象、想法和做法,包括掩盖,掩饰,也就不得不成为虚荣浮躁的俘虏,直至不断暗示自己永远正确。

阅读就是要带着好的反思意识,随时通过镜鉴的办法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一方面避免把人生的动力建立在外因上,一方面从阅读中找到弥补欠缺的方法和策略。

也因此,一个人要想提高自己,就必须先要明己。反思是明己最彻底的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10、磨炼思维,读而即会。阅读最大的特点和好处就是用脑,不用脑也不可能读得进去,因而阅读总需要有好的用脑方法。

好的用脑方法,是最有利于建立良好思维结构和秩序的方法。有了这种方法思维就能得到磨炼,并在磨炼中成长和成熟,直至变得极其发达。

结构和秩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随便捡来的,这就要求哪怕没有具体内容方面的选择,也要有对具体知识道理深浅难易宽窄方面的选择,还要有对自己暂时适合不适合的选择。

这些地方没法乱来,一乱来直接导致思维结构建立不合理,或根本建立不起来,思维秩序也将随之紊乱,坍塌,或根本就是一塌糊涂。

一个人的思维怎么样,对知识道理的存储和提取,对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效果,都是跟脑袋要命的。脑袋要了命,什么东西都不可能学会。

最好的用脑方法是因人而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况定夺,先务实后务虚,先利工作后利爱好。这些方法也不好颠倒着来,属于哪个地方颠倒哪个地方乱,最终造成还是什么也弄不好,也就是既不明白,也不会。

这些都是读书方面的科学规律,不好打破,像免不了的笔记、朗读、背诵等相对较苦的做法有时也不好省略,只有这样做才叫磨炼思维。有这样的方法做基础,通过天长日久的训练,大部分书里的知识和道理,都能够达到读起书来就能有会意感,就想思考和联 系问题,就能马上领会将来怎么用。

对大脑而言,最怕读完书反而加重了思维的紊乱,比如还在胡思乱想,没有脉络,没有合理的感受,没有清晰的见地和可联 系实际的想法。即使这样的思维活动再多,也起不到磨炼思维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读而即会的东西。

以上不经意间写了这多,恐怕也是没人来叨扰的缘故,所以算有时间说来话长了。就这样,尚以为有点交流意义,具体怎样,朋友定夺。以诗结语,--

一语开头话引长,凝思细捋读书方。自家体会知多少,天赋空谈枉主张。

夜夜更陪孤影重,行行字比一人强。如饥似渴从无断,老鼠偷油狗扑粮。

本文系列:

1《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一(触角) 

2《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二(与涉略)

3《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三(与智慧)》

4《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四(与入门知识) 

5《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五(度和定位)》 

6《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六(与学术)》

7《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七(抓智慧1)》

8《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八(抓智慧2)》

9《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九(抓智慧3)》

10、《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十(抓智慧4)》

11《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十一(读书1)》

12《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十二(阅读策略)》

13《写诗与触角:兼谈阅读十三(阅读方法)》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8) 查看   收藏(2)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