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9-05-11
  • 最近登录:2023-02-05
  • 粉丝人数:5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洛克

好了堂主人 发布于2019-11-15 01:18   点击:1096   评论:0  

    

 

1632-1704

 

洛克是1688年英国革命的倡导者,而且在所有的倡导者中,他是最温和却又是最坚定的一个。这次革命的声势虽然不是很大,但其所要达到的目的都已经达到,而且直到今天我们也看不出英国还有再进行什么革命的必要了。

值得注意的是,洛克的大部分著作也都是在这次革命以后的几年内问世的。他的《人类理智论》于1687年完成,1890年出版。他的《论宽容第一书简》、《论宽容第二书简》和《论宽容第三书简》分别于168916901692年出版,《论政治》和《论教育》分别于16891693年出版。这期间——从1683年开始——他曾因为涉嫌参与了辉格党谋杀查理二世的阴谋活动而逃亡到荷兰并在那里居住了五年,1688年的革命成功以后他才又回到英国,他的著作也于1689年重新获得了在英国的出版许可;也因此,他的《论宽容第一书简》最初还是以拉丁文的形式在荷兰出版的。由此可见,革命的成功对于它的倡导者起到了多么大的鼓舞作用。

洛克的父亲也叫洛克,职业为律师,内战期间担任议会派部队的军官;母亲艾妮思·金恩是个制革工匠的女儿,据说长得很美。克伦威尔时代,洛克在牛津大学上学,他先学的是哲学,后来因为憎恶学校里推崇的经院哲学而转学医学,最终做了辉格党领袖沙夫次伯利勋爵的私人医生,也因此才使他有了逃亡荷兰的经历。重新回到英国以后,他便几乎将自己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著述和由此引起的一场又一场的争论上了。

洛克在哲学家里面算得上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国家政权落在了与他持相同政见的人手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人类理智论》,他的政治主张在其后的许多年里一直都被那些政治家们所推崇,不仅一直是英国宪法的理论基础,甚至对法国宪法和美国宪法的制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哲学上,他不仅被看成是经验主义的奠基者,还被公认为自由主义的鼻祖。

洛克的哲学算得上是一种温和的哲学。他宁肯牺牲逻辑也不愿发表奇谈怪论去哗众取宠。在《人类理智论》中有许多推论本来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的,但都被他非常巧妙地避开了。在洛克看来,一个这样的推论即便再正确,其结论也仍然会让人感到荒谬;因此,我们的结论除了要合乎逻辑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合乎常识。后来的贝克莱和休谟都对洛克的这一观点提出了反驳,但这或许只能说明他们的气质与洛克有所不同罢了。

缺少自信或许是洛克在性格上的一大弱点。比如自身存在、神存在、数学是真理等观念本是他从前人那里继承过来的,但当他发现了与前人有所不同的地方时却总是说:我认为是这样的,但也不一定,因为这些事是很难弄明白的。他的缺少自信显然和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有关;他要将启示录看成是最真的真理,虽然他也说所有的启示必须由理性来裁断。

在【论热情】那一章节里,洛克把热情与理性对立起来,认为热情所导致的是对个人启示的轻信。当有许多个人启示同时存在,而启示的具体内容又有着很大的出入时,这启示也就丧失了其所应该具有的社会性,即便是真理也只能是个人真理,对整个人类没有太大意义。他说,热情使人忘记了理性,实际上是把神的启示变成了毫无依据的空想;过于热情也就意味着过于自信,往往会认为自己可以与神直接沟通,也因此就出现了许多千奇百怪的说法;但这些说法最终一定要接受理性的裁决,因为理性是高于一切的。现在看来,即便是那些所谓的神的启示也不过是一些人为了招摇撞骗所编出来的故事,但是要让洛克在当时说出这样的话却是绝对不可能的。

洛克的“理性”所包含的意思,或许要在读完整部书之后才能完全将其把握。书中虽然也有【论理性】一章,但主要是在理性不是由三段论推导出来的,其大概的意思是说神先把人制造成了两足动物,然后又制造出一些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来使他们有了理性。这话听上去简直就像是在胡说八道一样。

从洛克对“理性”一词使用来看,他所谓的理性包括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指我们对事物进行考察时所必须保持的一种思维状态,当然这些事物一定我们认为确实存在的事物;其二是我们对观念进行研究时所必须保持的一种感性状态,因为这些观念是只有盖然性而没有确然性的。他说,要使盖然性转变为相对的确然性,所依据的无非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直接经验和来自于他人的间接经验;他的经验主义正是由此引发出来的。

所谓经验主义即是这样一种学说,它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凭借经验来获得的。洛克在《人类理智论》的第一卷便指出,天底下并不存在着天生的观念和天赋的原则,这可以看成是对从柏拉图到笛卡尔以及在他之前所有经院哲学的否定。在第二卷中,他便开始详细地说明经验如何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观念。他将感觉和知觉看成是经验的两个来源,认为人先要在感觉和知觉即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观念,然后才能运用观念进行思考并得到各种结论,最终使这些结论成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又把知觉说成是人的一种内在的感觉,是人走向真理的第一步,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种带有革命性的新说。也因此,洛克的经验主义又被称为彻底的经验主义。

《人类理智论》的第三卷旨在说明以往的哲学家们关于宇宙的观念不过是一些文字游戏。经验主义和非经验主义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即我们是如何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来认识我们自己的。洛克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人在思维的过程中所直接面对的只有观念,其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过程也正是判断这些观念是否与事实相符的过程;人所能认识的只是自己,至于宇宙,因为所能获得的经验太少,对于人来说或许永远都只能是一个谜语。但这个结论似乎连他自己也不会满意,因为他总是不能将神也包括进来。

在《论认同》一章中他又说,对于那些观念性的东西,我们认同它的程度应该取决于我们对来自这两方面的经验认知的程度;当我们还无法将盖然性转变为相对的确然性时也一样要允许它们存在,因为要想使所有的观念都能得到确凿无误的是非常困难的事,我们无法强求别人接受我们的观念,别人也无法强求我们接受他们的观念,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进一步为自己的观念寻找证据,他们所能做的也与我们相同。既然谁都无法说服谁,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也就只好在彻底的经验主义之后在再引发出一个相对的自由主义来。

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哲学家能创造出一个不存在任何悖论的哲学体系。洛克的经验主义追求观念的可信,却只好保留住他的自相矛盾,在他以前的那些哲学家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他是个基督教徒,在神面前人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因此他的自由主义也只能是相对的自由主义。一般说来,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不会完全正确,但能自圆其说的哲学却可能完全不正确;因此,我们也不能要求洛克的哲学一定要百分之百正确,只要能部分正确就可以了。

洛克在他的著作中所提出的那些道德原则,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当成一些警句或格言来诵读。比如人的一切行为都被其欲望所驱使;事物的善恶由其给人带来的感受决定,凡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都是善,凡会给人带来苦痛感的都为恶;欲望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欲望的结果;快乐是幸福的表象,幸福是快乐的内涵;对幸福的追求是每个人的权利;人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是画家;自由只能是相对的,绝对的自由只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等等。

一般说来,洛克对形而上学是不大感兴趣的。对于莱布尼兹的哲学,洛克在写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将其称之为无聊的游戏。对于莱布尼茨哲学所看重的“实体”概念,洛克虽然没有完全将其否定,但却认为都是些含混无用的东西。他承认莱布尼兹哲学中许多关于神存在的很高明,但从不在这方面说更多的话。每当他在表述一些自己的思考时,总是从一些具体的细节着眼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与其说他是个哲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个政治家。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1)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