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羽佳蒙汜 男  
  • 注册日期:2017-03-06
  • 最近登录:2024-02-11
  • 粉丝人数:17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格律诗创作文法

羽佳蒙汜 发布于2019-11-21 07:54   点击:695   评论:0  

    诗是韵文。既然是文章,那就有章法可循。我们如果将近体诗比作军队,那么律诗就是成建制的,大规模的队伍,有前锋、有中军、有后勤。而七绝则类似于特种部队,讲究的是高效、迅速、一切从简。篇幅最小的五绝就是那些隐蔽的刺客部队

了,话不多说,见血封喉。我们寻求章法,自然从成建制的大部队来找。律诗有八句,共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而这四联,每一联对应了我们创作文章的普遍文法的“起承转合"中间的一个字。

   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起承转合"是大部分事件的正常时间线,所以也就是大部分文章的正常写作手法。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到纵横天下再叶落归根,直至死亡;一个王朝的建立到兴盛到

盛世到败亡;一个事件的起因到发展到高

潮再到圆满结束我们浪漫的爱情,也是相识、相知、相恋、相守。世间万物,都逃不出“起、承、转、合"的规则。文学艺术作品是用来叙述世间沧桑、描写人物百态、记录王朝兴衰的,所以按照"起承转合"的底层规则来呈现,是最常见的路

径。诗歌只不过是更加精炼的,押韵的,有节奏感的文章,它也是要说事情,发议论,表感情的,不遵循"起承转合"又该如何表达呢?

     我们不排除有些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会使用各种时空打乱的写作手法来增加诗文的吸引力,

但是在读者心中,无非是最后才把所有头绪按“起承转合"理顺,恍然大悟。

    这是生而为人的局限性,也是大众最好接受的逻辑性。所有文学作品,都有其内在的"起承转合",就算表现得不明显,无非是作者增加阅读趣味性罢了。相对于短小精悍的绝句而言,律诗简直就是一篇大文章了。

    绝句由于字数太少,只能使用留白写法让人自己脑补,以意味悠长为好诗。律诗有足够的发挥空间,不把“起承转合”写圆了,简直就是一篇失败的文章。

如何掌握律诗的"起承转合"?

    其实并不复杂。首联起兴,颔联承续,这两联一般是从时间、地点、环境、事由写起,首联大概交代,颔联进行深化或者拓宽描写。关键是颈联的转换,怎么转往哪里转?急转还是慢转跨度多大这个就需要诗人在整首诗的构思上进行把控,一旦转开,或柳暗花明,或豁然开朗,但是又不能脱离全诗的意境,因为我们还需要在尾联合回首联。尾联不但要合回首联,同时要延续颈联的思绪发展。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考验创作者的整体构思能力,而颈联的转换是为了避免整首律诗进入流水账似的描写,也是为了真正突出诗的意图,对诗的境界做出升华。我们随便找首律诗来看,就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二侵”部的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完全符合律诗的格律要求。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是“起”,咱们去找丞相祠堂。点出地点锦官城外。写出环境柏树森森。

     因为七律文字较多,所以不像七绝那样一句交代很多内容,还有颔联进行补充。

颔联:“承”“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里就承接首联,继续从颜色、声音方面描写丞相祠堂的偏远幽静,以及进一步点明季节,这是春天。关键的颈联,“转”。如果这个时候还是继续描写祠堂春色,整首诗立马变成小学生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5) 查看   收藏(3)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