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首歌訣,研究、運用了普通話音素結構分析法寫成,首載於2004年拙著《普通話平仄通》書中。
近日在本群北郊先生一篇帖文《论韵部划分的依据、方法与准则》之中得悉,他於2017年編製出版了一本普通話新韻韻書,名為《漢語新韻》,大概這應是難能可貴、值得敬賀之事,可是北郊先生在該帖文中,無視(無知?)於同類韻書先行者編纂方法的言論,令人詫異。
請看北郊先生帖中這樣的宣言:
其語一:「笔者运用“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归纳出押韵的定理 。」
其語二:「特别提示:作者保留版权,……。 任何人使用“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须征得作者许可 。」
呵呵呵,不知十多年前,我要怎樣才能去征得北郊先生批准?
事實上,北郊先生出此書之前,早已出現過多種普通話韻書(除了最近2018出版的《中華通韻》我沒能接觸過不說),從來都是在普通話(國語)音素結構的分析上作出韻部劃分的,怎麼能說成“韻母結構音素分析法”是這位後來者北郊先生的版權、專利?
聲母、韻母,以及韻母中的韻頭(介音)、韻腹(主元音)、韻尾,等等理論知識,存在、傳播已久。1958年全國開始推行拉丁字母漢語拼音,全國中小學普通話教師都要學習音素結構理論。新中國成立後陸續編製出版的幾部韻書,都是在普通話漢語拼音的音素結構認知上分合韻部的,根本說不上甚麼個人版權和專利,除非他是大言不慚的大韓國人士,“揚州炒飯”都可以註冊成為大韓國國粹。
拙著《普通話平仄通》一書,十五年前的2004年出版,書中便多處運用了音素結構分析方法來撰文,以及製作入聲辨析歌訣,等等,從來不認為以後別人就不可以用甚麼“韻母結構音素分析法”來寫他自己的文章、編製他自己的歌訣。
(詳本人個人空間):
《新韻“音素”解構法可被這樣壟斷嗎?》晴嵐書室謝池春撰
http://m.52shici.com/posts.php?id=241859
…………………………………………
北郊先生《汉语新韵》2017年10月才出版,你要專利權,呵呵,怎不早說?
請問我與其他論韻者、韻書編製人,其時應該怎樣去征得北郊先生许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