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羽佳蒙汜 男  
  • 注册日期:2017-03-06
  • 最近登录:2024-02-11
  • 粉丝人数:176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转载】诗词贵含蓄

羽佳蒙汜 发布于2020-02-23 10:12   点击:965   评论:1  

.什么是诗的含蓄。

    有的诗我们读了一遍就感到淡然无味,不想再读第二遍了,而有的诗我们却百读不厌,就像吃橄榄似的,越嚼越有味道,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因为前者太直太露,没有给读者留下回想的余地,后者含蓄将异常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深含于艺术形象之中,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去感染教育读者,让读者去回味,思索,体会,领悟。

    我国古代许多文艺理论家都很看重含蓄。刘勰说:“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他又说:“隐以复意为工……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

    这里说的“隐”也就是含蓄。所谓“重旨”、“复意”就是指辞约而意丰。所谓“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就是有言外之意。所谓:“秘响傍通,伏采潜发”,就是内里的含义,不是明白说出的,而是潜藏的,从旁伏发的,他把这种艺术上的含蓄比做变化无穷的八卦和河流中蕴藏的珠玉,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内中包含着“秘响”和珍贵的东西。

    宋朝的梅圣俞说诗如果能“意新语工”就是好诗了,但是最好的诗要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句话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话确实恰到好处地,说明了含蓄的特点。

    还有司空图讲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东坡讲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德潜讲的“弦外音,味外味”都和“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说诗需要含蓄,蕴藉,有言外之意,使人读了感到诗意深厚,有无穷的意味。

    就拿李白的《玉阶怨》这首小诗来说吧: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表面上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表象是玉阶、白露、罗袜、水晶帘、玲珑之月,这完全是一幅“”美丽的秋月图”。细看细想似乎就不那么美好了:阶上的白露已经生,可想主人阶前站立望月之久,露水浸湿罗袜却不知觉,足见月下之人别有所想,入户下帘,仍然凝望秋月而不休,由此可知这女子痴心之深沉,这位或少夫人真够心事重重的了,究竟是为什么呢?回味题目《玉阶怨》的指向,仔细揣摩诗的意思,虽然诗中无一字写怨,却真是字字似乎都含怨,无处不是在写怨。“怨”情藏在阶上的白露里,藏在浸湿的罗袜中,藏在退到屋中仍然隔帘凝望夜月时。正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鉴赏这首诗就要品出诗的“弦外音,味外味”。这就是诗的含蓄美比如耳熟能详的一首小诗,李白的《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的诗,诗人在举头低头之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是因为他对故乡的思念早就蕴积心中,所以偶见窗前月光一触即发,但是为什么会俯仰之间就产生了思乡之念?思念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是故乡的亲属?友人?山水?还是别的?都没说明。诗人,只是截取生活的一个有“包孕”的小片段,一霎那之间的感触,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平平写出,情意无限,千百年来,很能引起处于相似境遇的人们的共鸣。人说李白喜爱峨眉山的月亮,因为看到月亮就引起他思念蜀地的情意,这也算是一种有道理的体味,领悟和猜测。 就让不同时代, 不同故乡,不同的的人们去思索咀嚼吧,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各自去体会吧,含蓄的诗本来就是留有余地,耐人咀嚼的。

.含蓄艺术手法的运用

我们现在说的含蓄包含着两重意思:

一是就内容说的,指诗文中的含意深隐,有言外之意

就是表现手法,指艺术表现时要采取含蓄的手法

不论是写叙事诗还是抒情诗,都有必要做到含意深隐,因而也都有必要运用含蓄的手法

我们举几首诗比较一下,便品味出含蓄手法的妙处了

1.看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王维《齐州送祖三》: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三首诗都是表现同朋友送别时的感情的,第一首是别人给李白送行,第二首是李白给别人送行,这两首诗都写得很好。 可是如果要比一比,哪一首表现的情谊最深就显出差别来了

第一首是说王伦送我的情谊多深啊,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三,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深情。

第二首没有明说只是表现,孟浩然乘船在长江里远行了。作者站在岸上看啊,看着,看着船帆在遥远的碧空里消失不见了,只剩下长江水,在天边上流。 作者站在岸上的时间有多长?同孟浩然的感情有多深?不说自明。可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第三首的结尾同第二首结尾的意思完全一样,但“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就表现得明显不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含蓄的深度。

第一首没有运用含蓄的手法,虽然明说了情谊之深长,我们却感到有些泛泛;第三首虽然运用了含蓄手法,没有明说情意多深多长,但却明说了自己站在江边久久凝望所以使人感到不及第二首诗有味。第二首是高度含蓄的:他一不明说情意多深多长二不明说自己是站在江边久久凝望,反而使人觉得一往情深,诗味儿极浓。把这三首诗一比较,我们就不难看出含蓄手法对增强诗意的深度所起的良好作用了。

    在谈到含蓄手法的应用和作用的时候,不能不谈到杜甫的诗,在古典诗歌中,杜甫的诗是最为含蓄蕴藉的 我们看一首他的叙事诗。

(一)叙事诗

     把含蓄的手法用于叙事诗,可以使诗精炼、深厚、容量大。

   杜甫被誉为史诗,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生活面貌,可以说是当时历史的一面镜子,历来人们对杜甫诗的评价是“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就包含有含蓄的意思在内。 杜甫的诗有许多优秀诗篇,确实是含蓄蕴藉,境界大,容量大,真是“咫尺万里,游目无穷”,“纳须弥于芥子”。他的诗有着巨大的艺术概括能力,很善于抓住典型的事例加以有力的描绘,把一些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加以典型化,同时还善于运用含蓄的手法,把某些生活环节放在诗的背后去进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例如他的《石壕吏》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诗人以他在一个村子里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差吏夜捉人的全部过程,具有极大的典型性,使读者可以以小见大,窥见唐王朝政治的腐败和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开头只用“暮投石壕村”一句交代了诗人匆忙投宿和事件发生的地点,接着是“有吏夜捉人”和“老翁逾墙走”,写差吏的凶狠,趁人不备,连夜捉人,老翁逃跑了,这说明差吏夜晚捉人已经不止一次了,老翁早有戒备,这也说明村中的年轻人早已被抓光了,剩下的老头子他们也不放过。诗最后说:“独与老翁别”,老妪哪里去了呢?当然是被抓走了,这又显示了差吏,捉人惨状,连老妪也不放过,但诗中并未正面写老妪如何被抓走,也未具体写逃跑的老翁什么时候回来?这些环节都留给读者去想象,由于运用含蓄手法,这样不但使诗的篇幅缩小,用语简练,而且可以使读者由此联想得很多很多。

(二)抒情诗的含蓄

杜甫有许多诗都是把叙事和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叙事容量大,舒情情意深,是杜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他的著名诗篇《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开头两句说明除了,山河还在,没有别的物了,除了草木生长,城里没有人了,短短两句诗,把安史之乱造成的国破人亡的惨状和盘托出,容量该有多大!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两句,又把战乱年代里,道路阻塞,连加书也难以收到的情景,有力地展现了出来,这样巨大的艺术表现力,不能不令人赞叹!诗人感伤国事的心情,也表现的十分深刻: 春暖花开,枝头鸟鸣,本是欢愉的情景,然而对于爱国心切的诗人来说,却是见花开落泪,闻鸟鸣惊心,诗人忧国之情又该有多深!结尾两句也很有力,从字面上看,只是说白头发稀疏脱落,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没有直说忧伤,然而忧伤之情又是多么强烈,全诗含蓄蕴藉,感慨深沉,把安史之乱之惨,人心之痛,浓缩在四十个字中。真是难得的好诗。尤其 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乐景写哀情,体味这种深沉的:情中景,景中情,令人愈咀嚼愈有味。诚如陆时雍评论杜诗说:“工部七律,蕴藉最深,有余味,有余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一咏三叹,味之不尽。”可以说是对杜诗很恰当的评价,也可以说是对含蓄作品的最好的评价,从杜甫的诗,我们能够特别清楚地看出含蓄手法,对增强叙事诗的容量,增强抒情诗的分量的良好作用。

.含蓄诗表现方式、深浅程度的比较。

同样是含蓄的诗却有表现方式的不同,深浅程度的不同,有的有问无答,有的无问无答,有的有暗示,有的无暗示,有的抒写婉转而含意稍显,有的抒写婉转而含意很深,但不论哪一种都留有思索余地,只是留的余地有大有小罢了。

下面我们从含蓄的手法和内容上分为三种类型,举例说明如下

(一),点明有含意,却不明说含意是什么?

例如:

东晋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其五》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李白:《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作者所要表现的意思点了一下,但不作正面回答

第一首诗只说:此中有真意真意是什么?没说

第二首诗对于为什么要“栖碧山”的问题也是笑而不答,没有明确讲什么理由

然而不说不讲,比说了,讲了好得多,这就是含蓄:可以使读者自己去领悟。能领悟出来吗?能。因为诗人的“真意”和回答就蕴含在艺术形象里面

第一首诗是陶渊明不愿为封建统治阶级效劳辞官归隐,回到农村以后写的。诗人对喧闹龌龊的官场生活非常厌恶,对农村生活无限喜爱,在这首诗里,他把农村景象描写的那样的静谧优美,把自己在这个新环境里的心情表现的那样悠然自得,充分显示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心灵上的满足,所谓有真意,无非是说你们看这个归隐生活多么美好啊,如果再引申一步,那就是何必要去当官为五斗米来折腰? 第二首诗李白对问题的回答就蕴含在诗的后两句里,问我为什么要隐居“碧山”吗?你看看这里的桃花流水,多么优美的风光,真是别有天地啊!经过一番领悟就悟出意思,咀嚼出味道了。

(二)不点明有含意,抒写很婉转,但其含义稍微明显,含蓄程度稍浅。

例如白居易《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皇甫曾:《淮口寄赵员外》

欲逐淮潮上,

暂停渔子沟 

相望知不见,

终是屡回头。

这两首都是送别诗。

第一首写秋天在南浦送朋友,不忍离舍被送的朋友,不时回头看,看一次使送行者肠断一次,于是就说,不如你掉头竟去,克制离情。免得使人肠断。

第二首写背诵的人在鱼子沟停留了一下,就乘淮河的船扬帆远去了,他明知已经看不见送自己的友人了,可是还忍不住屡次回头看望 

这两首诗尽管对友情之深都没有明说,但通过“莫回头”和“屡回头”,这样的抒写把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委婉有致而又含蓄不露地显示出来了。

(三)叙事抒情,寓意深远,含蓄程度很深

例如:陈与义《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

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

再看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最后看第三首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这三首诗都是南宋诗人写的,南宋的时候,北半中国沦陷为金人之手。

第一首诗里提到的“伊洛”,指的是洛阳一带的伊水 洛水,当时属于沦陷区,洛阳是北宋的西京以牡丹花闻名,在诗人写这首诗时,洛阳沦陷已经十年了,诗人自己在浙江的青墩溪畔看到牡丹,不由得思念起洛阳,思念起沦陷的国土“独立东风看牡丹”写得极好,把诗人的无限思绪,千言万语都蕴含于其中了,是惆怅,是悲愤,恐怕两种情绪都有吧!

第二首诗里提到的汴州指的是开封,也就是沦陷区,这首诗先写西湖风光和人们在西湖歌舞中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这样的暖风简直把游人们都熏醉了,使人们把杭州南宋的京城当成了北宋的京城,言外之意就是连自己原来的国家都忘掉了,“只把杭州做作汴州”,一语也写得极好,同“独立东风看牡丹”一样含蓄蕴藉,蕴藏着诗人炽热的爱国主义深情和激情。

我以为:最含蓄、最深沉、蕴藉无限,回味无穷的当属辛弃疾的这第三首词

辛弃疾的这首词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它的含蓄和不直露是因为诗人采取了“借水怨山”的比兴手法来抒情的: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国脉如缕之危,金兵之猖狂,国耻之未雪,于是就把那满腔的悲愤,化为悲凉之句。在词人的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是行人流不尽的伤心之泪。这十六个字中饱含了不堪回首的历史和如今的无奈。诗人是多么思念着国都长安啊!可是被“无数山”遮蔽挡住了。这“山”当然喻指金人和当权的“投降派”。然而这爱国的“江水”激流是阻挡不住的,“毕竟东流去”!然而诗人又认识到投降派的力量是强大的......此刻他内心愤、恨、悲、愁交织。“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傍晚,我在江边徘徊,正在为了不能实现恢复大计愁苦着呢,可是恰巧,又从山的深处,传来鹧鸪鸟的哀鸣。这叫声听起来,仿佛是“行不得也哥哥”。

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诗人把自己的焦虑、愁绪、悲愤化作鹧鸪的声声悲鸣声,让我们和他一起身临其境地去揣摩、玩味。

“赏者,辨情也。”(刘昼《刘子集校》)我们在这鹧鸪鸟的凄婉的哀鸣声中,洞悉出作者想收复失地,但又身不由己,报国无门的矛盾、激愤心情。

上面三种类型的诗都程度不同地具有含蓄的特点:

第一种类型的诗,虽然有暗示,却并没有明白说出;有设问,但没有明白回答,所以也是含蓄的,耐人寻味的,如果问了又答了,那就谈不上含蓄了。

第二种类型的诗,这两个“回头”也是耐人寻味的

尤其是第三种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最大,最耐人寻味。

当然,我不是说要搞含蓄,只能按照第三种的模样,别的方式一律不用,不是这样的,第三种固然是最好的,第一,第二种也并非不好。像上面列举的几首诗都是好诗,尽管他们含蓄的方式不同,深浅有别,但都有其独到之处,各有各的风味。 要达到含蓄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有两个问题必须需要说明一下:

(一).含蓄不是含糊。

所谓含蓄,是指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在诗里表现的深藏不露,能使人见之于言外,但是这言外之意毕竟是形象所触发出来的,能使人见之于言外。但我们现在有些人写的诗,故作高深,只有他自己知道,别人看了莫名其妙。诗歌不是玩弄语言技巧的游戏。陶渊明的《饮酒》诗,尽管诗人没有表现其“真意”是什么?总还可以体会出来,如果过了头叫人弄不懂,从诗的形象中悟不出其真正含义,那就不是含蓄,而是含糊了。

(二).我们讲含蓄的诗好,并不是说不含蓄的诗都一定不好

有的诗形象贫乏,图解概念,确实像白开水一样无味,但也有些诗,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体现于生动的形象之中,虽然不含蓄,却也能成为受人喜爱的佳作。

比如杜牧的抒情小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虽然有问有答,并不含蓄却也很有情味,表现了杜牧特有的明朗,俊爽的风格

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些讽谕诗为了使其中的战斗性的内容,为劳动人民理解,有意做到“其辞质而径”,“其言真而切”和“卒章显志”在诗里把意思明白地说出来,这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我们就更不应当拿这把尺子来衡量和贬低他了。

总之,我们提倡含蓄认为含蓄是一种很好的艺术表现手法,认为诗人有必要运用这种手法,把诗的含义表现的深藏不露,读后令人咀嚼有余味,但又不能绝对化,说一切诗都非得含蓄,不含蓄就绝对写不出好诗,无论作诗或评论诗都“不可预设法式”,“”执一而求之”。预先设定一个死框框,不看具体情况,到处硬套,往往会束缚诗人的手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9) 查看   收藏(7)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