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2-03-13
  • 最近登录:2023-01-05
  • 粉丝人数:293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写诗的原理六十(怎样用洞察力看问题)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20-06-02 10:21   点击:868   评论:3  
五绝 以诗代序
用墨要谙锋,写诗无不同。昏昏皆败笔,白白费时功。


写诗的原理



六十、怎样用洞察力看问题

尽管知识本身没有社会属性,但怎么用起来不能没有社会属性,实际是想没有社会属性也不可能,毕竟人总是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只要有人在,再怎么客观的东西都有可能不客观了。

客观世界一方面是以表面现象存在着,一方面是以内在规律存在着,归根结底是以内在规律存在着,这决定人仅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把知识首先用于认识,尤其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才能看清内在规律,而这个过程中又离不开一分为二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规律的保证,一分为二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策略和路径,三者都是认识的方法论,只有这般通过认识把知识用于各种各样的规律上,知识才称得上真正有用,才能称其为知识,不然就统统是死的而无用的,至多是伪知识。

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必须通过人来发现,知识才有可能见诸于世,所以知识也是人创造的,而且是由人来用的,也因此即使知识用于别处恐怕是对的,用于此处而不对,也就成了伪知识。

相对而言,创造知识与用知识并非一码事,既不一定是同一人,也不一定人人都能从实践中得出真知,实际上大多是把知识当做间接经验来用的,这时就注定不是人人都能把知识还给规律。

知识如何还给规律?显然因为受制于人的主观参与,知识本身说了不算,毕竟知识放在不同的脑袋里就有不同的感知,很难保证还是原来的样子,故客观对待知识与主观对待知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人的主观虽是好东西,有主观才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客观对待知识,主观能动性就无法反映为客观认识,终究看不清规律。这就是主观认识的局限,如果没有洞察力来防着,没有觉悟来做提醒和做客观认识的保证,谁敢说自己不会犯主观主义?

知识越客观,越接近事物的本质,掩盖的现象越少,也相对简单,像科学技术知识就是这样,基本是放在四海而皆准的,用于哪个社会都可能促进生产力,大体上只要人的认识不出现根本性问题,用起来就基本能保持客观,唯不能保持客观时,才反映为人的主观出了问题。

但是,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这样看,如人文社会知识就相对复杂,总掩盖着形形色 色的现象,需要拨冗去繁,方能看到如何用于符合人类发展方向的个中三昧。

就如“社会主义”,这既是抽象概念,也是客观知识,如果仅从泛泛定义出发,就可能被好多现象蒙蔽,因为这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却不是拿来就能用的简单知识,毕竟各国搞社会主义,由于国情不同,规律就有差异。

其实,科学技术知识何尝不是如此的?因为其中也有个什么人来用的问题,人的差异决定了知识用起来的差异,无非相比之下就涉及现象而言有相对简单和相对复杂的区别,当然涉及现象越多,对认识的要求就越复杂。

正是这样的缘故,决定了任何知识一旦用起来,就要考虑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就离不开认识、分辨力、觉悟和洞察力这几样,最终又是以洞察力来完成自我防范和抵达事物的本质规律的。

也是这个缘故,让知识再怎么客观,也有了怎么用,用在哪里,为什么用的人文属性问题,即社会属性问题。也因此,知识不能不带着认识来用,不能不带着分辨力、觉悟和洞察力,也就是不能不带着“三观”,特别是价值观和是非观。

以当今为例,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可知,知识爆 炸,物质崛起,不代表认识的进步,反而提示出这是任何制度都可以做到的,哪怕有速度的差异,中国突飞猛进的事实也是制度客观优越性使然,是在这个基础上,指向的依然是知识的客观创造性,包括客观认识知识和对知识的顺应,这终是局限于围绕知识的,而证 明不了人的主观在全面认识客观世界发展规律上,有了顺应中国社会主义跨越而来这一独特发展性质的认识,特别是这样的洞察力。

如果不缺这种洞察力,不管从什么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恐怕普遍都应该,甚至必须,懂得知识该怎么用和给什么做贡献。这既是站在规律上的认识,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应有的洞察力,正是如此才让二者这样告诉人们的。

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在历史发展阶段中的跨越性,这是本质规律,更是根本国情,决定了不再有可能,也不允许,回到自然发展的社会模式,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鲜明性,进而又决定了人的认识必须要为此做出努力并贡献于此。

简单而言,就是要求认识得跟得上来,否则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经济多么突飞猛进,一旦失去了人对历史跨越意义的觉悟和鲜明的社会主义立场,以及这样的分辨力和洞察力,不仅违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内涵,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包围下也很难自圆其说。

说到底,社会主义制度性质及其大旗永远是鲜明的,既来自于鲜明,又走向鲜明,这本来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大多数人的普遍共识和这样的觉悟,哪怕遇到了少数人的极力反对,而今天在“一切向钱看”的驱使下,人们才普遍淡化了应有的认识、分辨力、觉悟,以及特别要有的洞察力,如果不想让少数人重新得逞,这些势必迟早是要找回的。

把这联 系到写诗,想想会有什么意义?一个活生生的社会,总是人人在其中的,人人都有感悟不尽的体会,但凡有一点洞察力而形成的合理认识,得有多少话题可写?焉用得着憋诗和呻吟否?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8) 查看   收藏(4)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