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8-04-03
  • 最近登录:2024-01-19
  • 粉丝人数:10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例谈近体绝句通韵方式的多元化(修改稿)

芙蓉书阁|邓旺林 发布于2020-07-15 16:03   点击:1587   评论:4  
以唐宋多位诗人的近体绝句为例说明近体诗押韵方式具有多样性,并非“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
例谈近体绝句通韵方式的多元化(修改稿)
芙蓉书阁|邓旺林
诗的通韵,指的是同一首诗中的韵字(韵脚字)并非同属一个韵部,而是分属于两个以上具有可通押关系的韵部(具有通押关系的韵部互为邻韵)。清代乾隆年间曾任湖南学政的翰林院编修汪师韩在其《律诗通韵》一文(载《诗学纂闻》【注1】)中曾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律诗亦有通韵,自唐已然。”从汪师韩所提的唐人五律看来,诗中使用邻韵之处,或在首联,或在次联,或在三联,或在末联;而后来所谓进退格、辘轳格等押韵方式亦已出现。可以说,近体诗从其开始成熟起,就不但有通韵,而且其方式也不是单一的。在近体诗的通韵系统中,如果说诗的首句用邻韵是通韵“常式”的话,则诗的末句用邻韵可谓通韵的“次常式”(因为末句用邻韵像首句用邻韵一样,也有自己专门的名称:首句用邻韵叫做“孤雁入群”,末句用邻韵叫做“孤雁出群”【注2】。可见末句用邻韵在诗坛上也具有了与首句用邻韵相当的地位),而律诗中的“进退格”“辘轳体”“葫芦韵”等押韵方式则可视为“准常式”。至于其他的方式则属通韵的“变式”了。
本文拟以唐宋诗人使用通韵“变式”的近体绝句(简称“律绝”)为例,来了解一下律绝通韵方式的多元化现象。
平水韵书(《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刊于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壬子,1252)【注3】,而平水韵书出现以后,历代都出现过官修的韵书。考虑到当时诗人写诗未必都要依照平水韵书,为了减少争议,故我们仅以平水韵书尚未出现之前的唐宋律绝为例。
本文例诗的作者,多是唐宋诗坛大家或科举达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被官方认可(如应用于科举考试)或由官方主持修定的韵书,主要有隋代的《切韵》,唐代的《唐韵》【注4】,北宋的《韵略》【注5】、《广韵》【注6】和《集韵》【注7】等。据说除《广韵》和《集韵》外,其余均已失传。 但《康熙字典》对《唐韵》等韵书的内容有所记录。我们对于例诗中韵字所属韵部的认定,其根据便是《康熙字典》的相关记录。
有的韵字兼属几个平声韵部,这有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对例诗所用通韵方式的判断。因此,我们尽量以韵字所属韵部相对比较单一的律绝为例。各类中的例诗,以诗人出生时间先后为序。
下面我们用“△”表示仄韵字,用A、B、C表示韵字所属的韵部(A表示诗中第二句的韵脚字所属韵部);A、B、C之间具有通押关系,也就是互为邻韵。
律绝的“变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AB”式,二是“BAB”式,三是“CAB”式。为有助于大家了解例诗通韵的情况,我们将各例诗中韵字所属的韵部,依韵字在诗中的顺序,记录于诗后的方头括号之中。
一、“△AB”式
1、〔唐〕钱起(722?—780)《失题》
胡风迎马首,汉月学蛾眉。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支微】
2、〔唐〕权德舆(759-818)《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二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
佳期不可见,尽日泪潺潺。【△寒删】
作为平声的“阑”,在《唐韵》《集韵》中属“寒韵”;《韵补》【注8】记其“叶陵延切,音連(先韵)”。并举苏轼五古《游东西岩》为例。《韵补》中多有不靠谱的说法。以苏轼此诗为例证明“阑”属先韵便是其中之一。这里先不管它。即使“阑”字属于先韵,也不妨碍此诗属于“△AB”式,因为“先韵”与“删韵”也是邻韵关系。
3、〔唐〕白居易(772-846)
(1)《长安送柳大东归》
白社羁游伴,青门远别离。
浮名相引住,归路不同归。【△支(齐)微】
作为平声的“离”,在《唐韵》《集韵》中属“支韵”。《康熙字典》又记其“又叶音黎 齐韵”【注9】。因齐韵与微韵也具有邻韵关系,故将其括注于“支韵”之后。《康熙字典》还记“离”字“又叶良何切,音罗。歌韵”【注10】按王力教授的说法,“歌韵”与“支韵”无邻韵关系,故不附录于标示的韵部之后。以下各诗中的韵字,凡遇类似“离”字者,均照此处理。
(2)《晚归府》
晚从履道来归府,街路虽长尹不嫌。
马上凉于床上坐,绿槐风透紫蕉衫。【△盐咸】
4、〔唐〕李贺(790—816)
(1)《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二 (814年)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真文】
(2)《南园十三首》(其七)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冬东】
此诗在《万首唐人绝句》中记为“南园一十二首”(见P468),是因为第十三首为五律。
5、〔唐〕沈询【注11】《更著宴词》
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
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微支】
6、〔北宋〕苏轼(1037—1101)
(1)《慈云四景》(其四)《鹦鹉院》
古院枫篁里,寥寥隔市喧。
仙禽发异响,惊起老僧禅。【△元先】
(2)《元丰七年,有诏京东、淮南筑高丽亭馆,密、海二州,骚然有逃亡者。明年,轼过之,叹其壮丽,留一绝云》
檐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馀。
尽赐昆邪作奴婢,不知偿得此人无?【△鱼虞】
(3)《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十一)《李》
不及梨英软,应惭梅萼红。
西园有千叶,淡伫更纤秾。【△东冬】
(4)《风水洞闻二禽》
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
春山最好不归去,惭愧春禽解劝侬。【△东冬】
(5)《送竹香炉》
枯槁形骸惟见耳,凋残鬓发只留须。
平生大节堪为底,今日灰心始见渠。【△虞鱼】
7、〔北宋〕苏辙(1039-1112)
(1)《同外孙文九新春五绝句》(其五)
雪覆西山三顷麦,一犁春雨祝天工。
麦秋幸与人同饱,昔日黄门今老农。【△东冬】
(2)《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九)《天汉台》
台高天汉近,匹练挂林端。
秋深霜露重,谁见落西山。【△寒(元)删(先真)】
8、〔北宋〕黄庭坚(1045—1105)
(1)《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注12】(其九)
四十垂垂老,文章岂更新。
鼻端如可斲,犹拟为挥斤。【△真(先)文】
(2)《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其二)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
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一作“竖”)降幡。【△删先元】
(3)《奉留楚金长老》(其二)
但将饭向无心碗,自有人扶折脚铛。
不用重寻旧巢穴,胡蜂窠挂万年藤。【△庚蒸】
9、〔北宋〕晁补之(1053—1110)《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其三)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当许我从。
要看堂堂冠剑叟,苍然十万甲夫中。【△冬东】
10、〔北宋〕陈师道(1053-1102)《题柱二首》(其二)
从昔婵娟多命薄,如今歌舞更能诗。
孰知(一作“如”)文雅河阳令,不削琼奴柱下题。【△支齐】
11、〔北宋〕张耒 (1054—1114)
(1)《探春》
啾啾冻草群飞雀,袅袅高林独啸猿。
忽忆淮南春意动,早梅池馆断鸿天。【△元先】
(2)《食荠糁》
论斤上国何曾饱,旅食江城日至前。
常慕藜羹最清好,故应不糁愧吾原。【△先(真)元(文)】
(3)《正月十八日四首》(其一)
幽人睡足闻春鸟,共喜晖晖日满篱。
里巷收灯人寂寞,邻家夫妇赁舂归。【△支微】
12、〔南宋〕陆游(1125-1210)《春晚村居杂赋绝句六首》(其二)
鹅儿草绿侵行路,帔子花明照屋除。
处处乞浆俱得酒,杖头何恨一钱无。【△鱼虞】
13、〔南宋〕范成大(1126-1193)《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三首》(其一)
剪綵宜春胜,泥金祝寿幡。
雪梅同雪鬓,相对两淩寒。【△元寒(先真)】
14、〔南宋〕杨万里(1127-1206)
(1)《甲子初春即事六首》(其三)
径李浑秾白,山桃半淡红。
杏花红又白,非淡亦非秾。【△东冬】
(2)《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其二)
初日光殊薄,晴梢露正浓。
真珠妆未稳,更著柳边风。【△冬东)】
(3)《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红梅三首》(其一)
欲折红梅朵,看来不忍攀。
周回寻四处,恰得一枝繁。【△删元(真)】
(4)《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其三,隐求堂)
梦里长逢孟,羹中亦见颜。
痴儿入吾室,真作采薇看。【△删(真)寒(先)】
(5)《彦通叔祖约游云水寺二首》(其一)
出门天色阴晴半,著雨途间进退难。
知得招提在何许,只凭田父指林间。【△寒删(真)】
二、“BAB”式
1、〔唐〕贾岛(779—843)《题兴化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庭君始知。【支微支】
2、〔唐〕李贺(790—816)
(1)《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814年)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东冬东】
(“去”一作“死”)
(2)《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六 (814年)
唐剑斩隋公,拳毛属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东冬东】
(“飘”一作“飙”)
3、〔唐〕李商隐(约813—约858)《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新人桥上著春衫,旧主江边侧帽檐。
愿得化为红绶带,许教双凤一时衔。【咸盐咸】
4、〔北宋〕郑獬【注13】《离云中一首》
南归喜气满东风,草软沙平马足松。
料得家人相聚说,也知今日发云中。【东冬东】
5、〔北宋〕苏轼
(1)《春日与闲山居士小饮》【注14】
一杯连坐两髯棋,数片深红入座飞。
十分潋滟君休赤,且看桃花好面皮。【支微支】
(2)《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六)
边庭无事羽书稀,闲遣词臣进小诗。
共助至尊歌喜事,今年春日得春衣。【微支微】
5、〔北宋〕苏辙
(1)《题韩驹秀才诗卷》
唐朝文士例能诗,李杜高深得(一作“独”)到希。
我读君诗笑无语,恍然重见储光羲。【支微支】
(2)《补种牡丹二绝》(其二)
换土移根花性安,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寒(先真)元(真)寒(先)】
王力教授说:“真文元寒删先六韵为一类,真与文近,元与文近,寒与删近,删与先近,先又与元近;真与元,寒与先,元与删较远;至于真与寒,寒与元,文与删先,先与真文则原则上不能认为邻韵。”【注15】据此,苏辙此诗的用韵,最可能的是【先元先】或【真元先】,均属“ABA”式。
6、〔北宋〕黄庭坚
(1)《侯尉家听琵琶》
舫斋苍竹雨声中,一曲琵琶酒一钟。
恰似浔阳江上听,只无明月与丹枫。【东冬东】
(2)《侄槌随知命舟行》
莫去沙边学钓鱼,莫将百丈作辘轳。
清江濯足窗下坐,燕子日长宜读书。【鱼虞鱼】
7、〔北宋〕晁补之《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灰佳灰】或【齐支齐】【注16】
8、〔北宋〕张耒
(1)《晚春初夏八首》(其二)
少室山前日日风,望嵩楼下水溶溶。
卷将春色归何处,尽在车前榆荚中。【东冬东】
(2)《送李十之陕府》
断蓬泛梗偶相依,一别重逢又几时。
人世悲欢消遣尽,为君流泪忽沾衣。【微支微】
(3)《春雨中偶成四首》(其二)
槐叶青青染不如,护巢鸦语有新雏。
萧萧晚雨窗鸣急,卧稳藜床玉枕书。【鱼虞鱼】
9、〔南宋〕陆游
(1)《对食戏作六首》(其六)
黄昏来扣野人扉,笑语欣欣意不迟。
葑火正红煨芋美,不妨秉炬雪中归。【微支微】
(2)《杂兴十首》(其五)
冰壶冷浸玉芙蕖,三伏炎蒸一点无。
净洗砚池潴墨沈,乘凉要答故人书。【鱼虞鱼】
(3)《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四首》(其一)
狐裘卧载锦驼车,酒醒冰髭结乱(一作“碎”)珠。
三尺马鞭装白玉,雪中画字草军书。【鱼虞鱼】
(4)《杂兴十首》(其五)
冰壶冷浸玉芙蕖,三伏炎蒸一点无。
净洗砚池潴墨沈,乘凉要答故人书。【鱼虞鱼】
(5)《楚氏庄龟泉》
曳尾穹龟不负图,一泓寒碧照庭除。
醉中只合长来此,卧听蛮童放辘轳。【虞鱼虞】
(6)《谢演师送梅二首》(其一)
早梅时节到江南,已判樽前酒满衫。
输与西邻明上座,解从大庾岭头参。【覃咸覃】
(7)《梨花三首》(其三)
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
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覃咸覃】
10、〔南宋〕杨万里
(1)《白菊二首》(其二)
霜后黄花顿不中,独馀白菊斗霜浓。
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东冬东】
(2)《宿灵鹫禅寺二首》(其一)
暑中带汗入山中,霜满风篁雪满松。
只是山寒清到骨,也无霜雪也无风。【东冬东】
(3)《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十二)
月色如霜不粟肌,月光如水不沾衣。
一年没赛中元节,政是初凉未冷时。【支微支】
(4)《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二首》(其二)
七百支郎夜忍饥,木鱼闭口等君归。
还山大众空欢喜,只有诚斋两首诗。【支微支】
(5)《寒食雨中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其九)
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
欲将数句了天竺,天竺前头更有诗。【支齐支】
(6)《过陈公径二首》(其二)
江行十日厌船迟,却换篮舆踏路泥。
江水别来才两日,陈公径下再相随。【支齐支】
(7)《初夏即事十二解》(其五)
槛中红药趁春归,瓶里苛留三两枝。
一片落来能恋我,叶梢阁住不教飞。【微支微】
(8)《黄雀食新二首》(其一)
鹅黄染线织秋衣,杨柳吹绵细细披。
诗债被渠浑索尽,醉乡邀我不容归。【微支微】
(9)《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其二)
惠山孤绝未为孤,下有诗仙伴却渠。
占断惠山妨底事,无端更占洞庭湖。【虞鱼虞】
(10)《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其三)
炼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
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虞鱼虞】
(11)《晓登万花川谷看海棠二首》(其一)
夜雨朝晴花睡馀,海棠倾国万花无。
馆娃一样三千女,露滴燕脂洗面初。【鱼虞鱼】
(12)《过新开湖五首》(其一)
奇哉万顷水精盆,一线青罗缘却唇。
只有向南接天去,更和一线也无痕。【元真元】
(13)《书王右丞诗后》
晚因子厚识渊明,早学苏州得右丞。
忽梦少陵谈句法,劝参庾信谒阴铿。【庚蒸庚】
(14)《过润陂桥三首》(其三)
历览溪中有底鸣,萧然芦叶蓼花汀。
元来轿顶呜呜响,将谓风声是雁声。【庚青庚】
(15)《初夏即事十二解》(其十)
柳外花梢啼乱莺,行人过尽不曾听。
得人听处君知么,天欲明时第一声。【庚青庚】
(16)《小饮俎豆颇备江西淮浙之品戏题二首》(其二)
味含霜气洞庭柑,鲊带桃花楚水虫咸。
春暖著人君会否,不教淮白过江南。【覃咸覃】
下面这首诗一般记为唐代李白所作,而元代文学评论家、诗人萧士赟则认为是托名李白之作: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九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湾阳空射蛟;
我王楼艦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萧肴萧】
此例引自林正三先生《诗学概要》见第四章《押韵》。
三、“CAB”式
1、〔唐〕司空图(837—908)《杨柳枝寿宫词》:
偶然楼上卷珠帘,往往长条拂枕函。
恰值小娥初学舞,拟偷金缕押春衫。【盐覃咸】
此例引自王力教授《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一章第四节《近体诗的用韵》。
2、〔北宋〕苏轼《次韵答宝觉》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又万山。
从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先删寒】
此例引自林正三先生《诗学概要》见第四章《押韵》。
3、〔北宋〕晁补之《皖口遭风》
欻起惊涛渺去程,扁舟三日滞长汀。
无心坐使群鸥舞,莽眇吾知未可乘。【庚青蒸】
4、〔南宋〕范成大《新荔枝四绝》(其三)
甘露凝成一颗冰,露秾冰厚更芳馨。
夜凉将到星河下,拟共嫦娥斗月明。【蒸青庚】
5、〔南宋〕杨万里
(1)《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三)
雨入秋田恰及时,禾头相枕卧相依。
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支微齐】
(2)《新凉》
毛空两日散霏微,勒住阴云且四垂。
一路新凉君会否,晴无日色雨无泥。【微支齐】
(3)《牵牛花三首》(其一)
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著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篸。【盐咸覃】
首句入韵的“变式”律绝中,“BAB”式最为常见。“CAB”式相对少些。而有些诗是“BAB”式还是“CAB”式,似属两可。此例不少。例如:
1、〔北宋〕张耒《田家二首》(其二)
新插茅檐红槿篱,秋深黄叶已飞飞。
滩头水阔孤舟去,渡口风寒白鹭啼。【支微齐(支)】
【支微齐】为“CAB”式,【支微支】属“BAB”式。 此诗一般视为“CAB”式。
2、〔南宋〕杨万里
1《宿花斜桥见鸡冠花二首》(其一)
出墙那得丈高鸡,只露红冠隔锦衣。
却是吴儿工料事,会稽真个不能啼。【齐微齐(支)】
【齐微齐】为“BAB”式,【齐微支】则是“CAB”式。
2《寒食雨中同舍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其七)
三峰小石一方池,下有机泉仰面飞。
坐看跳珠复抛玉,忽然一喷与檐齐。【支微齐(支)】
【支微齐】为“CAB”式,【支微支】为“BAB”式。
(3)《跋临川梁译居士孝德记二首》(其一)
雪里星奔避乱兵,母先子后赴寒冰。
祗知判得身俱死,不料还同母再生。【庚蒸庚(青)】
【庚蒸庚】为“BAB”式,【庚蒸青】为“CAB”式。
(4)《湖天暮景五首》(其一)
湖面黏天不见堤,湖心茭葑水周围。
暮鸿成阵鸦成队,已落还飞久未栖。【支(齐)微齐】
【支微齐】为“CAB”式,【齐微齐】为“BAB”式。
有些律绝的用韵,不一定属于通韵“变式”。例如:
1、〔北宋〕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二十四《筼筜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蓬”字兼属“东江”二韵部,“龙”字兼属“冬东江”三韵部,“中”字兼属“东阳庚蒸”四韵部。因此,苏轼此诗用韵,就有这样三种可能:一是【东冬东】,属通韵“变式”之“BAB”式;二是【东东东】,一韵到底,与通韵无关;三是【江江阳】,是通韵之“次常式”(“AAB”,即“孤雁出群”格)。
2、〔南宋〕陆游《次韵周辅道中二首》(其二)
从来重九如寒食,天气微阴正自佳。
莫问茱萸赐朝士,一尊随处有黄花。
“佳”字兼属“佳齐歌”三个韵部,“花”字兼属“麻歌”二韵部。故此诗用韵,有两种可能:一是【△佳麻】,二是【△歌歌】。第一种是通韵“变式”之“△AB”,第二种无通韵(“△AA”)。
3、〔南宋〕杨万里《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其三)
春去无花可得攀,石榴不艳却明鲜。
昨朝花发今朝落,留得梢头一蒂看。【删先寒(先)】
此诗用韵,一般认为是【删先寒】,即通韵“变式”之“ABC”式;但也有可能是【删先先】,属通韵“常式”(“BAA”,即“孤雁入群”格)。
以上各例中A、B、C间有无通韵关系均以王力和王步高两位教授关于近体诗邻韵系统的介绍【注17】为依据。而从唐宋诗人的作品来看,有些韵部虽不在这两位教授提出的邻韵系统中,却被唐宋诗人作为具有通韵关系者来使用。这说明王力和王步高两位教授对于近体诗邻韵系统的了解并不全面。例如真韵与庚韵、青韵、侵韵都可通韵,而两位王教授都没有提及。下面我们各举三例以见一斑。
(一)庚真相通
1、[北宋]邹浩【注18】《写黄庭》其五
升平无象亦无名,翼翼巍巍拱玉宸。
流泽自周人自乐,普天同入万年春。【庚真真】
2、[南宋]方岳【注19】《送刘子范倅宜春》
一念到吾亲,人间万事轻。
邻州才半刺,行李只诸生。
问路重阳雨,迎家两日程。
笑谈灯火夜,边雁自秋声。【真庚庚庚庚】
3、[南宋]杨万里《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九
除却钟山与石城,六朝遗迹问难真。
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误后人。【庚真真】
(二)青真相通
1、[唐]常建【注20】《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琴当秋夜听,况是洞中人。
一指指应法,一声声爽神。
寒虫临砌急,清吹袅灯频。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青真真真真】
(“急”一作“默”)
2、[宋]朱淑真【注21】《夏夜有作》
暑夕炎蒸著摸人,移床借月卧中庭。
更深露下衣襟冷,梦到阳台不奈醒。【真青青】
3、[南宋]周必大【注22】《立春帖子》其三《太上皇后阁》
聚景贮壶春,仙关昼不扃。小桃无数发,好幸䌽霞亭。【真青青】
(三)侵真相通
1、[宋]朱翌【注23】《喜雨欲行园》
南风转北遂为霖,倒掩书帷坐累茵。
洗沐江山三尺雨,庄严天地十分春。
猿吟鹤舞图双引,酒社诗坛待五申。
说我小园增秀润,便思徐步转城闉。【侵真真真真】
2、[南宋]王质【注24】《送胡秉彝归毗陵》
千林秋叶深,此际有行人。
握手恨无语,出门愁始新。
殷勤一枝柳,聚散百年身。
眺远情何极,兹来迹已陈。【侵真真真真】
3、[宋末元初]郑思肖【注25】《郊行即事四首》其四
云禁江城昼色阴,可怜寂寞读书身。
风霜虐命四五载,雨露润民三百春。
雁落愁声唯送泪,马驰怨迹岂成尘。
如今不独桐江上,新著羊裘又一人。【侵真真真真】
以唐宋通韵诗为依据,则律绝通韵的例子更多。限于篇幅,下面只举杨万里的三首“CAB”式诗为例:
《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其一)
天惜淮山不惜银,浑银砌起一长城。
淮山裹在银城里,半出诸峰越样青。【真庚青】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其三)【注26】
雨丝拂水不曾沉,一一如珠一一明。
乱走不停跳不住,忽然跳入水精瓶。【侵庚青】
《雨后田间杂纪五首》(其一)
稻田滴水价千金,溪涧求分不肯分。
一雨万畦都水足,却将倾泻作溪浑。【侵文元】
从本文所录诗例可见,唐宋时期,尤其是在宋代,采用通韵“变式”写作律绝的诗家不在少数,且有多人不是偶一为之(杨万里更是习以为常)。显然,我们是不应该给这些诗作扣上“出韵”“落韵”的帽子的。
清代诗坛“乾嘉三大家”【注27】之一的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说过:“余祝彭尚书寿诗,‘七虞’内误用‘余’字,意欲改之。后考唐人律诗,通韵极多,因而中止。刘长卿《登思禅寺》五律,‘东”韵也,而用‘松”字。杜少陵《崔氏东山草堂》七律,‘真’韵也,而用‘芹’字。苏濒《出塞》五律,‘微’韵也,而用‘麾’字。明皇《饯王腹巡边》长律,‘鱼’韵也,而用‘符’字。李义山属对最工,而押韵颇宽,如‘东、冬’、‘萧、肴’之类,律诗中竟时时通用,唐人不以为嫌也。”(见该书第12卷第40则)。“唐人律诗,通韵极多”,李商隐“押韵颇宽……唐人不以为嫌也。”这是对汪师韩“律诗亦有通韵,自唐已然”的呼应(袁枚这段话中有不少就是引用自汪师韩的《律诗通韵》一文)。
现在已发现许多与王力教授关于近体诗“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这一说法【注28】相左的材料。王力教授后来说:“今天我们如果也写律诗,就不必拘泥于古人的诗韵。不但首句用邻韵,就是其他的韵脚用邻韵,只要朗诵起来谐和,都是可以的。”(见王力《诗词格律》【注29】第32页)。其实,唐宋时期很多诗人早就这样做了,只是王力教授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
我们认为,写作近体诗,如果不是在特定的场合(比如说应考,像过去的科举考试;诗人雅集作诗,参赛等),同时又有关于“不得通韵,仅首句可用邻韵”的规定或约定,只是自己平时的写作,那么,在近体诗的用韵方面,我们完全可以按照王力教授的新说来做。
【注】
1.《诗学纂闻》:清代汪师韩的诗论文集。全一卷。汪师韩(1707—1774?):清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韩门,又字抒怀,号上湖。雍正十一年(1733)癸丑科二甲进士,入选清书庶吉士。乾隆元年(丙辰。1736)授翰林院编修。曾任湖南学政、日讲起居注官;曾主讲有“全国书院之冠,京南第一学府”之称的莲池书院(又称“直隶书院”)。
2.“孤雁出群”原是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用来指称七言绝、律首句用邻韵的。汪师韩则将近体诗首句使用用邻韵改称“孤雁入群”(见附录),但没有说“孤雁出群”指的是什么。清代夏世钦《槐轩论诗法》则谓”“盖首句出韵,名为孤雁入群,末句出韵,名为孤雁出群。”(按:此“出韵”实为使用邻韵。)今人台湾学者林正三接受了夏说,只是将“孤雁”改为“飞雁”而已(见其《诗学概要》第四章《押韵》)
3.此据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所说(“宋朝刘渊编了一本《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刊于宋淳佑壬子年(1252)……这个刘渊是山西平水县人。”(见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视频公开课之《第一讲:韵、韵脚、韵书、押韵》)。王力教授则说平水韵形成于元末(见《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四节《近体诗的用韵》)
王步高《诗词格律与写作》视频公开课《第一讲》由东南大学教育科技中心于2013年4月摄制。见http://open.163.com/movie/2014/1/P/0/M9IJH8P3G_M9IJT1PP0.html
王力《汉语诗律学》修订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1月新2版,1982年5月第7次印刷
4.《唐韵》:唐玄宗开元(713—741)、天宝(742—756)年间编成。
5.《韵略》:北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编。
据说《切韵》《唐韵》与《韵略》均已失传。
6.《广韵》: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编。
7.《集韵》: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完稿,庆历三年(1043)刊行。
8.《韵补》是北宋音韵学家、训诂学家吴棫(约1100-1154)的一部研究古韵的著作。吴棫是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一说是宣和六年(1124)]进士。
【按】苏轼《游东西岩》所用韵字依次为“难年欢阑山泉言弹贤酸还烟”,其所属韵部次为“寒先寒寒删先元寒先寒删先”。“阑”字在属寒韵的“欢”字和属删韵的“山”字之间,凭什么说“阑”字属先韵?
9.举卓文君《白头吟》之“凄凄复凄凄,嫁女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为例
10.举韩愈《裴少府墓铭》中“支分族离,各为大家”为例,并说明“家,音歌”。
11.沈询:吴人,唐武宗会昌(841—846)进士,曾任翰林学士等。
12.此诗完整诗题为“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王稚川行李‘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此他日醉时与叔原所咏,因以为韵”。
13.郑獬(1022—1072):字毅夫,一作义夫,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第一名(状元),曾任翰林学士等官。
14.此诗诗题一作“刘监仓家煎米粉作饼子,余云为甚酥。潘邠老家造逡巡酒,余饮之,云莫作醋,错著水来否?后数日,携家饮郊外,因作小诗戏刘公,求之二首,其一”。
15.见《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一章第五节《首句用韵问题)。
【按】王力此说值得商榷。例如寒韵与元韵相通的唐宋近体诗就有不少。
16.作为高台、亭台或宮殿名的“台”字,在《唐韵》《集韵》中属“灰”韵。据《康熙字典》所记,此“台”字有可能兼属“灰虞齐”三韵部。
至于在《唐韵》《集韵》等中列入“支”韵的“台”,其义项有三:一是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也”,“予也”),二是“悅也”,三是《揚子·方言》中所解释的:“养也,晋卫燕魏曰台。”“失也,宋魯之间曰台。”这个“台”与本诗中的“台”显然毫不相干。
又据《康熙字典》所记,“埋”字兼属“佳支”二韵部,“材”字兼属“灰齐”二韵部。兹不赘述。
17.详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一章第五节《首句用韵问题》和王步高教授《诗词格律与写作》视频公开课《第一讲:韵、韵脚、韵书、押韵》)。参看注3.
18.邹浩(1060—1111)是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曾任扬州、颍昌府和襄州教授。
19.方岳(1199~1262),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曾任南康军、滁州教授和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等。
20.常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登进士第。
21.朱淑真,生当宋室南渡前后,是宋代为数不多的著名女诗人。
22.周必大(1126—1204):宋吉州庐陵人,字子充等。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官至左丞相。
23.朱翌(1097—1167),《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中记其为徽宗政和八年(1118)进士,《全宋诗》则记“赐同上舍出身”。
24.王质(1135—1189):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太学正。
25.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宋末太学生。
26.此诗第三句属拗句,其平仄为“仄仄仄平仄仄仄”(第三、第五字“拗”)。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首届学术委员涂宗涛先生(已故)在其《诗词曲格律纲要》一书中曾说:“在五绝或七绝中只偶然只用一句拗句,它仍为绝句,不应看作古绝”(见该书第三节《旧体格律诗的平仄》)。
《诗词曲格律纲要》: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
27.“乾嘉三大家”又称“乾隆三大家”,指赵翼、蒋士铨与袁枚。袁枚(1716—1797):清浙江钱塘人。少负才名,乾隆四年(1739)己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知县。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
28.见《汉语诗律学》(增订本)第一章第五节《首句用韵问题)。
29.王力《诗词格律》: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1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责任编辑刘伟。
【按】网上看到有人说此书早在1977年便已出版。
2020.07.15第一稿,2023.05.26第二稿,2023.06.21再作修改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3) 查看   收藏(1)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