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详情
  • 注册日期:2018-02-14
  • 最近登录:2024-04-22
  • 粉丝人数:122
»个人空间    »留言板

最新帖子

【原创】开弓十石,真的假的?——闲读《随园诗话》(32)

真老实人 发布于2020-08-11 20:19   点击:2003   评论:0  
“汝务十石之名,而丑态尽露;何若用五石、六石之从容大方乎?”作诗亦如此。

【原书卷五·五七】

杭州布衣吴颖芳,字西林,博学多闻,尝自序其诗曰:“古人读书,不专务词章,偶尔流露讴吟,仅抒所蓄之一二。其胸中所贮,渊乎其莫测也。递降而下,倾泻渐多。逮至元、明,以十分之学,作十分之诗,无余蕴矣。次焉者,或溢其量以出。故其经营之处,时露不足;如举重械,虽同一运用,而劳逸之态各殊。古人胜于近代,可准是以观。”予尝试武童,见有开弓至十石而色变手战者。晓之曰:“汝务十石之名,而丑态尽露;何若用五石、六石之从容大方乎?”颇与吴言相合。


西林与杭、厉诸公同时角逐。及诸公俱登科第,而西林如故也。故咏《笋腊》结句云:“回头看同队,一一上云烟。”又,《答客至》曰:“田间住却携锄手,来与诸公话白云。”


吴颖芳,1702年—1781年,字西林,信佛教,自号树虚,因居地之名又自号临江乡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幼赴童子试,为隶所诃,以为大辱,因一志读书,遂不复应举。与厉鹗为友,从其劝告,致力于诗。又精律吕之学,著《吹豳录》。于文字音韵亦探讨有得,著《说文理董》、《音韵讨论》。中年以后,治唯识论尤深。另有《临江乡人集》均《清史列传》并传于世。


【闲言碎语】


吴颖芳谈到的诗人才学不足却强作诗文的问题,在今天越来越严重了。当今诗坛,书读未盈尺而诗作逾百千者比比皆是。此类诗作往往出现立意重复,词语贫乏的毛病,千篇一律,味同爵蜡。吴颖芳开出的方子是,十分之学,一二为诗。不过,这的药方,真的不易做到。读书勤学,高低自知。作诗多少,关乎诗名。在一个急功近利、求名心切的环境中,静下心来读书,厚积薄发,难!


袁枚在诗话里说了他考试武童的故事,他对应试者说:“汝务十石之名,而丑态尽露;何若用五石、六石之从容大方乎?”将此话比喻学识与作诗的关系,十分恰当。不过,我倒是对“开弓十石”产生了兴趣,这到底需要多大的力气才可以拉开此弓呢?


对于弓箭,本人外行。于是找了一些资料来看。做个知识搬运工,闲说一会。


对传统文化了解多点的人,都知道四书五经六艺。六艺指的是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就是射箭。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起,贵族子弟就必须掌握这六种基本才能。军事上的射箭技术号称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这些技术要全部掌握,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孔子对射箭看得开,他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哈哈。孔子讲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现代弓箭运动中的弓,都以磅数来表示其力度。简单说,弓的磅数是指拉开弓所需的力,而磅数只有和拉距一起给出才有意义。比如一张标注为30磅,28英寸的弓,就是说你把弓弦拉到28英寸拉距时,所需的力量是30磅(1磅=0.45359237千克,1英寸=2.54厘米)。有了这个对比的标准,我们就好分析了。


古代的计量单位“石”,读音dan,有两个用法:一个是容量单位。10斗为1石。再一个是重量单位。《汉书·律历志上》载: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左传·定公八年》中有一段比较明确的弓力记载: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阳州人出,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锄击之,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锄,中颊,殪。颜息射人中眉,退曰:“我无勇,吾志其目也。”师退,冉猛伪伤足而先。其兄会乃呼曰:“猛也殿!”


据专家研究,按取战国量制,一铢0.6g—0.7g、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一斤则在250g左右。三十斤为钧,六钧弓换算成现代弓力磅数约为100磅左右(91.4—106.7磅)。根据“皆取而传观之”的内容可以推知,六钧弓在当时是很少见的硬弓。那么,一般军人使用的弓力是多少呢?

《晋书》:隆募能引弓四钧、挽弩九石者取之,立标简试。自旦至日中,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

如按照一石(四钧)弓按照直线换算关系,在61—72磅之间。但实际上,晋承汉制,一斤仅220g,则四钧弓直接折算为58磅左右。

据了解,现代的普通男人可以拉开40-50磅的传统弓,经过训练后可以拉开60磅的弓。由此看来,“开弓十石”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为啥在史书上或者文学作品中又有如此记载呢?原来,问题出在我们对古代弓力计量单位的“石”到底指啥理解错误。据东汉郑玄对《考工记》的注释,中国古代测量弓力方法是:将弦卸下,用一根绳子穿起两梢,在绳子下每加重量一石,弓张开一尺,加两石,张两尺,加三石,张三尺。这种测量方法,区别于现在的将弓上弦后,依靠测量尺在弓弦加挂重物的张弓测量弓力法,汉代测量弓力的方法是一种不上弦直接测量弓力的方法。所谓的“石”指的是悬挂的重物重量。而据专家说法,因为测量方法的差异, 汉代的三石弓(十二钧弓),折算磅数在90磅左右。而以当时的材质与工艺水平,三石弓已经是很难制造了,要造出十石弓来极其困难。还有一点,即便有十石弓,也可能是测试体力的工具,而不是真正用于实战的,因为实战时讲究射箭速度快、中的准。强度大的弓,开弓都困难,射箭就更没有准头了。所以,开弓十石,大概率是文学描写了。

推到展厅 礼物 打赏 赞(2) 查看   收藏(0)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涉政敏感内容 《用户条例》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请输入飘红理由

1、飘红的版主达到两位,标题会变红;
2、加精的版主达到三位,才能显示“精”字图标。
3、飘红鼓舞士气,加精保证水平。请各位版主把好质量关。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贴子
将贴子移到
说明:因缓存的关系,贴子移动后,列表可能不会实时更新,请等待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