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愁集》冯小玲

《闲愁集》作者:冯小玲

内容简介

闲愁集收录了作者最近几年创作的三百余首格律诗词,用简练精致、平易朴实、唯真唯美的笔墨记事、咏物、抒怀,较为中和含蓄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对友谊亲情的怀念以及对大好河山的向往之情。

书摘:《江城子·赏雨》

——周末进星湖景区散步,突遇大雨,被困湖亭,因记。
闷雷带雨渡溪风,碧湖中,水溶溶。檐花注溜,烟树绕芳丛。几处湿红偎嫩绿,莺燕语,小楼东。
游思虽困兴何穷,隔疏钟,赏空濛。乱云急雨,一样笑相从。万事随缘休在意,闲衬步,似仙翁。

作者简介

冯小玲,网名闲愁几许
冯小玲,女,网名闲愁几许,祖籍广东梅州,出生于广东肇庆,本科学历,公务员,供职于肇庆高新区,爱好文学,犹喜填词。

邮购信息

定价:28元(包邮)
购买地址:诗词吾爱网微店(点击)

序言

《岂独伤心是小青》

——中国自由作家野夫

终于捱到秋雨淋淋之际,才能开始这篇文章。 雨边细读冯小玲的《闲愁词稿》,蓦然就想起了前明时的一位奇女子冯小青。这位同样姓冯的姑娘,某夜信手留下了这样一首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于是,她的芳名从此也就留在了文学的流风遗韵里,而其身世虽有传闻,却反而不详于史了。 这世间,亦总是藏着这样一些精灵古怪的女子的。她们生于白门,长于草野,却天然的兰心蕙质,聪慧敏感若有神授,迥异于其周遭社会。她们就像乱世中的孤芳,素面朝天自信满满地野生野长,自顾自的摇曳生姿气度华美,一任乱红相嫉。这样的女子仿佛前世才人,误投丛莽,然而诗书萦怀与生俱来。她们即便在尘泥中打滚,卑微里求生,钗荆裙布,一样压不住其灼灼芳华。 我在我的故乡小镇,在我所经过的很多僻乡穷壤,在无数古书和前人的故事里,都见证过这样一些女子。我甚至一直在我的腹稿中虚构,想要为天下这样一类特立独行不苟于世的女子立传,用影像来刻画其悄然盛开和花果飘零。只是而今,似乎这样的女子渐行渐远,日渐稀少,甚至近乎消逝了。

广东四会与三水之间,有一个名曰大旺的地方,自古皆是沼泽荒村。蓬芦丛生,向来便是遗民和逃犯的藏身之所。1950之后,这里从劳改农场到华侨农场,从越南难民到三峡移民,似乎一直容纳着五湖四海的客居者。当然现在,这里似乎才真正的大旺起来,成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区。 几年前,我为一部调研报告的写作,曾经在此短暂栖留。当地接待我的主人,知我写诗,便给我推荐说——本地亦有一诗人,且是公务员,不妨闲来一叙。我到各地,皆好结交诗书之友,故而有了一番雅集。施施然而来者,便是冯君小玲。 小玲性本腼腆,无多言辞,入座亦无逢迎。众人喝酒言笑,她也只是浅尝抑或浅笑,没有一般诗人的张扬。问及写诗的事,如闻隐私,期期赧颜不肯多说。我好奇,以为是一般的新诗爱好者,深问始知原来竟是填旧体诗词的,不禁更加好奇。 历来许多退休老人,喜欢不按格律吟诗填词,逢年过节颂歌几阕,我谓之“老干部体”,向来是有些不屑的。她这样的青年公务员,又在衙门中,是否也如此步入歧途,我多少有些存疑。但看她言谈举止,却又非艳俗之辈;议及读书涉猎,亦多同好。于是便索求其大雅之作,她也只是答应以后再说。


以后因为工作交往,多了一些熟悉。她偶尔露峥嵘地发来几阕词,却顿时让我心生敬意。我亦旧体诗词的爱好者,闲来也多临摹。从她的诗格词气中,自然不难辨出其修为和功底。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胸襟雅怀,私下的词句中原是掩藏不住的。举例而言,下面两首词,即可见其高致——

采桑子慢·步稼轩韵

华丝先发,始觉楚鬓无价。奈世故纷呈,方寸一时难画。名僵利锁,谁理会、败者输家。想来空解劬劳,浑噩过这一夏。
岁月摧颓,囚凫困鹤,怎生潇洒。唯笔砚闲掂,或也少忧多暇。冷暖自知,管宦游、上上下下。但酬佳景,功名底事,且作后话。

贺新郎·寄怀

落叶知时节。近年关、露轻寒细,暮云清冽。急景流年留不住,赚得苍颜白发。还领略、三番凉热。未有心情裁锦字,这烦愁滋味从何说。闻夜笛,又吹裂。
人情淡薄思贤哲。问谁分、渔樵篾席,赤松高列。利禄虚名能几日,羡甚明堂金阙。忆梦里、云山千叠。去意渐浓难着定,恨繁杂琐事无由歇。唯伴我,一痕月。

且不说叶韵和律,字正腔圆,单凭这古风故调,也足以压倒流俗滥腔。而我更看重的是其身在槛内,情志高远;幽思怨讽,道尽多少孤怀和世相。方今之时,词林尽多颂圣谀世之声,熙攘往来,滔滔者天下皆是。反而是她这样一个底层公干者,脱却方巾气,不随时尚调,自顾自地抒写着不与人群的心声。

我喜欢从一个人的诗文中去探究其人的身世,古人说富贵有根,其实,斯文亦是有根的。那些粗鄙为文者,其家世也必少一脉书香。而那些看似仆仆于尘泥中的才子佳人,也许父母辈寒门草根,仿佛学问缺少根基;而一旦细考,多半隔代乃耕读礼义之家,自有其非凡来历。 冯小玲祖上系梅州客家人,客家虽非独立民族,然自古便是一个奇特族群。他们历朝迭经迁徙,散落全球,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中原雅韵和中古遗风,崇尚文化且坚守传统。冯小玲的祖上,数代传医,设馆济世,向属草野中知书达理的门户。迄新朝,其父虽不得传家学,早早肄业务工养家,然而自幼养成的读书习惯,却依旧让他诗词歌赋烂熟于胸。 小玲父母皆50年代被移民大旺农场,当年荒芜,可想而知。她生长于斯小镇,所受学业有限,80年代中亦未录登大学。后就业,完全凭自学自考而获中山大学文凭。转为科层公务之后,适逢网络兴起。也许正是祖上那一脉斯文潜在,她忽然迷上诗词。虽无名师授业,全靠网友点拨,但那份天生的悟性和才情,却令她很快入门,习作频获全国诗词大奖。 在她的狭小世界里,同事和乡人但知她是一个心存悲悯的公家人,几乎无人曾知她还是一个词林中的出类拔萃者。她亦低调处世,低眉俯首于其周遭社会,只在背人角落,独自低吟着一个小女子的悲欢苦乐。 数年下来,集腋成裘,她的长短调和旧体诗早已满屉。我劝她编成一册,梓行于世,也算是对自己平生求学的一个纪念。于是,有了本书,嘱余为序。我非学术中人,虽有同好,却不敢妄言评说。只是爱惜这样一些在世界边上之苦吟者,所写所述非关功名利禄,但为一己雅好,为这浮世谨存一分古风。遂为之弁,尚祈方家鉴谅。

《闲愁集》冯小玲


野夫
2015/9/23于大理

相关链接

作者空间:闲愁的个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