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中华魂

中华魂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个性签名...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读后感两首 [绝句]   作者:中华魂    简体 繁体
一、读古代臣子拍马屁诗十五首有感
拍马屁诗罗列强,文人吹捧也风光。
有时拍得龙颜怒,身首分离见阎王。


二、读师兄李春雷妮妮下乡有感
真情出佳作,县长好知音。
不是春雷响,典型何至今!
附作品:妮妮下乡(中篇纪实文学)
——定西“精准扶贫”纪事
李春雷 著
引子:本是同根生
我对扶贫问题的格外关注,缘于好友柴生芳!
2013年10月,我应北京方面邀请,到甘肃省定西一带调查水土保持工作,重点走访了安定、临洮等区县。
世人皆知,定西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陇中,苦旱贫瘠,甲于天下。层层叠叠的黄土,像山丘,像坟场,像荒原,堵塞着道路,堵塞着视野,堵塞着思维。黄土的无奈,黄土的叹息,黄土的愤懑。
散落于山塬梁峁间的小村,蓬头垢面、暮气沉沉,多是摇摇欲坠的土坯房。衣衫褴褛的百姓满脸哀寞、眼神空洞,像是穿越时空、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先民。
其贫困状况,超出想象,让我无语。
……
当天傍晚,我灰头土脸地赶到临洮县城。刚刚住下,便有人告知,县长听说来了一位作家,要陪同吃饭。
我一惊,因是文人采风,蹑手蹑脚,几天来并没有地方主官出来会面。
说话间,一阵豁亮的笑声推门而入:“欢迎,欢迎作家回家!”
几乎同时,一个壮实的身影站在了面前。
中等身材,略略谢顶。最突出的印象是满面红光,精神亢奋,俨然正在辐射着一波波热量。那是青春、健康的标志。
是的,44岁的柴生芳,正值青壮。
看到我有些纳闷,他解释说:“天下李氏出陇西。临洮就是秦汉时期的陇西郡治。你姓李,不是回到老家了吗?”
我猛然醒悟,脱口而笑。
临洮古称狄道,战国中期,秦在此设置陇西郡,迁老子裔孙李崇守之。直至唐国皇帝李渊,也自称始祖于此。《旧唐书·高祖本纪》载:“皇帝姓李氏,讳渊,其先陇西狄道人……”天下李姓出陇西,遂成定论!
这么多年来,对于李姓的源头,我虽然浏览过一些资料,但一直未曾认真深思。作为天下第一大姓,人口上亿,纷纷芸芸,浩如烟海,反而让我失去了探究的兴趣。这次不期而遇,似有冥冥之缘。
哦,这里的父老乡亲,原本与我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曾经共饮洮河之水,有着相同的遗传基因和生命密码。我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步行走,都是踩在祖先的脚窝儿里。
倏忽间,心内一阵温热,窗外的一切都变得熟悉亲切起来,一如回到童年,回到故乡……
那天晚饭间,柴生芳风趣地向我介绍着临洮的历史、经济和文化,如数家珍。
我称他柴县长,他连忙摆手:“千万不要这样称呼啊,我充其量只是代县长。干不好工作,群众和组织随时会把我换掉的。”
谈话中,他向我介绍了当地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我眼前一亮。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要知道,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是在两年后的2015年。
晚饭后,意兴未尽,他又来到我的房间,品茶聊天。
我们的确有着很多共同点啊,年龄相仿,出身相仿,爱好相仿。我弟兄四个,没有姐妹,生在贫寒农家,儿时让父母多多苦累;而他更是凄惶,兄弟六个,母亲早逝,全凭老父独身孤掌抚养。他回忆读中学时的情景,学校离家30多里,每周步行回去一次。父亲粗手粗脚地烙出六张大大的灰黄锅盔,就是一周的吃食。没有钱,不吃菜,几粒盐,兑开水,常年如此。
言及于此,他汪然出泣,哽咽难声。
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相顾倾谈,竟至夜半。
第二天早晨7点30分,本是约定的早餐时间。由于贪睡,我起床晚了,直到7点50分才下楼。却不想,他静静地站在餐厅门口等我。
他说:“想着你昨晚熬夜了,就没有叫醒你。”
我不好意思,赶紧请他进去一起用餐。可他说,8点钟有几个贫困群众在办公室等着,不能失约。说完,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我这才知道,他7点半就来到了。正是由于我的懒床,让繁忙的他没有吃到早饭。
在临洮期间,别人向我讲述他的故事。
1986年,他以庆阳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省文物考古所工作,旋又赴日本留学。六年时间,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还是神户地区中国留学生学友会的会长。
当时正是留洋博士吃香的时候。日本挽留,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虚席以待,可他留恋家乡这片热土,执意回到甘肃。2006年,他又自愿放弃兰州的舒适生活,主动申请到最贫穷的定西工作,先后在陇西、安定和临洮三个县(区)担任副县(区)长。为了学业和工作,相貌堂堂的他,直到年过四十,才恋爱成家……
从此之后,我们就成了朋友,经常发短信,打电话。
2014年4月,由于感觉上次采访点多面广,缺乏深刻,我决定再赴临洮,深层挖掘。
这一次采访,柴生芳安排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龙小林陪同。
我登上了“故乡”境内海拔最高的马衔山,观览了黄河最大的支流洮河,考察了若干个自然村落……
一天晚上,柴生芳再次来到我的房间,还特意带了一包红茶。他说红茶安眠:“上次喝绿茶,耽误你睡觉了,抱歉,抱歉。”
我祝贺他顺利当选县长。他忧虑地说,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啊,责任太大了,压力太大了。临洮是穷县,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过去,大都是笼统式扶贫,效果不佳。现在,要进行精准扶贫,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他说,看到贫困乡亲,就会想起自己早早去世的母亲,想起仍在农村受苦受累的父亲。
是的,他当选县长的第一天,就立下规矩:开门办公。每天八点钟,只要自己在办公室,就敞开屋门,请老百姓随便进入。
我说,这样只是苦累了你。
“不怕,不怕。我正年轻,医生检查,什么毛病也没有。”他拍拍胸脯,脸上仍是红光闪烁,又调侃一句:“不过,我晚上睡觉打呼噜,或许也算一个病人啰,哈哈。”
我也忍不住笑喷:“照你这么说,我眼睛近视,也是残疾人吗?”
茶香飘浮,熏陶得满室芳馨,仿佛墙壁上绽开着万千簇细碎的花朵,空气中飘舞着一缕缕曼妙的音乐……
采访结束后,我闭门谢客,开始创作。
一天深夜,我打开手机,查看信息,发现有他的多条留言:“李兄,你好吗?”“李兄,你好吗?”焦切之情灼灼,似有急事如火。
第二天一早,我打去电话。他支支吾吾,仍是那句话:“李兄,你好吗?
“好啊,好啊。”我莫名其妙,“有什么事吗?”
他连忙说:“没有,没有,听到你的声音,我就放心了。”
我愈发地纳闷,浓雾弥漫。
浏览网页,这才发现,昨日有一位名叫李春雷的新华社记者因累病去世。这位李春雷竟然与我年龄相仿,相貌相仿,职业相仿。
我猛然明白了他的深意。
再次打电话过去,表示感谢。
他严正地告诫:“一定要保重身体啊,千万不要过分劳累!”说着,便向我介绍他的健身经验:每天早上洗一次凉水澡,既身心清爽,又增加食欲。
遥遥的远方,有好朋友如此惦念,我的心内一阵烘热。
……
2014年8月6日,我在临洮采写的报告文学《党参沟纪事》在“人民日报”整版发表,并引起良好反映。
他马上发来长长的祝贺信息,并向全县推荐阅读。
秋风涂黄,我们友谊的果实也日趋成熟。
常常地,我会偷偷发笑,慨叹生命的美好,感恩上天的垂青,让我在祖祧之地结识了一位真正的朋友。
万万没有想到,我们的友谊刚刚起航,却又戛然而止!
就在几天以后的8月16日下午,我在网上突然发现一条黑色消息:临洮县县长柴生芳猝死!
我不相信,绝不相信,使劲地拍打电脑,责怪它胡言乱语,以为它中毒了,生病了,乱码了。
我多么希望这又是一场巨大的虚惊啊!
然而,临洮方面传来的消息,冰凉如铁。
我这才知道,他上任以来,工作节奏大大加快,尤其扶贫难题,更让他揪心。他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休假,长期超负荷运转。他去世的前一天,竟然持续工作近18个小时,接待贫困群众、调研引洮工程、表彰助学模范、检查道路建设。白天奔忙,晚上又继续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会议从19点30分开始,先后研究了53项工作,结束时已是凌晨1点30分。
极度疲惫的他,直到凌晨两点,才吃力地回到办公室。他来不及关掉台灯,顾不得脱掉鞋袜,就直接和衣而倒,侧卧在床,一只手握着手机,一只脚还拖在地上。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俗称打鼾。打鼾竟能致人而死?世上实在少见!尤其对于健壮的他,睡眠憋气时,只需翻动身体,即可疏通。可他太累了,太累了,体能极度衰竭,睡眠太过深醉,以致于无力翻身,呼吸不畅,诱发心源性猝死。
呜呼上苍,天妒英才,竟然用这种方式,生生夺去了他的性命!
呜呼上苍,何其荒诞,何其残酷,何其昏聩!
柴生芳的老父亲,已经82岁,仍然生活在乡下。多年来,他一直计划着把父亲接到城里,亲手奉侍,让苦难一生的老人安享晚年。可现在,白发人泪送黑发人,情何以堪!
他惟一的女儿,刚刚三岁,一家人还从来没有拍过一张合影。在柴生芳远行的前一天,正是孩子的生日。孩子哭着让爸爸回去。他没有答应。妻子恳求,既然不能回去,就让她们母女赶来临洮,吃一顿团圆饭,拍一张全家福。他仍然没有答应。现在,破碎的家庭,竟然没有一张合影可资留念。三岁的孩童,将永远面对没有父亲的人生。苍天何忍!
由于路途遥远,辗转难行,时不我待,我不能亲自白黑往吊,抚棺相送,只能委托当地朋友代为奉上花圈,寄献哀心。同时,我马上撰写文章。
8月24日,《过早断裂的脊梁——痛祭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一文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
这,是在国家级报纸首次全面介绍柴生芳事迹的长篇文章。
柴生芳的事迹感动全国,震动了高层和基层。
很快,柴生芳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时代楷模”,成为全国典型!
柴生芳远去了,我的任务完成了。
本以为我与这个题材的关系已经结束,却万万没有想到,一切,才刚刚开始!
2014年底,我在湖北省襄阳市参加文学活动,与甘肃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高凯相识。
高兄是庆阳人,与柴生芳同乡。因而,话题自然谈及于此。
感慨之余,高兄说甘肃扶贫题材是金矿,希望我接续前缘,深入发掘。
2015年7月,高兄出面邀请邱华栋、李迪、陈启文等作家到陇上采访扶贫故事。由于我正在台湾,未能成行。
同年11月,高凯兄再次盛情邀请,并向我透露了一个惊人秘密:他们单位虽然清贫,也分包了一个贫困村,而这个村,恰巧是柴生芳到临洮任职后蹲点的第一个村。包村干部王海妮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小资女,也是庆阳人,与柴生芳同乡。而且,她的重点联系户,居然与柴生芳生前的重点联系户是同一个!
更让人惊奇的是,王海妮与柴生芳,还曾经处过对象。
……
于是,我马上拔腿西行,再上高原……
(刊发于《中国作家》2017年11期“纪实”)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7-11-21 06:49 ,被阅读过 234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9) 查看   收藏(0)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6)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