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中华魂

中华魂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个性签名...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诗三首 [律绝]   作者:中华魂    简体 繁体

1、春计兼咏清园文兄 

善写文来善写诗,清园勤奋惹吾思。 
东君又至春光满,喜看新芽出老枝。 
2、咏成安楹联主席宋领 
对联撰写有丰功,五卷长留美宋公。 
卌载坚持名九域,成安翘楚我推崇。 
3、读孙琳寄言德周叔佳作有感 
既是良师还挚友,赋闲雅宅有良缘。 
论诗吹笛思前事,把盏观光学古贤。 
白发悠悠心不老,青山默默影堪怜。 
过从似蜜文留印,叔侄情深感九天。 
附孙琳文章:寄言德周叔 

仔细回想我这一生,无论事业上还是家庭上,成功与否姑且不说。我觉得往前迈动的人生每一步,主要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打拼。不过,毋庸讳言,还真的离不开身边人的影响,身边人的援手,身边人的扶持与帮衬!其中不可忘记的便有德周叔的良苦用心,殷殷眷顾。而且这种眷顾,体现在了我算得上漫长经历的好多节点。 
德周叔今年年近70岁,是一个退休多年的教师。他的身段不是太高,面相微黑,说话办事常常显得未免有点失之于匆忙。但他有一颗耿直而又热络的心肠。对家人,对他人,不绕弯,不隐藏,不设防。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彼此坦诚相见。结交的是心灵,培植的是友谊,看重的是长远。 
大致在1966年的时候,德周叔与大哥在南沿村上学。每逢星期天放学,他俩就会徒步回家来。年仅7、8岁的我,便会喜盈盈的跑到村外迎接。看到他俩能够到遥远而又充满神秘感的他乡读书,我心里经常会想得很多。最渴望的就是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到远方上学!还有就是每逢他俩星期天回家,太爷爷就会做主,安排推水车灌溉菜园地。于是,我也会加入推水车的行列,与德周叔他们一起,撅着屁股,满头流汗,用力推水车。 
后来,有一段时间,德周叔因病暂时休学回家。这样他跟我的接触就愈发多了。一个是他爱看书。能够一个人钻在屋里,成半晌静静地读书。这对我是个不小的影响!因为我本身也好读书。所以就愈加培养和激发了我的读书兴致。另一个是他喜爱习练书法。在我家老四合院的东屋,昏暗的煤油灯下,他铺开写过钢笔字的算草纸,细心地折叠成方格格,然后再照着字帖,一丝不苟地练写。这个也理所当然地对我产生了影响。再则,闲暇之余,爱好广泛的德周叔,还常常爱看着书上的乐谱吹箫。那把不太长的竹箫,是他的心爱之物。他吹奏的箫声虽然不是十分嘹亮。但那袅袅绕绕的声音,却可以传扬得特别远。就这样,瞧着德周叔吹箫陶醉的样子,我似乎也进入了那种忘我的境界——或许这也是对我文艺细胞的一种间接熏陶或浸染吧。 
再后来,德周叔康复了,就又返回学校上学了。生活便又恢复了以前的状态。我还是逢星期天就到村外迎接他和大哥。这时候,他俩就不断往家带回《少年文艺》、《诗刊》、《人民文学》等文学刊物。另外还有中苏两党大论战的文章。尤其看得比较多的是反映国内外大事的“活叶文选”。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满足了业已沉迷于课外阅读的我的精神需求!最让我惊喜的是,还有一回,他和大哥又给拿回了一部《康熙字典》给我使用。我当时不会查。是德周叔教给了我以下四句话:“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十画戌亥寻。”由此,我才掌握了该字典的检字方法。 
1970年前后,德周叔到南中堡社中教学。而我仍然在本村上学。也许是他看我颇爱学习吧,有一回,特意给了我一个不带塑料皮的笔记本。对此,我简直视若珍宝,好长时间都舍不得使用!后来,见我爱读诗写诗,又给了我一本《李白诗选》。那是出版于上世纪50年代、由舒芜先生主编的书。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影响了我多半辈子!至今烂熟于心的不少李白的诗,就是那时候背会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这本李白诗选,让我在读诗、写诗的路途上及早得到了陶冶,称得上受益匪浅! 
说起来,我家当时爱好古诗词的人还真的不少。爷爷、父亲、大叔、德周叔、大哥,还有我。我们爷儿几个,晚上没事了,凑在一块儿,把《千家诗》几乎就给全部背下来了!这里面,就数德周叔背得最多。也使我受益、受启发最多。当时心里就不由地想到,做为教师的德周叔,本来教的是数学,并不从事文艺写作,还能够背这么多的古诗词。而自己是幻想着成为作家、诗人的,假若不读古诗词,不会背诵古诗词,可真的说不过去啊! 
1980年以后,我常常到县文化馆“帮忙。”但没有正式工作手续。还好,到了1982年9月,上级号召大办乡镇文化站。各个乡镇都需要招聘文化站专职人员。这是一个绝佳机会!我就跟文化馆的领导说自己想当文化站专职人员。他们说,作为基层文化站的上级单位,咱们文化馆当然同意并乐意跟基层公社领导推荐你。不过还需征得你所在公社的批准才行!我左想右想的,觉得没有啥好门路可走。无奈之下,后来就跟仍在南中堡教书的德周叔说了说。是德周叔跟社中校长说了,又跟公社领导说了,这样的双管齐下,才被批准的。当然,还得经过文化课考试方能够被择优录用。就这样,既经过考试,成绩优良,又得益于公社这一层的批准、推荐,我于那年9月份,到南中堡公社文化站担任了专职人员。工资待遇是“双轨制”——公社财政给解决一部分;社中再按照民办教师的工资标准列支一部分。当然,不在说待遇高低好坏。关键是自此以后总算有了正式的落脚点了!为后来成为文化馆正式干部准备了前提条件。 
1989年下半年,业已是文化馆干部的我,由于家里承包着责任田,妻子一个人总是忙不过来。经再三斟酌,为了离家近一点,便于照顾家庭,就决定转行到乡镇工作。这次也是先找的德周叔。他当时是在永年县教师进修学校教书。跟他一说我的想法,他显得挺在心。就同我一块儿,骑着自行车在县城“找人”。那回特别顺利。没有太多的求亲告友,更没有“送礼”、“打点”,居然不几天就让我如愿以偿了…… 
是的,谁也离不开身边人的援手扶持与帮衬!在我的人生路上,难道说德周叔做出的努力,德周叔的眷顾,还不够多吗?! 
现在,德周叔赋闲在家。我也退休了。我俩经常在一起谈论世事,特别是品赏古诗词。让人感到怪惬意的!有时候我会觉得,我俩之间似乎早已超越了血缘上隔了一辈的叔侄关系,而更像是同胞兄弟!甚至还想到,设若有朝一日,万一有谁不幸作别了这个色彩斑斓、挺让人留恋的世界,那种悲情一定是难以言表的吧!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9-02-28 22:09 ,被阅读过 643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24) 查看   收藏(1)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2)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