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无痕

无痕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个性签名...红雨枝头一梦春,明霜斗雪出风尘。朱栏驿外无情物,漱玉词中有幸身。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月在中秋 [讲稿]   作者:无痕    简体 繁体

天下三分明月夜,生平如意在中秋。中秋是月圆之夜,寓意深远。中秋是诗人之夜,举杯望月,咏物寓怀,寄怀远之思,抒眷念之情。古往今来的中秋,涌现出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诗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词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联有“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实力小桃红。”;曲有“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若容更有缠绵悱恻之句“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中华民族是诗之国度,今夜恰是月轮皎洁的中秋,秀山图书馆与秀山诗联学会所有良朋诗友,在众创巨帮这个溢美诗情画意的园地,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论坛。于是,我诗意着您的诗意,因为我们把诗意镌刻在风中,窗外月影婆娑,风在流动。

    在恰当的氛围里,一向过于拘谨的我,竟然也放得开了。秉承对文学的景仰和膜拜,于是乎必须要求我对文学的认真,因为这是一种态度。我恳请大家不要因为我的紧张、语无伦次,而影响各位对待文学的态度,以及对诗联学会质量的质疑。今天,我临阵磨枪,斗胆出现在如此圣洁的文学殿堂,而倍感荣幸。看到诸位表现得那么的善良、和蔼可亲,再过一会儿,我便不再那么怯场了。其实,我想悄悄地告诉您们,站在这里与各位同仁交流文学的人,是一个全无人士。为什么叫“全无人士”呢?简言之:无文凭、无单位、他有一个名字叫:伍见君;别名:无痕。虽然无痕,却不小心混入杏林,偶尔诛心。
    不瞒大家,在来之前我绞尽脑汁的思量,什么才是今天这个文学讲座核心内容?难道需要用大众口碑的秀普,来乐此不疲的讲述那些诗词曲赋的创作技法不成,还是来个拈字分韵的文字游戏,还是用对课的形式把犹恐出现的冷场面活跃起来。不行的,今夕之诸君是踏月色而来的,在无比浪漫的折扇探花之氛围中,更多的是顾盼流转,还有万种风情,因为月在中秋啊。
    在此,不必絮语,我只想说一点古今文人的风格与底蕴,因为她来源于生活,因为美轮美奂的诗歌形式,让文学的魅力得以无尽的升华和超越。如东坡先生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她的清泠绝俗是从北宋铿锵而至。李易安先生的“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她的妩媚清丽在南渡之前,早已经摇曳生姿,至今依然教人那么着迷。黄景仁先生的“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她的绝对孤清是从大清乾隆间碾转而来。还有花间派的柳三变、婉约派的温八叉、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素有“山抹微云君”美名的秦少游等等,这些无双国士、绝代才人描写中秋的名篇佳句可谓浩若星汉,绝非车载斗量了。然而有个人的中秋词,有必要介绍给大家:燕归梁( 张先):去岁中秋玩桂轮。河汉净无云,今年江上共瑶尊。都不是、去年人。 水精宫殿,琉璃台阁,红翠两行分。点唇机动秀眉颦。清影外、见微尘。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学风格,不同人生际遇,便有不一样的诗风词韵。说一下北宋大词人张先吧!很遗憾,至今难见一篇有关《燕归梁》( 张先)中秋词的评析美文,我怕笔力不逮恐伤大词人佳作风致。谁叫我是一个力不从心而又要勉力而为的人呢!分析得不当,请大家多多斧正吧!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词人的生平事略: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诗句精工而受人称赞。《古今诗话》中说:“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后来,人们就称呼他张三影。《一丛花令》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比拟新颖而饶有风趣,可谓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而又生动,从而拥有“桃杏嫁东风郎中”的雅号。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张先因为“三影” 自诩十分,其人虽在官场但是地位卑微,却极为清高孤傲,多有忧愤之慨,当时极负诗名。《词坛丛话》陈廷焯又称:张子野词,古今一大转移也。前此则为晏、欧、为温、韦,体段虽具,声色未开。后此则为秦、柳,为苏、辛,为美成、白石,发扬蹈厉,气局一新,而古意渐失。子野适得其中,有含蓄处,亦有发越处。但含蓄不似温、韦,发越亦不似豪苏腻柳。规模虽隘,气格却近古。自子野后一千年来、温、韦之风不作矣。亦令我思子野不置。《白雨斋词话》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窗外月光皎洁,此情此夜,我将背负莫大的压力来此解读北宋大词人之名句。 燕归梁( 张先):恰是去年此时此景,桂殿无尘,一轮银盘团镜悬挂在耿耿星河。是夜,乘一叶楼船,徜徉在月光如洗的水面,天水一色。君看这一望无垠的清朗与疏阔,波光潋滟间,有清风徐来,翠涛声起,是谁在与我临风把盏啊!今夜月明如去年,不同只是看花人。一样的水精宫殿、琉璃台阁,一样的红弦翠袖在画舫两边鱼贯而立、娉娉婷婷、婀娜多姿。然而,去年的那人何在?那一颦一笑的风味,都已经是去年此时了。忆当时,琴声悠扬,在玉波微澜玲珑剔透的湖面,你低眉照水,用凝香纤手轻掠云鬓间,只缘一次回眸,到而今,都无法禁止我心湖的漪澜。张先用比兴手法,细腻而深婉的描写出心中的“那人如玉”,而“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我想,柳三变的《雨霖铃》中的“千种风情”句,恰是张三影当时的心境写照。三影与三变同为挚友,一样的痴于情而钟情于“明月千里寄相思”。
    五季北宋词穿越了千年风雨而流芳至今,之所以如此魅力无限、之所以美得蚀骨销魂,因为境界在上。词的雏形来自唐教坊,经行于五代,鼎盛于北宋也转折在南渡。词之所以如此独绝,她属于一个时代最具主导的文学和音乐体裁,同样也概括了一个时代的政治和文化核心思想。那个时代的中国文人在词令里面倾注的是毕生的政治抱负,也有个人情感,也是个人的素养修为,更有社会哲思。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或是咏月嘲花、或在去国怀乡、或春风得意、或秋雨潇潇、或月圆月缺,词人们都会把心底情愫,碾转成一道道美丽的音符、一阕阙动人的歌行、一滴滴熨烫心灵的甘泉,如织梦一般呈现。这就是词,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
    词当仁不让成为宋朝文化的里程碑,这是诗发展历程中的改革,长短句的音律跌宕出更为动人和悦的音符,为人们的生活频添了情趣。在宋朝,其实诗与词是并驾齐驱的,就东坡先生而言诗的数量还在词之上,且质量之高绝不逊于词,宋诗的整体数量与质量同样叹为观止。而唐诗、宋词(理学)、元曲、明清楹联小说以及文学评论,在中华文化史上所以独树高标,因为这是文化迁徙与转折的一次次伟大里程。而风花雪月的题材皆是历代文人墨客之钟爱、之窃喜的,也是古今万千读者之春诵夏弦、津津乐道的,而一轮冰镜更是诗人词人们常把玩于鼓掌之间的至真至爱。
    十分有幸在这样皓月无尘的夜晚与大家分享“月在中秋” ,当此际,请允许鄙人作诗一首,并简单评析:月在中秋:团镜一轮梅水东,葭花绾个薛笺红。淡烟扶竹回桥槛,微笑登楼捧酒盅。素指轻弹三叠韵,翠涛匀染两河风。九重才子偕来此,谁共中秋醉玉容。评析:首句,写梅水之滨,佳期如意,纤浓之笔,薛涛心怀。颔联:在淡烟流水的竹林柳径,有如此风景,她们执手穿越廊桥水岸,美人一颦一笑间,用不可方物的仪态登上云楼,又殷勤酌酒。颈联:月光如洗洒落在石桥花院,此时应有素琴漫舞、紫袖红弦。可怜,随漏转星移,清夜微阑,在翠涛悦耳的凉夜里,是谁又奏起了阳关曲。结句:念去去,望眼茫茫,自诩来自云汉天宫的无双才子啊!是夜谁共你一醉清欢!于是在这皎洁的月色下,不经意教人遐想翩翩。而此时心境,知我者,惟有若兰。因为若兰知道: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虽然,人们把端午节归属中华民族的诗人节,但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却是中秋。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而故名。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猛然想起长老出句,对出了下联墓葬在藏书五峰山下博士坞,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这是多么痛彻心扉的中秋浩叹,真是哀其不幸啊!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而无边诗情画意,犹如婉约温情的风一样渐次向我们围拢,这感觉都在每年的中秋无懈可击的演绎、诠释。
    是啊!当你斟满一杯琥珀色的酒,深情款款的唱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的时候,你是否会遥想千年前的那个,去国怀乡却又意气风发的词人;当你和她执手相看登上明月照高楼的此际,你是否也在低吟浅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而无人能出其右者,诗词曲赋纵有万千,而吾独爱东坡,非独东坡词境界最高,而是情之至深,字里行间托月寄怀,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矣!见君不才,愿寄古发幽,借此《月在中秋》,填词三阕以飨大家。

    水调歌头(张孝祥词格)·月在中秋
    明月撵人走,清涧浣花流。谁怜那盏灯影,依约小桥头。若是初时相见,盟定三生石上,好梦泊莲舟。麟笔勒春黛,携手上云楼。
    倚香树,吟水调,度中秋。绮思千尺,痴心一寸,鱼雁寄河州。且向溪亭煮雪,取饮琴台陈桂,醉了眼波柔。凤岭凭虚去,简爱不言愁。

    八聲甘州(柳永词格)·琴瑟
    是江头枕上雨和风,几番浥尘埃。看飞花摘叶,披衣出户,踽步兰階。绾个仙槎水调,漱玉扑苍苔。夜半心晴待,明月飞来。
    尚可蛮笺象管,锲汉宫秦阙,乌鹊红鞋。拟情长计短,多好凤琴猜。撰龙文,妆楼鞭影,卧石桥、书剑共形骸。相留醉,梦窗人在,见日云开。 

燕归梁·三秋八月中
月满中天玉一轮。风影入瑶樽。今宵约好赏花人。清漏永、渡江云。
石桥兰甸,红弦翠袖,罗带扑香尘。水晶帘动桂粼粼。心太软、梦无痕。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6-09-15 11:17 ,被阅读过 585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6) 查看   收藏(2)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5)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