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用平水韵,或用《诗韵新编》。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诗友评论 (152) [我要评论]
-
欣赏佳作。情景交融,立意深远。
请教先生:“麦穗捋须轻颌首,笋尖拔节快抽秧。
农夫只盼秋来早,满地黄金扫入仓。"
《暮春》写的是冬小麦,6月初收割,尾联是否让人误解。拙见,见谅!2015-09-13 09:24龙湖闲客 跟评: 2015-09-13 10:19颈联还需推敲。稻穗可“颌首”,农夫是不让麦穗颌首的,不然麦子就朽头儿啦,笋的颈和瓜署得颈不同,“抽秧”不好理解。见谅!
幽谷芦荻 跟评: 2015-09-13 10:26谢谢!但“稻穗颌首”是固定词组,所以一定有合理性!“笋尖拔节快抽秧。”是说“笋尖拔节”比稻子抽秧还快!问题在这,秧应该指稻子,所以写了两种农作物,所指不明!
龙湖闲客 跟评: 2015-09-13 11:47回应幽谷芦荻:改成“麦穗捋须稻颌首,笋尖拔节芋抽秧。”您看妥否?
幽谷芦荻 跟评: 2015-09-13 11:58好!符合农村实际!原句“笋尖拔节快抽秧。”有含农人为稻子抽秧比笋尖拔节慢,故盼秋来早,内在逻辑贯通,但原句也有缺陷,快抽秧容易产生歧义。故采用您的句子。再次感谢!
龙湖闲客 跟评: 2015-09-13 12:14回应幽谷芦荻:"颌”不在韵表中,算是平声,拗句自救,应不为三仄。
龙湖闲客 跟评: 2015-09-13 12:33回应龙湖闲客:((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时多。”三、四句即同形。
龙湖闲客 跟评: 2015-09-13 13:11:((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时多。”三、四句即同形。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