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浩荡之上

浩荡之上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上传背景图片功能只向 付费会员和超级会员 开放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炼字炼词炼意象炼意境,炼到就像随手拈来;有情有理有趣味有思想,说着如同脱口而出。诗无定法,随心所欲不逾矩; 心注真情,起承转合可入神。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紫竹林边隐,黄梅戏里生 [五律]   作者:浩荡之上    简体 繁体

望江县太慈纪行



紫竹林边隐,黄梅戏里生


——望江县太慈纪行

 之一:访问吴六乐同学


         2019年2月6日,大年初二,由于年前有约,妻开车送我去太慈镇见40年前的高中同学吴六乐先生。六乐兄虽然高中没读完就因父亲去世而告别了学校,但他是一个智者,一个有心人,有关望江挑花和黄梅戏及望江的各种民间传说、歌谣、民俗等等,他有一肚子的故事,其妻江兴霞,竟有一手挑花手艺,还曾在戏班子里演过黄梅戏。于我而言,吴六乐一家,实乃一题材“金矿”也。

        为记录此行,以戏词体诗为证。
 
挑花女(戏词体)

望江县太慈镇腾龙新村,
有一个吴六乐在野高人,
我与他曾有约今日相见,
心欢喜年初二登拜吴门。
雪霁后春光好艳阳高照,
小楼前月月桂花绽芳馨。
进门看琳琅满目的挑花作品,
原来是六乐妻手巧心灵:
只见她——
头上戴着挑花巾,
腰间系着挑花裙,
手中穿引挑花线,
墙上挂着她亲手织就的“家和万事兴”,
六乐妻就是那传说中的挑花女人。

        之二:同游母校“红旗中学”
 
         在六乐家畅叙一番之后,我俩忽然都觉得必须去看一眼母校,于是与六乐兄行走在乡村水泥路上,约三五里便到了。学校内进门就能看见一块巨石,石上铭刻着一个大大的“慈”字,并有解释,此解释虽有些“过度”,然此“慈石”作为镇校之宝,如同校训,与所在的太慈古镇,还是很贴合的!校园内有几棵松树,不是望江常见的那种落叶松,品种应是黄山松。 
    遵照六乐兄的要求,“填”了一首七律,作为纪念。
 
与六乐兄同游太慈中学

身临母校喜匆匆,
阵阵心潮阵阵风。
慈石箴铭诚善爱,
劲松训立德言功。
师尊自表老而壮,
学子皆称太与翁。
四十年来情更炽,
恍如昨日在红中。
 
注:我和吴六乐等同学在太慈中学读高中时,太慈镇时名红旗区,区中名红旗中学,简称“红中”。
 
之三:易溪河的传说
 
       六乐兄说过一个关于易溪河的传说。易溪河是武昌湖的入湖河流之一,上起翠岭东北部,再向东北流经茶安,过太慈吴家上屋转向正北,于白莲洲汇入文殊河。
        文殊河,初源水出凉泉太阳山,成河后则上起凉泉磙子坝周屋,流经桃花岭、慈湖畈、文殊庙,于白莲洲会易溪河,同出横山嘴,共入武昌湖。
        六乐兄多次说起“易溪河,易溪河,蚊子大如蛾”的典故,传说当年易家曾犯下大错,如今再无易氏之人。我当年去红旗中学(今太慈中学)上学,须经过易溪河石板桥,当年的青石板桥现在已经被钢筋混凝土桥所替代。
易溪河的传说让我不能释怀——
 
易溪河
 
传说是惨烈的。过程
与细节,已经无从知晓
只留下结局
一个姓易的家族
在某年某月,被全体杀戮
从此这条以易姓命名的河流两岸
再也没了易姓人
只有他们的坟墓
 
一个由整个家族共同培养的
易姓子弟,先做了高官
然后“私其族”,犯了欺君大罪
族人全都被株连
 
这个族群,聚族而居
他们很团结
一个人做了官,他们都有面子
一个人犯了错,他们都陪着死
谁的官大,谁就代表真理
他们很朴素
一条不干净的溪水,就能污染一条河流
一句谎言,就毁灭了整个家族
但他们并不认为有谁无辜
他们还十分的仁义
在坟墓与水草之间,蚊子一样
孳生,繁衍,漫天飞舞
转世投胎,他们依然是一个群体
族群的利益高于一切
 
故事载入了血腥的历史
滋养着易溪河的传说
“易溪河,易溪河,蚊子大如蛾”
他们的族群意识依然在易溪河两岸
游荡。只是表现方式
愈来愈聪明

之四:拜访江明顺老先生

        大年初二的白天是雪后之晴,在六乐家晚餐后,随六乐兄去拜访86岁的黄梅戏老艺人江明顺先生。
        他自己的故事就是一部戏剧。江明顺的母亲嫁入江家时,带来一个与前夫所生的女儿,姓任。后,江母于1933年在江家生下了江明顺。江明顺长大成人后,由于家贫,与母亲带来的任氏姐姐成婚,并育有一子(此子姓江,承继着江家的“香火”,后成为闻名一时的黄梅戏丑角演员)。解放后,望江实行自由婚姻,童养媳、等郞媳、抢来媳、抵债媳,愿走愿留都自由,政府给予充分支持,而江明顺这种同母不同父的姐弟婚姻,当然被解除。后姐姐出嫁汪家,弟弟江明顺则入赘另一任家,并与另一无血缘关系的任氏女结为夫妻至今,并育有二子一女,此二子,一姓任,一姓江……
        老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日本鬼,大刀会,补锅匠,吃光队,鄢幼先,梁金奎……只有黄梅戏是他终身的快乐。老人有太多的故事,最难得的是他所亲历的在“旧社会”的有关黄梅戏的那些细节,是极有文化价值的。
        江老先生一生钟爱黄梅戏,年轻时演乾旦,现在从他的脸部依然能看出他当年的扮相,一定是十分俊美的。年岁稍大,他就成了黄梅戏“师傅”,给后来人教戏排戏,培养了当地的第二代、第三代黄梅戏演员。很巧,六乐兄之妻江兴霞就曾经是江明顺的徒弟,演过正旦。到底是“腾龙村”,龙腾虎跃呵!
        老先生精神矍铄,一聊竟聊了五个小时,至子夜时分告别时,屋外竟然下起了大雨,似乎也在感叹!
        十分感谢江老先生。赠小诗五律一首,聊表谢意、祝福和记念,我想,家乡人民和政府一定会善待他的,毕竟像江明顺这样的黄梅戏老艺人已经很稀罕了。

诗赠江明顺先生
 
紫竹林边隐,黄梅戏里生。
行腔遭凤妒,扮相令禅惊。
雨叹优人艺,风怜乱世情。
我心何戚戚,雷岸驻耆英。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9-03-26 20:48 ,被阅读过 898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42) 查看   收藏(0)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2)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