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寒江渔人

寒江渔人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个性签名...不问功名不问财,横笺泼墨洗尘埃。闲吟尽解眉心锁,雅诵犹惊枕上腮。拈旧梦,畅幽怀,玉容却似燕初来。痴情笔底知多少,淡月清风不用猜。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七律·纪念冼夫人诞辰·2018自选诗词10首 [七律]   作者:寒江渔人    简体 繁体

冼夫人 (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岭南圣母)
冼夫人(公元512-602)又称冼太夫人、谯国夫人,名英,高凉郡(今广东茂名、阳江一带)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 冼夫人助隋平定岭南势力,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获封为谯国夫人 。冼夫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尊称她为“岭南圣母”。
冼夫人自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师,压服诸越(秦汉文献称“百越”,隋唐后文献称“俚、僚”),一生身历三朝,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冼夫人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对朝廷的忠并非愚忠,她识时务,爱国爱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 。
冼夫人先后被陈朝、隋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后来,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别追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00年2月,主席视察冼太庙时,盛赞她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她的生平载入《隋书》、《北史》和《资治通鉴》。


七律·纪念华夏圣母冼夫人诞辰1496周年
文/寒江渔人

岭南大梦总牵魂,女辈燃烧赤子心。

明识远图开壮举,贞心峻节铸强音。
德仁播撒朝而野,信义流传古到今。
百越从来多祭祀,而今诚敬冼夫人。

写于2018.12.8.


感谢本色山人诗友精彩留玉:

七律 纪念冼夫人诞辰有感(平水韵)
文/本色山人

思拜千年靖国臣,岭南圣母冼夫人。
安邦百族平夷剑,尚武三朝正义身。
俗世须眉香世界,碑前巾帼玉精神。
若能不宠冰冰女,华夏何愁万世春!

2018-12-08 20:06


2018自选诗词几首
原创  寒江渔人

五律·重九登高

日映满天秋,登高放远眸。
疏林藏古寺,绝壁泻清流。
叠千峰秀,丹凝一径幽。
每从高境界,着意写风流。

七律·寒流
滚滚寒流席卷来,霜风冷雨润苍苔。

陶于东圃收残菊,逋欲孤山放早梅。
习帖何愁呵冻笔,吟笺偏愧少雄才。
衰翁妄想无冬夏,秋月春花共拥怀。
 
七律·冬日登山感赋
望中山色尚迷离,虽是冬临大地时。
远树摇菁添爱意,近花抚鬓缀相思。
流长总在廻低谷,渊博无非一小池。
漫道蹊前多葛蔓,峰头磊落老松枝。
 
七律·雪耻惟将赤胆留
八十七年恨未休,白山黑水忍回眸。
林中应有良民血,城上曾悬壮士头。
且记松花江上泪,毋吟商女曲中秋。 
干戈未许丹心老,雪耻惟将赤胆留。 

七律·2018最强台风“山竹”来袭
1、
深秋暑气未全消,山竹猖狂海陆飚。

气眼漩来天欲裂,飓风掠过地犹摇。
千年老树连根拔,百丈幕墙碎片飘。
倒灌街衢成泽国,愁牵五内正心焦。
2、
飓风山竹啸空来,倒海排山
雨箭开。
古树翻身横大道,长街涌浪接阳台。
上苍少爱频施恶,尘世多情敢抗灾。
试看官民联铁壁,一腔忧虑未成哀。
 
临江仙·重游茅台
红塔高巅古渡索桥深巷青苍。一江波涌诉炎凉当年曾祭酒,溅浪尚流芳。
处处轻歌曼舞,家家酱酒醇香,满腔心事说来长。风催新气象,雨润好时光。
【词林正韵·第二部】
 
西江月·教育之忧
1. 
本是孩提时代,却非烂漫童年。漫言起跑要争先,才艺千般学遍。
懵懂先知残酷,天真已觉熬煎。未来故事演提前,遥望曙光初现。
2.
既会唐诗外语,又能绘画弹琴。欲从捷径跳龙门,谁说天生愚笨。 
只带三分稚气,不留一点清纯。任人摆弄傻天真,骏马自成驽钝。

七律·2018·寄语
高考学子
背负殷勤早许身,辛酸不改此天真。
书山跋涉
十年路,学海遨游几度春。
我道浮名皆下品,谁言金榜即龙门。
千条
大道通罗马,笑望乡关日一轮。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8-12-08 12:20 ,被阅读过 4077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58) 查看   收藏(4)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34)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