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渔人-好

渔人-好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上传背景图片功能只向 付费会员和超级会员 开放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个性签名...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漫步西津渡 [七绝]   作者:渔人-好    简体 繁体

西津渡街区,位于江苏镇江城区西北部,北濒长江,南临云台山,西起玉山大码头,中心轴线1800米,环绕云台山,沿小码头街由西向东转南,延伸至伯先路、京几路到中山北路口。
街区因渡而生,依水而建,靠江而兴,人文景观与山水形胜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承载着自唐朝以来1300多年的历史遗存。横向展示着镇江宽广而深厚的阅历;纵向记载着城市的史脉与传承。既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又是镇江的“历史文化博览区”。如果说镇江六朝文化的标志是南山读书台、招隐寺,三国文化的标志是甘露寺、铁瓮城;那么,西津渡街区则是活生生地记录了唐宋以来镇江城市发展的历史。
史载西津渡形成于三国时代,至唐代就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
当年,这里千帆入津、商贾云集、寺观林立、民居错落、层峦耸翠、飞阁流丹,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作为人流、物流集散港口的功能,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在发挥作用。2003年底,市区内连接渡口到沪宁线的市区铁路停止运行,渡口的历史才算终结。
从小码头上街,脚下是印刻着千年轮迹的石板,身旁是古色古香的老宅民居,耳畔是随江风而来的唐诗宋词,一下子就带进了历史。由西券门“层峦耸翠”到东券门“同登觉路”的街道,像是唐、宋、元、明、清千年的历史长河。唐代的渡口客栈—小山楼遗址、宋代铁柱宫遗址,元代昭关石塔,始于宋至民国初年的救生会,还有行旅商贾祈求平安的观音洞。春秋战国时期西津渡(蒜山渡),三国时诸葛亮、周瑜蒜山定计火烧赤壁,蒜山因此得名“算山”。
古街尽头有,镇江博物馆(原英国领事馆)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领事馆之一,见证了镇江作为最早开埠口岸的历史。伯先路两侧,映入眼帘的又是风格迥异的民国建筑群:蒋宋订婚的江南饭店,广肇公所,于右任题字的“镇江商会”,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赵伯先而建的“伯先公园”,“五卅”演讲厅等。
镇江是一座有山有水的城市,人文历史受真山真水的滋润。郁郁葱葱的云台山是它的天然屏幔;登上山一幅大江东去的天然长卷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民居展示着江南风情,为神秘的历史遗存披上了温情的长裙。
街区内有众多的古老传说、民俗风情、传奇人物和诗文词画。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这里的山水人文低吟慢唱,有唐人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有唐人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有清代画家周镐的《镇江二十四景》、《西津晓渡》、《江上救生》、日本画家雪舟描绘的明代西津渡繁盛景象的《镇江全景图》。
众多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承载了许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宗教等的重大历史事件,使街区成为镇江“看得见的历史”。

七绝  漫步西津渡

 

不觉古街车辙老,

西津幽雨诉前朝。  

小山楼月今安在?

深巷萤灯伴客聊。

仄起(首句不入韵)平水韵 二萧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7-10-03 14:21 ,被阅读过 1040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20) 查看   收藏(2)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10)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