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客服 | 发表作品 | 诗词工具 | 以后自动登录

无想思

无想思
选择系统默认背景图


上传自定义背景图片
上传背景图片功能只向 付费会员和超级会员 开放

(建议尺寸1200x260像素)
关闭
网名偶获慰浮云,揖拜檀香谢此门。无想思禅无想寺,有缘号赐有缘人。 慧觉苦度行相应,寡欲清心锦绣文。 羞涩袋囊佛受累,天机得悟入凡尘。
一年内只能修改7次,您已修改0
王阳明诗的特色 [七律]   作者:无想思    简体 繁体

七律 夏至无想寺

无成想必脸白红。事蔽还吹两袖风?
半夏蝉鸣秋且过,鹿麋角秀遇不冲。
六朝五帝楼山寨,孤庙十塘土肆烹。
克计三千诗一首,经纶壶满酒囊空。

此诗是否可充数理学诗?

钱穆先生把理学诗”作为一大类。“理学诗之一种特殊面貌,可备诗中之一格”(《理学六家诗钞》第2页)。“两个黄鹂鸣翠柳”这首诗词是写景生情。“死后原知万事空”这首诗是写理生情。理学诗词讲的是景理生情。“景生情,理生情,景理生情”而成其为诗境,可以称为钱穆的“情境说”。景何以生情?因为人的活动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大风大浪清风明月可以使我们联想起发生的各种不同的事情。触景感事,感事生情。把事情都解构掉,只写景,这就是“触景生情”。“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议事说理,事理事理,事连着理。事理连着情,把景解构掉就是“理生情”。理学诗却另有一格。(《理学六家诗钞》选宋,明,清六位理学宗师的诗作)。

理学诗·王阳明·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疑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明月飞锡下天风。

前两句在说理,后两句是写景。这就是写景论理。景理生情。理性的情感提高境界。关键是前两句说理不仅仅是事理或景理,而应该是“哲理”。对下面的叙述有指导意义。卡勒在《结构主义诗学》中举例说,在《熙德》中,罗德里克与伯爵决斗,原因是“任何事情也不能阻止一位贵族的儿子为他父亲的的名誉复仇”。一旦他的行为与这条格言相,他的行为便容易被理解了。那么接下来可以有两种写法。“于是,罗德里克举起了手中的剑”这就是以事论理。那么以景论理怎么写呢?就是不写事情,写事情发生时有寓意的自然景观,如“任何事情也不能阻止一位贵族的儿子为他父亲的的名誉仇,于是暴风雨即将来临,无边落木萧萧下,云低天暗,迎来一个血色的黄昏”。这就是景理生情的写法。读者会感到后一种写法更有诗意。见景感事,感事生情,情生哲理。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想象就是诗意。当然这是极致。

多数理学诗也加入了对事情的描述。但是总离不开一两句格言。开口就是格言,甚至不说具体的事情,也不说具体的景色句句都是哲理。这和唐诗甚至只写景“不写其他”的确是另外之一格。当然唐诗也写事件。笔者读明书,王夫之(明末1619-1692把“杜诗”-----就是杜甫风格的叙事诗-----称为“史诗”而非格言哲理诗。“诗有叙事叙语者,较史尤不易,史才固以櫽括生色,而从实著笔自易;诗则即事生情,即语绘状,一用史法,则相干不在永言和声之中,诗道废矣”(王夫之《姜斋诗话》)。看来王夫之是推崇理学诗的。却也解释了理学诗何以成一格。

叙利亚诗人阿尔多斯说,阿拉伯语言充满了大量的隐喻。“这个意义又是什么?在阿拉伯传统中,意义先于存在。一个阿拉伯诗人当众朗诵的时候,人们总是要求他表达早已存在的意义。但是诗人会将这种意义用诗表达出来。对于我来说,诗歌就是寻找不断漂移的意义的永恒过程”。这是阿拉伯传统的理学诗。中国语言也充满大量隐喻。如“日薄西山,虎落平阳。纳鞋底不用锥子--针(真)棒”等等。不妨都称为“哲喻体”。

景逸·戊午吟

莫为为者是真机,稍着安排便已非。

桃自鲜红李自白,鱼能跃渊鸟能飞。

不知本体原如是,安得功夫妙入微。

看尽古今差谬处,只缘些予见相违。

 

康节·雨后天津独步

洛阳宫殿锁晴烟,汉唐以来书可传。

多少升沉都不见,空余四面旧山川。

着身近处观人事,放意闲中炼物情。

去进风波存止水,世间何事不能平。

当今的诗坛似乎“哲喻体”“理学诗”大行其道。或许现在的人“义理为先”。其实只写景也可以写出哲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是直接讲哲学,也不是直接讲哲理。而是带有哲学的气息。唐诗总是灵动飘逸。带有哲学的气息应该是最高境界。哲气却也很难写,世界万物,气象万千,如何可取“哲气”?大师都精于裁剪,在纷繁中找到最“相容”的素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毫无雕凿,素材都很普通,平实无华,但组合精到,所以美不胜收。

情景理哲出界境,精于炼剪望才尘。

终究文字出功底,直竖横平造化人。

为什么说唐诗是中国诗词的高峰?“哲意哲气”是唐朝诗人发现的。唐朝完成了诗的基本格律构架。基本构架和哲意哲气发散开来形成之后诗歌的各种形式和风格。山坡之上,山谷之中百花也别样开放。钱穆说:“理学者,所以学为人,为人之道,端在平常日用之道。理学之宗师,其论学宗旨,亦复相殊互异。然观其平常日用之间之胸怀意境,洒落恬淡,则大体相若。可证此乃理学家之共同向往与其共同躬修之所在”。唐诗飘逸豪放,理学诗洒落恬淡。我们的先贤就用这样的诗歌来表达中国“人”的境界------神学,科学,哲学和仁学人本主义--神秘主义,理性主义,大道和情性


标签:
本文发表于 2016-10-23 05:57 ,被阅读过 1335 次。    [举报] 自动注释
推到展厅 礼物 赞(10) 查看   收藏(1)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请勿大段复制原文、请勿千篇一律、请勿过分溢美。(发纯表情不用审核)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严禁发布政治\敏感\领导人相关内容。《用户条例》

诗友评论 (13) [我要评论]

用户登录...
也可以通过“诗词吾爱”APP访问:
方法一、在您的手机应用市场、应用商店、App Store上搜索“诗词吾爱”,然后安装。
方法二、用手机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通过“应用宝”安装。
查询邮箱...

请输入您的网名:   


填写举报原因
请简要说明为何举报


  
移动作品...
将作品移到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