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风韵 申请加入
2352
成员
1480
粉丝
3162259
人气

《岭南风韵诗词周评期刊》(第64期)

絮雪飞花 发布于 2020-10-31 21:42   点击:889   评论:0
《岭南风韵周评64》(点评作品10)

各位诗友:本周社群周评将于10月31日周六晚20:00-21:30进行,点评作品10首从10月23日至10月29日社团推荐作品19首中选出,上周参评诗友本周作品不参评,未选入参评作品直接审稿后上微刊每周精选,老面孔占50%,新人占50%,请各位点评诗友准备书面评语,届时逐首发社群。热烈欢迎社内诗词好手主动参加点评,也可就诗或词分别点评。

1、七律·庚子秋韵三十首之十五     
作者:七星山人
漫抹斜阳亮半山,遥岑近木着秋鬟。
天边雁影随声杳,岭下人家弄菊闲。
草叠茅花缠脚面,霞开枫锦落眉间。
凭谁调得无穷色,画意画形皆笑颜。
 
【王欣点评:】
      中二联撂眼。

【黔中阳子:】
     夕阳西下,远山尽染秋色,雁断长空。近处,岭下一户人家,院内菊花压篱笆,我走近院落赏菊花,脚带衰草茅花。
      好一幅乡野金秋风光图,读来犹如身临其境。

【十月枫点评】
      谈点读诗体会。我粗计了一下,作品中有斜阳、山、树木、天、雁、人家、菊、草、茅花、霞、枫等十一个意象,通过作者智慧的整合,以中两联的工稳,给了读者一幅没有秋殤的秋图意境和惬意的舒适感!那种朴实的情感,通过结章句反映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个疑问:最后一句中的画意和画形是否近义?就是有也影响不了作品的高品质!大赞!向老师学习!

【汀上白沙影点评】
      文字流畅,工美佳对,秋韵浓郁。尾联最有味道,耐人回味。

【博陵闲士点评】
      虽是写秋,读起来春风得意,靓丽而清新,比起那些悲秋之作令人顿感欣慰。

【西域归来评】
      此七律格律与对仗均无问题,其中颔联对的好,且意境不错。颈联上联的“缠脚面”有些突兀,且一下子把整个诗的意境突然聚焦到了“脚面”这样的局部小细节,不是很妥当。写秋景和秋韵的诗,最后用一句“皆笑颜”收尾和点睛,写法和构思不错,不过用“笑颜”来试图把“画意画形”写活,似有不妥,如果有“人”的参与或介入,再说“笑颜”更秒。

【江湖一剑飘点评】
        诗立意秋喜。起承转合均好。前三联摹秋景,刻划大气而细致。首联摹整个大场面,“秋鬟”有创意,生动形象。颔联将镜头固定到了天边和岭下,选择了大雁和菊花有代表性的景象来描摹秋天,少许秋愁和浓浓的秋喜略有不合。颈联人出,选择了“脚面”和“眉间”来感受,喜从心出。尾联顺势总结,将大好秋景收成诗意。尤喜首联和颈联,情景交融,入木三分。

【一翁点评】: 
     果真是写律绝的高手 成句不凡 读起来有一种美感 且符合作者本人设定的连续题材 《秋韵》的主题,值得学习。

【南山客评:】
      语言的基本逻辑还要讲究一下。首句既然漫抹了何来亮?第二句远的近的看起来都一样?都是秋鬟?视觉不会有变化吗?第三句天边的雁影谁能听到声音?一开始就听不到声音吧?谈不上随声杳。第五句草叠茅花,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情形,缠脚面一说,感觉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美。第七句无穷色,前面并没有描述多种颜色,何来无穷色一说。从捕捉到的景象来看,还是挺有诗意的,画面感很强,也有想象的空间,语言上再加强一些。从选取的景物看,都是积极的向上的,是可以欢笑的,怎样引发,需要再斟酌,不能生硬地联系。

【明华(喜是)简评:】
     秋鬟,应该理解为秋天的发髻,大概是说云彩。但不如直接说“云髻”,拐弯儿太大,一般人接受不了。也存在生造词汇嫌疑。
总体营造的意境,应该不错,但感觉有点飘,不实在。
     生活中,一举一动皆可诗,因为,每一个举动,都伴随着思想活动,为什么一定要去写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明显是无感之作。至少我就几十年没有看到过大雁了,当然不排除你看到了。我一直不明白,绝大多数诗人,都在家里想象着春花秋月,而不是去了解人情冷暖。

【张国泰点评】
     写秋之黄昏,绘声绘色,笔力惊人。“面”字撞韵。

【七星山人自读】
      此作为秋韵系列之一,大的主题是写“秋”,具体到这个篇章的内容,勉强可以定义为“秋日礼赞”,就是通过对所见、所闻、所感的秋日具象描写来表达一份对秋景的美好赞叹。
     1、 写七律,一般讲究的是起、承、转、合摊开来写,尤其在颈联要宕开一笔来写,在形式和内容上要求与全篇不粘不脱、若即若离,要做到草灰蛇线,有迹可寻,跳而不脱以达到“转”的目的;而拙作在写作格式上,没有按照起、承、转、合四联平均分配的标准格局来写,尤其是第三联,与前两联几乎是绑在了一块,形成了起承一体。
      2、 在表现手法上,前三联运用图底关系,在一个感知空间里逐一展开,进行多角度、分镜头式的景观描写,其画面虚实相间、远近搭配,赋笔直书,力求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杂而不乱;
     3、 在遣词造句中努力运用浅显易懂的词汇和习惯用语,同时兼顾到音韵和谐,在白脚字的顺序上作了平、上、去、入的安排;
     4、 尾联用流水句发出感慨,转结一笔收束全篇。
由于笔力有限,是否达到了上述目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批评雅正。
 
2、七律·扭曲     
作者:海珠儿
人生有梦梦千般,谁了花儿几梦酸。
宁可龙车帘里哭,尚无茅舍榻中欢。
腹空金鼎难填饱,眼近天山亦睹残。
年少焉知秦雪美,暮冬方晓水祁寒。
 
[陶然一最简评]
      秋韵无边,秋意盎然,秋色宜人,秋兴天真。

【西域归来评】
      首联下联的“了”用的不好,建议改为“解”,“酸”字用的不好,与“几猛”搭配不好,建议改为“谁解花儿梦里酸”。末句的“水祁”有为了符合格律而硬将“祁水”改变顺序的嫌疑,“水祁”带来的是歧义和生造词。另外,这首诗的意境和诗意太过松散。其中“宁可龙车帘里哭,尚无茅舍榻中欢。腹空金鼎难填饱”句让人不着头脑。

【十月枫点评】
      谈点读诗的体会。该作品先后读了三次。觉得作品从大视觉提出了孩子教育和成长的社会问题。首联在上下句不同的节拍上使用三个“梦”字,承以“酸”强调了其作品关注的问题的重要性!完成了起承之要。中两联以工稳的对仗将“扭曲”方式予以承现,宣示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作者对“扭曲”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忧虑。为尾联揭示“扭曲”教育将带来的后果作出铺垫,并且更着重在呼吁。作品表现了作者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个人觉得这是作者品位所决定的。是优秀作品应该具有的要素之一。值得反复读解!大赞!向老师学习!

【七星山人点评】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此作似乎是在批判某些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现象,是为“刺”,是为“怨”,切合诗之道也。但是要在一首56字的七律中把这些现象展开,道理说深说透,不免有些困难。与其泛泛而谈,我倒是建议海珠儿兄把一些社会不合理的现象一件一件的具化为刺点,写个系列出来。另外:“谁了”“尚无”作何种解读为正解?

【江湖一剑飘点评】
        诗立意讽刺人生的华丽追求。起承转合均好。首联大气突兀,一下将读者拉入悬念,三重“梦”别具一格,回环强调而不觉重复,“了”字用得妙。颔联承接给出首联答案,花儿向阳,岂甘角落。唯“尚无”和“宁可”没形成很好的转折关系,建议改成“不从”。颈联转到议论抒情,流水对,用金鼎和天山作比,徒有其表,腹中无料,天山美景也如残。尾联合到年少无知,老来才明。感觉有点宁,起句可能用反了,是否这样:年少唯知秦雪美,暮冬方觉雪中寒,更接近颈联之意:年少看表面,老马识其里。

【汀上白沙影点评】
      开门见山,首联起题。我的理解,中两联似写花过得很苦,却硬撑着。尾联比较少见地用了对仗句。整首诗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一个人的扭曲状态。惟感觉“宁可”与“尚无”搭对,诗意上好象不是特别自然。

【博陵闲士点评】
      气势恢宏,一泻千里,尤其是中二联以对比的手法写得合情合理且对仗工整,尾联结得有味。个人觉得“了”改解是否会更贴切。

【黔中阳子:】
     此律写的是当今社会青年女子择偶的“拜金主义”现象吧,的确很严重,很深刻!
“年少焉知秦雪美,暮冬方晓水祁寒。”这句极妙!人生很多事情都是要经历过才知道,可惜为时已晚,到那时只能望洋兴叹!

[陶然一最简评]
     亦怒亦嗔,亦戒亦陈。亦恨亦劝,入木三分。

【张国泰点评】:
     描摹世间百态,入木三分,赞功夫。“谁了”一词费解。


3、七律·退休生活(十六)     
作者:人和
花甲逢春另洞天,公袍脱下好心宽。
晨随旭日堤边走,晚伴清茶屏上观。
功过是非归梦蝶,悲欢得失寄诗坛。
风翻雨幕云空外,一把摇藤胜玉銮。
 
【远望青山点评】
      神仙一般的退休生活。好诗!“另洞天”的“另”字、“晨随”的“随”字可再斟酌。(可否改成“有”、“迎”?)。“梦蝶”与“诗坛”对仗不工(“梦蝶”可否改成“晓梦”?)。“摇藤”词语不规范。

【十月枫点评】
      谈点读诗的体会。作品很有感染力,甚至是号召力。读了作品,退休的人会豁然开朗,不想退休的人会排队,并且集体学写诗填词。作品很成功,品质很高!首联就把无官一身轻形象表呈。中两联工稳轻奢惬意,为尾联的洒脱自然衔接,一气呵成。大赞!学习了!

【黔中阳子:】
     先生好心态,把退休生活过成了“春天”,羡慕!向往!。然而果真全没有一点脱掉“公袍”的失落感乎?

[陶然一最简评]
     是非曲直天知晓,放下悲欢入大道。

【南山客评:】
      感觉很从容很平和,语言简单,生活平淡,却有味。

【西域归来评】
     不错的律诗,对仗工整,诗意朴实,彰显退休后生活的惬意,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赞。

【博陵闲士点评】
      写出了退休后的惬意生活,作为同龄人感受颇多。中二联对仗工整,整体安排得当,尾句潇洒。

 【七星山人点评】
      此作技法对仗都不错,意蕴丰富,意脉通泰,写出了一种闲适散淡的心情和生活的充实,颇带情趣,总体来讲是一首不错的七律。
不足处在于用语稍显口语化而致畅达有余而诗味不足,比如“公袍脱下好心宽”改为“宫袍褪去布袍宽”(宫袍:古代官员的礼服,此处代指官身),又如颔联“晨随旭日堤边走,晚伴清茶屏上观。”改为“朝随旭日堤边走,晚煮清茶壁上观。”在完全不变原意和行文结构的情况下,用一些非口语化的词汇是不是诗味更浓一些呢?个见供参考。

 【江湖一剑飘点评】
        诗立意退后闲乐。起承转合均好。首联点题,“逢春”令人瑕想。颔联写实,贴近生活,现代语入诗,让千年后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代早期国人已晚上“屏上观”了,而不是还与唐人一样挑灯修书,鸿雁寄情。颈联抒情,对句看似平淡,平淡中有深意。尾联合到闲趣,乍一看,起句大风大雨,似乎与“摇藤”不合,细一看,妙!“云空外”解出:道中的疾风恶雨已和我无关了!一切都“寄诗书”了。
首联“另”生硬。

【张国泰点评】
     写退休生活,有趣有感,其乐无穷。“另”字可酌。

 4、五律·暮秋拾韵     
作者:诗居余气
几度南飞雁,随风过树林。
地天寒日近,霜露结秋深。
叶落千山瘦,愁添四海心。
所怜芳序改,堪恨再难寻。
 
【远望青山点评】
     颈联好!颔联对仗不够严谨。首联点出“时间”为好(“树林”可否改成“晚林”或“晓林”?)

【黔中阳子:】
      “所怜芳序改,堪恨难再寻”?非也!君不知“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吗?大概是你心中的“花儿”难再寻吧!
     “叶落千山瘦”中的“瘦”字用得好,真妙句!

【陶然一最简评]
      山海无颜色,秋韵自生辉。

【江湖一剑飘点评】
        诗立意悲秋。起承转合均好。首联以雁南飞起秋愁。颔联承接以秋霜出寒愁。颈联以落叶出心愁。尾联转合,合到芳难寻,芳当是春华。尾联略空泛了一点,若落到自身感悟,可能更有说服力。颔联的“地天”用得不妥,天地已成定式,读来总觉阻滞。

【南山客评:】
     正常的感秋之作,情感上没有新意,中二联打破了正常的用语习惯,颈联做得比颔联要巧妙一些。或许是地天这个词有些别扭了。

【西域归来评】
      “随风过树林”太平淡,建议改为“随风过远林”。颔联对的不工,寒对结不妥。颈联对的也不工,瘦对心不妥。

【七星山人点评】
     寒日/近--结/秋深、瘦--心对仗不对。再者,通篇读来有行文不严谨的感觉。

【明华(喜是)简评:】
     十分同情总是有愁绪的朋友们!只是没有看出愁从何来。不如去乌克兰多看看美女,也许能够写出轻快愉悦的句子来。

5、七绝·己亥重阳     
作者:张国泰
长假偏宜作远游,七天一宅苦淹留。
重阳休要登高去,岭上黄花笑白头。

【远望青山点评】
     尾句极佳!个人感觉诗作前后内容逻辑衔接不够紧密。

【明华(喜是)简评:】
      细节处理上,略显勉强,首句说“最适合”,次句又说“苦”,既然苦于淹留他乡,那就至少是自己不适合远游,因为不喜欢淹留于外。
     另外,3、4句语义挺美,但与1、2句之间的联系,若即若离。登高,在哪里都可以,家乡,他乡都可以。还是因为,“最合适”与“休要”之间,存在矛盾心理。
     如果第二句有个比如“又恐”之类的转折,整首诗就顺理成章,变成一首好诗了。
     不要过于依赖读者自己去理解,很多人未必能够理解。关键在于作者自己。

【黔中阳子:】
      把第一句改成“长假不宜作远游”可能更加贴切一点,哈哈!

【七星山人点评】
      己亥年的重阳节刚好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所以此作颇出意趣,尤其是尾句堪为妙句。所不足的是,既然是猫在家里不出门,哪里会产生“淹留”的情况呢?因为“淹留”是指在“家外”被人挽留或留住的意思,在自己的家里谁来挽留你呢?所以,有了“宅”再用“淹留”在情理上就不通了。

[陶然一最简评]
     登高但见岭头云,飞到黄花枝上笑。

【十月枫点评】
     谈点读诗的体会。作品有点调皮和诙谐!章面上看似乎有调笑之风,实则是对白发翁媪的一种尊敬,把这天地山水之隅,让被放假的翁媪们度过这快乐的一天。作品角度脱俗超然,恰恰说明作者对绝句创作的娴熟。赞!学习了!

【南山客评:】
      前两句起承有序,后两句转结有力,结句拟人化,意在不言中。惟其放在一起,感觉中间差了许多铺垫。前面既然已经是苦淹留了,又从何说起休要登高去?

【博陵闲士点评】
     转结见新见奇。

【西域归来评】
      此诗透露出了一种“伤老”的心绪。“苦淹留”用的好,表达了一种想外出游玩,却不能的遗憾,最后一句说出了遗憾的原因,原来是怕“黄花笑白头”。整体不错。

【江湖一剑飘点评】
        诗立意叹时光流逝,人生虚渡。巧借重阳登高,反其道而行,一句“岭上黄花笑白头”,寓情于景,诗意盎然。首联辅垫到位,尾联起句惊人一转,得绝句章法。

【稻香老人点评】
     “岭上黄花笑白头”翻出新意。

【张国泰点评】
     写暮秋之景,特色鲜明。觉中二联音步同。

6、七绝·重阳三绝     
作者:半瓶淡水
时逢九九又重阳,乡野黄花分外香。
何用登高穷远目,猜知村口立吾娘。
 
【南山客点评:】
     想表达亲情,就少扯那些无关的,前面两句浪费的字词太多。转得也太生硬,结句虽然土味十足,但如果前面铺垫好了,一样出彩,但需要衬托。

【稻香老人点评:】 
      言浅情浓,流畅自然,结句出彩,余味悠长!

【黔中阳子:】
     全诗文脉通畅,一气呵成,语简情深,准确地表达了游子的心声。好诗!

【江湖一剑飘点评】
        诗立意重阳思乡。手法上似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人在他乡却写家乡景象表达思念,尾联与上首七绝一样,起句惊人一转,对句惊人一结,“立吾娘”非常有创意,比任何一种景象都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

【十月枫点】
     谈点读诗的体会。作品情真意切。后两句成了泪点!作品是成功的!赞!学习了!

【远望青山点评】
     构思新颖,立意好!前两句与后两句缺乏过渡,衔接不畅。

【南山客评:】
      想表达亲情,就少扯那些无关的,前面两句浪费的字词太多。转得也太生硬,结句虽然土味十足,但如果前面铺垫好了,一样出彩,但需要衬托。

【西域归来评】
      此诗带给我们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另类重阳思乡的意境,值得称道。第一句有些诗意表述重复,如能更凝练一些会更好。

[陶然一最简评]
     野语花香,浅语心香。

 【七星山人点评】
      这是一首重阳节怀乡思亲的七绝,技法不错,铺垫转合得体,流畅上口,借用主席《采桑子·重阳》中的句子“战地黄花分外香”也比较自然。
     所不足的是,在表情达意上有些生硬,重阳节登高赏玩和饮菊酒既可以是一种雅兴,也可以是游子怀乡思亲的理由。然而“娘立村口盼儿回”这个具象用在重阳节就有些生硬了,“娘立村口”这个具象一般是用在中秋、过年这样的节日下期盼游子回家团圆的情景中才为适宜。如果把尾句改为“遥知灶后立吾娘”就很合理了,由此暗示想娘做的饭菜了,从而完成怀乡思亲的主题表达是否更自然一些呢?个见供大家探讨。
     另外,起句的“九九”“重阳”有一即可,在这个特设的意境下,九九、重阳应该算作是一回事。

【张国泰点评】
      以重阳写母爱,别致。“吾”字可酌。

7、【临江仙】重阳感怀二首     
作者:一翁yiweng
梦里韶华尚在,醒来重九身前。珠黄香尽是花残。自怜嗟岁月,孤影叹经年。

常有白头词客,徒留儿女诗篇。夕阳微雨苦缠绵。秋风吹面冷,光景暖心寒。
 
【远望青山点评】
     词句凝炼,意境缠绵。多是“愁残语”,尾句“光景暖心寒”,缺少铺垫和照应。

【黔中阳子:】
      老师这词意境凄清、情真意切,搞得我一时语塞,竟不知道说啥,大概是因为阅历不够吧!只是想到“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境况。
     能够“徒留儿女诗篇”已经非常不错了!历代文人骚客不都是这样吗?留待岁月去评说吧!

【查小庆点评:】
      一翁老师的作品小庆一直特别喜欢,每一首都是精品,此作下阙结尾“秋风吹面冷,光景暖心寒”一句我觉得应该可以写得更好才对🙏🙏🙏

【董九林点评:】
     本词是重阳感怀之作。开篇点题,紧紧围绕身已老,志犹坚,白发苍苍,还有少年心展开。读来积极向上。

【十月枫点评】
     谈点赏读体会。作者作品的品质,相信大家都有同感,那是杠杠的。说实话,作者的作品我是既有很强的赏读愿望,又有不大敢看的内在情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谋篇炼句是我迫切想学习的,而进去了出不来,那个忧和愁跟着作品老半天回不了正常状态!是“不大敢”之所在。就该作品而言,醒来时的叹,跟着又夕阳、孤影、微雨、秋风的暖和寒,足于让人想很多很多。其婉约美的笔法,着实能让读者在一个人的房间里心潮起伏。另,从作者在群里答问指导,无不词风外溢,婉约如劝,听者动容!同群有师,三生有幸矣!大赞!学习了!

【张国泰点评】
     词写人生浩叹,蕴藉风流。“暖心寒”可酌。

【一翁自述】:
      人,一过花甲年后,会突然觉得走向古稀的时光过得非常的快速。时常会想起那些曾经的过往。尤其是又当临秋、重阳节一类的涉老之季,心中泛起的涟漪与之相关的情绪难免会冲击自己的情感。所有的青春年华都只能是在唏嘘不已与睡梦中过去了,回忆与寂寞可能永远是主旋律,这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事实。但是,不要被这样的情绪感染而使自身衰落下去,才是更重要的积极态度。尽管“自古逢秋悲寂寥,”悲凉寂寥似乎成了定律。但“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乐观情绪才应该是我们老者的首选。今天,我们正处于这样一种灵魂去右,身体在左的美好盛世的时刻,也没有理由生出悲天悯地的哀叹,这就是写这首词的本意。尽管我还达不到“便引诗情到碧霄。”大展宏图的奋斗精神和高词格,词里写一些悲情的语句只是告诫自己,不要受这种悲观失落情感的影响。
    另,在词技上用了晏几道的这个词格,就是要在上下片起句的对偶与上下片尾句的对仗句遵循原格体例词作品里的写作方法。然而,我这首词中尾句的“暖”与上句的“吹”虽然都是【动词】,但对仗还是弱了一些,可能换成“慰”才更贴近初时的写作本意。

【南山客评:】
      读上片,感觉重九不是个团圆的节日,赏景的好时节,反到是未日穷途一般。重阳节本身是欢快的,景色也是多彩的,只有情感上不如意才能表达出消沉的一面来。仅仅醒来见到重九,就能自怜到如此境地?
下片夕阳微雨或可再考究,不知道秋天是否能日出与微雨相缠绵,时晴时阴。结句光景暖心寒一说,到底是什么样的光景?前文并没有体现。全篇的语言优美,情感也很动人。起句如果能更合理些,结句如果能不再虚化,就更好了。

【西域归来评】
       临江仙这个词牌格体较多,此为徐昌图体。此词整体不错,语言优美,笔力深厚。通过对岁月流逝、白头词客、夕阳、秋风、微雨等的描述,抒发了一种沧桑的感觉。整体不错。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最后一句中对“暖”的支撑不够。前面的所有描述,都很难支撑这个“暖”字。 

8、【浣溪沙】枫林谷秋苔     
作者:空谷幽兰57

最爱枫林秋晚行。碧苔十里盛妆迎。蜿蜒飞涧遇君倾。

落叶凝霜清影嵌,冽溪濯洗薄冰生。不惊宠辱此心贞。

【絮雪飞花点评:】
      该词,总体充满灵气,让人读了爱罢不能,味足耐品,又仿佛春风佛面般的温暖,看似平常的字句,在作者的组合下,充满了无穷的活力。
      上片,开篇明而不晦,向读者交代了,“我”最爱在有枫林飘红的傍晚行走,不对,从整文意境来说,应该“秋晚”是深秋,不然夜间看不见如此“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来到溪流穿过的枫林,碧苔十里,沿着溪流而行,“蜿蜒飞涧遇君倾”飞涧如瀑,专门为君所泄露浓意。
     下片,落叶凝霜,清晰的溪水伴着红叶,衬托作者的对美好东西的追求和向往。
但是,上下片的结句合的不够紧,对的作品质量有点点拖累,有提升空间。

【查小庆点评:】
     从此作可以看出作者平静的心,对景物的描写从整个面去入笔,一般人很难收的回来,作者居然收回来了,赞一个。

【张国泰点评】
     写枫林秋苔,笔法大气,有特色。“不惊宠辱”可酌。

【黔中阳子:】
青苔,在作者笔下居然有君子之风,不畏霜寒,宠辱不惊。

【南山客评:】
     秋晚,碧苔,盛妆,这三个词放在一起感觉很别扭吧。过片语言很精彩,很唯美的感觉。有点耐不住细想,清影指的叶还是人,如果是叶,黄叶清影?如果是人,霜可照人?结句的情感,似乎不能由前面的景象引发?

【董九林点评:】
      本词踏秋之作。用“落叶”比喻自己“不惊宠辱”,暗指经历了风雨之后的淡泊之心。

【一翁点评】:
         一首对仗句写作工整的小令。
      因为经常光顾空谷幽兰57的发表空间,也深知作者的写作能力和遣词造句的功底虽然这首词令字数不多,但是,作者却用了极少的笔墨描摹了景物与自己情感的真实。作者以对秋的感情,使用了一种借喻的手法,抒发了对彼此的初衷的坚贞。

【西域归来评】
      下片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落叶凝霜”与“冽溪濯洗”不对仗。末句得出略有牵强。

9、【朝玉阶】黄叶翩迁舞碧天     
作者:我种梧桐等凤凰
黄叶翩迁舞碧天。夏休秋已去,月光寒。
西窗微倚写诗篇。轻轻歌一遍、语声残。

拟将笺稿寄谁边。孤灯相映看,夜阑珊。
依稀宵梦不相关。忆君君不见、独成眠。

【查小庆点评:】
      点点相思全都写入词中,作者情浓啊,真羡慕那个被作者心心念念的人[偷笑]

【一翁点评】:
        这是诗友”我种梧桐等凤凰”写作的一贯笔端情调。情感描摹细腻,挖掘自己内心活动的整个过程有真实感。语句自然流畅,易懂且上口。作者写作时,紧紧围绕着自己的情感来层层递进使用婉约的词语抒发出别离、思念、欲见不能的痛苦情形,读来也会使人顿生同情与怜悯之心。

【黔中阳子:】
     写了诗篇,很感人的,读来“语声残”,不知给谁看,独坐夜阑珊。然后居然也睡着了?

【西域归来评】
     注意重字,其中不和相分别重复了两次,尽量不重字,如遇到,大可换一种说法。此词很有婉约词风。叙事写景,遣词用句,都很匠心。作者笔下功力深厚。

【董九林点评:】
     本词清新典雅,写出了小女孩怀春的万千思绪。有些词句,还有再推敲的空间。

【张国泰点评】
      写现代闺怨,笔法潇洒风流。
【南山客评:】
      整篇都很消沉。选取的景物很能衬托心境的变化。凄凉的气氛和寂寞的心境很搭。更可怕的是连梦里都找寻不到曾经的美好。上下片的情感变化处理的很到位,上片由环境引发,不过微凉而已,下片则由心境触动,寂寞至深。上片中夏休秋已去一句不够简洁。

10、【烛影摇红】怨秋     
作者:风雨怡然
一叶知秋,凝眸遍野呈枯草。
升腾薄雾锁枫林,瘦柳无栖鸟。
岑岭霜风漫扫,菊花绽,清香旋绕。
梧桐凋落,归鸿嘹唳,恨那秋老。

独坐屏前,菱花晓镜憔颜照。
诸多诗绪涌毫端,只是欢欣少。
夜雨潺潺烦恼,盏频添,闲愁未了。
韶年流逝,夙愿何酬,柔情怎表。

【查小庆点评:】
     这“怨”写的入骨,结尾一句“夙愿何酬,柔情怎表。”更加让人难以自拔。

【董九林点评:】
      这是一篇难得的词作,长调写成这样,看得出作者驾驭词汇的能力不一般。虽然题材老套,悲秋之作,但是写出了新意。另外有一点,还是需要商榷,菊花有香气吗?

【南山客评:】
     语言的韵味不足,刻画出来的景象不够优美。象遍野呈枯草。瘦柳无栖鸟。找不出什么错误,可也感觉不出美好。读此篇,想象中应是室内,看窗外秋景一片,有霜林枯草,林有枫树、柳树、梧桐,还有菊花,感觉作者是拿着相机在拍照而不是摄影,所见即所得,没有构图,没有取舍。
      不明白为何一片凄然中会加上菊花清香这样一抹亮色?室内的场景也很茅盾,似乎是一人独坐揽镜自怜,看看周围的道具,屏前似乎是电脑,晓镜表明是早晨,毫端应该是毛笔了,这么多道具是想表达什么?哪一个是重点,似乎又都不是。
       场景随后又变为晚上,有夜雨为证,一个独饮,还很频繁,到底是为了表达哪种情绪?闲愁?年华流逝?壮志未酬?柔情又是哪般?诸多情感交织,很难看清。而且这些情绪由何而起也没个交代。感觉秋天的景象就是堆砌而来,情感也是想象而生。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
       主题是秋怨,但怨从何来,仅仅凭景物是不够的,还要结合个人的处境心绪,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人看来,心情肯定会有不同,这就需要在描写的同时加以铺垫引导,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共情。

【黔中阳子:】
      黄叶衰草,又添一人烦恼!发现韶华已逝,柔情未表。赶快,还来得及,哈哈!

【一翁点评】:
          这是本周初次上任管理员位置推飘词作品的菱花青镜诗兄用心揣摩推荐的一首作品。正如菱花青镜推荐语中写道:“ 题为怨秋,却将怨秋、秋怨、怨己、自怨囊括其中”又把“秋老、人老情景相依,纵有菊香来秋夜,却怨生在秋老时。怨之深矣。 自然之秋,何怨之有?否!枫林雾锁,柳瘦无鸟,满目枯草,桐凋鸿唳,怨之由矣。景语所致,除怨无他。 除了老秋,还有老己。镜里憔颜,诗中愁绪,纵有杜康,仍然难了。情语丰润,一怨以蔽之,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词作扣怨,却并不怨秋怨人怨才怨女而一怨了之。结句两问,破怨而出,因为有问必有答,言何酬,志有酬,言怎表,实要表。酬愿之时,便是表情之期。 ”
          我将菱花青镜诗兄推荐语全部搬来,就是觉得没有再好的诠释这篇作品的释义来点评了。菱花青镜已经把要说的的都摆在这里了,还是多读几遍作者的作品,更能胜似自己多余的理解。
     整首词作依照词谱格律填写完成,足见功力。尤其是依词家之冠周邦彦体来填词。更加彰显了作者的写作水平。
 
【西域归来评】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描述了一个“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境,算是现代写愁抒情的佳作了。另外,词中不乏佳句,例如“韶年流逝,夙愿何酬,柔情怎表”“梧桐凋落,归鸿嘹唳,恨那秋老”“诸多诗绪涌毫端,只是欢欣少”。

【完】

礼物 打赏 赞(13) 收藏(0)
诗词吾爱网推出超级会员

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呼朋唤友 (@好友)   【表情】

评论列表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004号